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心理疗法的行动维度研究
作者: 杨文圣 摘 / 7791次阅读 时间: 2019年4月25日
来源: 自《两仪心理疗法》 标签: 两仪心理疗法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两仪心理疗法的行动维度研究心理学空间}R7o&U9U:T~iz2G P
杨文圣
8pHLsOx}0摘自《两仪心理疗法》心理学空间M [)U&z0wa1x

心理学空间-U,R*U3q)\^qn\L

心理学空间)IghGK7p/Tv f

F1W*n4DuH1q0两仪心理疗法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并整合众多国际主流心理咨询理论提出的中国本土心理咨询理论(杨文圣,2017)。该理论认为心理咨询可以围绕六个维度与当事人展开对话,行动维度是其中重要的维度。行动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当人们遭遇心理困扰的时候,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行动以摆脱困扰。人们采取的行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认知,即启动思维,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自己怎么办等,一类为行为,即启动身体,或跑,或跳,或战斗……显然,认知和行为如比目之鱼,紧密相连,难以分开。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认知,常常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我们见到的外在行为其实是思考、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也深刻影响一个人的认知。因此,我们将它们放在一起来讨论。

\w/L+Gq3C/C5Z0ph0

zm8a%WJL0

;KczlU0

m6i2qW%E W01认知心理学空间sr ]~.P-o

v pt'`3o0

%Q1afhm0心理学空间Ab+_k7Tc

古罗马思想家马可·奥勒留说:“如果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而感到痛苦,打扰你的不是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对它的判断。而现在消除这一判断是在你的力量范围之内。”这里对事物的判断即认知。消除一个人的判断,即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凭此当事人可以不再因外在事物痛苦。

3G uF(QL/R@HR0

"]:M0|0X.\0认知的关键是认识自己。前面章节提到,无知是人心执著性的一种类型。人们陷入困扰,有时候就是因为无知的作用,即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反之,人们一旦正确认识自己或他人,困扰即解。而在知人和知己的关系中,鬼谷子说:“知人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人们很多对人对事的错误认识,根源都在未能建立起好的自我认识。当事人只要能正确认识自我,即为正确认识他人创造了条件。而人们一旦正确认识了自己和他人,很多困扰将不复存在。

5XNX0Do3e&T0

:Mw lP n.Y@0那么如何利用认知,来帮助当事人摆脱心理困扰呢?心理学空间dY$ID1o-g

心理学空间]F-WG:H%wR CU

#L7x6`o3mT}9k0心理学空间#xn1Ac%@G

心理学空间-uQ H P'b!x%c6w

心理学空间M"_-Y+A'c]jBv

1.1帮助当事人明晰自我认识

]vh#u.Jy^$SE0

6k%`"xg&D;f2M0

{NJ5O!Flt0

:Hcw OW)~Mf8j8FT0当事人关于自我的认识经常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并起伏不定。他们对于自我有万千回答,经常今天认为自己很优秀,明天觉得自己很愚蠢;今天觉得自己要赚钱,明天觉得自己当追求理想;今天觉得自己要多照顾孩子,明天觉得自己要多好好工作。他们的思维就像旋转的陀螺停不下来,因此答案在不停变化。他们困住了自己。

Mu| S8H.r}0心理学空间1hM5g'gk(qaa6K,d

从认知着手,心理咨询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帮助当事人明晰自我认识。在前面章节中,我们提到认识自我具有无限丰富的内涵,但是在咨询中,它的关键要素为欲望、能力和身份。抓住它们,就抓住了牛鼻子。

{3KiN Y.ow6u0心理学空间 A$F7pk0A U;E

#blv @)C3n:J E;\:T0

`N H1T3Cq2GK^0心理学空间XW4b^6Z%i-\ k w8D

XW hdW.b q"C0欲望心理学空间3hH:{0TO
心理学空间v*v&Puks.VB@7}]2x

Y"z;EJ3d_;g0心理学空间xeb9{:nfio5Q

心理学空间4? kf\_{[_X

人心是欲望的舞台,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欲望。例如,有人热衷于权力,有人热衷于运动,有人热衷于求知……美国学者StevenReiss(1999)认为,人有十六种基本欲望,分别为权力、独立、好奇心、被包容与接纳、有序、储备、荣誉、理想主义、社交、家庭、身份与地位、复仇(对平等的追求)、浪漫(对性和美的追求)、吃、健身运动、安宁。这些追求几乎人人都有,但不同的人对不同欲望的强烈程度有所不同。例如,有人权力欲强,有人好奇心强……其外,现实疗法创始人格拉瑟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求,分别为生存或自我保护、爱或归属、权力或内在控制、自由或独立、乐趣或欢乐(Robert E. Wubbolding,2011)。心理学空间3|r S6rT!h\

;jL`+AYu)e0人心中所有的欲望共同建构了一个如同社会机构的组织——人心。人心如戏,不同的欲望,尽管活跃程度不同,但都在人心中发挥着作用,共同建构了人心的精彩。这恰如一个社会组织。在一个社会机构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工:通常一人处于主导地位,被称为领导,其他人处于从属地位,被称为群众。人心亦如此。人心中常有一种欲望居于主导地位,我们称其为核心欲望,而其他的多种欲望虽然相互间地位有所不同,但均处于从属地位,我们称其普通欲望。核心欲望和普通欲望一起建构了人心系统,推动着人心的发展。心理学空间}.k&D:mV^/np(l

心理学空间#{I!m|&GPX:|/q*j|!R

心理咨询实践中,和当事人确定自己对核心欲望的认知常常是心理咨询的首要工作。前面提到关于人的欲望有很多分类,咨询师可以对此采取灵活、开放的态度。咨询中咨询师可根据当事人的故事,考虑他们的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等,对他们的核心欲望进行自由命名和阐释,例如说当事人的“胜负心重”,“看重自由和独立”,“珍视感情”等,然后倾听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可以对它们进行修正,或者干脆完全抛弃它们,做出自己的命名和阐释。在相互的讨论中,当事人关于自己的核心欲望的看法得到澄清和确定。心理学空间1wh.T| c0jT

R"I,f/|3[*m"d!sO0例如,一名女博士害怕独处。独处的时候,经常玩手机,看他人的朋友圈,有时要直接给母亲打电话。她不希望自己这样,她希望自己独处的时候镇定一些,放松一些。咨询中,咨询师推荐了正念等即时情绪管理技术(本章的第四节对正念技术有专门的介绍)。在后面的咨询中,女博士反馈正念技术无效。于是,咨询师重新出发。咨询师想到女博士此前透露过自己和前面两个前男友的相处中,自己有很多的忍让,很委屈。咨询师将这些信息串在一起,提出女博士的核心欲望是“爱与归属”,女博士认同。于是,咨询师给出建议,请女博士在独处慌张的时候,轻轻告诉自己:请爱与归属的欲望乖一些。这个建议奏效——女博士在后面的生活中运用此计实现从容独处。

