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那段泥濘歲月的片斷回憶
作者: 張凱理 / 8794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9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FRAGMENTS OF MEMORY FROM THAT TRENCH
Ho]/|8B0關於那段泥濘歲月的片斷回憶
ji3F0yg['O0心理学空间h ~:Z7w)m$`N)j;r2I
張凱理 醫師心理学空间 t,X2J0M$f8GPoP'T-\
心理学空间z P%x7wC {
  If, one day, I'm going to write about it, which I'm not sure yet, about those days and nights, in that room, then, this is going to be the title of that essay…
l]s[rV0
L3`e2[0{8mY0  所有這一切尋覓、閱讀、筆記、思索、體驗都是為了那本書作準備。那本書不是教科書,但必須擲地有據;不祇是個人囈語,但必須從肺腑出發。那本書遂有如武藏晚年所著之五輪書、獨行道,是修羅之巷一生者迴首之作。
I3D+Y h8d BH z0
$g,^o-YP s5u6XK/s0  但我實在太疲倦了,雖然我是多麼希望迴首之際,萬里無雲,風清霽月,但顯然泥濘的回憶仍然揮之不去。心理学空间1@$ET2[ht
心理学空间;|xfWiM%Eo$JQ
  這些年我常想,治療者是被詛咒者,而不是被祝福者,否則他不會做這件事。但後來我又想,如果他祇是被詛咒者,那他怎麼能夠期待為另一個人帶來祝福?而他如果不能為另一個人帶來祝福,那這個治療如何成立?心理学空间/c+q$Q(uDY j)u
心理学空间pG2Gro"z$L?
  所以,讓我試著重說一遍,治療者是曾經被詛咒者,他終其一生在學習理解那個詛咒,有時他終於可以釋懷,以至於他可以比較深刻地,理解另一個人所背負的詛咒,幫助另一個人得到釋懷和祝福。心理学空间,UFk:j9|:~X

-kU:PO4[i;G-q)H0  這些年我一直困在那個房間,這顯然是極大的執著,因為沒有外緣足以解釋,為什麼非如此不可。這不是為了研究或寫論文,其實一生至此,我從未寫過那種名堂。那裡沒有錄音機或稿,以往我常說,那裡的一切都是倏忽即逝的、臨場的、聲音的經驗,考驗著雙方的聽力、記憶、和思索。所以治療者可以目盲,但不可以失聰。而失智癡呆的治療者將遺失了那串鑰匙,遂再也打不開那一個個受人託管的回憶的保險箱。
/ePO2CxS*l0
Kwt#a0a0  書首我提到武藏,武藏是曠野中人,大自然為其師。我也一直認為,祇有守在那個房間夠久,才終能面對它(IT OR THE THING)。這顯然是一個浪漫但危險的想法,但我迄今未改初衷。於是這麼多年來,在那裡,我有幸所見所識之人,實為我師。是他們教我,人是什麼,人能夠什麼,人的可能性是什麼,人的限制是什麼。
:m.kON bpV0心理学空间2tF:o g0{ ZI
  精神分析開啟了兩個深淵,一是潛(前)意識,因為它擺明了是 INEFFABLE(不可名狀的、說不出的、不應說的),一是 THAT DAMNED FREE ASSOCIATION,因為它讓話遂說個不停。心理学空间|^I bXyg
心理学空间ernwf+T`s
  我閉上眼,走馬燈般,諸君在我眼前浮現。唉,一個一個真實人生呢!這不是小說,卻比小說更小說。
;zrrifSeyi0
Z/~8B*J/h0  為他們寫小說罷,活得不安全的人,不耐煩的人,生活在謊言中,卻裝得一副活得很有精神的人,流浪、漂泊、放逐、失魂、落魄的人,病人都自殺了的治療者,等等。
ej }6n:mm+JMI4G0心理学空间3Jy:m"? OT
  很長一段時間,我還不會說不。那時我說,這是迎面而來;而當我開始說不的時候,這還是迎面而來。祇是我更知道可不可為了,以致以前會涉之險,現在變成 natural course。以前我說,如果我不接,結果便是沒有人會接。這是自戀的說辭嗎?現在我說,我不接,結果當然還是沒有人會接。大家不都是這麼做的嗎?所以現在的我,是背棄了以前的我,還是變成智慧增長的我?而所謂智慧就是小心,不惹麻煩,過理性平靜的生活,不要為別人的苦和自殺難過?因為我沒有接案,所以我不知道,所以我無過可言。大家不都是這麼做的嗎?而這麼簡單的道理,卻花了我廿年才學會。
!`o?W,T|2o#D a[0
[5I:Igx;^U(r0  以前我說:though this be madness, there is method in it。但是什麼時候開始,我才知道這個 method 是指什麼?但多少猶豫遲疑不確定曾發生過呢?數不清了罷,不確定這件事的意義何在,不確定我是不是夠格,是不是合適,是不是自欺欺人,到底有沒有效,到底我做得、說得、想得對不對?我走過多少冤枉路,恐怕數也數不清了罷!心理学空间;{&BKjx*S
心理学空间Y})CqS#kn,~
  閱讀有沒有冤枉路?當然也有。但那裡我比較沒有後悔,因我屬自學者,祇能用這樣的方式尋索。你可以說,我所知一切都是用最笨的方法學到的,但一旦我知道了,它就在我裡面了。
.hTj$Ru9E1G0心理学空间F+x [r%O2}-w2o*_{!W}
  在那個房間,我面對的是什麼?我以往說是三件事:一是我自己,二是另一個人,三是我與他的關係。但其實我跟他,都還要面對治療室外的世界,他要面對的顯然比我坎坷,往往是破碎的、廢墟的、百廢待舉卻無以為繼的生活。我要面對的,是未必友善的工作環境,健保申覆,和無點數可計的徒然,這裡所謂點數,包括學術官僚體制和資本主義兩者。以往我是這麼說的,我用精神科之行醫養了一個昂貴的嗜好。
0?6~m$A"H XJ5o0b&q2l0
/v TfSQ6Ce/i0  往常我說:治療者須有好心。這裡,心指的是心腸,也是心臟。如果他沒有好心腸,他根本不須如此自苦;如果他沒有好心臟,他撐不了多久,就會被累死或嚇死。累死是因為這是長途跋涉,常常被困,重覆兜圈,久久仍不知稜線何在。嚇死是因為可怖之事,無日無之,平均每天見到兩三個人想自殺或剛自殺,是極其平常的一天,而且移情和反移情關係是如此黝暗的經驗。身陷其中方知何謂泥濘壕溝,而治療者是一直待在壕溝裡的那個人,你可稱之永遠的士官長,他不該死在床上。心理学空间\0p;xZ UvPmr L

