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提问
作者: 转载 / 10200次阅读 时间: 2021年1月28日
来源: 360 标签: 家庭治疗 循环提问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RD |&YY c*p4Z Y

t8}C.?6N9w jZy0t },K%|0

Ls$GYx K$q0循环提问是家庭疗法的的一种面谈技术,由米兰系统治疗师首先提出,通过向不同家庭成员提问,探寻出他们关于事件或关系的观点中的差异,并通过这些差异旨来揭示家庭中的多种观点并探索反复出现的家庭模式。

t1V8pK]0心理学空间 }0fr;xH T

心理学空间%fBu[(Eu+N

)E)M6Q5Dq0心理学空间;j{ r]{c`

1循环的意义

EU'm\`(T&Z|h0心理学空间)S"_*r2|'{$U#t

循环的基础是认定事物之间存在交互作用的。循环是指,A影响B,B影响A,A又影响B,如此循环往复……

;U,c lN2^ f"A%Xd1OYN V0

][5W6`,|)c!l!zac#B0

(q#_+W0zu#Gt\zZD0

] ^ t_@`JB?;m0举例:对一对夫妻,他们彼此有问题,问题从哪里开始的?首先是丈夫的退缩,还是妻子的唠叨先开始的呢?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依赖性。我们要看到行为发生的背景。丈夫的退缩其实是受生活、职业的不满意、妻子的行为等等影响。

:@B(J7r9XOz0心理学空间 i.Tequr2N

这个过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并不清楚,在图表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个没有起始的循环过程。

CBX8{.r(H'z5n2U.q'K:l0

h$KeCd6q w0循环提问呈现了家庭成员或更大系统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在循环模式下,我们不问某人为什么抑郁,而是询问当有人抑郁时,其他人做了什么。

1T0| m6d1n1Y0E-P4g0心理学空间2ep)I V$`B4c


vw ]} w2o k0心理学空间 S4v'^8j1[8KV#M3f!sq

心理学空间9KyHF&_L%Wxk

2循环中的差异和关联

o]j)[.{7Rv0

pu7f)xlb5J0贝特森认为,我们的工作是基于有差异的信息,这种差异是一种关系或是关系中的变化。举个例子,如果我说他很高兴,我说这句话其实是相比较于一些看上去不太高兴的人来说。这个在高兴方面的差异是一个在信息方面的价值。我们会对这个家庭系统中的其他成员提问,对第三个人提问如何看这段关系,这就是一个“三人模式”。 米兰中心的一位成员Palazoli说,这种方法可以打破那些功能不良家庭的法则--------就是这些成员不会在有其他成员在场的时候谈论他们的关系。循环提问中的关联,在一个方面我们看到了关系和结果,这个关系对结果有什么影响呢?或者反过来问。或者问差异性,就是不同的关系对这个结果有什么影响呢?或者不同结果对关系有什么影响呢。心理学空间 E V*}U&G.{nB)Y

心理学空间`$^)X,@0N)s1Y2n

心理学空间@scD-K0m
心理学空间6p+Tv)Epi9aM}C F/x

心理学空间%s0|/`%z;?q

3All behavior is communication.

RPkb}a0

~6\,`7[)Cx-e0Watzlawik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会自动地对“是”和“像”进行区分。 例如,说“你抑郁了”和“你显得抑郁”,就有很大的差别。心理学空间RZ#Df:{4I

心理学空间P2X/PFpJ$l/y

心理学空间 D wKrZ(bY'\

R.zx5p Iss|~0心理学空间nFy,_$Ab j

4、随意标点

-h1c,}/VZ5MF f0心理学空间5V5X n$F&v1E*E%b"r

由一个家庭成员观察到的因果关系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因果,而是随意标点的结果。观察者或系统成员常会凭主观认定起始。这种现象在实践中,在系统式的工作中都可见到。例如,夫妻的彼此疏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因为丈夫退缩还是妻子唠叨?通过循环的方法,可以看到这样的交互作用:妻子的不满和丈夫的退缩是相互加强的。同时,这样证明把行为情境化的重要性。丈夫的生活(婚姻、工作、原生家庭)导致了他的退缩,而妻子的行为亦然。通过循环提问,治疗师可与家庭系统能够建立联结。心理学空间j6H V]/c

i;Bje#sx(O:] yAXH0
A;dScr{9K l0心理学空间.i D(Ea%VDuq

心理学空间'R @;^Y6Y

5、循环提问的维度

4K1q@Bj'|&` Q|0心理学空间0SIT7G0v^)}` F

循环提问的关注点有:交互影响下系统成员的关系;成员之间关系的差异及结果;相关反馈的差异;对问题所作出反应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系统中的早期事件与问题之间可能的关联等。这些因素之间的作用方式常常是互惠式的、交互影响的。心理学空间z0Og$ck