`L9Z O8n~6U ^!_0

+O:J2g @ H4U8w `0

#_0MP O_]$G N0心理学空间E&x4I.y E

能力心理学空间?ec'Je|7H1yC

'WaW\w3}0

a;f{kp(H1t;Z0

9g3x(My!|'n0能力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生存之本。在这个世界,我们需要会呼吸;在这个世界,我们需要会饮食;在这个世界,我们需要会记忆……当我们尽展自己的能力时,我们将感受到欢乐,甚至会忘却自我,与世界浑然为一。心理学空间&k^RA-K

心理学空间 Q-Q`9ft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亦有自己的不足。加德纳认为人的能力是多元的,主要包含8个因素(详见下表):

J5u_Z~k4G AQ0心理学空间'on)|M'jln

加德纳多元智力结构表                                                                                                        

?.}(o'z,G D'I0心理学空间_)j{v(i*Y

智力名称

_~&[wesD!{0智力内容心理学空间_Qh E.R

;YZ1V+v'Gi*]Hq0

L"}/Z!??0t0
心理学空间~d9[q3gv

言语─语言智力

@W{6?f\:~0

hS4} TP/X)a6R:Ya0心理学空间soG,q#Q:?8S

Ar$Sr6y$r*e0个体听、说、读、写的能力

;r3ASi!k1b)oEf-W7_-sW0

Lh;voRR0

.yF[vG:Xm0

n,y"Et#`g0音乐─节奏智力心理学空间B$K K@Im

心理学空间K{R/R+sC] B

O'xf^H:Vx`0

o? ^2zBgA0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G&Ae-Ee |0\9_qrg*X0心理学空间j1_#w1^(?OG:k1O

DJN1c D ~-[ip0

UE;G5M3dW;`0逻辑─数理智力

.~9z!x)p@%v `5T0心理学空间5JHO&v'wD~H

6{KWy:i+w0
心理学空间:u [1}~"cd:M

个体运算和推理的能力

r&lLP k*eX0心理学空间4k-{6_$R'k3[,L%l

/T5s Xk)a+GN,y0

8Q&rx-B$p0PWB\0视觉─空间智力

^@N-E GM)S0心理学空间J,Kb{9{ dO;A1R4o[

&g C1_}-@0
心理学空间9^"t2nplT*Z%V

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籍此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a7en"ry0心理学空间&]7r?:c*|Q k

7e%o}~6Yp3fx$A0

%s*nZwGk9[Y0Z-N jb0身体─动觉智力

1z1dG2L/F3B0心理学空间j q9n2^!?$AP

"|3pO2z0~!? {0
心理学空间HIBU(F9P

个体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心理学空间ncS1ao%Z^

l9?%@g]n1c0

Hwfc9B,o$p0
心理学空间9?+lAy7f&U?

自知─自省智力心理学空间1Si}Y*h{#j Uq

}L)g*l!fF;j0

p*hYv9\4e]yeq0

+Zr0bn_!kbW^F0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心理学空间 h3i ulZ)x

心理学空间7r S"J(O NNE&K$W;ku

jkDy7m/O0
心理学空间So$s(JHL h

交往─交流智力心理学空间7g3Tffe1U8?9U uO

心理学空间Y"I9L kg ?S1n

心理学空间,dH,jh@ a

心理学空间+k o0IT|S*n sh*y

个体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

9N2["?A)i J6B}0

Q8uwA:c_&P0

?;f6m1Q!r7]8@ ~Xo0

p [5]]:[0自然观察智力心理学空间({&JyyqY

心理学空间'P `8F rC^Q

l or^? ]O0
心理学空间@c%@-yKaOO

认识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其他部分的(比如云或者岩石)能力心理学空间4f(E$WLS$dE*f6Ike

心理学空间'T I%{'{6?SykDY

心理学空间l&i#_*ug%f~f$Ln

;|7DM[;o[:R \O HH0

[Yd&k%L0D0与欲望相似,人的各种能力亦建构了一个如同社会机构的结构。不同的能力,尽管强弱不同,但是都在个人生活中发挥着作用,它们共同创造了人的多彩生活。与欲望相似,我们将人拥有的突出能力称为核心能力,将表现一般的能力称为普通能力。鸟飞、虫走、鱼游,生活要求我们每个人发挥个人的核心能力去生存、去奋斗、去发展。心理学空间^ |otK d_;C#H(a

心理学空间'_+n;lZZ(Z

我们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判断,这种判断影响着自己的心情。当我们自觉自己具有能力超人时,常生欢喜;而当我们自觉某种能力不足时,我们常心生遗憾,甚至感觉前途渺茫,怀疑人生。

$Vck G.`0心理学空间DXdN8{ |,j nK

在咨询实践中,咨询师需要明了当事人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与对欲望的认知相似,理论家对人的能力也有很多不同的分类。在咨询实践中,咨询师对此可以采取灵活、开放的态度。咨询师根据当事人的故事,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对他们的核心能力进行自由命名和阐释,例如说当事人的“动手能力强”,“交际能力强”,“写作能力强”,“心细”,“大局观好”等。同样的,当事人可以对它们进行自由修正,甚至干脆完全抛弃它们,做出自己的命名和阐释。在相互的讨论中,当事人关于自己的核心能力的看法得到澄清和确定。

*}E6k"m`u#D-U0心理学空间IL ]6a+SG9G

例如,一位因失恋痛苦,数月失眠的小伙来心理咨询。在咨询行将结束的时候,邀请咨询师评价他的能力。咨询师告诉小伙,他思维敏捷、逻辑、和人沟通能力强,当有灿烂的未来。当事人很激动,他说他也这么认为,但他需要咨询师的确认。咨询之后,他的痛苦减少,睡眠亦改善。心理学空间_"^9j#V OO2J? V

H(?o@:q6DE0身份

)pZSV xzlm0心理学空间4]:v"T(Ad

身份,即个人在这个世界的定位。身份包含两个要素,其一为责任,即我们要为这个世界付出什么,其二为权利,即我们可向这个世界索取什么。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就会和花鸟虫鱼、有情众生发生交流、交往。交流交往就要涉及到关系定位,即自己当承担哪些责任,可主张哪些权利。当一个人明确自己身份的时候,就意味着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否则,就是“有失身份”。“有失身份”常让自己难堪、困扰。以入住酒店为例,我们的身份定为酒店顾客,这意味着我们期望从酒店员工那里得到好的服务,这是我们的权利,同时我们需要遵守酒店的规定,这是我们的责任。