|o:Bw-E0  而關於永遠的士官長…心理学空间7Q-V%bj,o`o)f$E
1981-1983 我在雨聲醫院服役
I8J)e"f\b{0年輕呢 莽撞呢心理学空间k9v1Am?
不懂人情世故很快學會喝酒 很快發現自己酒量很好 很快車禍斷腿躺在那個醫院三個月呢心理学空间Ob ?%n,S4E sB
醫院的中庭心理学空间S,\3GI8gZU?"N6B
常常可見一群麻雀心理学空间a7xv.mD3?B
請注意不是鴿子
Y(kK[)em0
|!qdN Gl\+M j8p0鴿群在台灣可以安心在地上走來走去已是 late 1990s 的事心理学空间6t@;P^ab8U ?w
好罷回到那群麻雀心理学空间Wm'z/ql(L
那個單身喜歡去陽明戲院旁暗巷走來走去的士官長心理学空间$v{9@Jj+B8p_
每天會留下幾個乾硬的饅頭餵雀
ve?Bi(L0雀鳥遂在他身邊走來走去
-~:bs1}9k0不知為什麼
~*P-K*`8K"l7x g0今天突然想起那群麻雀心理学空间q.B_0M s&Yj"I&pY
和那個永遠的士官長
2Jg'] _mh+|z0心理学空间F5J$l(jkC
  壕溝裡的歲月,過得很快。治療者雖然無法像雷馬克,從壕溝歸來,寫他的西線無戰事,他也許還能想像卡謬的 SISYPHUS,然後告訴自己說 WE MUST IMAGINE SISYPHUS HAPPY。這兩個想像,顯然是極大的,哲學的、信念的、抽象的想像,但往常我會說,十年,你待在那裡十年,再告訴我,你須不須要信仰?現在我會說,又十年,你再告訴我,即使有信仰,你在那裡,還待得住嗎?心理学空间\ M n@y9]+|I[U
心理学空间M/F8GRNr1C
  一個一個 APPOINTMENT,佔據了每天可安排的空檔時間,每週 20-25 SESSIONS,包括晚上和週六。而同時眾多住院門診病人,一直都還在那裡。PSYCHIATRIC PRACTICE 且先不說,我被治療室裡的 APPOINTMENTS 綑綁住了。以往我說,這是植物的存在,被種在那裡不能動。對每一個被治療者而言,他可能不知道他的治療者,跟他見面的那個小時之前、之後,還有多少其它煩憂懸念?他祇期待面對他的治療者,無私地為他設想,這不是他應得的嗎?心理学空间-o+`+s%`R YgK4|2[
心理学空间2W*HG;J2q
  而植物的存在,隱含一吊詭。那就是,被治療者多為脫韁野馬、橫衝直撞、遍體鱗傷於世間,他們遂為動物的存在之極致。所以這個吊詭在,植物居然要來治療狂野的動物!
$]Vp OJ%g#s8Q0心理学空间V9jr3x*J
  關於治療者的狀態的四字真言是 STRUCTURE / BALANCE / TEMPO / INTEGRITY,但他也要提防自己陷入一種常見的自欺欺人的命運,那就是其實除了一點皮毛理論,他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以至於他就像那個修道院裡,有機會見到從世界各個角落來的人的修士,他藉著聽聞,遂構建了這個世界的地圖,而其實他那裡都沒有去過。這個TRAPPED在治療室裡的 MAPMAKER 的命運是常見的。
TO p+Ki3@0
0r3dj#r"OI:T P)w0  年輕的時候我說,治療者是 PROFESSIONAL SEDUCER。中年的時候我說,他是 PROFESSIONAL STRANGER,但我期待他也是 PROFESSIONAL? TRAVELLER (WANDERER)。
M-m V0@ GOP C0
2L _ e_M\x/@0  治療室裡的置物櫃,不知放了多年來、多少人的信物和遺落之物。這是 TRANSITIONAL OBJECTS 呢。
^jT2v,T2B0心理学空间V7DO ^^3n
  人會疲倦,那麼制度也會疲倦嗎?當然最好的情況是,人和制度都假裝不疲倦而且很有精神地樣子,但制度往往藉由人來運轉,人疲倦了,制度不會跟著疲倦嗎?而假設制度不會疲倦,那麼疲倦的人該怎麼辦?而假設制度也會疲倦,那麼人可能不跟著疲倦嗎?疲倦地,在疲倦的水族箱前,看著疲倦的魚,疲倦地游著,它調整方向是用側鰭,那如果側鰭受傷了的話,它是不是就祇能一直往前游,那如果是在大海,那就會一直一直一直一直往前游罷,這應該就是當年那個哥倫布發生的事情罷。
-G0pA_|0心理学空间h@@j^G\b
  收到精神分析學會的通訊,封首如是寫著,夢是唯一的現實。不,親愛的朋友,夢不是唯一的現實(雖然它是一種高貴的現實);水餃也是一種現實(它顯然是一種昂貴的現實)。至於一個人如果夢到水餃(不管是吃水餃、被包成水餃、賣水餃、買水餃),則顯然應該好好分析分析,寫個案報告。心理学空间1eNfSz

W#U|K Zf8H T^FF0  我曾說,我已承受太多善意,此生祇餘盡力而為,一心迴向。那些擾人心志的、猥瑣的、人與事,不應再任由糾纏絞繞了。心理学空间T:e{ hLk o(WyV