/e3y/n-y!Hx?0
fv;uEa\ D0心理学空间X5CDGQ+y:Bn

心理学空间#r1p q~C

6、循环提问的重要属性

%O&T t5c;J0

)F Fk1C[*~Vu0构建循环提问的三个方面:系统中成员的关系和差异;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事件;系统成员对事件的反应和反应之间的差异。

l6L yG9sGcz0

k%v%a)P8dFZ7hz9c0构建循环提问的两个方面:激发差异;建立连接。

KL}l1Zb L"r0

ZM0J+{;V9r6lj0A、激发差异心理学空间P K!u[DKrk

LL Vmj"g$K1l0时间心理学空间C#d8t+^-L3GkPbS
心理学空间7w~X&t5ehl

DyT"q k7p6BoY m0随着时间的流逝,差异凸显了所发生的改变。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可以激发差异,这些差异表明了环境条件变糟或变好。未来总是容易设想的,也可以用来指出新的可能性和创造希望。
(q0g.FU-R0r0心理学空间c%C.a#y4f h&J#b.NM

2k;Npxbape$f0例如:问题始于何时?在这种情景下有什么特殊情况?什么时候问题显得最难缠?什么时候问题变得清晰了?问题何时可以解决?多久问题就会消除?未来,问题会有怎样的改变?在哪个阶段问题不出现?那时你会做什么?心理学空间U#`#{:ciShC

l&d,|BL6@O0人际心理学空间9fY#s+Mb!ID

B+Mw:M1R^c,K0

J F(n4ORELU&b0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凸显了独特的行为、态度或信念,这些使得来访者注意不到何时更应该营造和谐的氛围。例如,来访者可能会讲,家人为祖父母的去世很伤心,但却看不到有人对死亡有强烈的反应。心理学空间E5J6Tb#a
心理学空间8U6?zq*Z]*x-\

心理学空间IfqH1s ~;b-g(d

例如:在家里谁最怀念祖父?大家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里,谁最担心?
3z3o"XnuY5?4T Kf:L0谁最确信家里的规矩是由妈妈制定的?谁次之?
rQT9^@\ _r0当父亲外出打工时,谁最想念他?
.p)lOI1r,A8c.{j!|0如果问题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谁会最在意它呢?
X9g^2y-a \)w0谁能做出最快的改变?心理学空间(\pAY.e];tc;^(e
谁和父亲的关系最好?谁次之?心理学空间*caB,Xm3Y4B#i
在家里,谁最相信X先生能解决这个问题?心理学空间$]qxY-L&e

心理学空间N-H)v}$C8\-|(}(F

个体的感知和心智心理学空间3f)j!Z R q+^dqd
心理学空间%~*`xn;_Sl

2zr"|]5W1r0个体差异决定了行为、态度和信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可以给人贴上荒唐的标签。我们往往只关注行为,而不关注性格和天性。环境影响行为,而行为较之天性更容易改变,因为天性根治于骨子里。心理学空间 Sp#kk0H

9jE,G }/Tzr0心理学空间$I{6k {e#R+S5uF

心理学空间#e] dJ iN!e!aaC

例如:你爸爸的哪一面更易于被别人看到,是温柔的还是粗暴的?你认为,他的温柔藏在什么地方了?
b;Vo3J@8^.~5r:_0你妈妈在什么情况下更开心?
5|%fB7bR Y i0对于你祖母的去世,你有多生气、多伤心?
vpVDEQ vS0当你妈妈担心时,她会做什么?伤心时呢?心理学空间N-u3XM/P{ em
当你们吵架时,你是更理性还是更感性些呢?
E!fP s1gs2c$h.[0当你生她的气时,是当下的情景影响大,还是过去的事对情绪影响更大?心理学空间"sH2`b4q K

