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反移情和互补性反移情
作者: 海因兹·雷克 / 14956次阅读 时间: 2020年3月05日
来源: 《移情与反移情》 标签: 反移情 共情 互补性反移情 一致性反移情 移情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一致性反移情互补性反移情概述
海因兹·芮克 Heinrich Racker(1968)
/SU)?(GWTB0《移情与反移情》
+J{#hyY;|s0
心理学空间"S}5@#?lwj@
1
心理学空间\Cgz*O

}g?^k0一致性认同(concordant identification)建立在内摄(introjection)和投射( projection)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建立在位于内在的外在客体的共鸣(resonance)基础上,建立在把属于另一个人的东西当作是自己的东西的认识之上(“你的这部分是我”),建立在自己的东西等同于属于另一个人的东西的等式之上(“我的这部分是我”)。

|*Sh;^__0心理学空间"wqTS0gR4CN

心理学空间:d'L%l.\7Al]c

G&Q8R `7L4`$^!?0互补性认同(complementary identifications)有着相同的固有过程,但是互补性认同涉及的是病人的客体。

dM _o;G*_wD:G d0

1EW}FYw8`fdW0

J m0ah:Cr6q0心理学空间9PsM*~#C0F

分析师人格各部分之间的冲突越大,他在整体上进行一致性认同的困难就越大。心理学空间z3bnbd+P0t9PP

心理学空间3a,z4D*DBv$q$g2i

心理学空间0`,R amT?dd

心理学空间rq-`x?

2

u,{lP!ybSW|I0

oHl+gDs0心理学空间?"XAIf J!B8Y7R

`MF&J H [ F-F0患者将分析师看做是一个内在的(被投射的)客体,因此分析师感觉自己也是那个内在的(被投射的)客体,这一事实产生了互补性认同;也就是说,他用这个客体认同了他自己。

'g7l.R)J1T2`0A Y-D3b D0心理学空间7Y E9l s:E~

心理学空间:|"};e6_F-bs*~"{

t*F1U-pk8q[ ND0互补性认同与一致性认同的命运密切相关:当分析师无法进行一致性认同,并且拒接它们时,某些互补性认同似乎就会变得更加强烈。心理学空间K8A5K^eAvN

心理学空间2~ oUR)Hs@D1P0M

心理学空间a$u0i2hb&Gbc;A6Y8^

心理学空间b]v/I:B ~3~;IT

很明显,分析师拒绝自身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倾向(例如拒绝自己的攻击性)可能导致分析师拒绝病人的攻击性(从而导致了一致性认同失败),而且,这一情景导致了分析师更多的互补性认同——互补性认同于病人的攻击性所针对的拒绝客体。心理学空间"}%U%^(w"x-c^Z q)Pd o

r#?\A'wH9kg$T0

^cV,G.s9ab0

;Tm3IWzs0心理学空间|H$~/},@2] A

L2[ fU Q zUD2~03心理学空间J nvL[sI Y

hdW4W(y-a&`0心理学空间`sbK1W,sqn-Y

#eErTw7L`#@A0目前使用的术语“反移情”一词只适用于互补性认同;也就是说,适用于分析师的那些心理过程,因为他觉得自己充当了、并部分认同于病人的内在客体,于是病人就成为了分析师内在的(被投射的)客体。

g|-C%}@^0

(oq5SM]0心理学空间 q dH+Y#DEX y

心理学空间M{GKtk%\ ^ `{4f-[5A

通常而言,被排除在反移情概念之外的,是一致的认同——分析师的那些心理内容是因为分析师成功地共情病人而得以产生,而这些内容真正反映和再现了后者的心理内容。心理学空间 qQjj'k1n$R&l

心理学空间)z[0{D3V] p/a7G

心理学空间`$zPg$R#@`

e:~d)k9Ne h0也许我们最好要遵循这种处理(usage),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这么做是不明智的。心理学空间 h'F }eU