)|W`6eV0  透過樹葉灑落一地的光影和徐風是自然的,傍依人為建築呈幾何形的陰蔭是不自然的,這是為什麼樹下才能乘涼,如果那是真正的樹。
E U9tv X0
7]%P1n:O4lWmcFL0  所以不久前,我的住院醫師曾問道,那邊緣人格者的威脅呢,那算不算惡意?我說,他們不是故意的,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I5E b.f2M3@TH1Q!i0心理学空间 I:` J,X iX"hN
 剛才又與我的住院和實習醫師長談,我說學思過程中,尋找第一個 PERSPECTIVE 是辛苦的。那像是打通了經脈,也像是從漫漫糾結的山林摸索到稜線,以至某個可以遙望遠方的地方,諸多理論作者的歷史,遂似乎可以和自己有某種縱深的關係。但是接下來,又得上上下下的尋索了,這個尋找第二個 PERSPECTIVE 的過程,不會比第一個尋找來得輕鬆或確定。我自己已經困在第一個 PERSPECTIVE 十六年了,迄今還在某個不知名的山腰密林中迷路呢。如果健康許可,再多幾年,再讀個三五千本書,或許我能找到下一個稜線和 PERSPECTIVE 罷。講了半天,他們倆好像沒聽懂我到底在說什麼,我們就去查房了。
W-j1y+C ?%Hx~0心理学空间'O:~o9X am
  昨天被住院醫師問到心理治療收費的問題。深夜(不已近拂曉)無眠,且試為自己命題。昨天我是這麼說的,因為廿年來我一直都在公立醫院,不能私下收費,祇能用健保選項勾單,而這個項目三四年以前大概是 550 台幣,這兩三年調整為 1200 左右,但被治療者其實並沒有直接付費的感覺,他們多半會合併門診追蹤服藥,勾選治療項目祇是附帶的動作,雖然治療是另約的一個空間和時間(雖然有人會用診間當治療室)。而這些年來,坊間的治療者收費,大概比照全球化資本主義的一般行情,就像全世界的 McDonald 都一樣價錢,每個 session 100 美金,隨台幣匯率上下調整,遂 3000 台幣左右,其中自有 variation,但大約光景如此。這是指個別治療,而個別治療基本上是手工業 (craftsmanship),是某種 from hand to mouth,一小時一小時的算(還記得 Irvin Yalom 在 Lying on the Couch 中挖苦 Dr Marshal Streider的話嗎? p. 122)。但如果要賺大錢的話,那就應該開大型佈道型的工作坊。十年前曾巧遇專研其中者,說起反覆參加各不同 package 的工作坊,偷學其門道,不能錄音錄影(有版權的),遂祇能憑記憶和事後筆記,她說連活動中第幾天第幾堂課的笑話,都已制式化了,而且就像論文互相抄來抄去,真正具賣點的部份恐怕不多。但這是真的 business,REALLY PROFITABLE BUSINESS。它不負責治療,來參加的最好是心有點不安、又付得起數萬元者,那我就讓你找到自己,聲淚俱下地找到。通常還會分成初階、進階、乃至進階的進階,而每個階段結束的典禮上,最好邀請一個朋友來為你獻花,而這個朋友就有可能受感動地參加下一梯次的你剛修完的那個階。這真是生生不息的行銷的高明之舉呢。好不說工作坊了,回到一般的治療室...心理学空间#Vx| wa r X"o

:[ { Lc+f)da |;gW0  什麼叫做治療室?基本上,consulting room 祇不過是一個房間。能夠作精神分析的,擺的是那張有名的 couch,和一張椅子,否則就是一几二椅。有些友人的椅子,非常昂貴,據說對背部的保護極佳,sedentary life style呢,一整天七八小時坐在那裡,經年累月背都不會痛。我用的是兩張陳舊的 lounge chairs,用了大概15 年了,椅背有點壞了,遂拿墊子撐住,這些年來 HIVD 大約發作過三四次,現在很想找師傅學太極拳。好言歸正傳,那個房間祇不過一個房間,再尋常不過的房間,不能太靜,最好窗外有點自然的聲音,鳥叫知了叫等等,我現在的窗外有六部馬達,日夜不停的運轉,但好像也習慣了。心理学空间 a)b W+UA0XJ0\2H w

C3cX(gB0SUN IN AN EMPTY ROOM (1963), ONE OF EDWARD HOPPER'S FINAL PAINTINGS.
eS3kgq6a K7Pl3L-GK0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PAINT INSIDE AND OUTSIDE AT THE SAME TIME, HOPPER ONCE SAID IN CONNECTION WITH THIS PICTURE. THE CONTRAST BETWEEN EXTERIOR AND INTERIOR, NATURE AND CULTURE, IS TREATED IN A HIGHLY AND CONSICOUSLY AMBIGUOUS WAY, WHICH THE FIGURE HE HAD ORIGINALLY PLANNED TO INCLUDE IN THE COMPOSITION WOULD HAVE DISTURBED. (IVO KRANZFELDER, 1995, P. 190)
sk"E5Rn.g)b g0
MONS1zR?n8k&Z0  那個再尋常不過的房間,關鍵應在素樸。而治療或治療者本身,關鍵也應在素樸。孟東籬多年前的書,素面相見,書名很好。而且這是風塵樸樸地相見,因為雙方都在生活中盡力 get by 而已。而治療者是誰呢?Rene Magritte 的 Le Therapeute (The Therapist),十餘年來我再三迴首。他的身軀是空的,以致雀鳥得以駐足其中,他是旅途中的,屬於人的可能和限制也都屬於他,如果能夠不喪志退轉,他應該讀書至死、經驗至死、思索至死,他應該像鍾理和死於書寫中般,死在那張 lounge chair。
\+D?7B;t0
wxPbv0  至於被治療者呢?祇有八個字,具才情者,處困厄者。APA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則祇強調一個字──"Sturdy",具有一種生命的韌性的。而關於收費,如果藥師經所言,「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趨,作諸事業」,可以拿來描述治療,則治療是無價的,不應有價的。所以治療者不應單單依靠治療維生,我以前說過,他應該也去開計程車或賣牛肉麵,治療是他人生的 by-product or side effect,though a personally serious one。這顯然是破壞市場行情的謬論,但我仍如此相信。
bO%w:ZpWb0心理学空间[n:X]0AJ:d2WE,Or
  而十餘年來,我所遇年輕住院醫師,適合學心理治療者寡。你能想像唸人文的 POSTGRADUATE PROGRAM,老師還要負責激發學生的 PASSION,以證明這是一個值得獻身之所嗎?我現在相信治療者是天生的 (BORN THERAPIST),他已經在那裡很久了,而我也已經在那裡很久了,我們遂祇能在那裡相遇,其它的都祇是客套。套句風清揚對令狐沖說的話,我不過演了一遍獨孤九劍給你看,不必師徒相稱,我們作個好兄弟罷。心理学空间 V r#wU,c KX#c/i
心理学空间 Ju W l;] ^3k"i |
  NOW, A THORNY ISSUE。如果被治療者可以選擇治療者,治療者可不可以選擇被治療者?前者顯然有 TRANSFERENCE 作祟,但後者呢?數週前與明敏小酌,他說祇能與 CHANNEL 相通者一起工作,那大概指的是愁苦的過度閱讀者罷。我之前說,被治療者的狀況是,具才情者,處困厄者。乍看之下,似乎指的也是如此,但其實我沒有說清楚,現實的困難是,才情可偶遇,不可強求。被治療者遂通常在此底線以下,但治療卻還是必要。所以我想關鍵還是在有沒有一個基本的條件,雙方可以 MATCH,否則痛苦不是治療者單方的。那個基本的 MATCH,指的不是費用、信仰、族群、黨派,而是一種做人的質地,內心風景的殊勝,和生命經驗的精采。這基本上和閱讀是否淵博未必必然相關,雖然我還是希望有點相關(JEAN GENET 是自學的讀者和作者)。近幾年我會跟年輕人說,如果你的病人說了老半天,祇能說很多年前,他的母親,他的父親,如何如何,害得他這一生,如何如何,雖然他現在已經 WELL BEYOND EARLY ADULTHOOD,那這是真正嚴重的病人,他似乎從來沒有真的長大過。而如果話題,除了早年生活揮之不去的影響之外,他畢竟跌跌撞撞,還是走了好一段他的人生的旅程,學了這個,學了那個,經歷了這個,經歷了那個,當然內心並不平靜,也有不能不有的遺憾和過錯,但這斑駁的生命,卻是豐富和真實的。那我就捨命陪君子,走這一趟。
^H:OiW}v'y:l0
#ahy8Q b1zy5{0  關於時間和空間的不可置換性,意即,一個蘋果在桌上之同時就不可能在抽屜裡;所以,我坐在治療室的那張椅子上之同時就不可能在海邊。這時空之不可置換,說明了存在的侷限的本質。以前我說,我們面對什麼,到頭來就會像什麼。比如說,面對海洋,就像大海的魚;面對一萬本書,就像蟲蛀殆盡的風漬書。那面對接踵而至的被治療者多年,當然就像病人了。心理学空间I.df;GEU6A~Z
心理学空间Drb/I~phIp
  一個人所面對的、所關心的是什麼,決定了他是什麼。那我所面對的、所關心的是什麼呢?我又是什麼呢?
T+Ia6a#m*g$f$er0
`}1GQ z,BD9O0  而治療的目標的可能性是:心理学空间Vn}'XxY

