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儒家文化背景
作者: 童俊 / 35592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9日
标签: 人格障碍 儒家文化 社会化 自恋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Z t!EC4IS$oz;U0心理学空间 e-|,S k X w8H A

第二章 文献综述
心理学空间:]:mW]6w$N)z1b`
梳理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似必在以下几个方面整理他人的研究成果以作我们研究的基础。心理学空间1^&W5Z,D(z2L,f
心理学空间'h(E,[ LztrI
一、 有关自恋人格障碍的几个基本概念
!J|hG,F({"v(j1g0心理学空间`p\2VcP
1.人格心理学空间e9]o#h$_-j&O%R

!Tu ]7b@%n0人格(Personality)是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我国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陈仲庚等,1986] 。社会学家认为, 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 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 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 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 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 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 及情感(感觉这感情)[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 1999  ]。
;^ vaU`#\M9_ BP[0心理学空间1h?I!aAl0Ba7_"y
2.健康人格心理学空间?&v-nN LwW
心理学空间KD8w:Hr@8|#w vR
所谓健康人格是指在世界上一些行为方式使人生气勃勃, 并且还不危害他人、动物及供给我们一切生计的环境。这些行为方式,我们称之为健康人格。健康人格意味着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人,一个拥有自由和责任的人, 而不是一个感情冲动的消极工具或他人所期望的人。对他人方面,健康人格也把他人看作是一个人, 而不是物或工具。他们生活在与同等地位的人的“我与你” 的对话关系之中,而不是“我与它” 的关系。[悉尼. 乔拉德等著,刘劲等译,1990]
cd7H(TA/pe0心理学空间%Zz\3P/[0B.m1k0n
3.自恋型人格
P2_'f3myGw&W:Y"mg0心理学空间s([f/f+on`Lk,R
人格分为不同类型,自恋型人格是其中之一。这种人格具有如下特征:心理学空间)x,N3N |C(R V?,o

2\;U#@b.d&b0⑴ 无所不能
8Z(y,M [(Y7~0⑵ 喜欢被赞美心理学空间 X3b$M(l |)C
⑶ 较好的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在公众场所获得较好的人格评价心理学空间tK!c }z
亲密关系的困难(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心理学空间 {]#V1V,N/l(_
⑸ 通常具有较高智能或漂亮的外貌[Otto.F.Kernberg,1999]
0He c-Mr~0
/p |'lS?#B w _04.自恋型人格障碍
zYM&IW_5L4D0心理学空间-As8~#w-~ C{Ho
DSM--III—R[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将许多症状描述为人格偏离或病态人格, 这些偏离和病态已成为习惯的模式并形成一种特质记忆而存留, 在遭遇某种情境时便重复开始和结束(如抑郁症的发作)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也是如此。心理学空间2el;hw@iz|
心理学空间9CU4S_Owe H|
自恋型人格障碍开始于成年的早期,并一直持续到目前,在临床上病人的表现符合下列五条以及五条以上即被认定为患自恋型人格障碍:心理学空间&]q)^/J/U

