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和防御行为
作者: 班杜拉 / 5485次阅读 时间: 2020年6月23日
来源: 《社会学习理论》 标签: 防御 激活源 焦虑 强化源 社会学习 双重加工理论 逃避反应 习得性威胁 厌恶 自主反应
焦虑和防御行为 作 者:阿尔伯特·班杜拉
出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1
书 号:9787300202754
原 价:¥48.00元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f,S qo2@T

心理学空间2`?S H5|'J4HT

b W w_R xW0心理学空间-^G/ogK|0}

有些事件若是与痛觉经验相联系就可成为危险物,人类的大量行为就是由这些事件激起的。大多数预期行为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对潜在危险物的防御心理学空间H(}DY)U%N YEa\

心理学空间*w+]ib2b I$?U mM(BW

Until recently, defensive behavior was explained in terms of a dual-process theory. According to this view, paired association of neutral and aversive (令人厌恶的) stimuli creates an anxiety drive that motivates defensive behavior; the defensive behavior, in turn, is reinforced by reducing the anxiety aroused by the conditioned aversive stimuli. To eliminate defensive behavior, it was considered necessary to eradicate (杜绝、扫除) its underlying anxiety. Therapeutic efforts therefore were keyed to extinguishing (扑灭、压抑)anxiety arousal.心理学空间 n.ZJ7pS^4}

心理学空间 v"^#oZ Y f.Q0~3`~*h

直到最近,防御行为还是用一种双重加工理论来解释的。根据这一观点,中性和令人厌恶的刺激成对联结,就会产生一种促进防御行为的焦虑驱力;反过来,防御行为会通过减少条件性厌恶性刺激引起的焦虑而得到加强。为了消除防御行为,有必要彻底消除其潜在的焦虑。因而,治疗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扑灭焦虑的重新唤起。心理学空间l1Y%N!e`:G

*Z V&~ NXA0这种理论虽然至今仍被广泛地接受,但人们巳发现它也有不足之处(Bolles , 1972; Herrnstein, 1969; Rescorla &. Solomon, 1967) 。心理学空间Ykm V*G3~ o2xw^

心理学空间/zvt9_:XUG*O D&xu

自主的情绪触发作为焦虑的主要指标,但它并非防御学习所必需。防御行为受自主系统控制的观点,确实遭到几方面证据的冲击。由于自主反应的激活比逃避反应的产生需要长得多的时间,所以,后者不可能为前者所引起。在某些研究中,实验者同时测量了自主反应和逃避反应,这些研究表明,这两种活动方式有部分相关,但却不是因果的关系。例如:在对习得性威胁的自主反应消失后很久,逃避反应仍可继续存在。对动物的自主反馈性能加以手术消除,并不怎么影响逃避反应的获得。逃避行为的保持甚至更少依赖于自主反馈。在防御行为被习得之后,剥夺动物的自主功能并不增加防御活动消退的速度。

'UG9o*gAFcLb0

7t^.r A2X7U kt D)p0新近的研究使人们对假定的防御行为的强化源激活源都发生了怀疑。按照双重加工理论看来,逃避恐惧刺激物能引起焦虑的减弱,而由此引起的焦虑的减弱,则可加强防御行为。然而,证据表明:防御行为能否消除恐惧刺激物,这对行为的保持具有不同的影响。而且,如果防御行为能成功地减弱使人厌恶的刺激的频率,那么,即使没有恐惧的刺激物去触发焦虑并提供负强化源,防御行为也可以被获得并得以保持。

^/Ko&k-E"j LT%T0

S F] U5`2qr0W0所有的证据都表明,焦虑和防御行为是协同作用的,但它们在因果上却并无联系。不论是个人的或替代的厌恶性经验,都能够产生受到伤害的期待,激起恐惧和防御行为。由于它们能协同作用,所以在自主的情绪激发与行动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直到形成了对潜在威胁的有效的应付行为,威胁才不会产生高度的情绪触发和各种防御活动,但是, 如果人们精于自我保护行为, 他们就能在具有潜在威胁的情境中操纵自如,而不致受惊。要是他们惯用的手段失败了,他们就会经验到更高水平的清绪触发,直到新的防御学习能够减低他们的懦弱性为止。

B!xO%[1R A SH7C0

^&a(o@zl'|0习得性威胁之所以能激起防御行为,是由于它们具有预示的特性,而并非它们具有使人厌恶的特性。它们预示着,除非采取保护性措施,否则就可能产生痛苦的后果。反过来,防御行为只是在它成功地阻止或减少使人厌恶的事件的发生后而得到了保持。防御行为一旦建立,即使危险不复存在,它也很难消失。这是因为一味的逃避,使得有机体难以知道现实环境已经改变了。因此, 预期中的危险没有出现,实际上强化了人们的期待,即防御活动把这些危险阻挡住了。在一个患强迫症的可疑病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主观信念的形成过程。当治疗师问他为什么如此执著地咬自己手指时,他回答说,这样做可以使凶残的狮子走开。当告诉这个强迫症患者,周围都是挡住的,显然没有狮子时,他却回答说:“你看,它就在那儿!”心理学空间fFU$Z9Gas7z!q

心理学空间.Jn.wT y2j&Rz

缺少现实基础的期待,一般说来很容易因精确信息而发生变化。但恐惧的期待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某些动物真的要咬人,飞机时常失事,而自作主张有时就要受到惩罚。当有害后果的发生没有规则而且预料不到时,期待就不会轻易改变。正像严重病例中所见到的那样,如果忧虑的患者不完全相信被告知的事实,那么,他们会继续根据他们的期待去行事,不管痛苦的后果多么不可能,也不愿去冒险。这些人要放弃他们的恐惧期待,就必须有强有力的反根深蒂固的经验,当然,仅仅言语保证是不能提供这些经验的。从社会学习原理中所得出的方法,在促进快速的现实检验方面已经证实非常有效(Bandura,1976 a) 。心理学空间AZJ*L*H%].EYG'b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防御 激活源 焦虑 强化源 社会学习 双重加工理论 逃避反应 习得性威胁 厌恶 自主反应
«通过电视英雄改变行为 04 班杜拉 | Albert Bandura
《04 班杜拉 | Albert Bandura》
区分自我效能与自尊»
延伸阅读· · · · · ·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