,I\*RV.Bhc d4a'x%ua0(1) PERPETUAL UNBALANCE (IF THE THERAPIST AND THE CLIENT ARE BOTH VERY MUCH INTELLIGENT AND CREATIVE) (I SUPPOSE THE IDEAL LACANIANS AND THEIR CLIENTS BELONG TO THIS CATEGORY)心理学空间v |2a1Z9_,r*k
(2) PERPETUAL (UN)BALANCE (IF THEY ARE BOTH INTELLIGENT AND CREATIVE ENOUGH) (THE PROPORTION OF THE (UN) IS THE MYSTERY OF DYNAMIC PSYCHOTHERAPY)
Z*K@7D#f R#T{8t0(3) BALANCE (SOUNDS LIKE THAT THE THERAPY IS MEANT TO BE ONLY RESTORATIVE OF SOME BASIC DEFICIT, SO THAT THE CLIENT CAN MOVE ON IN BETTER SHAPE) (THEREFORE (3) WOULD SEEM LIKE SUPPORTIVE THERAPY ONLY SOMETIMES, THOUGH IT IS MEANT TO BE EXPLORATIVE TOO)心理学空间/Xy(]K2z? FX0M~
心理学空间7{4l0v!\$zD^'[&j
  2005 幾乎整年都在想 difficult patients 相關的事,now 最困難的應該是我自己罷。另困難有二,一客觀,一主觀,而要分清楚兩者之界限更是困難。
v'p'F5h J.h@P0心理学空间H y[1C0h1@ t(M/R
  活得不耐煩,和生活在謊言中卻裝得一副很有精神的樣子,這大概是我所能想到的最重要的主題,關於當代我們的生活的。小說應該是最好也最重要的探索及表達,用昆德拉的話來說:The sole raison d'etre of a novel is to discover what only the novel can discover. A novel that does not discover a hitherto unknown segment of existence is immoral. (The Art of the Novel, pp. 5-6) 心理治療在此其實反倒是孩童一般的瞠目結舌,祇能講一些自己都聽不懂、也不相信的話來搪塞。數日前的住院病歷上看到一句話「活得好辛苦」,這和「活得不耐煩」有什麼差別呢?是不是前者是客觀的,而後者是主觀的?但主觀和客觀真的分得清楚嗎?(Feb 16, 2006)
{-WT:yO l0心理学空间w&zP ^MEmls
  這幾年,目睹聽聞親驗的生活的壓力和挫折和失敗,罄竹成書。有些和個人個性或不當判斷有關,但大部份不是個人因素而已,巨觀環境的因素也有關係。個人祇能浮沉其中,而這裡所謂巨觀,往往也有人謀因素夾雜其中。不論年歲,安全感是罕見的,善意是罕見的,人存在的條件俱足是罕見的。
|-o&e8?:Ai0
g#il-PwfzjR0  先讓我說結論,面對底線下的被治療者的治療者,遂也在底線上下徘徊。今早的門診,又是尋常的過百,其中有三個初診,第三個直到近一點才看到。怪異行為已逾一年,從未看診,近一週其母晚上須用鍊子將兩人鎖在一起,以防止女兒深夜亂跑或自傷。聽到這裡我說,這須要住院呢,但是她沒有健保,因為積欠保費已久,有一兄因卡債離家,不知音訊兩年,而父親洗腎六年,今年二月中風臥床,兩週前已送安養中心。我祇能擇較不昂貴的藥,先開一週回去。有一姐出嫁,但恐亦難幫上忙,而她離婚六年,有一子六歲同住。NOW 這是我所說底線下的存在,而這並非不尋常。我告訴住院醫師說,我們所見之人,和付得起每次 3000 元的個案是不同的,他們是提著 NB,匆匆從公司趕來,隨即又將匆匆趕回去的。這對治療者的影響是什麼?他遂也在底線上下徘徊罷,他的焦慮遂是底線上下的生存的焦慮。心理学空间kx-u?Z y%Q)yx
心理学空间d _v'K,k [%Z&Q
  昨天一整天其實發生了近十件事情,所謂事情,指的是會讓人掛念懸念心為之一震的才算。這樣的一天,並非不尋常。十年前,我有兩個字來形容治療者堪憂的處境,DESPAIR 和 FUTILITY。於是他幾乎無法遁逃於 BURNOUT 和 COMPASSION FATIGUE 的命運了。他祇有盡量試試看的誠意,一點點方法,和巨大的不確定感,當他面對 DIFFICULT PATIENTS,尤其是 BORDERLINE 的時候。這不是我要你怎麼樣,我希望你怎麼樣,你就會怎麼樣的。林君說 FUTILITY 這個字怎麼拼?你什麼時候才知道事情是如此光景?我想了一會說,十年前罷,那之前呢?他說。我說,之前那十年,我顯然還不知道這個困難是什麼意思罷。
1q(^$v;Su0心理学空间6CFnIZ/crT ]
  望與無法宣稱有希望。今天稍早與 D 君的談話,我一定是說了什麼,他突然說,你這麼沒有希望,怎麼去面對你的沒有希望的病人?我說宣稱有希望,就能治療沒有希望嗎?我沒有辦法對別人說 BIG WORDS呢。我祇能說,請今天要好好過完,接下來三個月要好好過,到年底前這半年要好好過呢。以前我是這麼說的,WE ARE JUST TRYING TO GET BY AND WE ALL ARE JUST DOING TIME IN HIS/HER OWN WAY,而BECKETT 是這麼說的:
4Y5T|6Bc|C#}*l0心理学空间:E$_[+l)@6~I
[Beckett walking with a friend across a soccer field on a sunny afternoon, heading for a pub.]
E]lv ` h0h]([UKA&[S0Beckett: "It's a beautiful day, isn't it?"
Dh {.y~C6S;{0The friend: "Yes, it makes one glad to be alive."心理学空间#nn!v^@
Beckett: "Aw now, I wouldn't go that far ..."心理学空间5Kxm'zD XtZ-W

