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
作者:Susan Goldberg
mints 编译
Susan Goldberg博士是依恋领域国际公认的研究专家。她的漫长职业生涯一直在儿童医院给病童看病,她在这一领域发表了大量文章和书籍。2005年,她获得了著名的鲍比-安斯沃思奖,该奖由纽约联合会授予,奖励在推广鲍比-安斯沃思传统依恋理论的精神健康思想中的杰出贡献者。她在推进依恋研究和儿童的健康领域中誉满天下,是深受同事和学生爱戴的慷慨的导师。Goldberg博士于2005年6月14日去世。
自我效能密切相关。依恋理论从孩子的角度看亲子联系:孩子如何感觉安全、可靠?他对外界的信任程度?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世界观。相应的领域研究表明,依恋领域的研究认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感对于情感和社会福祉、实际的人身安全福祉是一样重要的。
依恋理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与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本文由6个部分组成,这个系列探索了依恋的模式,以及贯穿孩子一生的依恋的意义,以及依恋的各种影响。
1、关系的舞蹈
2、依恋模式
3、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依恋
4、照顾者和儿童对依恋的影响
5、在逆境中依恋
6、依恋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是依恋概念系列的第一部分,由已故的Susan Goldberg撰写。虽然发表的时间是在2004年至2005年期间,这个由6部分组成的系列已由Diane Benoit和她的同事Sheri Madigan更新和重新审阅,Diane Benoit也是国际公认的依恋领域的研究员。
作为父母,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孩子免受伤害。我们作为孩子的保护者,很容易想到的往往是提供食物,保暖,和保护我们的孩子免受疾病和危险。但是,如果我们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安全,会是怎样的情景?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一个真正的危险意识往往是一些对成年人无害的情况。当儿童对感知到的威胁做出反应时,感到不安的婴儿/孩子会自然地表达他/她对于舒适和安全的需要。
照顾者对此信号的响应方式,能够教育孩子体会他/她的世界的可预见性和安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学会是否可以依靠一个照顾者提供的舒适和安全。反过来,又影响了他们的期待,这个世界到底将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
依恋领域的研究表明,一个孩子的安全感对情感和社会意义来说的重要程度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程度是一样的。保护意识的发展与婴儿-照顾者的关系直接相关。过去40年的试验性研究已经证实,我们对早期关系(至关重要)的直觉,以及照顾者的作为依恋对象的作用,可能成为儿童未来的社会福利和情感健康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
1.1 依恋与联结
人们往往更熟悉联结的概念,但对依恋的概念就没有那么熟悉。事实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联结一词主要是指在照顾者和他/她的孩子之间形成的情感纽带,最初出现在出生和分娩的时候。相比之下,依恋理论则侧重于孩子对照顾者的感情。
何为依恋?
婴儿需要一个称作“依恋对象”的特殊的人,依恋对象让他们感觉安全、有保障。这对他们将来形成与人相处的方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情绪受到困扰、身体受到伤害,或者患病时,就会出现依恋行为。当婴儿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他们就会停止活动,并寻求与照顾者的密切接触。
依恋包括婴儿-照顾者关系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婴儿的保护和舒适需要,以及照顾者及时提供适当的照顾,以此作为应对这些需要的反应。婴儿的依恋行为还包括婴儿努力和身边的照顾者保持接触。例如,依偎在照顾者的身边,或坐在他们的腿上,以及任何其他需要安慰的信号,如啼哭。
我们可以把依恋的过程想象成一种婴儿和照顾者之间的舞蹈。换句话说,依恋并不是完全取决于照顾者对于婴儿的行为,而且,婴儿如何发出信号、如何对照顾者做出响应,也是这个依恋舞蹈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照顾者以其特定的方式对婴儿的信号做出响应,继而,婴儿的响应又解释了照顾者的响应。婴儿会根据照顾者的响应性质修改他们的行为。这样,婴儿很早就学会了如何管理忧伤,或者根据照顾者的反应调节他/她的情绪。