?AQQyp7Xp0心理学空间Iy"StQ Y;?Bd&h

人们拥有多重身份。在人群中,我们可能是父亲,是老师,是下属,是心理疾病患者;在自然里,我们是一棵芦苇,一颗尘埃,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每一种身份都对我们的责任和权利作出了规定。人拥有的各种身份亦建构了一个如同社会机构的有机结构。在不同的情境里,不同的身份凸显。例如,你可能是大学教授,学院院长,公司老板,但是当你去开孩子家长会的时候,很可能你凸显的身份只是学生家长。在咨询实践中,我们不妨把在某种情境下凸显的身份称为核心身份,而把其他沉默的身份称为普通身份。不同的身份对人的责任和权利作出了不同的期望,并构成了某种冲突。在其中,核心身份决定了个体期望承担的责任和主张的权利。心理学空间K0AC&Wu-N|Z8c

y'g3|f(_ kL0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身份有着自己的认识。情境虽然对人的身份确定有着重要影响,但人在其中具有非常大的主观能动性。以上面家长为例,他可能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院系领导,其次才是学生家长,因为可以给学校带来某种帮助,由此他也希望自己得到特别的待遇;而主持家长会的老师也认可他是一名学院院长,并给予他某种特别的待遇,因为他希望和该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在这里,学院院长即为他的核心身份,而学生家长却是他的普通身份!但可能,另外一个客观情况完全相同的家长,却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家长,无意凸显自己的院长身份,尽管他也给学校提供了类似的帮助。心理学空间!L:V q,Xl h c3^

心理学空间[(k2p }r9aO

在咨询实践中,咨询师帮助当事人明了对自己身份的认识,也即明了他们在人际相处中的责任和权利。这常令当事人解脱。在咨询中,我们常发现当事人的烦恼,只是因为他们忘记了自己是个普通人。有的当事人与人相处的时候常对他人充满怨恨,觉得他人“这也不好那也不对”。这时,如果他们能领悟到自己与他人相处中,两人是平等关系,自己只是一个合作伙伴,根本无权去要求对方尽善尽美。聚焦于他人的不足,无非是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权利的主张。但是身份的意义还包括了责任的履行。当事人应该将注意转向自己的责任,哪些责任没有履行好,哪些事没有做好,给别人制造了哪些妨碍甚至伤害。如此,他们的心态常变化,怨恨也随之减少。在心理咨询中,我们还会发现一些当事人在人际相处中缩手缩脚,委曲求全,很怕惹别人生气,觉得“别人不高兴了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罪不可赦”。对于这些当事人,他们的问题是他们忘记了自己是普通人,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是有限的,自己根本不应该对他人可能的不高兴承担全部责任。再者,别人也不是玻璃心,不是那么容易被击溃。对于他们来说,身份的意义还包括了权利的主张。此时,如果当事人能将注意转向自己的权利,问自己有哪些权利可以主张(从某种意义上说,犯错即是上天赋予普通人的一项权利),他们猜疑和焦虑常减少,勇气增加。很多时候,与当事人明晰他们的身份,鼓励他们承担当承担的责任,主张当主张的权利,许多令当事人长期感到复杂、头痛的问题也可轻松化解。

;H(p0C"c3A|0

_T b*J+s!isb$h0例如,一名男大学生来求助。他非常聪明,成绩很好,但是常为家庭困扰。他的父母亲长期关系不好,父亲为某县的中学校长,有文化,温文尔雅,应酬多,母亲为普通上班族,文化不高,脾气火爆,生活简单。母亲常向同学电话哭诉他父亲待她不好,常外遇,希望儿子教育父亲,好好专注家庭,对待自己。于是,男生勇挑重担,努力倾听母亲,积极和父亲沟通,期望知道他们近期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在哪里,如何让父亲悬崖勒马……但是很挫败,父母亲关系并没有改善,自己觉得很无能很无助。咨询师强调他的身份是一个儿子,他有责任爱妈妈,但是没有责任去调节父母关系,更没有权利去教育自己的父亲。男生接受了咨询师的观点。于是,当母亲向他电话抱怨时,他开始只是倾听母亲,关心母亲。他不再去努力弄明白家里发生了什么,不再去和父亲沟通协调。他静了。

W5LY*CBo'A-S;W_\H0心理学空间 UW3p{ tS

.pi&p|"k a0

{7]8g~|,MP01.2帮助当事人评估自我认识心理学空间M3nW1JS;o9L

心理学空间/Z2vxV4Q

对于有些当事人,帮助他们明晰自我认知已经足够。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远远不够,咨询还需要帮助他们评估自我认知的影响。心理学空间)mN/`E,NyA&|"M(~

心理学空间c,Z8r+cq'^d

G-]!o#nl Dh:j@8W b~0心理学空间XJZ-z!bM:s1J

当事人的认知必然会对其生活产生影响。例如,一个人认为自己喜欢运动,可能就会有意无意地关注各种运动资讯;一个人认为自己动手能力不强,可能就会主动回避一些动手展示自己的场合;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行业资深专家,可能就会希望得到他人很多的尊重和照顾……很多时候,当事人困扰由此而生,但个人浑然不知。评估就是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帮助当事人审视自己的认知对生活的影响。

!Wr%Q F:R0

C/d[GKA)Y0评估首先是评估当事人的自我认知对于其个人生活的影响。当事人的自我认知经常对其生活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没有积极影响,它们不会存在;没有消极影响,当事人的内心不会挂碍。评估需要帮助当事人发现自我认知对于个人生活的积极影响,激发他们的感恩。感恩让人幸福。评估也需要帮助当事人发现自我认知对个人生活的消极影响,激发他们警醒。警醒让人改变。例如,一个人认为自己口头表达能力差,所以他谦虚随和,别人对他很放心,这是其自我认知对自己生活的积极影响。同时,他因为自己觉得口头表达能力差所以放弃了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很自卑忧伤。这就是其自我认知对自己生活的消极影响。

A9iP ?M$NT:Ub4H0

z(t"EN;Y } L0评估还需要考察当事人的自我认知对他人生活的影响。我们没有人生活在孤岛上,我们的思想观念不知不觉地对他人的生活产生影响。有时这种影响是积极的,有时这种影响是消极的,有时二者交织在一起。例如,一个女生,高中的时候物理成绩很好,但是个人很自卑,和同学们说自己物理水平不高。同学们很气愤,觉得她的成绩明明比大家都好还说自己不好,是在变着法子羞辱大家,太“装”,太“假”,“太做作”,纷纷远离她。