B{f H ZP L6s/l8S0⑴ 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比如:夸大成就和天赋,虽然没有相应的成就,却期待被看作是最优秀的。
n#~2b Q+bII bT.t0⑵ 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心理学空间H:H {C@]!Ci?G|
⑶  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仅能被其它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人理解,或应该被联想到与上述的人为一类。心理学空间0b`w.WT-|f,p#A%K
⑷  对赞美成瘾。心理学空间'@/S SAV{oZ
⑸  有特权者的自我感觉,比如,无由地期待特殊的好的对待,认为他人应自动地顺从自已。是人际间的冒险者,比如,摄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心理学空间_bJa#Usd
⑹  缺乏共情的能力,没有认识或认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的欲望。心理学空间 E(x H$shB"wz
⑺  常常嫉妒他人或相信其他人嫉妒自己。心理学空间8i;hLgaB6]
⑻  表现一种高傲自大的行为或态度。[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四版,美国精神病协会,1994]
I+A1k8jCnN/j%tX0心理学空间3Y!c p T;}mA&n
 二、关于个体社会化的生理情感基础
~'Ez/nM4F1uj w0心理学空间f9P5Fq8axV8z$\
也许,在儿童社会化的研究中最重要的要算是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假定了。弗洛伊德将人格早期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并认为这些阶段提供不同的经验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这个发展模式描绘了个性的发展及其在各个不同阶段的本能愿望,每种愿望都与亲子关系相联系。亲子关系反映了对儿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家庭环境。比如,处在“生殖器期”( 大约4,5—7岁)的孩子由于“恋父或恋母情结” 的影响,冲突会在父---母---孩的三角关系中产生。这个时间,孩子会压抑自己的愿望,按照社会规范及家庭成员的道德标准行事,会竭力从道德规范到信念等仿效父亲或母亲。因此,“恋父或恋母情结” 也为超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 自我、 和超我。其中本我是一个与本能有关的,完全无意识积累的充满欲望和情感的非理性心理能量,追求内驱力的满足。自我是指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它代表理智与常识,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超我指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它限制本我,指导自我,达到自我典范。弗洛伊德的理论强调了在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基础和情感的力量。他认为我们大量的心理活动产生于无意识领域,这是我们的意识和“理性” 难以进入的区域。但,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三个部分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自我完善的质的变化,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车文博,1998] 弗氏的这个观点提示了生命的本能是个体发展的基础,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完善是人格发展的趋势。 所有这些过程都发生在家庭关系中。因而,德国家庭治疗家佩塞施基安认为,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说,家庭的基本功能如下:家庭是满足需要的地方(本我功能);家庭中良心遵循着行为规范,内驱力被家庭和社会规范所压制(超我功能);家庭还需要妥协、寻求一致、以及防御(自我功能)[德:诺?佩塞施基安,1997]
%BNe@ Os;w0
Q lEdO L6Fq'WM0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麦独孤认为本能是推动人类一切活动的力量,是策动和维持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而本能的核心是情绪体验。当若干本能指向同一客体时,这种混合情绪的集合就构成了感情。麦独孤认为感情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遂渐发展的过程,是在个体与其所属的有组织的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威廉?麦独孤,1998]  所以任何高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本能情绪的推动。心理学空间WH)P*}u
心理学空间/Rn7}QQ S
三、关于互动及自我的形成
*j2mwLL)pmf [!O0
S*K$p)N]E3?/K.b0所谓自我,是指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就是我是谁,我怎样与他人区分开来?自我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社会化的过程[美: 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等译,1999]。查尔斯?库利认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可以说是对他人是如何想象我们的自己内在的反应。他人就象一面镜子呈现出我们自我的印象,这种自我被其称之为镜中我。库利相信,自我在初级群体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家庭就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群体,父母是这群体最重要的个体,孩子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而试图成为父母期望的人。库利认为,家庭和儿童的嬉戏群体是我们所遇到的最初的社会化主体,这类群体是“人类本性的培养所”。[美: 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等译,1999]
'oW|t iGZt.S:p0心理学空间9p(l6A%D4LC
不可否认,在家庭这个人类本性的培养所中,最重要的互动是在亲子关系中。年幼的儿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系统与他们的父母进行沟通和互动,他们通过模访父母的行为继而产生对他人行为意义的认识,学习文化的象征意义,并且从父母对自己行为的奖惩上对自已的行为进行修正。因此,儿童的自我观念,在其早期,就是自己与其他自我间的关系系统。由于他人对儿童的态度,如称赞、责备、感激、愤怒等,儿童很快理解了这些态度的含义 ,根据别人对他的看法、态度来看待自已以及建构、修改自我观念。也就是说,儿童自我观念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接受他所了解的别人对他的观念而完成的。[威廉·麦独孤,1998]  
KwFs w d!Ar0
7}h%Z6bK {%oK4A0弗洛伊德也强调了早年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重大影响,他认为成年期人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幼年与父母关系的基础上,儿童期遭遇的重要事件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A-V&N*X,v k p3r0心理学空间*X'G\.Y\_;s8Z
米德认为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互动,就是因为人们能够辨认和理解他人所使用的交往符号的意义并通过角色而预知对方的反应。[周晓虹,2001] 儿童的角色扮演来自两个方面,一为模仿认同父母,二为对父母期待的执行。心理学空间 lF T3fu!}f7vt1q