c-] R/Sa9b8Ig0  今天與林君說,下面這段話是關於治療的 BASIC DILEMMA 呢。 Ferenczi viewed the traditional reserved analytic attitude as unsuited to healing the "traumatized child" in the patient. He thought analysts needed to make the analytic relationship a haven of safety in which the patient could relive the original trauma in a context different from the original one. (Self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by Peter Lessem, Jason Aronson, 2005, p. 224) 問題在haven of safety 這個片語,對一個困難以 deficit 為主的患者,他從來不曾擁有,或擁有過又再過早失去的,正是那個 haven。但問題在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tailor-made,依照自己的尺寸量身訂作的 haven,而如果不是量身打造,挫折將是必然的。NOW,患者在尋找一個失落的 haven,而 Ferenczi 說,治療旨在為他提供和維護這個 haven!!! 但如果沒有一點點關於這個 haven 的 illusion,治療可能根本不會開始,但如果從來都學不會忍受挫折,維持這個 haven 將是更大的 illusion。而且有誰能夠幫任何另一個人構建 haven 呢?我點起一根煙,林君似乎有點茫然。我說,我們舉個例子罷。有人打電話來,說門診限號掛不上,我說請你四點半到,進來診間跟護士小姐加號。好他真的四點半到,然後很生氣為什麼沒有馬上看,你不是叫我四點半到嗎,為什麼還要我等?而既然要我等,那為什麼叫我四點半到?他似乎不知道還有其它人在等,而且可能已經等很久了,他似乎也不知道,我已經不停止地看了一個下午門診,實在有點累了。於是我們回到那個 BASIC DILEMMA,治療者必須有反應,其實在這個疏離的世界 indifference是常態,單單有反應已經很難了,但治療者沒有理由希望自己的反應是完美的。而患者要學習的,就是這個知道,知道雖然那不是完美的,但那還是夠好的,而夠好是我們對人生唯一的指望。心理学空间}g%r*NE)\,\

rBF'^ { |H0  與住院醫師林君談到 PSYCHOANALYSIS 和 DYNAMIC PSYCHOTHERAPY 的差別,這暫不贅述,談到天快暗了,最後一個命題是疏離。我說 PSYCHOTHERAPY 是誕生在、依存於城市的。CHICAGO 其實還不是最好的例子,比如說 KOHUT 的治療室位在 MAGNIFICENT MIL 的 MICHIGAN AVENUE,傍湖某棟高樓中的某一個房間呢。最好的例子應該還是 MANHATTAN,疏離的極致呢。兩個人相約於那個城市的千萬個房間中的其中一間,其中一個人告訴另一個人關於他自己,時間到了,其中一個人走出那個房間,又過了一會,另一個人也走出那個房間,那個房間遂又陷入黑暗,而在那個房間之外,他們沒有也不應有 SOCIAL 的關係。還記得 EDWARD HOPPER 畫中常出現的場景嗎?對面高樓中某個房間裡,某個人正在無聲地存在,這是治療的開始,但如果這也是治療的結束呢?意思是說,疏離是可能治療的嗎?心理学空间ppV/a#R:v
心理学空间XD3Ku U fO{w'U#j(B
  與J君一席談,說到招惹一事,意思大概是說,我們都有慣性習以為常,與我們相處之對象,遂亦有相應之形態。她說當她心念一轉,來診之病患遂不同起來。我說行醫應當小心,小病不要看成大病,一時的病不要看成慢性病,比如說失眠兩個月,來診遂五年後還在服安眠藥等等。心理治療亦有如是顧慮。她說有一段時間,她招惹來的 PD 患者特別多,現在則變少了。我以前說 WE DESERVE OUR RELATIONSHIPS,意思大概也是類似。但是做心理治療的人,不看 PD 看什麼呢?治療者能夠完全避免招惹嗎?招惹大概意指治療者本身還不夠清澈,遂自找麻煩,或容許麻煩找上門來罷。但我清澈與否,與我相對之他者之苦難豈不仍然有其客觀之存在,祇能說如果我夠清澈,我才能比較恰當地面對那個苦難,而不致讓那個苦難UNNECESSARILY DIFFICULT 罷。而且是否我較清澈的時候,我就比較不會「招惹」更多苦難的人,或我就會「招惹」不同類型的苦難的人呢。行醫不面對苦難,要面對什麼呢。這幾年,我還一直在學,如何恰當正確的判斷,一個錯誤的判斷帶來的,往往是好幾年的惡夢。但招惹這兩個字,我還是不喜歡,不管招不招惹不惹,我都要學習判斷,事可不可為,應如何為,才不致更糟,才有助益,才有意義。
_Z%] J X;m+I%\0
6A}U KGPrX0  "The greatest weakness of phenomenology is its neglect of the unconscious realm of the psyche as envisioned by Freud. It is possible to maintain there is a similarity in phenomenology between Freud's concept of the "preconscious"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some phenomenologists speak of "unconscious," using it as a deive adjective. Husserl (1989), in Ideas II, a work that underwent revision after revision for about twenty years with a last revision in 1928, discussed the "unconscious" to some small extent. But in my opinion he was curiously ambivalent on the topic and his discussion is ambiguous and open to several interpretations. In 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Husserl (1970) specifically stated his disagreement with depth psychology. There remains a profound conceptual gap between Freud's concept of the unconscious and that of the phenomenologic (Husserl) and existential (Sartre) traditions. At the present time there seems to be a consensus among psychoanalysts that a serious disjunction exists between the phenomenologic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exploring the unconscious that is used in psychoanalytic clinical work. ... I (Chessick, 1996) have found this channel (i.e. the phenomenologic stance as one of five disjunctive channels of psychoanalytic listening) especially useful in situations of impasse or even impending failure in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Emotional Illness and Creativity: A Psychoanalytic and Phenomenologic Study, by Richard Chessick, IUP, 1999, p. 17)。上述之難題,正是存在治療與精神分析之對話中,最富爭議的主題之一,而 Freud's Philosophy of the Unconscious, by David Livingstone Smith, Springer, 1999 一書或可解上述之惑。心理学空间E(^h%` X+dFiA
心理学空间4a6^4u-GR5R ~E0_
去年我終於問自己,打開窗,你看到了什麼?而稍早我已寫下:心理学空间 LUAW d$m"i
心理学空间*n yvU_#m g
淡水筆記 (March 27, 2004)心理学空间!] DGu6U1H