+`A#~z1ab I9n"{+b } r0心理学空间"et7LK&B/I9\![p

0dP8o u5s+OT5d0心理学空间*_J1\*jM8g

O!Oa+F1dZ6g.iL_~U0心理学空间cc ll0Ad%Yu

1.3帮助当事人改进自我认识心理学空间5\ V P-]f

心理学空间2a$kxqT\ s

经过评估以后,人们不难发现自己的某些认知需要改变。因为很多时候,正是它们妨碍了生活,制造了困扰。如果不改变,它们就作用依旧。作用依旧,困扰即依旧。为了摆脱困扰,我们需要改变它们。心理学空间`Nw _o7R0f@

1za1gT q*[%pr0自我认识包含欲望、能力和身份三个方面,改进自然围绕这三者进行。

m9]/R%Bx0心理学空间Rp.?-r1^Z J{

心理学空间E4l1O Qi Be

心理学空间]Tm]K/J*i

C,\AC:@:\i c5~&W/\0

4pfD%}r3[ ~A Y0改进关于个人欲望的认识心理学空间 RKoH1O D ]

*cIZb-O;m5Y^0改进关于个人欲望的认识,就是要挖掘当事人潜藏的核心欲望,改变当事人对自己欲望的认知。人的行为是多种欲望联合作用的结果,当事人识别出的核心欲望常不足以解释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挖掘出对当事人贡献巨大但不被关注的欲望,将此置于聚光灯下。一旦它们置于聚光灯下,也即被置于理性的统协之下,它们的威力即变化,当事人的心理行为也由此改变。心理学空间F:Qs/wpW!v%h E

心理学空间w8iHA/Q,m

例1,一个男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但是他报告自己从中并没有收获多少欢乐。这就是说,用贪玩来解释他的行为是不充分的。于是咨询师询问他的家庭,男生报告自己的父母亲关系不好,在闹离婚,他的游戏沉溺迫使他的父母亲将注意力集中在他的身上,从而干扰了父母亲的离婚进程。显然,沉溺游戏可以让自己获得父母更多的爱。在这里,爱就是他的潜藏的欲望!心理学空间*V"G%Y Q#zT\8N

心理学空间!N7|f(]r;b

例2,一个男生思考人生意义,觉得人生根本上没有意义,于是有些颓丧。反思自己高中的时候用心读书,只是为了面子,现在既然没有了面子的需要,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所以成绩不好。去找当地咨询师咨询,当地咨询师指出同学理性太发达,缺乏感性。同学认为有道理,好像对生活有一些促进作用。但是,现实问题接踵而来,例如功课不及格。父母希望同学尽快走出,自己也有些着急。同学觉得还是要解决终极问题。咨询师听后,对同学说,他是“破旧,但是没有立新,才导致烦恼。”接着,咨询师说,人生的意义说简单也简单,就是实现欲望。人的欲望有很多分类。所有的欲望形成一个组织,在这个组织里有一个领导,过去这个领导是“荣誉”。现在没有找到,不妨暂时让“荣誉”和“身份”看管,以后机缘来了,重新选举。同学觉得这个解读很好,决定采用,着力让生活继续,等待未来。心理学空间&}M3?b5D}ip

心理学空间A|i,|5~

心理学空间I,w z"y1DO;u

心理学空间q5n(p:M1Z N

心理学空间XT'Mo'XC

心理学空间3L+H eu,h Br

改进关于个人能力的认识

n9a U7^Iu0心理学空间6}^Tce JHG

心理学空间f3_geZj}m

R(UN,o.Y0帮助当事人改进关于能力的认识,有时就是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很多人都以为他知道自己的长处,其实不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比较清楚的是自己的弱点。”这一点人在困扰时表现尤甚——很多咨询中的当事人眼里看到的只有自己的短处(即普通能力),他们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即核心能力),他们为此沮丧忧伤。这时,如果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他们的精神常为之一振。心理学空间z`7GXXP#R+Z v

心理学空间+HW {-g${yD8NuD

当事人的长处经常可以从他们过去的成功经验中去发现。在笔者的心理咨询中,有的同学中学时曾经在全市航模竞赛中得过奖,这很好地说明了他动手的能力强大;有的同学曾经组织朋友做过项目,这很好地说明了他组织协调的能力强大;有的同学曾经交友甚广,这很好地说明了他人际交往的能力强大……

BBsZ0I8r0心理学空间5} r-R)CV7I3I2ag4E

有时,当事人在咨询当下的表现也可体现他们的长处,例如有的人讲话用词优雅,展示着他们的文学才华;有的人勇敢地打断咨询师说话,大胆地反驳咨询师,展示着他们的辩论才华;有的人表达严密,展示着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的人细腻敏感,展示着他们的共情能力……心理学空间h+J\m"SB

G$Kt'k!fB0帮助当事人改进关于能力的认识,有时是纠正他们关于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很多时候,当事人对自己某种能力的判断是不客观、不公正的。例如,有的人认为自己的口才差,但是他们在心理咨询中的表达清晰、流畅;有的人认为自己的研究能力差,但是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评价很好。这个时候,心理咨询需要明确指出当事人对自己评价的不客观和不公正,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Zc2}7ekk `$H9~5Ja0心理学空间Zz fT'I @.eljS

例如,一名女博士,非常忧郁,对自己的能力充满怀疑。但是实际上,她的论文发表很好,导师对她的研究很满意,同学也很欣赏她。为什么她严重自我怀疑?原来她过去一直追求优秀,争强好胜,现在结婚生孩子,需要照顾家庭,照顾孩子,无法像其他全日制的同学那样全身心投入学习,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学习。交谈后,认可了自己的能力,恢复了自信,决定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生活。心理学空间#s^"KP1d5mwW.P,A

A&jl/PB3g({0

?a"E zWaCT0心理学空间aspq\"v

Zl+z\h*Qf3f,rjoxo'K0

#?btr b0改进关于个人身份的认识心理学空间Z5PE~%g#wW3G

心理学空间lB8x+P1Y%B

{2]Lf%\l5q0心理学空间l\nw~ E8fb!r

改进关于个人身份的认识就是削弱原先的核心身份,选择启用普通身份作为新的核心身份。前面提到,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不同的身份对人的责任和权利作出了不同的要求。原有的核心身份之所以不适应生活,因为它们对人或提出了过高的责任要求让人难以承受,或提出了太少的责任要求让人放纵;或剥夺了太多人的权利让人委屈,或主张了太多的权利让人碰壁。这个时候,如果启用一种新的身份,调整自己的责任要求和权利主张,和情境相适应,他们的困扰自然减少。换言之,就是帮助当事人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放松心态,承担可以承担的责任,主张可以主张的权利。心理学空间l FkI'Dm