0YZ#d h%zM0~ e0在这样的过程中, 符号互动理论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是在经过主观定义后的世界中活动的,而不是对客观的现实进行直接的反应。[周晓红,2001] 这一规律运用到个人身份的层次上就是:如果周围的人把我看作是一个“生活放荡的人”, 那么事实如何并不重要,但这些人对我的界定和反应却很重要。面对人们的定义和反应,我别无选择,我只能按“生活放荡” 的方式去生活。因而,人们自我角色的扮演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取决于人们在互动中的自我形象。角色扮演是否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性因素则取决于情感的投入。如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互动中,对孩子的需要投入了共情的理解,就能帮助孩子发展相同的情感,而使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角色与情感融为一体。同时,儿童在发展自我概念的同时,也在发展有关他人的基本概念,他们总是对那些对儿童的需要作出恰当反应的人产生信任感。心理学空间EF [+ZLd'p
心理学空间2GTy+d/y2I
人类的互动和动物行为的区别在于它是由文化意义所规定的。  在儿童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家长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将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道德价值、对角色的期待(如中国文化中的望子成龙)以及行为规范传承给后代。儿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行为的奖惩、模仿和认同父母,以及内化从父母那儿习得的价值规范、角色期待逐步发展自我,从生物人变为社会人。心理学空间^,L;V3HQt#^
心理学空间v*ePj _np M
四、关于儿童道德社会化心理学空间"w W"O8yM

b2J|J%m0随着情感的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也经历了由低到高的过程。麦独孤认为儿童行为在经过了社会奖惩机制的控制后,逐步发展到以社会的赞许和反对进行行为调节。他将这个阶段的利他行为描述为虚假的利他行为和准利他行为,他认为它们均产生于利已的基础上。比如说,虚假的利他动机者不愿看到旁人阴郁不悦的面孔,因为这让他们沮丧,他们为了让阴郁者高兴起来而做些有益于人的事情,但前提是能从自己慷慨行为受益者的认可中得到满足,尤其是受惠者表现出感激与尊敬之情。与虚假利他相并列的是准利他行为,麦独孤认为这类行为源自自我感情的扩展,在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比如,我们热爱一个人并为此产生为某人的幸福贡献一切的心愿。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能从这种为所爱者奉献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自我的获得快乐似乎是利己行为,但是,这种自我感情可以沿着因爱这个人而扩展到爱他的家人、国家等。扩展了的自我感情可以衍生许多动机,推动人们做出可能包括自我牺性在内的种种行为。麦独孤认为这些利已感情的准利他扩张,构成了个体道德特质的极重要部分。这也为道德向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人有能力进行道德判断,认识到现行社会规范并不都是完善的。“行为准则由 ‘理想行为’调控,个体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行动,而不计较周围社会环境的称许或责难” 。[威廉?麦独孤,1998]      
@,OB#E_k\5s0心理学空间 Y3?Pa8N4n.p
认知发展理论的学者们认为儿童的社会化(包括道德发展在内)是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并行不悖的过程。柯尔伯格认为虽然儿童的理智(智力或逻辑思维)发展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是来自个体之间的互动、个体之间直接的道德争论。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随着个体承担社会角色机会的增多,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
4T4oH| MA0
Zksy0L!_0`| B0结构化,不断同化吸收和调整平衡新的道德经验,从而使个体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质变,飞跃到新的发展水平。[KOHIBERG.L,1984]心理学空间DeA%FB ERe

