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炸弹到阿波罗13号:鲍尔比和冷战
Carolyn Laubender 《心理学家》
mints 编译
儿童心理学家如何为冷战时期的“国家安全”对话做出贡献?埃塞克斯大学心理社会和心理分析研究系的Carolyn Laubender探讨了依恋理论与国家提供保护的政治焦虑之间的关系。
精神分析师的约翰·鲍尔比,其职业生涯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1990年去世为止。期间跨越了大约40年的冷战时期。
作为儿童心理学家和尽管鲍尔比在20世纪30~40年代曾在学校和国家机构中与“失足”儿童合作过,但他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工作始于1951年,他那年出版的畅销书《母婴关怀和心理健康》仅英语版就卖出了近50万册,在其有生之年被翻译成了六种不同的语言。
该书一经出版,就成为专家和普通民众的主要读物,并且在未来几十年里激励了无数育儿自助书籍的发行,鲍尔比也以战后民众眼里的儿童心理学专家的身份走进了公众的事业,广受欢迎。
然而,《母婴关怀和心理健康》一开始并不是面向公众的自助读物,也不是为了满足大西洋彼岸婴儿潮那一代的父母着迷于育儿“专家”建议的愿望。
二战后,世界卫生组织委托鲍尔比撰写了一份无家可归儿童心理健康和情绪健康状况的报告。鉴于整个战争期间大规模的城市空袭以及随之而来涌入农村的大批儿童,更不用说战争爆发前慈善人士从德国和周边国家大规模运送犹太儿童的迁徙活动,这些都致使许多生活在英国的儿童成为了孤儿,抑或与家人永久分离。
为了满足战后的需要,英国各地的儿童机构都在扩大规模,其中包括斗牛犬河畔家园(Bull Dogs Bank Home)、塔维斯托克诊所(the Tavistock Clinic)和汉普斯特德托儿所(Hampstead Nurseries)。儿童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如鲍尔比、安娜·弗洛伊德和唐纳德·温尼科特,他们的专长都适用于政府和非政府机构致力于保护国家的儿童的倡议。
在战争期间和战争结束后不久,鲍尔比在一些儿童机构工作,治疗那些在战时因暴力和分离而遭受严重伤害的儿童。但是,在为世卫组织撰写报告时——这份报告名称就是《母婴关怀和心理健康》——鲍尔比没有必要捍卫他曾工作过的国家赞助的儿童机构。相反,他主张特殊养育护理的必要性,(他通过文章的标题)坚持认为,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来说,母亲的照顾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鲍尔比的说法,“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的不是公众支持,甚至也不是临床干预,而是“与[母亲]之间温暖、亲密和持续的关系”(鲍尔比,《母婴关怀和心理健康》,67)。
鲍尔比在书中写道,无论是国家福利还是集体寓所都不足以发展“安全”的儿童心理。即便是最好的集体寓所,和无与伦比的母爱之影响相比,也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