;\v!s8K3o0在咨询中,咨询师可以帮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多重身份,淡化某种给其带来困扰的身份,强化令其解脱的身份。

h hWh3TK Vm{0q0心理学空间!vJ9MqQ,y$C

例如,一名男同性恋前来咨询,因为他的室友也是同性恋,该生行为猥琐,时常对另一名异性恋男生进行骚扰。男生非常气愤,屡次劝止,室友依然如故。男生觉得室友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男同群体的形象,令他人以为男同都是如此的品行低下。男生想到此,非常颓丧,非常无助。咨询中,咨询师指出,男生是一名男同,但同时还有很多其他身份,如在考场上他就是一名考生,在超市就是一名顾客……在这些情境下,他的行为与同性恋身份无关。那名行为猥琐的室友,他的行为亦与男同身份无关。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男同,如著名科学家图灵,如著名企业家库克。室友的表现是他的个人行为,他毁不掉男同这个群体的形象。同学释然。在这个个案里,当事人无限放大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进而放大了室友的同性恋身份,引起烦恼,咨询削弱了他的同性恋身份,削弱了室友的同性恋身份,实现了咨询的突破。

P#NF"{'J(z?0心理学空间'R.{8`%Gg:e O

改进关于自我的认识,注定会遇到很多阻力。由于种种原因,每个人都有关于自我的稳定看法。在过去的日子里,它们从他们的个人经验而来,亦帮助他们解决很多问题,陪伴个人走过很多的时光。当事人爱它们。让当事人放弃这些心爱之物,很多时候就是让当事人放弃自己。因此,在帮助当事人改进这些认识的时候,要首先承认这些认识曾经的适应性、曾经的合理性和曾经的建设性。然后,指出世易时移,自我已改变,自己需要重新认识自己,才可迎来新的生活,赢得幸福与欢乐。不分青红皂白地全盘否定它们,将遭到它们的竭力反抗。老子的“将欲废之,必固兴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p3J-m^e0

z,U&Z9|8B#sTx7S:}0

.g$r B/c$E.F{L`0心理学空间O|h~eJ9X(_

心理学空间O:u%P.x$U6{2A*W!M

心理学空间.N{0r-AfE6b3x

2行为心理学空间f,s({cP(C

$P7p;rcAn"geTH0

(l!VW,~oujY#V0心理学空间!D(tEE2A5f2L&I"Q[

人内心的执著寄居在行为里。例如,一个人贪婪,一个表现就是某种行为的不可遏制;一个人怨恨,一个表现就是背后对人的诋毁和攻击;一个人无知,一个表现就是行为幼稚、鲁莽;一个人傲慢,一个表现就是举止狂妄;一个人猜疑,一个表现就是行为拘谨、退缩。心理学空间)O C6~p]zc c r

心理学空间g'x gErXu5p2jo

因为执著寄居在行为里,所以一旦行为改变,执著即无家可归、无枝可依。这样,执著的力量自削弱。这就如一家房屋的主人突然发现家里苍蝇很多,这个时候他打开窗,想把苍蝇轰走,但是苍蝇走了又回。他开始想,屋子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招了苍蝇。于是,他认真地检查起房屋来,发现屋里腐肉上苍蝇最多。发现后,他把腐肉扔进了垃圾桶,送到屋外。很快,屋子里的苍蝇少了很多。在咨询中,内心的执著就这样寄居在、附着在某种行为里。行为改变,执著逃离。心理学空间 X%Eq+?8j(?X#Fq

,E [c2B^&u;K6m4{0例如,一名女生两年前为某社会名流凌辱,非常痛苦,前来求助。被凌辱后的两年,女生一直以泪洗面,虽先后向多人(包括咨询师)倾诉、求助,但收效甚微。咨询中,咨询师注意到女生说自己和同性相处也出现问题,当其他女生不经意碰到自己的身体(如手臂)时她也会尖叫。于是,咨询师建议女生遇到其他女生碰触到自己的身体后,稳定情绪,然后再碰回去,并尝试主动轻拍其他女生的肩膀。女生听从了咨询师的建议,在接下的一周她不但轻触其他女生的身体,而且更进一步——用手去揽其他女生的肩膀。咨询师建议后的第二周,学院举办招待舞会,一位男老师邀请跳舞,她接受了邀请。舞会后,她回到宿舍,一个人在被窝里号啕大哭。自此之后,女生情绪明显好转。在这个个案里,女生的悲惨经历导致其内心深刻的猜疑——下意识地认为周围充满危险,因为危险所以退缩,也因为退缩所以感觉危险从未离去。咨询师的行为建议帮助女生轻触外面的世界,感受外界的安全,感受危险的远去。在这个个案里,咨询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倾听和安慰,女生可能仍然沉浸在猜疑里,沉浸在痛苦中。心理学空间+VQf)~e g%X4R2A

ag%N2J{'z-Y2~02.1帮助当事人明晰行为方式心理学空间e$c0R([~ A

心理学空间0OO3Ua-O'aK#l{t


kcZPg9Ume0

vm$In!D {0

9q jQQo#wu g0从行为方面着力的第一步,就是要明晰当事人的行为方式,即当事人已经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共同特点。换言之,就是为当事人的行为“定性”。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当事人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宣泄与抱怨。实际上,很多当事人是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行动的,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对于他们,明晰的过程就是审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这本身就可以让当事人获益良多。心理学空间Y ] G d |

心理学空间:Wp)\d{h

人的行为,都是对他们现实挑战的回应。我们每天的生活都面临着各种各样挑战。其中,有的很小,例如天气闷热,饭菜不合口,和恋人拌嘴,自己辛辛苦苦写的文档不见了;有的很大,例如自己经济困难,恋人要离开自己,公司重组,自己调到了新的岗位等。这些挑战有时让我们不快,让我们紧张,有时又让我们欣喜,让我们兴奋。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不管我们自知还是不自知,我们都在用行为来回应它们在其中,我们成长、变化。

$KU5xi9m*X?#U0

|'hU6?z)`0这些回应,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心理学空间2o$O:?9w0P#|h

kK]%a Y;r*}0抗争型
poyic3v0

4{!k*bpc7mH0心理学空间sw#v:u[

抗争型行为指人面对现实,迎难而上,努力追求欲望的实现。此时,当事人面对现实的考验,努力做自己命运的主人,积极调动自身资源,投入时间,投入精力,全力克服一切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对现实的超越。他们是凯撒大帝——“我来,我见,我征服!”在超越中,他们改变自我,感受生命意志的力量,他们内心的主动性彰显;同时,他们亦感受到现实的阻力,这使得他们可能身体疲惫、心力交瘁。