)M8g1i:P*rX&J0五、精神分析学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
?C2Z1P.e0LK0
+dfs;}!aG0弗洛伊德认为成年期人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幼年与父母关系的基础上,儿童期遭遇的重要事件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为此,他强调了早年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重大影响。心理学空间O&R"Lu BG

Xy@4I ^-zy z0弗洛依德认为个体在生命的早期是自恋的。随着个体社会化正常的发展,个体逐步将爱自己的能力发展至爱他人。自恋是一种精神能量,见于生命的早期。个体为了应付与母体分离的焦虑,在一段时期内需要将养育者当成自己的一部份来体验。在这个时期,孩子爱养育自已的人是将其当作自已的一体来爱的。这被称之为原始的自恋,它是一种活命的功能,其目的在于自我保护。原始自恋见于每一个人。随着个体发展的健康,这种爱将会投向他人(客体)。但是,如果投向他人的爱遭受挫折,这种朝向外的爱会折返回自我,这种现象被称为继发性自恋,亦即临床上的病理性自恋。这类人在以后爱的选择中,不是以他者为模型,而是以自我为模型,他们明显地将自我或自我理想作为爱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成熟起来,就不会长久地保持这种童年期完美自恋的幻觉,他将以寻求理想化的自我来代替自恋的爱。[弗洛依德文集,车文博译,1998]心理学空间\h_$K_br

;]5e:a vW&pTtJv_0阿德勒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对自恋的影响。他认为自恋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尊,而自尊与优越、安全、完美以及成功等社会价值是分不开的。如果社会文化价值系统对以上诸方面的要求过高,人们在正常生活中满足不了的自尊就要用病态的方式满足。[Heinz.L.Ausbacher, 1985]
g;r%hK:_0心理学空间[ r6A6X4Fy4v4sw
霍妮认为神经症人格(霍妮对一切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的总称)本质上来源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对个人施加的影响。她认为人性,人的各种倾向和追求,人所受到的压抑和挫折,人的内心冲突和焦虑,乃至什么是正常人格,什么是病态人格的标准,所有这一切都因文化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她认为病人身上反复发生的那些心理困扰与正常人相比仅是程度的差异。同一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会面临同样问题,这是由存在于我们时代和我们文化中的种种困境造就的。[杨鑫辉主编,1998]心理学空间h'R;r;S2Z}

Ms-? Q@%r:P\0近三十年来,国外对自恋的研究非常活跃。1967年杰夫(Joffe)指出“临床上认识自恋和自恋障碍必须要考虑到社会文化对其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和理想是总体心理学很重要的部分,因而研究自恋必须考虑上述因素。”[Moore and Fine,1995]
2t I;W!S*}!X v0
V\wJB-p*gk#U0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家科胡特(Heinz.kohut)根据他的临床发现,给予了自恋型人格障碍最全面的描述和临床解释。他的主要观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7JLZp*S3J3P0
z EBG5W,dB0一是一体化的自我客体关系(selfobject) ①科胡特发现这类病人与客体显现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称之为自我客体关系[Sidney.Weissman,1999]。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潜意识地将客体当作一个从属于自已的个体,当作自已身体的一部份。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严重的自我界限混乱或没有自我界限。心理学空间;E4``/L#GD

O5wt!Fu^3X0二是无所不能的自身。科胡特 认为在心理发育的早期孩子需要养育者共情(empath)②的接纳和肯定他们带有幻想的雄心, 并允许将养育者理想化。 随着与养育者的互动,孩子学会分别哪些是幻想,哪些可成为真实,并发展出正常的自尊、雄心和自我理想。这个阶段正常发展,才能保障随后与他人的关系的正常发展,才有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反之,如果养育者不能共情地接纳,就会导致正常发展必需的早期的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Gandolf.Alnes,1983]   。缺失导致的后果为此种需要代偿性地加强,  表现为在随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者过份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心理学空间 ~#sGh$XE0?-h9k`8d