#}6O@M;CE0遺忘 曾來過海口心理学空间d"h!UWSN^{0Z
心理学空间xCEbX.["[
九零年代中 西路磺溪旁 某夜餐於時時樂 驚訝這個世界原來還有這麼多「正常」人 遂恍然我是被困在治療室裡 不知世事了心理学空间"`Q%}:[Y

NW,T}P4C0近兩三年 開始定期搭捷運 月台二樓 迴首陽明山一角 才知道我是被困在醫院大樓裡 不知蒼青何在了
l T&df7H#M0心理学空间8s A$Y.[3xAT
而尋訪蒼青駐足 這是九零尾開始的遠方的呼喚心理学空间$dL_:B)n$S#r P
心理学空间@-m"nuj,ld
過了關渡隘口 河遂在眼前心理学空间+_ ?1rRV Q1dg
而這山這水 竟是既寬廣又婉約的
1K~(^8gAt`0
c.~mL:?6mh e B0不知名的畫者 高有模先生的吉他獨奏 那安靜的中年男女的琴和蕭 女子是不良於行的 典藏淡水的小畫廊 楊平先生的書藝好一個菩薩是熱血沸騰的英雄好漢 三協成的餅 河濱的水鳥和漁船 海口的河是潮汐的是拍岸的是呼息的 慢慢的走著 途經古意的福祐宮的路人竟會伏十禮拜素樸的 讓人感動的 夕陽 海灣的深夜 面河堤畔應該開書店嗎 慢慢的走著 二十餘年前 市集裡城煌廟前的大碗牛肉麵已不在了 學生時代翹課的午後腳踏車到沙崙 那片沙灘也已不在了 慢慢的走著 慢慢的走著 慢慢的走著 慢慢的走著 慢慢的走著心理学空间ft#|Pe[D9en }

5zd#},\|%^hxbM0遺忘 遂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海口心理学空间%f#X0A`C$na/Q1sp
原不知這是夢魂牽繫的海口
9A6~` W]"[0
qN p$nd^0海的呼喚 (Nov 27, 2004)心理学空间_ T-d1faN}1h"pH]

1Cx{&mElS0這四五年 常往海邊走 想找尋一片海潮 安靜地 臥在那裡 陽光下 黑夜中心理学空间(Fbv|ksO4P

s'] W7{C imp0最好不遠處 有一陳舊斑白風霜小屋 屋中不須陳設 一几一椅一榻一燈即可 有時 海風一定很大 陽光一定很烈 沒有關係 這應如海德格的森林小築或舞鶴寫餘生時的霧社山居 夜裡 繁星 來自金山的漁火 載浮載沉著 那兩個四界流動咖啡的好兄弟 向著黑暗大海 放著好聽的音樂 午後 倉庫六號水天無涯 雲閒霞晚 遠處山麓塔中 摯愛的逝者也遙望著海域 喝一點小酒罷 這真的是 夫復何求呢
2`v gP)nR Gv,K0
iA/x^xa,Y2z:_0河海交界 深夜來到 釣客的魚 是屬於貓的 彼岸影映 是看不厭的 有時 風疾潮洶 水鳥顫翅由海口奮力緩緩飛來 有時 河竟是靜止的 有時 女子憑欄 背影如達利畫作 有時 遊船瑰麗 黑水獻祭 夏夜 流浪的人睡在河畔長椅 朋友 輕輕地 不要吵醒他罷心理学空间+ZU lA"cq
心理学空间(DQA+_s9y3[0wx
天清小城擣練急 石古細路行人稀
-V#s|]:HLD5c+Wv0
f*o.PD,Xf n6L0牟先生是在甚麼時候 寫下這幅對子 是在意趣消沉 感觸良多的五十自述前後嗎 我樂於作這樣的想像 無事可做 遂筆記了 寫了一些書 當時彼岸正是文革罷 瘋狂歲月呢 是的是的 石古細路行人稀 先生的墓塚 同唐先生一伴 也在彼岸山麓嗎 我樂於作這樣的想像
2Be!r Pu'O,\H"~%^qG0
7h(p^d!W6^w0輕帆一舟下閩南 (Dec 19, 2004)心理学空间-||'`0B9a3^({ X3I

K z/S(a,L$E C0近數月 陪女兒週日上午 去仁愛路 少年育樂中心 上漫畫課 幾個小時空檔 遂在附近 走來走去 看書抽煙 想想事情 坐下來的地方 往往是在廟門口
+[Y*RF\.h3A7RlY\0
x._^:kXK,]B0慈恩宮 這是 路邊的廟 小廟 供的是誰呢 好像並不重要 放的佛樂 是那一部經呢 也不要緊 有點歷史了罷 我是說薰的 黝黑黝黑的 幾個信眾 老是那幾個心理学空间qpE`5gJj
心理学空间k2T NK.@Bd7\
守著廟的 一個四十上下的廟祝 似乎有點智障的 虔誠的 友善的 會請人抽煙的 石板地拖得亮亮的 跟我說 很感應喔 正殿橫聯 輕帆一舟下閩南 其它 不記得了
,Ibg@1X0心理学空间:?"o9d+B ^ T M6?@
奇怪的是 坐在那裡 會有一種平靜心理学空间:q"@&N1h/M(C*XAY

o/uZ'G%S{;TQo0而回到育樂中心 也是坐下 也是人來人往 也是抽煙看書 卻沒有那種平靜
9I5ZSD-E;Q,xE8P(U0
H QpnUjr-L0是因為 爐香乍熱法界蒙薰嗎 或那 禮佛的海潮般的樂音嗎
K1N-\%H\w){ g0心理学空间o2oh6K-E%p
還是那 永恆沉默的神佛
;c5f8N2qV2xyfI0
8cex @S"g6j0所以 這種平靜 是人無法 帶給人的罷
_*t*jF_c5L4| d0
.e7sQmUS0這會是 治療室的 限制吧心理学空间q(fzv W#m#i8}
心理学空间oC l+K {*D/e
但如非有那個 像九叔的徒弟阿財 的廟祝 (這樣的人 最適合守義莊了) (暫時停止呼吸 第二集) 這種平靜是可能的嗎 會有什麼不一樣呢心理学空间3f6_!X"n+F*Y

