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心理调适之:一边等待余震 一边工作吃喝
作者: 张天布 / 5743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7日
来源: 西安心理咨询网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1 心理应激人群分级 ;心理创伤在罹难者、搜救队员、心理援助队员及相关人员之间逐级传递心理学空间X w(mc4h

J3[^b3[0^)Hm2HhK\0 周五清晨天刚亮,我就接到长途电话。急切的呼叫者是随北京心理卫生协会的心理救援队赴四川参加救助的成员,她在绵阳对一个从陕西去的搜救队成员进行了紧急的心理援助。这个搜救队在当地的现场抢救任务结束了,将返回西安,所以在现场的心理救援队的医生请求陕西省医院心理科,对返回西安的这些抢险救灾人员,继续实施心理援助。心理学空间7c9]F`-e
心理学空间0A/^g2UoKN5e
这个搜救队的有些成员因为目击了严酷的地震损毁场景,参与了惨烈的灾后人员搜寻抢救,而造成了明显的心理创伤。一位年轻队员因为看到自己抢救出来的伤员未及医治就死亡了,内心被强烈的内疚感所折磨。他觉得伤员的死是由于自己的错误造成的,他想象着说,如果自己的行动再迅速、再努力一些的话,伤员可能就不会死掉。他持续的难过、抑郁、恐惧、做噩梦,甚至头疼、恶心。而援助这个队员的心理工作者在对他实行了紧急的心理帮助之后,也感到自己没能使他尽快地从心理阴霾中走出来而感到内疚。她便给在西安的专家打电话,希望得到后续的协助。后方的专家意识到这是典型的灾后心理危机逐级传递的结果,他首先对这位心理工作者进行了安慰和疏导,然后安排好后续的联络方式,将这个任务转接过来。心理学空间T4u,b.Pk R O W2L

'B.ZR9z8DE$F w0 我们需要知道,灾后心理救助的时候,被救助的对象应包括以下人员,并且要知道灾难造成的心理应激是逐级传递的。在心理援助的时候需要分级有策略的实施。心理学空间]+tyX-xs EPLM

k}x3M9CBkA0 1级人员:死难者家属,重伤员及重伤者家属
$_-w5uPDi6YL-Y&z M0 使用技术:个别心理治疗:包括居丧干预,

B3rJ-i_b,e}0
0F5X2T kf3FM E a2K0 2级人员: 轻伤员和伤者家属,救援组织和实施人员,现场幸存者
6M(nT)|?:WM ]DL$I0 使用技术:心理辅导:视情况个别或集体治疗心理学空间c-z8E*fRS
对重伤者根据伤情及心理状态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及时鼓励伤势较轻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R&g'z!w"jde5A0 对特殊人群,比如儿童,采用特殊的干预措施。心理学空间-j#_TJX `[8p0F+T
心理学空间,qt)AY;lh
3级人员:.救援或搜寻的后援工作人员(不在受灾现场)、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心理学空间;t:R}1~7I M
措施:应激事件集体晤谈,争取在 数天之内完成。
f*v LS'HF@[x0 心理学空间0Wll Kn
4级人员: 受灾地区以外的社区成员,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对灾难的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
Qa+T.i5?T6|w0
nIy\%iY0uD0 措施:a. 应激事件集体晤谈,争取在数周之内完成。
`4{r?Z }0
Ez0^N*`W3P0 b.科普讲座,媒体讲座等
Y/^[1j7k"I0
&Q+s V/S [_0 5级人员: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m)sLFm8M^-]!w0 心理学空间W5hCi,i[ Q8{
措施:评估后个别处理
SH[ k/_w| f0
:E;[2H(b,zQ0 心理学空间wF;?6Q7g$O9c!Wjz

`5MkvM;q%kR0 2.余震中公众心态:手机短信上说,在吃喝中等待余震:心理学空间us7U&xo`a`j,R/k

~!_9s;z(YH'uf1G0 2008-5-19-20 公众信息发布了在川有余震的消息,将可能波及陕甘地区。 一时间满街都是露宿的人。遂有如下的短信在手机间流传:
%Rn7g6r]K|;a9Q0 心理学空间4sm4w_co
比地震可怕的是余震;心理学空间 Xm7|+[F4|
比余震可怕的是预报了余震
g/wKh|D o*e[0 比余震更可怕的预报了有余震但总是不震。
7ab'_]ke/P0
5a8@m uO;iUN0 最近的生活状态:心理学空间,`Rv+h+Kw]
晃不死人吓死人心理学空间Ad"B!N;m/@ rP"X
吓不死人困死人心理学空间h,z:n ip ~bf
困不死人累死人心理学空间o6]W6ZRMs
累不死人跑死人
?&KSW'M0 等余震不来急死人。
Yv5}|Oo/Sj,Fre0
x}-AD4g0 上联:汶川人没房子可住,在余震中等待吃喝;心理学空间o/IHq6V$o,Ys
下联:陕西人有房子不住,在吃喝中等待余震。
D&l6d$O6B0 后来有人加了个横批:羞专家他先人哩
cQ `\-_'W {0 (---意思是地震局的专家预报不准确,丢人到一至于他们的祖先都害羞了。‘哩’相当于北京话后的儿化音。)心理学空间)D j`'inZ8i0o]