4^DO*d%m!}[(xYX0三是对赞美的无限需要。 将他人过份理想化反映了早年的心理创伤,是由于病人希望以此来代替自身缺失的那部分精神结构。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个全能的神化的他人,并潜意识地将其当作自已的一部份。这类病人,在他们随后的人际关系中出于对早年缺失共情接纳的补偿,以对赞美无限的需要来证实自己无所不能。[Gandolf.Alnes,1983]心理学空间eAX;E][

)d*l B1r ~!Xk%`"S0四是缺乏共情的能力。所谓共情是指能站在他人角度体验他人苦和乐的能力。自恋者由于与他人之间缺乏人际界限,他们无能力去理解他人行为的意义,他们理解和体验他人是将他人当作自己或自己身体的一部份。他们赞美他人是将他人潜意识地当作一个自身客体以满足自己的自恋。       心理学空间um*M0y2A+AECop

du-ltW `|0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所有正常的爱的关系中,都包含有自恋的因素。如何区别正常与异常不太可能有一个定量的尺度。但是正常的爱的关系与病态的自恋的区别在于:正常爱的关系中,虽然有时也将自我理想投射⑶到对方身上,但能意识到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于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对自已来讲是很好或很坏的东西,对他人就不一定好或坏。这被称之为共情的能力。[Miriam.Elson,1987]
;A5bWr0`}B0心理学空间(E8pp[7{^:K8[
但病态的自恋者则不同,在人际关系中,他们没有共情的能力,他们全按他或她自己的欲望来认知他人。极端一点地说,病态自恋者无视周围人的存在。他眼中只存在自己,周围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只被当作一个用具。或仅被作为一面理想化的镜子,从中可照出同样理想化的自身。美国当代精神分析家肯伯格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似乎除了自已之外,不爱任何人,但事实上他们爱自已象他们爱别人一样无能,因为他们根本无爱的能力。[Otto.F.Kernberg,1999]
;R#t7zsAj*Yw.m^0
t{ E I[0五是环境与文化对自恋病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科胡特是近代对自恋病理研究作出最伟大贡献的人物。他认为环境和文化对自恋病理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环境必须提供给人必须的经验,让一个孩子成长不光是作为一个人,而且要感觉到是个人[Stephen.A.Mitchell,1995]”。 他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是一群“悲剧性的人(tragic man)”[ Johan.Gedo,1999]。这种悲剧性人格表现在他们除了在乎他人、社会的评价外,并不知道自已真正需要什么。由于既不能感受自己、也不能感受他人而成为真正精神上的孤独者。
|DSnfp g%G*B0
8sN,F/s2W;]0六 、东西方文化中有关儒家文化与人格关系的研究心理学空间jFK)Zq{
心理学空间wc2b\.h
1.黑子刻的研究心理学空间'Z)M&~5\] cc

IxI;H\R?0美国学者黑子刻认为儒家人格被一种需要依赖其社会上层以求得权威指导的沉重焦虑所支配。这种焦虑与紧张的心理基础成了刺激中国文明转换的一种“内部动力”。 控制焦虑依赖于“神性自我”, 即相信人人具有神性,对神性自我的相信具有宗教信仰的功效。但,由于“君君臣臣” 的伦理要求,这种精神气质表现在现存社会中,就是“自我神性” 式的极权主义具有最高最强的控制力。也就是说,这种“神性自我” 总是被放在现实中的权威身上,“神性自我” 变成了“神性他人”。因而这样就导致了神性自律与对权威依赖之间的矛盾。个人寻求的是天人合一,天作为一种超越方式存在于自我之外时离人很远,但天作为内在自我的一种特定感情状态-----即合一时,那又离人很近。因此,个人的道德感和认同感就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行为规范之间来回摇摆。 墨子刻的学贯中西的大手笔确让人有震耳发馈之感。[沙莲香等,2001]心理学空间 S8b#kU6A xC;Hlm.C