心理学空间 U2L/h |-q[v

情境心理学空间W\yP(qp/G"d q
心理学空间 O[]7`G.Uiq

$OCz pJ UZQ)r0在不同的情境下,更能凸显来访者的行为、态度和信念的差异,因为这些都受环境的影响。

uh ]qRPc1~\0

2SVJt4W R+D0心理学空间Z6P8@rh'vl

4jy j7ye Si So6R0例如:你父亲在什么时候显得非常沮丧,什么时候会好点呢?
$TU0QE f@i6M G0他在那种场合有可能使用暴力,公共场所或是私人场所?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心理学空间"|YE S}&MU o
在你们吵架时,孩子在干什么?心理学空间/[q&@d{g&\)Vl

7VfNMS/kh*kl'i0
/^9Y[|0M ~g$v/TZ0

wP,srQ y1hhq^0

w$Po1x%X'k!y'Z0B、建立连接心理学空间,cW]k3zx(J5f/s

4_'iSf[ _D0当来访者被问题困扰时,他们往往认为问题是独立于环境之外的。他们关注具体事件。他们简单直接地归因问题。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简单的线性归因变成系统的、情境化地看待问题。心理学空间(?-N;UA4M S/T/^-Z

/mK/X y%n1J c:[0行为
*R-?/Fk"h5H |z0准确地理解来访者身上所发生的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行为之间,行为和信念、意向、关系之间都密切相关。

6\"J9Bu4[f.I0

R0bIK^(V,~ j&X(g0例如:心理学空间#n1M ?9O$EtFU
他何时做得多?何时比较懒惰?心理学空间:KW?G Ns%V(VX
问题出现时,她在做什么?心理学空间9p lc.Qd:zH"v
家人的争吵会让你们变得亲近,还是变得疏远?
1u z`h c:B9z0当问题再次出现时,会有什么发生?谁的反应最强烈?
"}-e$V U'a0对于他在家和学校的行为不一样,你怎样解释?

z6D$j+r(a#xBL~'p0

6_7oKB5`_R*y0情感心理学空间gA"l*JHi,K/f

4?W`6f`0心理学空间0T!e-kH&Z4n \

有些问题会突出家庭成员的情绪体验,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惯常更关注行为和想法。关于情绪的提问有助于提高治疗性的理解,也有利于家庭成员的自我认知。而如何询问情感也是有显著差别的。例如,一个著名的提问——“这使你感觉如何?”意味着来访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感受。如果问,“你决定什么时候变沮丧?”可能会误导来访者,以为他能绝对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关于情绪的问题需要在这两个极端中谨慎地迂回前进。治疗初期,理解情绪尤为重要;后期,用问题引导来访者的情感会更为有用。

T3e~2Tbk0G/Gv0心理学空间#HJ(Ob`

8TM&@1y V"\0心理学空间3`3M'f K-e8r#W

例如:当她说你无能时,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
[%u5Ckab{0你爸爸经常晚归,你认为你奶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j]9pYM4ie Au0当你妈妈又出现沮丧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心理学空间*wQpj)N(Hq
当你们长时间怄气时,你认为会对你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影响?心理学空间 S.\!o~xR'D1K^O
你觉得,在你生气时,你的父母会有什么感受?心理学空间Py*W9O9i.{&]

r2^ ^}6H0信念
#med7h.Fkqt \0

gZ0Telh|f Y0心理学空间QIJ$@!Q2P5KI/P

询问有关信念的问题有利于理解潜在的想法,因为信念会影响来访者的行为、思维和感受。信念往往产生于过去的痛苦经历,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对信念的产生是有贡献的,另外其产生也和其他系统,如源生家庭、文化、社会阶层等有关系。信念与行为、情感、意向、人际关系等密切相关。心理学空间"TA1O2\ b

$r,eg a{0心理学空间v~N [ `S:Fn

例如:你觉得,家里的其他成员如何看待问题的成因?你呢?在家里,谁又和你有相同的看法?
z:tf_6N\0你认为,你身边的人会解决好你的问题吗?他们会提出怎样的主意呢?还会有别的吗?
lbupC7Q[0她因为失去孩子而难过,你认为,这是因为她失去了儿子的缘故,还是家里没了孙子的缘故呢?
Dx)`lr_0你认为在家里表达愤怒是种冒险,如果这样做了,你觉得会使家庭团结还是疏离呢?心理学空间]6f._0bH1i

P#X hJ*u&qYv:N0意向心理学空间&SX,Nhb~ MT.y o

^ H |(m'x$~E1{}0

(y5t*|0m N0意向问题可以看做探索来访者如何通过与外界交往来阐释自己世界的一种途径。有助于理解来访者及其家庭成员。当它与行为、情感、信念和人际关系建立连接时,会在系统内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v3|9R7o,yW-K0心理学空间%u{3Ba\/I.dI

#uXt@n*bj0例如:当妈妈悲伤时,你认为她在难过什么?
S}d-g$y9pv?P;a)[0假定你有了新女友,你认为父母会怎么想?
j S?d-th0他说他爱你,却又不帮你,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f8|h{eB1O6buSb'W0假如你说他的行为已经表明他不会在家住了,你认为他会怎样看待你?心理学空间"N!~K({Ho t g-l
你会怎样解释她此时如此紧张呢?