9a4Ok2GMnH0 3. 焦虑和心理防御: --解读公众心理
B F J/tt0
g0_Yz6`0 焦虑是在对不明结局的期待中发生的,它让人内心不舒服,又难以言表。余震就是个焦虑源,你就等着吧,天都不知道它何时能来,地王爷才知道呢,可你问不见他。
O!C Y2}0Zp{.g"]:G0 心理学空间Lu"~`U#dC/C)m
自我需要应付焦虑的方式:就是心理防御机制,自我用它用保护内心不受煎熬。有些是成熟的方式,有些则是不成熟或荒诞的方式。
^1B)k*d"Y3F"tq0 心理学空间8Ff-y_ G-T @U
短信就是一种幽默:多少人在这种调侃和戏谑中一笑释怀了。
f!bYi"R G9|3f9[0
.QA A} u$],y]j3o0 骂人是一种投射:把自己内心不能容忍的愤怒和焦虑感投向一个相对可以承受、并安全的对象。后来加上的横批就是一种温柔的骂人。心理学空间V!?j Xb m*{
心理学空间!B-k,n$yx;c S/t
(地震)专家的宽容是一种升华和合理化:陕西省地震局就是我们省医院的西边邻居,我跟他们的专家们聊起这个段子。一位专家诚恳的说:我们知道自己没有羞先人。如果大家发发牢骚后能安稳下来生活,我们也就认了,就算是我先人积下的德。
;M$H zjnZ}"T0 心理学空间 @,X ~Iu0L
其实这种被误解和潮弄的又何止是针对地震专家呢。在我们的生活中,各行业彼此间不都是有这样的温柔的攻击性吗?谁又能保证那一天医学专家、或者心理专家、管理专家们不被别人骂羞了先人。面对灾难,我们都是受害者,也都是战友。大家心里都会有悲痛和焦虑,但我们要学会更成熟的防御方式来应对它,而不是彼此埋怨。心理学空间*{*@V"K9eL1dt

N0KLM G:^0 4.生活是注定要在丧失和悲伤,与笑声和坚强中前行的;
;{1NtesU(A5S0 心理学空间@1a f1whIi
生活在世上,可能只有及其少数的人从生下来到走完一生都是在衣食无忧和万事如意中度过的。几乎每人都需要面对生命历程中不断出现的困难。这些困难从心理需要的意义上来说,就是对我们有利的、令人满意的“得”,和对我们有危害的、令人失望的“失”。既然是谁也免不了的得与失,那我们就需要有一个面对得失的心态。大家都熟悉的一些描述:得意忘形、骄奢淫逸、惊恐万状、惶恐沮丧,这一听就是描述那些心理状态不成熟的人呢;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临危不惧,胸有成竹,心如止水,必定是对心理状态成熟之人的赞扬之词。
z7\-KyV(s/Q1{2t0
_t$TqrI:B0 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这两种情况都比较少,而多数人是在这两者状态之间的。也就是说我们多少都会有些关于得失的痛苦体会。有时候反应强一些,有时候反应弱一点。人生的得失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因而,没有绝对的失去,也没有绝对地得到。我们总在得失之间去获得一个平衡。
+iZs5Xu*f0 心理学空间4I!d"}+| EcC| Q
从我们的初生,一个全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发出的第一声啼哭,既是对失去了母亲安详、温暖、舒适的子宫的痛苦,也是对获得一个全新世界的高歌庆贺。心理学空间%}e M,q v+G
心理学空间X9Z#F Mq:z(\4W
离开襁褓,孩子失去了妈妈乳房的喂养,但同时他却学会了自己吃饭、喝水、啃骨头的能力。失去了一个被温馨环保的怀抱,同时他也学会了蹒跚走步。
C0Qp:F5M3Ln0
op$b5V0O/VC5t0 再大一点的幼儿要被教会上厕所,他就失去了恣意随地拉撒的自在,同是获得了整洁和干净的生活环境。因为与现实的接触,他得以使自己放弃对外界无所不能的要求,而学会了在有条件的规矩中与人相处,与环境相存。心理学空间Y*W)\!X|&~j a

Do \iWjA$g P0 上学后的孩子,失去了往日自由自在、满世界无忧无虑的撒欢游戏的轻松。同时也明白了,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认真地学习,可以获取知识,充实感和成就感。心理学空间6Z/n H#jZP]
心理学空间TxY4mMY
青少年时,人向往着、尝试着离开家庭的管束,尽力走向社会去探索。离开了父母的照料、呵护,获得了好儿女志在四方的豪情和雄心。失去了父母的陪伴,得到了自己的恋人和婚姻。历经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困难,最终换来了自立和睿智。
9s"_X ?1G(Zd0
X]M7h a4d&|0 进入中年,我们慢慢知道了,需要放弃一些过高的期望和幻想,同时获得了现实的成就感和生活的充实感,所谓知天命的时期来到了。
IK9Q+Anj(HBv0
yL5_7o)?.^0 过了人生的巅峰时期,我们将面临要离开重要的工作岗位和风光的社会角色的困惑和不甘心,但会因此而获得自己个人生活的自由和由于指导培养下一代所赢得的尊重。
%WC*RS|iOv Wt0
PvZ"\*G0 老将至时,还要面对失去健康和生命,但仍会带着一生的丰富经历和回忆,在满足中平静地向人生告别。心理学空间N:Xu^/o6c&]

[/u:QE2W'C3E nJB0 灾难过去了,我们仍要生活。余震可能会有,我们仍继续工作,继续吃喝。一场劫难让我们失去很多。也让我们得到了很多。记住那位温和而坚强的老人的话:“多难兴帮!”。这个国家和民族不管遭遇多大的苦难,她一直在使自己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

a\M*a*N9VC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关于禅宗和精神分析的讨论 张天布
《张天布》
驻相与阻抗――精神分析学心理治疗与禅宗参悟的异曲同工»

 张天布


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副主任医师.现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理科工作.主要从事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身医学、以及精神病学方面的临床诊治、督导教学及研究工作。专业研究的兴趣在于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和中国禅宗的临床整合。
担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组副组长,陕西省精神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心身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德心理治疗学院委员。
 


微信号:张天布心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