\U9H5Yi n*L+G&c@0

rB D-Rl#T+D5~0例如,一位女研究生前来咨询压力管理问题。咨询中,咨询师强烈地感受到她的聪明、活力和热情。她的生活非常精彩:(1)她在积极准备出国英语考试,考试将在1个月内举行;(2)她在和美国教授合作科研,美国教授拟在1月内和她讨论研究设计;(3)她是某乐队的主唱,乐队1个月内开演唱会;(4)她负责学院微信公众号的推送;(5)她在实习单位实习。女生想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现在她压力很大,非常疲惫。咨询师指出,她在和现实作战,她的疲惫、她的压力是身体的抗议,是身体的自发保护。现在,她要向身体的抗议宣战。实际上,她要的不是压力管理技巧,她需要的是“减负”,是休息。心理学空间)@w{*mm&Fwpn[

心理学空间xT7V+bES X#c

接受型
OXYX~!Z)_0心理学空间 |P+Vd/m5Api#]

A#k"gVG2Ab0接受型行为指人面对现实,知难而退,放弃某种欲望的追逐。此时,当事人面对现实的考验,接受命运的安排,视现实为欲望实现的天堑,拒绝欲望的诱惑,照顾好自己,让生活继续。他们无意改变现实,他们礼让现实。面对欲望,他们心如死灰。因为没有抗争,所以没有紧张;因为没有期待,所以没有失败。他们让自己内心的欲望止熄。他们借此让自己内心平静。心理学空间bLpoz*c7t

`.P?o%?,i(I\0例如,一名女生因为情绪困扰前来咨询。咨询师发现女生善良、胆小、温柔、敏感,忍辱负重。她绝少主张自己的权利,绝少和人争执。当亲人和朋友说了伤害自己的话时,自己从不反驳,只是笑笑,她想包容他们的过失。她怕自己的反驳让人生气。当普通的同学说了伤害自己的话时,她也选择忍耐,她怕别人说她不好,当忍无可忍的时候,她断绝和他们一切往来。该女生的行为是典型的接受型,她有维护自尊的需要,但没有抗争,没有去努力实现自己内心的渴望。

Lq f S1OeTu;v0Po0

6`;d+M^:W M W{9}[(f0躲避型 

mj7g|$g0心理学空间y B3Pj9t"Q`2zR

躲避型行为指人远离现实,转移注意,抵御欲望的侵袭。此时,面对现实的考验,他们不想去抗争,也不想去接受,他们退居一隅,想通过和现实保持距离来保护自己。他们期望现实的挑战不存在。对于欲望的实现,一方面他们觉得无望,一方面心有不甘,仍然想象着有一天梦想能够实现。他们想麻痹自己,让自己既感受不到现实又感受不到欲望,借此来赢得平静,但是他们的心可能因为受到现实和欲望的两面夹击而暗流涌动。心理学空间1j6z7oL3YD)X].J

Z,]C-ZP8X4?8Q(j#P0生活中,躲避型行为比比皆是。很多人外貌不好,尽管有很强的社交需要,但是他们封闭自我,尽量不参加社交活动,参加了也很少主动和人说话;很多人学习成绩不好,尽管他们想拥有好的成绩,以赢得他人尊重也为自己的未来赢得主动,但是他们并不努力而是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打电脑游戏上;很多人和亲人关系不好,尽管他们也想家庭和睦温暖,但是他们并不为此努力而是选择疯狂工作……他们不想去接触现实,不想去思考现实,他们只想离现实远一些。在远离现实的地方,他们的心得平静。

^jxAr0心理学空间F#`2_'BC/q9N7R ^

2.2帮助当事人评估行为方式 

{oC3q n _gER o0

r$P G*gV5e0在理清当事人的行为方式之后,接下的工作就是对行为的适应性进行评估。一切行为都为解决困扰而生,但是能否心如所愿,则另当别论。一些人为情绪驱使,一些人为习惯驱使,他们根本没有注意自己行为的影响,亦没有认真考虑自己行为的适应性。有时,他们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却得意洋洋,自以为走在迈向成功的康庄大道上;有时,胜利就在眼前,他们却犹疑彷徨,想悬崖勒马、改弦更张!有时他们虽获成功,但付出代价太大,损人损己!评估给他们一个机会来检视自己行为带来的影响,检视自己行为取得的成绩和产生的遗憾。 

4L%|@xP4r9["`%k.u0心理学空间tF"l(`} IU5R0FuX(e

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当事人行为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行为的积极意义既可以是有形的,如获得了好成绩,进入了好学校,赚到了钱,得到了很多的关爱,身体得到休息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内心获得某种掌控感、安全感、价值感和存在感等。同样的,行为的消极意义既可以是有形的,如成绩落后、人际冲突、失去了友谊、身体疲惫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失去了尊严,失去对他人的信任感、不安全感增加,自信心受挫,自我价值感下降,自我鄙视等。心理学空间cMtG6x ~

'b|0bG2B$o4RJ,v5s0评估还需要考察当事人的行为对身边他人生活的影响。我们的行为不但影响着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的命运和他人的命运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对他人的影响经常反过来再次影响我们自己。因此,考察我们自身行为对他人生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在更广阔地视野下审视问题,发现问题的解决之道。例如,一名女生来咨询人际交往问题。咨询中,女生透露自己的父亲一直教育她在人际相处中“要把握主动权”,“要控制他人,否则就要被人控制”。于是,女生在和同学相处中,努力控制他人,屡遭挫折,百折不回,痛苦不堪。咨询中,咨询师和女生认真讨论了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女生震惊。在后来的生活中,女生减少了对控制他人的追求,人际冲突明显减少。心理学空间@,MG4rE| e

心理学空间(@Kl8C@i

2.3帮助当事人改进行为方式 

&C g)Z ?[,T0a1~D0

~ p'G0\7F(qt7a0对于有些当事人来说,评估即可让他们幡然醒悟。但是,对于其他很多当事人来说,单单评估是不够的,心理咨询还需要帮助他们根据评估的结果改进自己的行为方式。否则,他们可能行为依旧。行为依旧,困扰自依旧。当事人对于行为的改进,有三种类型,具体如下:

wV9G0v[V;a I/anhL0心理学空间.I8@*C3_2cv3o:{

聚焦于症状现实的应对
!P$p N!F3h_#d^,^ x%q [+r0心理学空间 l(d4e5ze;_/[M

O4^kQg"Hy|3t)b4|0当事人的现实挑战常常引发他们身体、心理的不适。他们常感到自己疲惫、紧张、焦虑、愤怒、抑郁、悲伤、无助等。为了摆脱不适,一些人出现行为异常,如反复地洗手,不敢上课,终日游戏,暴饮暴食等。当事人的身体心理状态及其诱发的异常行为,形成了一种新的现实——症状现实。症状现实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令他们更加不快,对他们的生活形成新的挑战。