U{@*K:i w0

G*@#wt:I?p8V*w1J0p'wt0人际关系
_7b xsJs,`0

v*B | i.M&G1J0心理学空间:}n@2c-eG:u,[

这类问题可以让家庭成员觉知和反思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了解他们的交往模式。

;q&ys;R|Vmo0

s6E:\$S"m_*O0假定关系的性质是在家庭中形成和呈现的。如果把人际关系与行为、情感、信念和意向建立联系,就能明确地做出假设。它也可以重新理解变化和促进改变。

8]~,{RoB0

y(xT,g$J%M:q0举例:当她生气并向你表达的时候,你感觉到你们彼此之间离得更近还是更远了呢?
J~L3\8J.w }4^Q}0问题出现的时候,你如何感知其他家庭成员的反应呢?这个关系会向哪个方向去改变?
Kn%c&w5_-C#WT0假设父子之间再也没有冲突了,你认为他们的关系会不会改变,会往哪个方向改变?心理学空间.F$i-c)uQJ/nDs
当你父亲说问题无法解决时,你会怎样看待你父母的关系呢?

yJT4@$p5D/P{!cD0

EI)R.`R'A/@0
1\Gl,O/]A,C7[0心理学空间,wf2U N|lwM5tHJ2U

9qa y Q^-h07、循环提问的效果

EIV:plg0

1RN^a&o-^3H'W0循环提问使来访者的关系新信息像瀑布一样落下。它们改变了参与者的观点,使新行为出现成为可能。

D#W"S2S qK7R0

#i RX7|_(D Pk(f0循环提问可以帮助问题的情景化。问题的原因不再集中在个人身上,这样激发了去处理关系的动力。则从聚焦于问题转而去改善关系问题。

v1R8nD(m],|-D8W}0心理学空间T y-TEW)S2B(X6x!?

循环提问也是问题重构的过程---可以帮助看清好的和坏的情景,不会再聚焦于某个人的行为,而关注新的行为。心理学空间/cu Q8a ^T:L

心理学空间:W4OV`uak0{FV

通过循环提问使新能力的产生成为可能。可以想象:如果问题突然消失会发生什么?这是奇迹式提问是个好方法。

X C!l?!pP5Gr0心理学空间+W ?rr0hYEK&e1D3@Y

通过提问:“如果……会怎样呢?”我们可以想象不同的场景,并实验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或做了其他不同的会发生什么呢?

)tI3fUF6Gmd0

-Ob.L!W"e6K1A9^}0换种方式提问,你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做什么呢?当然也可以提问,你做什么可以加重这个问题----将问题向另一个方向去改变。心理学空间9V"i0J4P4vljg:^'E

心理学空间 L8j-m7`p(]/Qt

心理学空间U"DG ULg_ky
心理学空间uox2Bf R_f0b

心理学空间(B7ON9S(pu8z

8、如何练习循环提问心理学空间;oM:t~7VI'C

心理学空间!lwCMAEYe1y8L8]

循环提问需要训练和有准备地实践。我们可以做如下准备:心理学空间3CVn7m9GZ

sq{hR4E9Q2Y01、检查下我们了解系统的哪些信息,自身的感知和假设。心理学空间!GPU B4z(T
2、决定检验哪个假设。
&c1J _XZ']-y&r03、检视哪个假设与治疗契约相吻合。心理学空间 Fl-f~{
4、检视哪种假设和相关问题可能会产生阻抗或强烈的不确定性。

bp7t&w3zg,}cf0心理学空间 Y*Y8NRL$Q"k6wKWv4`

许多治疗师喜欢这样一个理念:在提问和陈述之间寻求平衡。如果问题太多,来访者会觉得被质问。学习或想提高循环提问的技巧需要大量的练习,尤其在培训的过程中。心理学空间&D!OGk3VJ-e;{

%\i:`aMF"YW0
'L~} KeF;f0

O+sOVZV9L0心理学空间wa0Gz4]