因此,在这个复杂的舞蹈过程中发展出不同的依恋模式。婴儿会根据自己和照顾者长期建立的反应模式,习得了从他们的照顾者那里得到某些答复的期待。到了满岁的时候,婴儿的期望与照顾者之间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就建立起来了,并可能难以改变。
1.2 依恋理论的起源
依恋理论有几个的起源。20世纪40年代发现,孤儿院养大的儿童表现出不寻常的社会和情感行为。以及其他的研究人员观察到的,大自然中和实验室里的动物的行为。许多动物对在其出生后不久的关键时期所接触的人或物表现出了依恋的行为。
由代理母亲抚养的婴儿猴子,用瓶子提供牛奶,盖上毛圈织物使自己舒适,如果与毛圈织物的代用品一起的时间多,那么,显示出愉快的触觉和喜爱超过了对食物的喜爱。尽管所有的猴子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都显示了不正常的社会行为,那些使用铁丝网代用品的猴子的状况每况愈下。
精神病学家,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依恋理论的人。Mary Ainsworth扩展和证实了Bowlby在这一领域对现场的和实验室环境中的婴儿-照顾者之间互动的观察的想法。
这些研究和观察形成了后来的依恋理论的基础。John Bowlby,一名英国儿童1.3 依恋模式
Ainsworth开发的“陌生情景模式”,是实验室采用的方法,用来衡量照顾者和儿童之间的依恋质量。这个程序涉及婴儿或幼儿与其照顾者或友好的陌生人之间的几次分离和团聚。婴儿在与照顾者团聚时的行为方式是依恋质量的主要指标。
从这个简单但功能强大的自然实验中,Ainsworth确定了三种一般的依恋模式:
- 安全型包括在与照顾者团聚时,婴儿的积极的响应。大多数的婴儿属于这一类。
- 与此相反,有不安全-回避型依恋关系的婴儿,似乎没有对照顾者的缺席感到不安,在与照顾者团聚时,往往会冷落他们。
- 反抗型依恋模式的特点是,婴儿在与照顾者分开时感到不安,婴儿不愿探索他或她的环境,即使父母在场。有不安全-反抗型依恋模式的婴儿,对照顾者尝试安慰他们的行为没有响应。
- 第四类是后来增加的,是指婴儿似乎对分开或团聚均没有应对策略。这些婴儿被认为与其照顾者有紊乱型的依恋关系。
一个总在孩子身边、对他们的婴儿的信号敏感、有反应,并接受婴儿的不安的照顾者,通常有安全依恋的孩子。有不安全依恋的照顾者,对孩子的痛苦以及需要安慰和保护的迹象往往响应不够。这些照顾者不能在身体、心理方面或在情绪上给予孩子支持,或往往存在不够敏感、或不可预测的养育风格。
响应婴儿的小窍门
当婴儿受伤、生病或不安时,您可以对他作出多种响应。如果您现在以使婴儿感觉安全保险的方式对他作出响应,将会使他相信有人在支持他。
当一名照顾者未能对需要安慰的婴儿做出适当的响应时,这并不一定是照顾者的过错。在有些情况下,因为照顾者有自己的悲伤或需要,而没有能力对他/她的婴儿的需要显示出敏感性,其他的照顾者则根本无法懂得他们的婴儿的信号,从而出现应对不当。
现已证明这四个主要的婴儿-照顾者依恋模式,是独立于婴儿的气质而存在的。换句话说,依恋模式关注的是婴儿和照顾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任何一方的性格。
1.4 建立健康依恋的步骤
研究已经表明,许多照顾者似乎本能的知道——经常在孩子的身边、敏感和接受婴儿的信号有助于促进健康的依恋。以下是照顾者要考虑的一般性策略。当照顾者回应婴儿发出的不安感、或需要安慰和保护的信号时:
1、注意迹象:首先要了解和识别婴儿不安的迹象。
2、作出响应:让你的孩子知道你知晓他/她的痛苦,并作出妥善的反应。
3、保持一致:对孩子的被安慰的需要作出一致的和可预见的回应,能使让儿童建立安全感。
4、接受:接受、而不是判断,或者降低孩子的情感不安和不适。
5、提供安慰:宽抚和安慰你的孩子,以此回应孩子的不安。
在婴儿—照顾者关系中发展出来的依恋模式,可以满足婴儿的非常强大的和基本的舒适和安全的需要。照顾者如何对他们的婴儿的不安做出回应,将对他或她的情感和社会发展、未来的关系,甚至未来的养育方式产生持久的影响。
作为婴儿的父母和照顾者,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在这个复杂的舞蹈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为我们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建立起他们面对社会和情感时健的健康的安全感。
在依恋系列的第一部分:关系的舞蹈里,我们看到了依恋模式在婴儿-照顾者的关系中的发展,以满足婴儿对舒适和安全的强大需求。在第二部分里,Goldberg博士详细描述了对婴儿期的各种依恋模式。
Mary Ainsworth在自然环境中对母亲-婴儿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她注意到,婴儿离开母亲进行探索,然后再返回来寻求安慰和爱抚,有着不同的方式。这些观察形成了安全基地的概念。
2.1安全基地
安全基地的概念是依恋理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