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抑郁可能会让我们把成功当成一种偶然。
抑郁症带来的消极自动思维(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会干扰我们的现实检验能力,并因此给未来蒙上一层悲观的阴影。最近的一项研究探讨了抑郁症产生的负面观点与未来预期能力受损之间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Koblenz-Landau及其同事发表在《临床心理科学》的论文中写道:
“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僵化,可能会协助形成一种认知免疫(cognitive immunization),这种认知免疫可能会反对积极的反馈,会导致人们无视那些和自己的负面预期相冲突的信息,但是人们还不清楚这种情况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之前的研究也发现: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容易认为积极的反馈缺乏可信度,从而导致他们对未来事件保持较低的预期。
Kube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尽管抑郁症患者实际上能够认为与特定经历相关的积极反馈是可信的,但是他们不太可能将这种反馈概括为未来成功的指标。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能够在特定任务中使用积极反馈(positive feedback)更新他们的期望,但是很难概括这种积极的学习体验,”Kube及其同事写道。“越来越严重的抑郁症状会迫使人们将积极反馈视为一种例外。”
研究1
在两项研究中的第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了抑郁症患者和非抑郁症患者如何使用积极反馈来更新他们对未来表现的预期。所有379名参与者——其中200人至少有轻度抑郁症状——完成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情商测试。
研究人员指出,之所以选择情商测试,是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参与者在准确评估自己的表现时遇到了困难。该测试涉及使用共情来正确识别另一个人对假设情景的情绪反应。
参与者在完成测试之前,需要报告他们对自己测试成绩的预期,以及他们在类似任务中的表现。然后,他们随机收到轻微的、清晰的或特别积极的反馈(即,成绩排名为前50%、10%或1%,而无论他们的实际表现如何)。
在收到反馈后,他们需要报告,如果自己再次参加这种特定测试(或者相关的任务)他们将如何预期自己的表现。
在所有三种情况下,有抑郁症状和无抑郁症状的参与者,会根据反馈的积极程度更新他们对测试的期望。然而,这其中,只有没有抑郁症状的参与者更新了他们对未来表现的总体预期,而有抑郁症状的参与者不管反馈如何,都保持了较低的总体预期。
Kube及其同事写道:“抑郁程度较高的参与者认为他们收到的积极反馈是一个例外,而不是规则(同时并不质疑其可信度)……这阻止他们更新通常的表现预期。”Kube还补充说,这一发现没有上升到统计意义的水平。
研究2
在第二项研究中,Kube和同事们对社会期望进行了分区。292名参与者(其中59%报告至少有轻度抑郁症状)被要求想象他们收到了校友聚会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