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反移情和互补性反移情
作者: 海因兹·雷克 / 14948次阅读 时间: 2020年3月05日
来源: 《移情与反移情》 标签: 反移情 共情 互补性反移情 一致性反移情 移情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一致性反移情互补性反移情概述
海因兹·芮克 Heinrich Racker(1968)心理学空间`vh,X;J$z'VF6@
《移情与反移情》心理学空间,Njck(P5m%O
心理学空间[&ghfU$S?
1
心理学空间"Hj ka{?+Jz
心理学空间 @)|~ bF ]:S

一致性认同(concordant identification)建立在内摄(introjection)和投射( projection)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建立在位于内在的外在客体的共鸣(resonance)基础上,建立在把属于另一个人的东西当作是自己的东西的认识之上(“你的这部分是我”),建立在自己的东西等同于属于另一个人的东西的等式之上(“我的这部分是我”)。心理学空间:e/Fx b5B8e%^?E

心理学空间7U l0}/i5xA9WY

心理学空间X1Q.S(Q%f9_{,A

.E-f-itV0互补性认同(complementary identifications)有着相同的固有过程,但是互补性认同涉及的是病人的客体。

MR/iy+oqsyV9D*H m0心理学空间wDR2_T BiF

心理学空间c c?"D6Rc3wO J UN

p&bR?6m}/j0分析师人格各部分之间的冲突越大,他在整体上进行一致性认同的困难就越大。

5m)Hj#}G]k+`#k0

h,jUx)^)B0F$lPh0

"n6F tPR"y8mO R0心理学空间(t6X1{ ]O

2心理学空间o\+r4bOxU r

心理学空间*`3t1[_1W

心理学空间P4T2F!RQ1o+DM

w0PP5k{bs0患者将分析师看做是一个内在的(被投射的)客体,因此分析师感觉自己也是那个内在的(被投射的)客体,这一事实产生了互补性认同;也就是说,他用这个客体认同了他自己。

dKn ua,F8no0心理学空间&W%K2x x4r#HT _l~ N i

/\1Q2e$n)SH z#W0Ln0

p|t3jU0互补性认同与一致性认同的命运密切相关:当分析师无法进行一致性认同,并且拒接它们时,某些互补性认同似乎就会变得更加强烈。

HH8RI e `0

MK!T+q[l Y-t0心理学空间F*L4_ ^LDq%Q*F|0_*u

心理学空间c?t%T:e*EW o ~6i3W

很明显,分析师拒绝自身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倾向(例如拒绝自己的攻击性)可能导致分析师拒绝病人的攻击性(从而导致了一致性认同失败),而且,这一情景导致了分析师更多的互补性认同——互补性认同于病人的攻击性所针对的拒绝客体。心理学空间kY2S {P7Y)|(r

心理学空间M%_|8ciaGz'h;M

*IS K q tdfc0

cE rH's#m}pj0心理学空间'?;`G$H M]

CA wci03心理学空间~X:Y4?!V7Nx iA {

{o-J$FfN Q:Ca&S0心理学空间byr\ ?

心理学空间ZtW5x }jS D5m3M

目前使用的术语“反移情”一词只适用于互补性认同;也就是说,适用于分析师的那些心理过程,因为他觉得自己充当了、并部分认同于病人的内在客体,于是病人就成为了分析师内在的(被投射的)客体。心理学空间m1}NLw#Qi'dlM

心理学空间7d7g!?:whqy

X1n"Rn(H#}9}0心理学空间nOo}4\nF \

通常而言,被排除在反移情概念之外的,是一致的认同——分析师的那些心理内容是因为分析师成功地共情病人而得以产生,而这些内容真正反映和再现了后者的心理内容。心理学空间`p;K6t}"@W;FMO|

kD,_,T9Q[$A~o'D0心理学空间D e3|uUgg

心理学空间*h1u"P%u)u@UN5?