"I$oH0S0Y0心理学空间&G:m4~pW{

当事人的注意力经常集中在症状现实的改变上。很多当事人来,直接来寻求症状现实的改变。他们希望有某种即时的方法让自己的紧张水平、焦虑水平、愤怒水平、悲伤水平等能够降下来。他们亦希望有某种方法让自己的异常行为得到控制,如不再去反复洗手、暴饮暴食等。咨询师可以尊重当事人的意见,从这个方向努力。

B {_Z PUK*l;{Q}0

]7c7T-WX#zok0咨询中旨在改变症状现实的方法,有两种基本类型:

3|,l XWw0心理学空间}b @(HH-_CCW

其一,顺向策略。这种策略,顺应当事人的即时期待,直接减轻、打断他们的不适感觉,减少、降低他们的不良行为。生活中,很多人在心情不好或者异常行为将现之际,去运动,去购物,去和朋友聚会、说话,就是这种策略。咨询中,我们也可和当事人一起研究、开发这样的策略。

/M7`o`5_a0心理学空间Z5kHlg%Q

例如,一名男生喜欢网络游戏而学校正门对面就是网吧,经常一经过校门就禁不住穿过马路进入网吧。男生来寻求心理咨询,咨询师建议男生当经过校门想去网吧时,先闭上眼睛,从头数到十。当数到十的时候,如果想去就去,如果不想去就回到校园。男生凭借此招成功管理了自己的网络游戏成瘾。心理学空间 d!e^\ vL'\u

g0S$D%[1n0其二,逆向策略。这种策略,背逆当事人的即时期待,主动增强、加重他们的不适感觉,增加、夸大他们的不良行为。如果当事人害怕焦虑,就问问自己,“今天我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更焦虑?”然后逼真地想象,以获取焦虑感。如果害怕自己在他人面前脸红,就告诉自己:“我要脸更红一些!”如果想克服自己反复洗手的习惯,就命令自己比平时洗手更多一些。心理学空间2I\O4AFy \

心理学空间 XQX S9~ fN@ ]

逆向策略在心理咨询中最早由意义疗法创建者弗兰克尔提出。弗兰克尔将之称为“矛盾意向法”。弗兰克尔指出,人们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预期焦虑”。即如果一个人害怕什么东西,到时候就真的害怕了。例如一个人面对许多人时,害怕自己会脸红,结果真的脸红了。但是,如果一个人强烈地意图什么东西,反而会使愿望落空。如果一个男人愈是想要表现其性能力,则他们愈是不能成功。因为人所预期的害怕会变成真的,而人过分想要得到的却反而得不到,意义疗法就发展出一种称作“矛盾取向法”的技术。此法是使畏惧症的病人故意去要他所害怕的东西,甚至只一刹那时间也好。

p$`qRrP7TL;C0

LgZN[b"}0聚焦于日常生活的充实
I5L.b`N+H2?3L%Yp0心理学空间D4C Z6V$a7h

/ug.oU.h*E0世间万物,皆在不断改变。我们的各种躯体感觉、思维观念、欲望情感亦如是,它们都会按照自己的节拍,生成、发展、变化、消逝。烦恼中的人们经常忘了这一点,以为自己的某种不适状态不应发生,不应长存。他们排斥它们,期望它们即刻消逝。在不自觉中,他们对症状投注了太多的关注,干扰了感觉、思维、欲望、情感等的自然流动,从而维系甚至加重了症状。关于此,森田正马(1927)指出:神经质的症状,是人们出自某一动机,指向某种事实,而由于注意的集中与倾注,经由自我暗示,病态固定下来的产物。例如,有的人经常沉溺于痛苦的回忆之中,悔恨不已,但心里又想消除这种痛苦的惋惜和悔恨,这样其实是想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并因此陷入欲罢不能的精神内部冲突之中。再如,有的学生在学习时不自觉地注意到邻座同学的存在,很不舒服。于是,他们奋力抗拒,坚决不让杂念出现,这实际上是把注意力集中到杂念上,会更加意识到杂念的存在,最终对学习更加造成障碍。

v6g-o3W-}+u8_E0

\-B J'{%R K*i0z)f2Z Y0这个时候,人们可忍受痛苦,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聚焦于日常生活的充实。也就是说,他们无论感到怎样痛苦,都努力投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投入外面的世界。这要求他们带着症状逐渐去做自己认为很难做的事情,有时甚至是逼迫自己去做。当他们一边忍受着痛苦,一边做应该做的事,常在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将不适遗忘。David K.Reynolds(2000)指出,许多人固执地认为自己有神经症状,什么工作也不能干。但是,事实上他们是能适应工作的。各种心理症状,一旦入侵注意范围,即会干扰我们的日常行动,就会表现出来。如果我们包容它们,不介意它们,再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积极的、建设性活动之上,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要达到这一点,人们需要着意对周围环境给予更多的关注。当我们对日常生活,对身外的世界注意越多,我们就能发现越来越多的事情需要做,我们也就越能采取积极的行动。具体来说,对于那些对往事不能释怀的人,就不要强行忘怀,而是包容自己,带着这种思绪,积极地去做日常生活中需要做的工作,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使这种思绪逐渐淡薄以致彻底消失。即使不能完全消失,也不会再严重地牵动我们的感情了。这样,感情的波动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平息(高良武久,1989)。

/@2oY|%c`0心理学空间 _X*_JL XfPu

聚焦于生活难题的应对 

1iNi SF7g xJ7}0

"jq"YP&]+J6rms@D0有些当事人出现症状,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遭遇难题,这些难题制造了症状。一旦生活难题解决,症状自然缓解,乃至消失。如果抛开生活难题去处理症状,这是舍本求末,是扬汤止沸。这样,树欲静而风不止,当事人的症状不会发生改变。在咨询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人之所以出现强迫症状(怪异行为和怪异念头,只是因为生活节奏紊乱所带来的身心疲惫和紧张。如果他们能视强迫症为朋友,为自己生身心疲惫和紧张的信号。当强迫症到来的时候,放慢脚步,整理生活。其结果很可能是生活质量也改善,而强迫症症状也大大缓解乃至消失。心理学空间 c#|/c1^'c f{ NY

nQ2qCu9F0对于生活难题的应对,当事人有两种基本的处理方向:

:nn'Q&T*j4D0心理学空间s {z/x7Z'nX3M(Qyr

其一,继续坚持原来的处理方向,只在具体的方法上做调整。如果当事人之前是与现实抗争,那么现在继续与现实抗争;如果当事人之前努力接受现实,那么现在继续努力接受现实;如果当事人之前努力躲避现实,那么现在继续努力躲避现实。他们要的只是一些小的策略变化。心理学空间#E"b/` x0t~K

