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与随笔
作者: 童慧琦 / 4288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7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治学与随笔心理学空间6Y*Z8P H%z;Ck@

7Z9iw zqiqy2i"y0 心理学空间4T5u3A5Rv,F
  陈平原先生在《老北大》一书的介绍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心动:心理学空间zJg;g|8n;]&d

IFYHz X UXq;T$@0   “治学之余,撰写随笔,籍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JUm3E8]0 心理学空间/w.E,a$D1p?2V
  写学术文章需要循规蹈矩。譬如心理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从形式上,是一种“洋N股”:目录,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讨论,参考文献,循的都是一种格式。从内容上,哪怕是开学派之先的鼻祖,也需在破旧说中立新论,后生之辈文章里的每一个观点,更要有根有据,不能兴之所至,来一句,“我心想”或是“我认为”。
g iiB3@+S'K#VK0
2u.Df)Fj$}\ Q0   在心理学领域,文献综述几乎都可以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开始写起。这个有着坚韧执着性格,长期孜孜不倦地思考和写作的人为后学开启了无数个“话题”:从歇斯底里(癔症),催眠,哀伤抑郁,创伤,焦虑,自恋自杀,性发育,女性心理等。他最终成了无数文章的开题句:“FREUD在19XX年的《XXX》书中或文章中,认为……” 他的这些观点和主张,在后人的研究和临床中被证实也好,被推翻也好,都起了一个奠基石的作用。这块基石是如此宽大厚实,哪怕是对他理论的反动,也从中获得了最大的反冲力。
&KMN[1A9H:q&E*Z&A0 心理学空间 Mw+dY6[[}
  我的论文是有关“哀伤和适应”的,自然要从弗洛伊德1917年的《哀悼与忧郁》(《Mourning and melancholia》)开始写起。
8[^Zk0D(FF F0
K$Eyy-K,tE;j6K Q$L0   其理论强调人在丧失亲人之后,需要割断自己跟已逝之人的关系,因为哀伤可以消耗太多的能量。经历丧失的人,需要将原来那部分投注在旧客体(已逝之人)身上的能量转投到新的人际关系中。这样生活才可以继续。
eH0_C5Or`1N9PJ0 心理学空间v ` d v6rZ(R9N,T C
  读学术性文章,自可以规范和锤炼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加之弗洛伊德阐述理论的文字(英译文)亦是极其雄辩又明晰优美的。然我还是情不自禁被理论之外的故事所吸引。譬如弗洛伊德自己亲身的经历,道出的恰是后学对他理论的反对之声:心理学空间+x9u5F\;R6q y
心理学空间j0z uQxI5Rmm&A.T]
  弗洛伊德在他的二女儿苏菲死去之后异常哀伤,在九年之后,他的那份伤痛依然存在,他写信给一个失去了孩子的朋友, 承认:虽然我们知道在这样的丧失之后,当初的急性的哀伤状态会减缓,但是我们依旧无法被安慰,我们也永远找不到一个替代。如果有什么填补了这块空缺,即使是完全填补了,也是不一样的了。实际上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这是我们保持不愿放弃之爱的唯一途径。心理学空间2Np uT~8\drO2S}
心理学空间Iugo n!J0Y1uvH
  当苏菲的儿子在四岁上死后,弗洛伊德第一次流了泪。他说他的外孙代表了所有的子子孙孙。在遭受这样的丧失后,他再也无法享受生活了。“这是我对自己的癌症无动于衷的原因―别人称之为我对自身所临危险的勇气”。
G,]6X7vX kH/b0 心理学空间!{:fu:fq:`
  原来,心爱之人的逝去,哀伤是一个过程,没有一个简单的结局可言。对不同的人,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有着不同的哀悼方式。我们跟他们之间的纽带永远无法割断。我们或籍老相片,重温往昔;或在心中想念曾经熟稔的举手抬足;或是他们曾经的激励指引着我们作一些重大决定;只要我们需要,我们可以在意念中,跟我们的亲人沟通。那些亲爱之人曾经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由他们构建,他们也将影响我们一生。
$o&T8[p8w0VQp0
;p f-w6S[A0   在弗洛伊德死后,他的四个妹妹被谋杀于纳粹集中营,如果不是他有幸走在前头,真不知他会如何面对这样一个人类暴行下的悲剧。心理学空间9^&NEwc(A.f
心理学空间'Xs:|`9YU \!A
  依旧是这些理论之外的,温婉凄凉的故事更打动人,让人有转述的冲动。 心理学空间[fD}Y
心理学空间 Dl:tAr'NX d,TY
  好在借心理学文章的内容来写随笔,还是比较地容易转换。于是自望既能够写严谨的专业文章,而又可借随笔关照平常日子里的琐细,润滑生命之轮。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纪念弗洛伊德 童慧琦
《童慧琦》
创伤与恢复 (代序)»

 童慧琦



童慧琦,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硕士毕业。来美后曾从事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及精神科临床研究。现在美读临床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