9、奇迹性提问心理学空间'tX6I O"A

;@ alN,NN$nN)mu5P0奇迹性问题是产生解决方案的催眠性的诱导。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提问,而是能让人感到找到解决办法不是不可能的。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提问,例如:在我问你们问题之前,请你们用舒服的方式动一动,也许你们会愿意闭上眼睛,想到一个问题,你现在正急于处理的一个问题。想象这个问题,然后带着这个想象的背景,我来想你提问。可能有一些好奇,也许有一些困难,这个需要一定的想象力才能回答。当你在约定之后回家了,有可能你会和你的家人谈话,或者吃了点东西,当然也有可能你做了些什么,在某一个时刻你突然感到累了,你上了床,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睡着了。假设你今天晚上将会发生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包括,你以前所有的问题都被解决了,就在下面这样个时候,就像那个样子,而这个就是真正的奇迹,是不是?后第二天早上你醒来,没有人在哪里会告诉你奇迹发生过,你将怎么能知道奇迹真的发生过呢》请你花一些时间去想象,怎么样这个奇迹是真的发生过?心理学空间H&j k6c6{

心理学空间Q.@.QI px!s

假如来访者有什么顾虑,或者咨询师特别想启动来访者的大胆想象,特别是针对青少年来访者,有些咨询师尤其是女性咨询师很喜欢用这种提问,“假如有奇迹会发生,你希望这个奇迹是什么”,“假如有一个仙女能够满足你三个愿望,你会提出哪三个愿望呢”。

3C2L,{"k/s$kc0

[b(h*Ep;W6A f0有的咨询师甚至为了更加容易产生效果,努力让来访者比较容易地进入面对此类提问所需要的想象,居然会在咨询场所备有“仙女”、“阿拉丁神灯”、或者“宝葫芦”等道具,在提问的时候,像模像样地举在来访者跟前,尽量让假设做到极致。心理学空间\1bK-`d`;d

5pVoq)^~ ["R0奇迹性提问—— 弄假成真。如果奇迹发生,你的女儿的抑郁症明天早上就好了,她好了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很多家庭长期受疾病所累,看不到阳光,这个时候可以将思路从纠结中扯开。但注意不要举现实生活中可能实现的关系,比如想象一下你们夫妻关系变好了……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好不起来了。应为奇迹性的、魔法性的。这样能给家庭短暂的时间去考虑一些积极性的东西 。

1kH?:T Pu!N+R)j` NF0

T @3S]T1D)f|P{0心理学空间#U[hA aY_:f~

J!|-W`5g3?j| Yl0心理学空间KLhi J.dh1O"oQ

10、Training and preparation心理学空间K%G,KR4T9Y/r

rRr9^g0哪些假设会引起抵抗或者不确定性。很多T在问题和陈述之间制造一个平衡,如果问题太多,系统会觉得被质问。但为了培训和学习,多问一些也是很重要的。

e&SOneIjn'B0

M.H%X~'Y*V0循环提问注定对未来的治疗师有极大的影响,它指向每个家庭成员提问,以凸显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或界定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这些差异旨在揭示不同家庭成员的多种观点并探索反复出现的家庭模式。在这里,治疗师试图构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联系图,并假设询问有关观点差异的提问以及从前有关差异提问的反馈中派生出的问题。这是构建这张地图的最有效的方法。一个主要收获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每个家庭成员不断地暴露来自其他成员的反馈信息之中。心理学空间+G.v1]oW)Y&W

ykx'] N-Qr2m0修正后的米兰疗法的一个尤其重要的成就是把贝特森早期提出的在理解关系方面起关键作用的循环因果观转化为精心设计的会谈技术。

^2j*x-uF!w0心理学空间G"b2`7Z*btU1{ U

心理学空间y#Ao$|#u2R3DZ }8j
对于循环,我们是指治疗师根据家庭对信息的反馈实施来进行其调查的能力,家庭的反馈是对其要求了解关系及差异与变化所发生的信息。——帕拉佐莉、鲍斯考勒等为了强调反馈回路这一说法,治疗团队形成了构建家庭相互关系的地图的提问准则。具体来说,不要依赖松散的、以前形成假设的治疗性问题;相反,鲍斯考勒、赛钦、霍夫曼和彭恩坚持认为问题应该是:探索有关关系观的差异(谁跟亲近父亲,女儿还是儿子?);调查差异程度(从1到10个等级,你认为本周的争吵程度有多糟?);研究此时与彼时的差异(是在她妹妹上大学之前还是之后开始消瘦的?);寻求家庭成员对假设性或未来差异的态度(如果她没有出生,你的婚姻今天会有何不同吗?)。这里的想法是要寻求隐藏在家庭交互模式中的交互因果反馈链,并把这些研究结果融合到系统性假设中去,而这些反过来又形成了进一步循环提问的基础,使假设得到进一步完善,这种方法在这里甚为巧妙,它使拒绝回答的可能性变得更小,因为提问者给出了选择。

