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爱情的刽子手与真理的创造者――《爱情刽子手》读后感
作者: 吴和鸣 / 7677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9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fPi:s7SO(U _0按:这是应希望出版社之邀为《爱情刽子手》写的推荐序。一些老生常谈而巳。

6Q/A5C&g z ? _7N9m0心理医生干着残酷的营生。心理医生不仅仅是爱情的刽子手,而且,正如莎尔玛所说“再治疗下去会治死患者”,心理医生简直在把当事人往死里整。“别想 夺走我人生的最高潮,我生命中惟一真实的东西”,这心理医生都像是冷血动物了,实在是残酷,雅洛姆是一个说真话的大师,他说的都是实情,他描绘的全部是治 疗室中的实景,他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他讲述的是最为朴素的真理。心理治疗室中确实弥漫着残酷的硝烟,绝非一般人所想的那般温情脉脉。看到莎尔玛的话时,我 脑海里浮现的是在治疗室中经常有的感受:当事人紧紧抓住外科医生的手,不让手术刀落下来。

4xp7N#B|{6Z(XZhm*i4q2O0对心理治疗有许多比喻性的说法,如“动手术”,“脱衣服”等,比“刽子手”稍微好听一点点,意思差不多,都不是什么好受的事。在当事人坚持说那不是 移情,那是真爱,在面对那些美好的感情叙说时,心理医生在想什么?“在痴迷之下我将发现什么?我是否将发现痴恋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经验的残酷真相?”真是不 解风情啊!本书中不少主人公都老迈年高,治疗师仍毫不迟豫地在解析,毫不手软,残酷至极,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LARq*i} N$dC"A0 心理学空间4?m cjf\2}-M0m

心理治疗对当事人而言是残酷的,对心理医生也是残酷的。心理医生需要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不放过一闪念,经常“灵魂深处闹革命”,不仅如此,你 看:“我学会不要预期得到任何个人的报偿,事实上和她在一起没有给我任何快乐……”,“无论我以任何方式指出她的行为有问题,她都会觉得很丢脸而永远无法 原谅我”,“……但提不起力气――她把我磨缠得太累了。”如此千辛万苦,但玛吉要说,“我可以在一天之内将你一年的努力摧毁”。当最后治疗师被莎尔玛的丈 夫哈利指责时,说实话,我有点幸灾乐祸,我甚至可以想象治疗师瘫软在沙发上的样子。喔,不是我一个人在治疗室遭罪啊。心理学空间,O&k M|V H6^#w

p:}m%R2x x I&rq9o0心理治疗中有一对重要的范畴:防御与成长,用我们的话来说是不破不立。所谓破,破的就是防御的铜墙铁壁;所谓立,就是开启成长的程序。破的过程必然 是残酷的,形象的说法是游泳,防御相当于救生圈,成长就是不用救生圈游泳,人具有学会游泳的潜能,但未学会之前必须要用救生圈,可依赖救生圈就学不会游 泳……治疗室中充斥着这样的矛盾,治疗师有时便残忍地夺走了那些救生圈,置当事人于风险之中,目的是让当事人学会游泳。再换一个说法,个体在生命早期为自 保为自体价值的完整,针对父母或养育者的特定行为方式发展了一系列的防御体系,这相当于练了一整套武术,对父母的出招可以成功地拆招。这套武功在长期的攻 防中操练得非常纯熟,然后,以不变应万变,把他人都视为父母,以此武功密笈应对。可天下人并不一定按父母的方式出招,这样一来,适应困难便自然产生了,这 套武功肯定是废了,不肯废掉,死守这套功夫,往往让人惊诧莫名,明显是防卫过当或者是乱枪乱棒毫无章法,还有不甘心者,甚至指责对方何以不按父母的招式出 招,极端的情况,就是逼对方按父母的招式出招,如此方可以已练就的功夫“成功”应对,这大概可以看成是武侠版的“投射性认同”。移情或投射性认同,使当事 人不能自发地创造性地适应各种对象或环境。治疗中治疗师冷漠地对当事人说,我不是你父母,给当事人火热的移情一瓢冷水……在冷冰冰的拒绝之中,治疗师让当 事人清醒地面对现实。用雅洛姆的话来说:“我确实很残酷,但如果要选择不残酷,在心中认定他无法面对现实而一味顺应他,那岂不是更残酷”。在治疗师残酷的 背后是贝蒂辛酸的话,“深深懊悔等到四十四岁才懂得放开自己,让真正的感觉流露出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心理医生要施虐式地对待当事人,心理治疗总被教导要施予“温柔的一刀”。并且,心理治疗的实践中必须以与当事人具体情况相适宜的节奏和 方式开展治疗,就像雅洛姆说的,“然而时机与判断很重要。如果你无法提供更好的替代,绝不要拿走任何东西。有些患者无法忍受冰冷的真相,你就应小心不要卸 去他全部的保护层。”