7CK*UXd_0所以 平靜 是來自 沉默的神佛 和虔敬平凡不發問的人嗎
T|"nh1Yc0
OU3DSqe2L,d7U6j(Y0一段時日 女兒的課 還會上下去 (她想當漫畫家呢) 一段時日 我還會回到 那個路邊的廟 坐在那張 搖搖欲墜的椅子上 聽著佛樂 薰著佛香 靜靜地 抽幾根煙 看一點書 想一想 或不想一想 …
C*\K\%tKO ?I0心理学空间1|it4g\-Bb0k
  我稍早說過,治療者將面對自己,這是因為,他面對另一個人的內在世界,以及面對他們二人之複雜關係的同時,他自己的內在世界,他必須一再檢視,一再思索。我曾用圖示治療之兩個面項,橫列前三屬被治療者,第四屬治療者。
iX6?y~9Na-w0心理学空间Ha[)p.z!Q.x9fB)c m
THE TWO DIMENSIONS OF PSYCHOTHERAPY心理学空间9N7l*~N Lah

j4O(xb;YaC5d0object relations issues心理学空间m v&W/VAh)U7Q1~5x

%c \.gFu)c#v ]7e0心理学空间cFLh3E(tl
self development心理学空间-g2{L| b*g?:uDH
心理学空间{ w{(BD!Y(H6\a
no way out
qT:]$t$?}.?0心理学空间Nmg(o&SHx3m}$Q

h3N$w hP0no way to go
E1}7V:~bu/G{!EVzo0
z;hp Ga:p!F})g)D ^2N0complexes to work through心理学空间)o6Z-Hd,]$g&]b
心理学空间d\W+I|1@

&N(p h @\.G"o LF;K0leverage for change心理学空间;c0qj H8b"I2ykt
心理学空间!A$q!cW*q
through the maze
KV+R Z2z)~ Z-_&I3S0
e\"i!\KK?;R5{0心理学空间._,A4A{S
exit of the maze
2EE`%{ZnWT0
;A%{8J*^(f@0reverie as possible (therapist)心理学空间$pu }0^D7m#_e-s$f%f

vU/k.fb0心理学空间I&v/] [I9M+L
appreciation with blessing (therapist)心理学空间!^p8]qBu&M3UFu
心理学空间d7D#l5x/{1S+cn
  我最大的惡夢,是我自己,不是別人,包括被治療者。但被治療者以為他最大的惡夢,是他所面對的別人,包括治療者。他能夠開始面對自己的時候,治療的旅程已經過半。
_0g_ ~6yB ?/Q*x0心理学空间?mI"o*uts"T%M
  "…fettered from childhood" ... this phrase came from Plato (Republic, the analogy of the cave),是的,我被什麼囚禁?被時間("the time mediated for us by the clock", Zollikon Seminars, Heidegger, p. 38)?被系統?被(工具)理性?被(my)self?被the other (Hell is Other People, a la Sartre)?被沒有安全感?被恐懼?被自戀?被永遠的重複?被怯懦?被婦人之仁?被masochism?……心理学空间h3u&_D6y"w0[

+_R o6W(f6u0  治療者我說過,往往是 BORN THERAPIST,這表示他無法做其它選擇,稍早所謂詛咒指此。他們往往早熟,過早用他們幼弱的肩膀承擔成人世界的不完滿。有人問海明威,如何可以成為一個作家?海明威答道,給他一個不快樂的童年。是的,給他一個不快樂的童年,你就可以成為一個治療者,或者作家,而治療者正是一個失敗的作家。
_!A@1\v].I0心理学空间4b e3S4xZ6F
  於是,他出身匱乏,而對世間疾苦感觸甚深,以致於他不能不有所回應。他的三個主要的惡夢,遂為面對苦厄他者無法拒絕,坎陷 MASOCHISM 自苦而無法心安,和困於自戀的荒蕪無法止息。前二者與癡有關,第三與嗔有關。
9H7DHX \ f7ad0
7Ra _&J.[q\0  細心的讀者一定會問,那貪呢?我的理解是,貪通常不是他的惡夢。心理学空间ddT,SKH7R

3s^Zz9g?0  你遂可以說,他是一個好人,但他的結局,極可能是一個無用的好人,如果他無法走出他自己的惡夢的輪迴,而無用的意思是他其實誰都幫不了,包括他自己。
io*tDh.j2T*t0
Y`0trH0  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死亡、坍塌、失格、失所、絕望,其餘其實都是小事。心理学空间W9E0\&k _$B

`/UE^#LI;k{`0  真正重要的,是慧可向達摩求法的公案,見《景德傳燈錄》:
x"sx!Ei j8R5CM0wa0
V8vHZ8S1yBN0光曰(慧可):「諸佛法印可得聞乎?」
#Z*raM!E0師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心理学空间.O4[ u1h]B8E
光曰:「我心未寧乞師與安!」心理学空间h9S3?[L;Ri%B
師曰:「將心來與汝安!」
/TFpe)n F%u]dC0光曰:「覓心了不可得。」心理学空间`&D%t&oh)nW7{!k"s
師曰:「我與汝安心竟。」心理学空间$s"Bz;VT5a+n4ba V
心理学空间O/q&h8g[
  我跟一個年輕人說,如果這個生活還值得忍受,那大概是因為,這裡那裡還能找到一點小小的善意,或仰首還能見到那個傳說中的Northern Star。
?8K(z'U_5Dj0心理学空间:{e+C]d(Y
  治療者為何不能有情緒,不能生氣,不能放棄,不能說不,祇能軟土深掘,被人欺負,祇能裝得溫良恭讓的樣子,永遠有回應,永遠不遲到或缺席,永遠是別人的及時雨,雖然他自己已經困窘!他到底還要裝到什麼時候,才可以大叫?
Q)[+Q] fE0
]rG;Z[0  瞬間的明亮清澈乾淨。最近在不同的機會,碰巧與兩年輕人談話,我說被 TRAPPED 在 REALITY,或被 TRAPPED 在 FANTASY (OR IF YOU LIKE, PHANTASY),或被 TRAPPED 在這兩者之間(i.e. BETWEEN REALITY AND FANTASY, WHICH HAPPENS TO BE THE PLACE AND SPACE WHERE PSYCHOTHERAPY HAPPENS),大概都還不自由罷。自由是在另一個超越上述三個 TRAP的地方,那個地方我們稱之為真實。NOW 吊詭的是,通常我們祇能期待瞬間的明亮清澈乾淨,然後又墮入那黑暗中,等待下一次清澈的瞬間,假如還有下一次的話。心理学空间;C;G"{ftN