}%r7`1VXI0心理学空间,tjr!z+y8l-n}1HB-`

h!?U5d lxq'D'y?0

@8pOAT#I0心理学空间V_1C;WVfha!H

心理学空间0kLMo)A Z-W&u!b&M

2@Qw ZH0

-Tm*Zv{Sv*U H+` ],c0首先,一些作者会把一致性认同纳入反移情概念之中。因此,我们面临着一种选择,即,是从这一术语开始着手,还是同意这个广义的术语。心理学空间B^}&?1\ i!f7r

ij([$n~9{0

$t oK/s-Z@0t0

ZQ"ag&nv0我认为,由于各种原因,更广义的意义可以是优先选择的。心理学空间RC:l/q&P_4u6f j

DM7\G@ ~4U0

6e!]T*_@0

ZU&~6cZr"f*jJ(a Y0如果我们认为分析师的一致认同(即,分析师的“理解”)是他过去自我历程的再现,特别是他自己婴儿期的再现,而且这种再现或再体验借助于对病人刺激的反应得以完成,那么,我们就会更愿意将一致性的认同包含在反移情的概念之中。心理学空间2kz5B8nQ7X

心理学空间iGN!q"iiJx9`,~%z

y%o C2}E0

{6Q ~S5X,Bj)u0此外,一致性认同与互补性认同密切相关(因此与通俗意义上的“反移情”也密切相关),这一事实使得区分、但并非完全的将这两种术语分开更为可取。心理学空间{.Um v@

心理学空间;_7Q]-VZf3n

rIyp-l+|9{0

G8mF!iR D H6f0最后,我们应该在内心承受移情的倾向,即一致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升华的正向反移情,这同样与广义的反移情共情有关。

D3D(L!w"M,j pp0

8y6RY.f#LvCC3EN0心理学空间BKi)W"h#Mp4?U

+v O? Wf$S?/l6Tq0

0a z;{,sQ3Iq0

:Ux-U y ?!h%_t0心理学空间%d|0KD S-s+P

:xa,u{a5xi0心理学空间+x&kp l8c'c.m F

因此,所有这些都表明,接受反移情是分析师对病人心理反应的总和。如果我们接受更广义的反移情定义,那么上述两个方面之间的区别仍然必须加以界定。心理学空间:y'd9I5w1Ohn1e.\I

心理学空间 I[%o/Im&g;BI2o

心理学空间D ~jh^_N#V

心理学空间W]*J0mD

一方面,我们把分析师作为主体,把病人作为知识的客体,这在某种意义上宣告了“客体关系”的无效;恰当地说,这种关系在主体和客体的各个部分(经验、冲动、防御)之间产生了近似的统一或同一性。必要时,可将与该统一有关的进程的集合指定为“一致性反移情”。心理学空间1hP/q0r&MSB

心理学空间W1dL/ZN!@iN Sy

c!xUbTd0心理学空间w&fy(vPX{5L

另一方面,我们和许多其他人一样都有一种客体关系,一种真正的“移情”,在这种移情中,分析师“重复”以前的经验,病人代表了分析师的内在客体。这些经验的总和也一直持续存在,可以称为“互补性反移情”。心理学空间 Nd5_d1A0Ra

心理学空间\@2\6s o.?6?+?

Tc-Ya5kW'T0o0

fZ6?5g&k'W4S'mA f04心理学空间0X It(i W vJ

q5Ne&dsj;D0心理学空间 J@gw,{4y1n I

心理学空间V4X8YE;s

下面的这个案例可以恰当的说明这两个概念。

2{Xm;C.O/F0心理学空间DB4]7e.k@n5h

&j*Ot-f t2Q9J*D/I0

p6M B%^%_0假设一个病人用自杀威胁分析师。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分析师会拒绝一致性认同,而且,分析师加剧了他对受威胁客体的认同。

5u0aBk(bAK)pI(n0

8tS n wM!Q0心理学空间!ghZ.`\i"Q9^

心理学空间4FYl ^ K sM2IK

这种威胁带来的焦虑会导致分析师产生各种反应或防御机制,例如对病人的恼怒。

dxdX|*h6`0心理学空间%Mmbz0qxL

心理学空间u4S&N }?-A

ZD-MQ,|7a,ib Dp0这种焦虑和烦恼的内容是“互补的反移情”。对他的烦恼的感知,可能反过来又会在分析师身上产生负罪感,而这些负罪感会导致对补偿的渴望,并加剧一致性的认同和一致性的反移情。心理学空间3~oO| Tp:q+^2||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反移情 共情 互补性反移情 一致性反移情 移情
«安德鲁·格林《论移情之爱》 移情反移情
《移情反移情》
移情关系的指征»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