7v4i7^'U;k0

1]p1Pm+o1la0所谓心理健康,便是当事人能不断调整自己的武功,不断成长,能够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防御是自欺欺人,是苟且偷安,防御窒息了个体的生命活 力,使个体如行尸走肉。只有破除了当事人僵化的防御体系,才能开辟成长的道路。治疗师的工作,就是移除成长的障碍。一旦当事人从防御中解脱出来,所焕发出 来的成长的力量,绝对让治疗师也让当事人感叹生命的创造力。心理学空间 C {^ Vs4v]-pD

R5Nu(N+c8LI }.q0雅洛姆说:“事实上,我对心理治疗的坚定信念以及我对心理学最感兴趣的领域――多半都源自个人的经验。尼采说过,哲学家的思想体系都是源自自传,我 相信治疗师也是――甚至曾经有过深刻思想的人应该都是如此。”同样,摆脱了防御的当事人,都是哲学家。一个心理治疗的过程,本质上是当事人形成自己的个人 哲学的过程。瞧,这是那个讨厌的卡洛斯:心理学空间gD,a(j2H&L2zs5p sf

心理学空间uOgNx

卡洛斯的进步很惊人。两周后再见面时,他宣告在那一周里有两个重要心得。他为自己感到很骄傲,甚至为那两项心得命名。他(看了一下笔记本)说第一项叫做“每个人都有一颗心”,第二项是“我不等于我的鞋子”。心理学空间G_r!S%I4S

心理学空间9K BA+op2_O

雅洛姆说,“卡洛斯的话让我高兴到眼泪夺眶而出”,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多少次经历这种时刻,这是当事人给予治疗师的最高奖赏。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 当事人以他们的方式向我阐释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理论,那些来自于他们痛苦体验的对生命的理解,比我看到的文献中的理论都要具体、生动和深刻,何其幸运,我参 与和领略了这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过程。“马文第一次让我感到惊讶。他开始勇于探索非常深刻的问题,我几乎无法相信和我说话的是同一个人。”我珍爱下边的文 字:

$y;E3ry6}0 心理学空间LH'e3NAK

我再次见马文是一年后:我通常都会为患者安排一年后的追踪――不只是为了患者,也为了让我自己有所成长。见面时我会将第一次治疗的部分谈话录音放给患者听。马文很有兴趣地听了十分钟,笑着对我说:“那个混球到底是谁?”心理学空间1x4k^)Lt*QQZ a

心理学空间2R*U:Ofl

    马文的玩笑话有认真的成分。很多患者都有同样的反应,我认为那是改变的明确证据。马文真正的意思是:“现在的我已经不同了。我几乎认不出一年前的马文。我 以前做的那些事――拒绝检视我的人生;总想要控制或胁迫别人;想要用我的智力、图表、细心让别人印象深刻――都不见了。我现在不做那些事了。”

Ycq%hC0

lle5EZX0    这些不是微细的调整,而是代表整个人有了根本的改变。但这些是很不明显的性格特质,多数研究成果的问卷都无法反映出来。

;ME-oCJzqk0 心理学空间@'cy7t#Nw I

雅洛姆的心理小说总在利用一切可能教导治疗师,雅洛姆指出:“那些建构在复杂抽象基础上的观念派别若是对患者有丝毫帮助,也是因为能安抚治疗师(而 非患者)的焦虑,从而让治疗师能面对治疗过程的焦虑。治疗师愈是能忍受未知的焦虑,愈不需要拥抱正统学说。不论是哪一种正统学说,学派内部富有创造力的成 员总会愈来愈多,到后来终究会超越该学派所能局限的范围。”在这里,我要修改他的话, 应该说,是那些了不起的当事人丰富了心理治疗的理论。心理学空间)B+_ D9a U*Q:c

心理学空间f'h.xe%oY

“记住,治疗过程不可能全部靠你,你只须帮助患者明白应该做什么,他自己会追求成长与改变,你要对他有信心。”当治疗师移除了当事人成长的障碍,能够忍受自身的焦虑,提供一个抱持的空间,当事人便得以成长,对于心理治疗,我喜欢的比喻是:静候那一朵花开。

4sm `j,^[+v7\ K4X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不再逃亡――《叔本华的眼泪》读后感 吴和鸣
《吴和鸣》
囫囵吞枣之三:比昂、雅洛姆与团体治疗阅读笔记»

 吴和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心理研究所副教授。湖北省心理学会理事,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