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阿比盖尔·马什 Abigail Marsh
强烈的利他心理从何而来 Why some people are more altruistic than others
Translated by He Huang
Reviewed by Junyi Sha
00:00
某个地方, 有这样一个人, 长得有点儿像演员 伊德瑞斯·艾尔巴, 好吧,至少20年前很像。 我对这个人一无所知, 除了他曾经冒着生命危险, 救过我一命。 午夜时分,这个人在高速 车道上横穿了四个车道, 将我从致命车祸现场 带回了安全地带。 这一切显然把我吓坏了, 但这件事也给我留下了 一个强烈的欲望: 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 是什么驱使了他 做出这样的决定, 为了救一个陌生人 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足以让我欠他一条命? 换而言之,是什么铸就了他 和其他人的强烈利他心理?
00:47
但首先让我告诉你们 具体发生了什么。 在事故发生的那个晚上, 我当时19岁, 当时我正开车, 行驶在5号州际公路上, 准备回华盛顿州塔科马市的家。 一只小狗冲到了我的车前。 然后我做了决不该在 高速上做的一件事情, 就是急转方向去躲避这只狗。 然而我很快就明白了 为什么这样做是错误的。 我还是不可避免地 撞上了那只狗, 导致车辆开始甩尾, 在高速公路上急速旋转, 直到最后停在了 高速上最内侧的快车道上, 车头朝后面对着来车的方向, 而且发动机也坏了。 我当时以为自己死定了, 但结果我没有, 就是因为那个勇敢的陌生人, 在看见我和车 处于困境中的瞬间, 做出的一个决定, 那就是靠边停车, 在黑暗中跑着 穿过了四个高速车道 只为救我的命。 在他帮助我修复我的车, 将我送至安全位置, 并确保我会没事后, 就默默地开车走了。 他甚至没告诉我他叫什么, 而且我确信,我甚至 忘记了说一句谢谢。
01:56
所以在我继续说下去之前, 我想利用这个机会 向那位陌生人说一句谢谢。
02:03
(掌声)
02:10
我告诉你们这些 是因为那晚发生的事 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我成为了一名心理学研究者, 我致力于了解 人类关心他人的能力, 这种能力从哪里来, 又是怎样形成与发展的? 它最极端的形态会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是理解人类的 社会属性的关键。 很多人,包括哲学家, 经济学家,还有普通人, 都认为人的天性是自私的, 我们永远只会被 利己的事所激励。 但如果那是真的,为什么总有 一些人会像救我的那个陌生人一样, 做着如此无私且利他的事情, 比如冒着极大的 代价和风险去帮助别人?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要挖掘这些极端利他行为的本质, 以及是什么导致了 这些人做出与他人 不同的行为。 但直到现在,有关课题的 研究仍然十分有限。
03:09
我的救命恩人的行为 已经能够达到“无私”中 最狭隘且苛刻的定义了, 也就是必须要是完全 自愿的、有代价的行为, 并且是被想帮助他人的 心理所驱动的。 即这是一个完全利他行为。 用什么能够解释这种行为呢? 一种解释是怜悯之心, 显然,这是无私的 几个关键来源之一。 接着这个问题转变为: 为什么有些人会比 其他人的怜悯之心更强呢? 答案也许是, 那些有高度怜悯心的人的 大脑构造可能与 普通人有根本性区别。
03:45
精神病患者开始, 来逆向思考这个问题。 想要了解人类本性的某一方面时, 例如想要了解人们 帮助他人的欲望时, 一个普遍的方式就是从缺失 这种欲望的人入手进行研究。 精神病患者正是 这样的群体之一。 精神病是一种 高级别的神经错乱, 并且与基因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由此带来冷漠无情的性格特征, 并且有着反社会倾向,甚至暴力倾向。 我和我的同事们曾 在国家心理健康研究中心 进行了首次针对 青少年精神病患者的 脑成像研究, 我们,以及后来其他 研究者们的发现都一致表明, 精神病患者的大脑 会呈现出三种特性。 首先,他们并不是普遍 不能识别所有的人类情感, 但是他们的确不能感知到 他人正处于悲伤或痛苦中。 尤其是, 他们对于害怕这种面部神情 存在理解障碍,比如这个。 害怕的神情同时会传达出 迫切需要帮助和情感上的悲痛, 而这些会引诱出目击者的怜悯之心 和想去帮助的欲望, 所以那些趋于缺少怜悯之心的人, 同时也趋向于对这些 神情表现出不敏感。
想知道到底如何不同, 我实际上从05:00
儿童的 杏仁核会反应活跃, 精神病患者的杏仁核 则处于非活跃状态, 有时候它们根本毫无反应。 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 他们无法识别那些表情。 最后,精神病患者的杏仁核的大小 比平均水平小18%-20%。
杏仁核是人类大脑中 负责识别痛苦的面部表情的 最重要的部分。 只有极少的人完全缺失杏仁核, 他们对识别痛苦的神情 存在严重障碍。 当看到害怕的神情时, 健康成年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