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 (Diana Baumrind)研究了不同的养育方法及其对孩子的影响。1967年,她撰文阐明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养育方式:放任型、专断型和权威型。在随后的 15 年里,她的分类被奉为该领域的圭臬。1983 年,心理学家埃莉诺·麦科比 (Eleanor Maccoby)和约翰·马丁(John Martin)对鲍姆林德的分类做了修改,以“放纵型”取代“放任型”,并增加了“忽视型”。
20世纪6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四种类型的养育方式一方面描述了父母要求孩子的程度,另一方面说明了父母回应孩子的程度。可以把这四种养育方式绘制在一个简单的笛卡尔图表中,如图所示,从 x 轴的左边到右边,要求程度逐渐增高,从 y 轴的下方到上方,回应程度逐渐增高。
◆ 专断型:要求高,回应迟缓
这类父母很严格,期望孩子服从、尊重他们,如果孩子不听话,就予以惩罚。他们不解释自己的行为理由,而会说: “因为这是我的要求。”他们重视成就、秩序、纪律和自制力。他们的孩子在家里要承担很多责任,在外面也没什么自由。这种养育风格在农业和工业时代尤其突出。今天,这种养育风格常见于穷人和工薪阶层家庭、移民家庭及非裔美国人和拉丁裔家庭。然而,富裕的华裔美国人、自称 “虎妈”的蔡美儿可能也属于这一范畴,如果她基于恐惧、完全无视女儿自身兴趣的做法是事实,而不是讽刺的话。她表示《虎妈战歌》中有恶搞成分,所以我们不太清楚她真实的专制程度。
◆ 放纵型:没有要求,有求必应
这类家长照顾孩子的每一个需求,顺应孩子的每一个请求。他们不愿意制定规则,也不提出期望,因此没有规训的基础或需要。他们会提醒,会唠叨,但很少落实口头威胁并采取行动。他们经常妥协,不会说“不”,即便扬言惩罚,也并不会真正实施,他们觉得孩子不会犯错误。他们希望讨得孩子的欢心,表现得更像是孩子的朋友,而不是父母。有些人表面上随时都在孩子身边,但并没有参与孩子实际在做的事情。放纵型父母往往比其他类型的父母富裕,受教育程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