,fu/lwear&C^U0

%C@C/_ ~Q3d1c0这种技术通过建构一个问题来聚焦于家庭关系联结而非个体的症状,藉此呈现家庭成员对于事件或关系的观点差异。要一个儿童比较他父母对他姐姐拒食的反应或用10级量表来评估每个人的气愤程度,或设想如果他们离婚将会发生什么——这些都是迫使人们关注差异的微妙且相对良性的方法。通过向多人对同一关系的态度提出相同的问题,治疗师能以不直接对质或质问有关个体的方式而做更加深入的探究。心理学空间QDJ [&h"EJ$V+I

心理学空间qU7b.i`

家庭成员通过言语及非言语表达的信息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联结。有关额家庭信息显示了每个家庭成员对不同一个事件所给出的意义差异。这些差异又反过来反映了家庭关系观。循环提问旨在引出和澄清对家庭关系的混乱的观点,并将关于这些差异的信息以新问题的形式反馈该家庭。

g,G8O$OK*g5Z#q_!D0

&\&fS d-w!N_(n8q0这种三角提问(告知第三人关于其他两个人的关系信息)经常导致家庭自身或内部的改变,并给治疗师提供了信息。家庭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以循环而非线性的方式思考问题,并且成为家庭过程更仔细的观察者。当把自己与某人对同一事件或关系的看法进行比较时,其他成员的观点可能更具有启发性。循环提问作为米兰疗法的标准性技术,总是定位于家庭中的重要主题而非无关紧要的或不相干的差异。这些问题需要假设来指引,因为正是假设给力治疗师的循环提问模式以次序和一致性。

a QM n\9\0A LY)d$X0心理学空间.gQ A$Y j

心理学空间}eG-X/Pv

心理学空间oP9Pa*H4G"o1G Y

循环提问的使用发展了一种后米兰性质的合作治疗干预风格。通过倾听不同成员陈述对相同情境的不同观点,治疗师帮助参与者在关系背景下看待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从一种线性的或狭窄的自我中心的视角看待自己。它不同于给家庭直接开处方的治疗风格,更强调中立作为一种更有效的工具,以一种静默的方式挑战整个家庭,是指重新审视其自身的认知论。

/jJ;K#HPQ0

[i1v7h+]+z{;c;t0系统并不制造问题,问题制造系统。治疗师没有答案,但是能与家庭一起共同建构或发展一种新的看待家庭系统、解构旧有家庭假设的方式,并产生新的现实叙述或版本的可能性,而其又很少受过去问题或失败解决方法影响。

4i~y A+d_9| x0

&Ge0de.g$e:~0治疗师暂时介入到家庭中,成为整个系统的一部分,把治疗作为一个意义系统,为家庭提供关于现实的信息和观点,在其中治疗师与其他人一样积极的一个贡献者。于是,任何干预不应该旨在获得一种特定的结果,而是应被看作是系统发生冲突继而基于它自身的结构而做出反应。换句话说,通过治疗性干预不能改变家庭而只能共存于一个治疗领域,在其中他们能通过交互作用扰动系统,但只有在家庭系统结构允许这种扰动影响她的组织时才会产生治疗性的改变。

6K2FHH8m#dN4h0心理学空间%HByF6_(_*rVN/S

治疗师在这样一个扩大了的治疗师——家庭系统中的存在,要求治疗师要进行不断“干预性会谈”,争取一种取向,即治疗师的所做所言、未做未言都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治疗性、非治疗性或反治疗性的干预。据此,汤姆精心建构循环提问,不仅是为获得信息,而且还是引起改变的一种技术,旨在激起个体对其信念系统以及所赋予事件意义的反思。其中最为有用的是反射性提问,是通过设计有促进作用的问题,来推断家庭反思他们从当前的感知、行为和信念系统中萃取含义,激励他们去思考建设性认知和行为。心理学空间6z-OMzrH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家庭治疗 循环提问
«简要家谱图访谈的精要 米兰(系统)模型
《米兰(系统)模型》
没有了»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