也许我们最好要遵循这种处理(usage),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这么做是不明智的。心理学空间(B8L2~$[;T^0Ns_

|,K8V.c j0
4b dp&aVS;n0

j NA O6p9sR9k7`h0心理学空间"s4R.v8h IK8S

心理学空间R ]]!@0e!~/oga

心理学空间 B:_!NTw*t

心理学空间b3Mmc6@h,m|#S

yz&B)]R$P nj,v0首先,一些作者会把一致性认同纳入反移情概念之中。因此,我们面临着一种选择,即,是从这一术语开始着手,还是同意这个广义的术语。心理学空间 Pfr7L`:wo

心理学空间7K2|*n,~*[!b+Hy(]8D

心理学空间cK-pV5PM

心理学空间ecv/E*ucw!d

我认为,由于各种原因,更广义的意义可以是优先选择的。心理学空间MV*f8pz-k

心理学空间t3Yz-o#cqi

b#k'M2L,to0心理学空间 s:_h*jx!R(Yj e;}

如果我们认为分析师的一致认同(即,分析师的“理解”)是他过去自我历程的再现,特别是他自己婴儿期的再现,而且这种再现或再体验借助于对病人刺激的反应得以完成,那么,我们就会更愿意将一致性的认同包含在反移情的概念之中。

\2_eyYPJkC0

&tF }"U8eu.?+J A(P k0

ln)? a$b0心理学空间_Vk7G2G&r uEG+X

此外,一致性认同与互补性认同密切相关(因此与通俗意义上的“反移情”也密切相关),这一事实使得区分、但并非完全的将这两种术语分开更为可取。

.w7Xsr-VPeA6}0

G#RSd.s0O0

v1|w8hn D6ji'T.u0心理学空间7D5v0^el:}"i&_(ek

最后,我们应该在内心承受移情的倾向,即一致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升华的正向反移情,这同样与广义的反移情共情有关。心理学空间8Me5wz&nr

心理学空间'lK`'D-u'`

心理学空间8]F;V8Ss;x
心理学空间 mIvgd

M%m&z*Qi,e k0心理学空间7C wEiw3G l

t+W(]`)J@0

7PNfa ka0心理学空间j:e0@L5A S1tV.m"X

因此,所有这些都表明,接受反移情是分析师对病人心理反应的总和。如果我们接受更广义的反移情定义,那么上述两个方面之间的区别仍然必须加以界定。心理学空间7U;A6?g6ch

心理学空间(Ig:u@} WX(|o

%^!XU2G QS_7j{7Q0心理学空间ne;V&b/[

一方面,我们把分析师作为主体,把病人作为知识的客体,这在某种意义上宣告了“客体关系”的无效;恰当地说,这种关系在主体和客体的各个部分(经验、冲动、防御)之间产生了近似的统一或同一性。必要时,可将与该统一有关的进程的集合指定为“一致性反移情”。心理学空间W*Ap0m!}L

+g5`v [U:P;F s^/Q0心理学空间,e8sml#daZc

心理学空间5b U:g2yd:yg4q f p

另一方面,我们和许多其他人一样都有一种客体关系,一种真正的“移情”,在这种移情中,分析师“重复”以前的经验,病人代表了分析师的内在客体。这些经验的总和也一直持续存在,可以称为“互补性反移情”。心理学空间 `~&r.\6HQ E(c6g5y

心理学空间/M)Z_h9[2]okl\lP

心理学空间\-Y v p:jr

心理学空间5~k*`(E,fNo#D

4心理学空间1?y4D,HO"C"@

%o/wH'b2|] M/th0

"r Vqut0MR f8xa0

l2E#gw8o8L"bJ"J6l0下面的这个案例可以恰当的说明这两个概念。心理学空间 |a j&ys6a5q(t

心理学空间]#z1^$LY3og

-WO-W.y%~ g@8q0心理学空间7od*Bg Pr

假设一个病人用自杀威胁分析师。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候,分析师会拒绝一致性认同,而且,分析师加剧了他对受威胁客体的认同。

,u\{L9L9{ xqV?p v0心理学空间4KT7b6a4K UL8F

心理学空间;Q6x#wyT/z[

心理学空间-EtQJX,b2e7c;Il

这种威胁带来的焦虑会导致分析师产生各种反应或防御机制,例如对病人的恼怒。

EhZ0rYC0心理学空间Q]k0RV8JB`

LYkGmYhZz,?4}0

#C;xe5\J8I8j0这种焦虑和烦恼的内容是“互补的反移情”。对他的烦恼的感知,可能反过来又会在分析师身上产生负罪感,而这些负罪感会导致对补偿的渴望,并加剧一致性的认同和一致性的反移情。

C s$m{2e3q'a3p&F_ v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反移情 共情 互补性反移情 一致性反移情 移情
«安德鲁·格林《论移情之爱》 移情反移情
《移情反移情》
移情关系的指征»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