7T,yM-ZzG!K0  失去比例的真實(比如梵谷的畫),和符合比例的不真實(比如看起來很像x 的x ),我珍惜前者,那裡透露出某種風格的可能,我不信任後者,那裡屬 cliche 的範疇。
P3h-SH4l"T&n3f%Y0心理学空间8^4kY2}|\r0?mK
  A friend in treatment asked the late Anatole Broyard how he could know that he was under the care of the right person. Broyard responded by asking: Does she read Dostoyevski? (The Psychotherapist as Healer, by T. Byram Karasu, Jason Aronson, 2001, p. xii)
3x.vC1W!z!xyL0心理学空间7av3I1`!zC
  傍晚,坐在昏暗的治療室,抽完最後一支GITANES,想起治療者的一生。他的童年是早熟的,往往陪伴他的,是想像中的玩伴;他的青春期(假如他有青春期的話,因為通常他沒有),往往是青澀的、掉書袋的;他的成年初期,往往是混亂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年呢,套句書上的話,他往往是個 OLD HARMLESS FELLOW。NOW 我還不確定,接下來他會如何,但我希望,他在肉體廢墟和橫橫豎豎的皺紋後面,還能有一顆熾熱的心,繼續行腳,當然也繼續避免犯錯,和不可避免地犯錯。
u)h0}6Gm`N0
a/F S"j7^[$w1k;M0  近數月,走到哪,都帶著一本書,Aldo Carotenuto 的 The Difficult Art: A Critical Discourse on Psychotherapy, Chiron, 1992。那個無法忘懷 Sabina 的 Italian Jungian 呢,封首正是 Magritte 的 Le Therapeute。這種書不是掉書袋的 information,而是旅者的囈語,遂隨手翻到那一頁,看三五行皆可,很像漫不經心的 flaneur,這裡那裡,皆可停下來,這種書怎麼可能畫線呢,而既然沒有記號,遂一直繞回來似曾相識的街角。心理学空间8v%L&@Tx6RG4N
心理学空间l0E\Kh5c,?}Z#]
  對那塊岩石印象很好,是因為那傳奇的 BIRDMAN,和 CLINT EASTWOOD 的逃亡,和那石縫中搖曳的黃雛菊罷。數年前我說,治療室就像 ALCATRAZ呢,獄卒看守著囚犯,囚犯也看守著獄卒,兩個人遂都無法逃離那塊岩石。
ZoC7n9t,r5M+C0
fQ"d j2pi0  我第一次注意到MAGRITTE的那幅畫「治療者(Le Therapeute, Rene Magritte)」是在1991-2,發現其雕像作品,則是兩三年前。正如他的其它作品,同一個主題(THEME),在不同的時間,一再地重覆,但第一次用這個主題創作,應該是在1930 前後罷。MAGRITTE 的這個作品,是為什麼我說,我希望治療者也應該是 PROFESSIONAL TRAVELLER (OR WANDERER)的原因。心理学空间7zV n&},A"ns8f;h

(n+ssKJ0Le Therapeute, Rene Magritte心理学空间^ ^a'a0J+i

V,~ L-o6x:}X,^{,{ y:n+X0  被一個年輕的旅行者問到,怎麼樣才是一個好的旅行者?當時我說,我也正在學呢。NOW 我大概可以說幾句了,牙刷牙膏指甲剪綠油精要記得帶,絕對不可以帶手機和 NOTEBOOK 和數位相機,鞋子一定要耐走,每天祇吃一餐,不停地喝水,不要喝酒,要不停地抽煙,要大街小巷走來走去,在河邊或公園的長椅上,陽光下要睡著,碰到HOMELESS的人,要給一點零錢,而且說“TAKE CARE,MY BROTHER!”隨時手邊要帶一本 PAPERBACK,不停地看,通常一天可以看一至兩本,這個看書,是一切的關鍵,表示隨時都若有所思,換句話說,好的旅行的狀態,是有兩個以上的思路同時交錯,PERCEPTION 上一直有外在的 INPUT,但是INNERLY也一直有另一個INPUT,兩個 INPUTS 加在一起,即使有一點意外或插曲,也好像是發生在另一個人身上的事情,因此也就還好,ALL IS WELL JUST LIKE THEY SAID LONG TIME AGO。
qY8@ GPg:a6V0
yljfX1Y1E5js(b y*J0  去年大年初一,窗口的陽光,竟然燦然,而初醒之際,我心念竟然是高達美和佛學,前夜檢索未果,遂知這是前人所未發,而我歸宗應於存在治療(哲學與佛學),而在陽光中,這無寧是恰當的。心理学空间{&EF*t sb-Kn
心理学空间ldmx l q4X b
  另近數日,亦體會及 Carlo Strenger 所言,應是 Postmodern Therapy or Therapy in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之一例,而 Postmodern social reality和Contemporary experience 應是另一體驗及閱讀之大方向。誠如 Borges 所說,我不瞭解 (Nothing, nothing, my friend, what I have told you. I am not sure of anything, I know nothing.)。心理学空间~viI Y*{&[fo+s
心理学空间(nF\,{}O[MlG
  精神分析主要在講,到底是什麼決定了我。而不祇是內無以明之,外也往往是無以明之。長途跋渉,有時候夠幸運的話,在無以明之的思考和行動(這兩者都屬必須)之間,我們有可能達到那 MOMENT OF LUCIDITY,雖然黑暗是永恆的。
8qX(r+Z ]'[0心理学空间l#h$AB*N'kn
  為什麼治療者的依歸在人文學,因為理論和技巧無法帶來最終的安頓,於是人文學是那個疲倦的治療者午夜打開的書。
+~o'hL8BrY0心理学空间7~d|6KK r%b.X
  而治療者的心,應如無垠山水,大塊天地,無所阻隔,無所掛礙。所有屬於人的經驗的一切可能,包含最好的和最糟的,都不外於他。他遂真實地行走世間,終其一生都在體驗學習,他自己、別人、和這個世界是怎麼回事,生命遂為其師。而以生命為師者的最後一句話當然是 ALL IS WELL。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2. individual dynamic psychotherapy (開門見山) 張凱理
《張凱理》
前言: 人跡罕至的路 Preface: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張凱理


1981 陽明醫學院畢業
1983-1988 北榮精神科住院醫師
1989- 北榮精神科主治醫師
1991-1992 美國辛辛那堤大學精神科國際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2001-2003 台灣精神醫學會監事
2004-2010 台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