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取向精神医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 mints 编译 / 5207次阅读 时间: 2019年6月18日
标签: 本我 超我 地志模型 结构模型 精神动力学 精神医学 潜抑 自我 自我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动力取向精神医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空间H$Wc}w]
mints 译
,X-Qk;T`4Y1oz0PSYCHODYNAMIC PSYCHIATRY IN CLINICAL PRACTICE Fifth Edition心理学空间F9pFq c,@({o V
心理学空间d2WNy-r`$_6ZQ

Fuh#FA R%S0

{U:l≫ul2{^01、自我心理学

n/M4v N U \;L0心理学空间^%`.N3Mu9X

作为精神分析的探索者,弗洛伊德早年深受地志学模型的影响。他认为癔症症状是意图(ideas)或事件之记忆潜抑的结果。弗洛伊德假设心理治疗的介入会解除潜抑而导致记忆的召回,相反,经由言语详细地描述被忆起的致病意图或事件,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将会导致症状的解除。例如,一位年轻人的手臂瘫痪可能源于潜抑了想动手殴打父亲的欲望。根据这个模型,这个年轻人可以借由谈论无意识忆起这个欲望来表达对父亲的愤怒,从而恢复手臂的功能。这种宣泄方法(carhartic merhod),即所谓的弥除反应(abreaction),将无意识的致病记忆带回到了意识之中。

KP O5_7Q7j%Mq H2a0U0

v$[?x{0J?.ia0然而地志学模型很快就让弗洛伊德感到受挫,他持续不断地遇到抵抗其治疗手段(maneuvers)的病人。这些病人的部分记忆无法被带回到意识中,由于造成这种阻抗的防御机制本身也是无意识的,所以也无法触及。这些观察让弗洛伊德断定,自我即有有意识的成分,也有无意识的成分。心理学空间n%G CA:X6Q{E#g

心理学空间&|*q hlc

随着《自我与本我》的出版,弗洛伊德引入他的自我(ego)、本我(id)与超我(superego)三重结构理论(tripartite structural theory)。这个取代了地志学模型的新模型认为自我不同于本能驱力。自我的意识面是心灵的执行机构(executive organ),负责决策和整合知觉资料;自我的无意识面包括了防御机制(例如潜抑),以抗衡藏匿在本我之中的强大本能驱力——特别是性驱力(libido原欲)与攻击性。心理学空间-r)['H!oazs

心理学空间:k \;H,^;Y:A g

本我是全然无意识的精神内在机构(intrapsychic agency),它只对释放张力有兴趣。本我即受控于自我的无意识面向,也被结构模型中的第三个机构——超我控制。超我大多是无意识的,但某些方面的确是有意识的。这个机构代理了道德和自我理想,前者是禁制(proscribe) (也就是根据内化的父母与社会价值,来命令不应该做什么);而后者是指示(prescribe) (也就是致力于做什么,或者成为什么)。相较于自我,超我往往对于本我的对抗更为敏感,因此多半浸没在无意识中(见下图)。

}C.jah1wY1q6S(B0

心理学空间oJ4c]a3b&M%lp0y A
心理学空间&m:_$`ZNT,i
结构模型(注意,为了简单起见,删除了前意识)心理学空间8@y2wZ1]N]Q r%s

XSg Xa&z Z0
_8J]w|(gs#?/r8u0心理学空间"p^M}Y7qaxT

2Hc*oI0^@7Y Tc0自我心理学将内在精神机构界定为一种内在的冲突机构。当原欲与攻击性力求表达与释放时,自我、超我与本我就互相交战。机构之间的冲突产生焦虑,这个焦虑信号(Freud 1926/1959)警告自我,需要一个防御机制。神经症症状的形成可以这种方式来理解:冲突产生焦虑,焦虑导致防御,防御导致本我与自我之间的妥协。因此,症状就是一种妥协的构造(formation),用以抵制来自本我的欲望,又以伪装的形式满足了欲望。

vCS+~T[%x0心理学空间(Y$o6j0i0Z:F ge@

例如,一个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会计师总是担心他的老板可能会生他的气。其实他暗地里怨恨老板,以及他对老板的愤怒感到焦虑,是他自己愿望的投射,他想向老板发火,并把自己的对老板的看法告诉老板。作为一种无意识的防御,他对老板阿谀奉承,以确保他不会被指责为向老板发怒,老板发现了这种令人恼怒的行为,结果两人之间总是存在一种紧张关系。换句话说,会计的奉承是为了防御自己怒气的爆发,但是,由于这些在老板身上产生了反应,这里也涵容了缓和的攻击欲望的表达。心理学空间G'}\*Yu/b{^2c

M:o)REqwXp0这些妥协的构造是正常的心理过程,神经症症状只是一种病理性的变体。性格特质也可以是这些构造,并代表了一种针对对精神内在冲突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解决方案。心理学空间 Jc4tPu"M`&^#K4l[

I A D)x.vTc{*k8W01.1 防御机制心理学空间aE!Bm+UON

心理学空间w(r_d9l

心理学空间 [ X8DVk`V:_.k

s1}H,Pdp6X0

]l}"}&IW&viG0
h2q8HY }0心理学空间 u^qg|-D1`!h!? T"W

bRxZlM!T1x0动力取向精神医学理论基础心理学空间#Y&EKH-@ NR
├自我心理学
.{1E)v4A E_I[&G0│├防御机制心理学空间Qso;gcSY(~
│└自我适应的面向
` X^V$l"P:hm0客体关系理论
5_w [#\^ ??*E0│├一种历史的观点心理学空间4eg3N8Xa4X
│├自体和自我心理学空间7V8DdO(]PY9T
│└防御机制心理学空间 I2yZ'PX4b
│  ├分裂心理学空间v] e$G&h'P
│  ├投射性认同
D,\$W,X)c*v,hzr C0│  ├内摄心理学空间6[ t*W%@P c
│  └否认
-O9HiQ YM%l@ Z0├美国的关系理论心理学空间-E8`8e1~&_}1@MM'K"v
自体心理学心理学空间*u}+^(NH#W
│├科胡特
mE+MhBI\0│└后科胡特的贡献
#k"U:Y,MWP ^0├发展的观点
4T${%w!Xwq0│├马勒心理学空间9MTl4X9[%c
│└斯特恩和必扬德
J(B? ^[ ?0└临床实践中的角色

Iqa3w*{ L-~D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本我 超我 地志模型 结构模型 精神动力学 精神医学 潜抑 自我 自我心理学
«Kohut和Kernberg的辩论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
从炸弹到阿波罗13号:鲍尔比和冷战»
延伸阅读· · · · · ·

 陈明

清华大学经济学专业,创立心理学空间网。

心理咨询师,以精神动力学、图式治疗和慈悲聚焦疗法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支持、成长和人格内省的体验。
咨询预约加工作微信:mints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