心理学空间'Xi$F0VKW

例如,一名博士生论文写作困难,非常焦虑,前来咨询。结果讨论,咨询师发现同学在论文前言的撰写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数月还没有修改完成。咨询师建议同学停止前言的修改,直接进入论文的其他部分(如实验、结果和讨论)的撰写,先把全文的架子搭出来,在形成全文的初稿后,再整体修改润色。同学听从了咨询师的建议,在一个月里完成了论文的初稿。最后,论文成功在国际刊物发表。

i6M BZ!u1q0心理学空间ICx;z+u&qe

其二,调整问题处理的方向,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做颠覆式的改变。这是一种处事风格的改变。改变的方向,因人因事而异。这样,如果当事人之前是努力与现实抗争,那么他可能变为努力接受现实,或躲避现实;如果当事人之前是努力接受现实,那么现在可能变为与现实抗争,或躲避现实;如果当事人之前是努力躲避现实,那么现在可能为与现实抗争,或接受现实。心理学空间4T3J5[%`.TF(]

fe C4CyvX0例如,一名女博士,恋爱不顺,不断遭受母亲的催婚,很郁闷。咨询之前,女生期望母亲能够改变态度,理解接受自己,但屡试屡败。咨询之后,女生放弃改变母亲的企图,在和母亲交流婚恋议题的时候无厘头,如告诉母亲“明天就给其带来一个高富帅,请妈妈备好酒席”。慢慢地,女生母亲不再和女生讨论情感问题,女生开心。

!To*iN-p'H C0

&Oa+CXTP0问题处理方向的改变是一种处事风格的改变,是一种颠覆式的改变。它对当事人的勇气要求很高。世间没有一种方法确保成功,但是颠覆式改变的失败却可能重伤一个人的自信心。因此,这种改变需要小的步子,从细节入手,具体明确,一点点地试错、调整。这样做,即使受挫,当事人付出的努力不多,失败的代价小,当事人也更容易承受。其外,因为是小的步子,操作性强,行为受挫,咨询师也可以再次和当事人一起调整,为成功保留机会。

p4~*Ea7U:G`0

7]C"Qm4|/w0例如,一个女生,很抑郁,其在和男朋友的相处中,很少有发言权,绝大部分的事情都是男朋友说了算。她很能忍耐,但是忍了一段时间后就郁闷、伤心,最后爆发冲突。咨询师建议同学改变行为战略,从接受现实转为与现实抗争,具体为:(1)当和男友一起去饭店的时候,男友可以决定去哪个饭店,但是对男友说希望下次自己说了算;(2)两人亲密的时候,自己提个性化的要求。1周后女生反馈,男友完全拒绝了自己的要求:男友拒绝在饭店选择上商量、妥协;至于请男友在亲密时增加前面时间的提议更遭到男友的断然拒绝。改变还当继续吗?咨询师和当事人商量了新的方案:(1)自己在点菜的时候,一定点一道自己喜欢而无须考虑男友意见的菜,并和男友说清楚,他不喜欢可以不吃;(2)亲密的时候,请男友亲吻自己身体某一部位。几周后,女生来见咨询师。女生报告新的做法生效了,而且男友在许多事情上开始主动征求自己的意见。后来,女生开始大胆拒绝男友的一些提议(如去哪家餐馆吃饭),男友平静接受。女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勇气增加,自信增强。心理学空间+Pdw r^"XH

"Op^9|-Yx0心理学空间Rx3I?ltC

心理学空间6sg"R z"?ayY

心理学空间E5sww*Q\U0Z

心理学空间"ma&~[ C

需要指出的是,当事人的行为改变常反复。咨询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事人在取得一些进展时,放松警惕,旧态复萌。一些当事人不能原谅自己的反复,自责、自暴、自弃。此时,咨询师要让当事人看到自己取得的进步,明白自己的反复是人之常情,鼓励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同时,为了防止再次犯错,我们也可鼓励当事人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信任的人,争取他们的支持,提请他们监督。心理学空间.z;M Gq*no

心理学空间$yMzX4NvU/lXv

例如,一个男生被父母带来咨询。男生沉溺网络游戏,父母屡次教育,自己屡次承诺,但游戏依然如故。咨询师询问男生的戒除方法,男生报告自己的做法是忍住几天完全不碰,只是后来禁不住诱惑又去碰,结果再次坠入其中。咨询以后,同学的目标没有改变,依然是戒除网瘾,但是方法变了:他变为周一、周三和周五游戏一个小时,并在每次游戏前短信告知父母,完了之后再短信告知父母自己玩好了。如果某天玩得超过一小时,那么他也无需责怪自己,只需在下一次本预留玩游戏的时间不玩即可。借此,他成功摆脱网瘾。

T!`/}}Xg0

y W^!mZV$B0B0心理学空间 I wMSiB-{ y

y%Z3w)PF03小结心理学空间1arR?/z
心理学空间Qa0cw4A ~ x(iR

:Er FsZ(c;~,@0从行动维度看,心理咨询可以从帮助当事人建立建设性的自我认识和建设性的行为方式着手。人的自我认识和行为方式是一个有机统一,二者紧密相连。心理学空间*I2e7s,O!I

心理学空间:|(p"@2KGv`

人们做出某种行为总是基于某种自我认知。从欲望的角度看,他们的行为可以说是某种欲望的驱使做出的。在这个意义上,行为就是欲望的满足。例如,人们为什么会去改善人际关系,那是因为他们的人际交往需求需要满足,他们的权力需要也要在人际交往中实现。从能力的角度看,他们的行为是能力的展现。没有某种能力的支撑,某种行为不可能做出。从身份的角度看,他们的行为也可以说是身份的要求,或出于责任的承担,或出于权利实现的需要。例如,一个咨询师尽全力帮助当事人改变,那就是其责任的要求。

N7P4v0CCh)e0

-Hu@3w9dtJ*qK0在咨询中,认知或行为任何一方的改变可以促进另外一方的改变。例如,当一个人竭力想追求某种安全感,但同时自己对能力的评价较低时,他常选择接受现实。在咨询后,他一旦不再追求安全感,并感觉自己能力较强,他可能就不再去接受现实,而是试图与现实抗争。从行为角度看,当人们积极与现实抗争的时候,他可能会看到“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发现“原来自己可以追求更多”。这样,他对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感觉都会发生变化。心理学空间)aQ4h1kP}0cA

*B H"L0g/k@m/v oc0(全文摘自《两仪心理疗法》,上海三联书店,2017,转载请标明出处)心理学空间'd(] AeL

心理学空间!ByVam6H'g@

"EY5k.P9x|#p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两仪心理疗法
«心理咨询如何在当事人的过去与将来之间游走 ——两仪心理疗法的时间维度研究 周易与心理治疗
《周易与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的意象:涧水»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