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自20世纪以来,心理学界就逐渐呈现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各种新的取向不断涌现,冲击着传统心理学;新取向之间因其各自的背景和视角的不同,也在相互碰撞和交流。其中,生态心理学在20世纪中期异军突起,成为某一两个领域中与传统心理学对立的新取向,发展到现在已经出现在心理学界的各个研究领域,成为它们新的生长点。
生态心理学既是当前心理学的一种改造运动,又是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论。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并且它认为这种行为和心理过程是在环境和人的动态交互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它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动物(包括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如采用准实验设计、自然主义方法等。这种取向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出现,与心理学自身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关。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其他传统科学和哲学的不同,它借助于近现代科学成果和方法,直接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实验科学,从哲学思辨的“扶手椅”跳到了自然科学的实验室,省去了在真实环境中缓慢推进的研究阶段。这种跳跃式发展的结果是,心理学概念与有机体的“内部”特性有关,却与外部世界相对立,这种与外部对立的、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心理学研究就有了许多人为性因素,心理学研究与现实的脱节使人们对心理学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怀疑。心理学因此具有了存在的危机,为走出危机,需要引入与现实结合紧密的观点,生态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出现正迎合了这种学科发展的需要。
生态心理学的背景分析
任何一个新的研究取向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有着它的历史必然性,造就这种历史必然性的推动力就是它所在的时代背景,这种时代背景包括当时的学术氛围的酝酿,萌生这种取向的哲学思想的指引,相关思想变革和学科发展的影响和启发,心理学理论思路上的延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