zY#T2kR+DE:Y02.20世纪上中叶中国学者的研究
S+Y8Z;a!N0
%C}'Q.x |G!E7m0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论及中国人的性格时,认为儒家,特别是宋代的儒家坚信理智可以压倒感情,控制感情。对生活和人性的老成的理解现在是,并且一直是中国人理想性格的根本,这种中国理性的崇高地位使中国人失去了自己对事物的希望与欲念。他认为中国人性格中的保守性表现的是中国人的自豪感,“它是建立在对生活感到满足的基础上。由于人们在这个世界的生活中,通常很少有值得引以为傲和使人满足的东西,这样就成了内心丰富的标志。”[林语堂,2000]
G#qIm;Zt?kc#p0
6f&c,y*[&k;Y0中国近代大儒梁漱溟先生提出了中国人人格中有知耻要强,人生向上,爱面子以至于欺伪的特性。并列出中国文化患有早熟病且有五大病象。其一曰:“幼稚,中国文化实是一成熟了的文化,然而形态间又时或显露幼稚。举例言之,人与人之间的隶属关系……子女若为其尊亲所属有,妇人若为其丈夫所属有。乃至主奴之分,…… 其实它乃以走伦理情谊之路,既鲜西洋中古对于个人过分之压制干涉,遂亦无西洋近世个人自由之确然奠立。” 其二为老衰。其三为不落实。“中国文化有些从心发出来,便不免理想多过现实,有不落实之病。”其四落于消极亦再无前途,由于过份的理想主义导致与现实的隔离而致消极无望。其五暖昧而不明爽。梁氏对中国文化的把脉问诊可谓锐利独到。[梁漱溟,2000]心理学空间E-^N{6b
心理学空间#X.x@.Uq
3.沙莲香等人的研究
"t h4y(I:Q!Q y+E0
&N(N }+[/x%T-_$L Z[0沙莲香等将研究的兴趣放在中国人百年奋斗的精神人格力量上。她的研究在寻求正面的,积极的精神力量。她认为忠恕是最能体现“仁道” “修身” 精神的人格质素,恕道至诚人格是人格中的精品,是种理想人格。她将恕道至诚人格与中庸人格区分开来,认为中庸人格次于至诚人格,是中国人基础人格的核心。[沙莲香,2001] 沙氏的观点给本研究这样的启示:当我们将自恋型人格与儒家文化连在一起时,似乎带来了这样的矛盾----即与儒家中庸之道的矛盾。但如果我们将自恋型人格障碍视作所谓“精品” 人格的病态发展,沙氏的观点则给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心理学空间PO4g'wu(jqJ'gOe

B$h4_ t7e1f*@1R1W0青年学者翟学伟在对被鲁讯先生称为是“中国人精神的纲领”---面子的研究上独树一帜。他以为,由于中国社会是一个重视和讲究“关系” 的社会,中国人相应地把重点放在面子上,因为,面子关系到他人的评价,而评价的好坏影响到关系的保持。由于老要顾全“面子”, 希望在他人的心目中保有良好的印象,常不得不说有违自已意愿的话和不得不做有违自已意愿的事。因而在社会互动中并非要以自我形象“脸” 的建立来获得心理地位---“面子”,做人的重点已不落在自已的人格与品性的施展上,而是放在他人的评价或表面应酬上。[沙莲香等,1998]翟的观点具有闪光之处。心理学空间:Qfj-t;N"u
心理学空间bg$a:P;E-OcN/G
总之,有关人格与文化的关系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国近代的落后与奋进也让许许多多的目光聚焦在中国文化与人格的研究上,这些研究成果提供给我们认识自己的工具,也激起我们对未解之谜深究的兴趣。
*rcE_H3}0心理学空间8e|8Nodpo2v*@
七、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7q(tW-si2q*u2mB0
X${#Hg5jmj7g0著名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分析了近代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现那些对资本主义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人,绝大多数是来源于有新教家庭背景的新教徒。由此,韦伯认为环境-----即家族共同体和父母家庭所首肯的新教伦理影响了资本主义性格的形成。[于晓等译,1987]心理学空间z"ZN b;k
心理学空间&S U0V'Sj0H8m]
韦伯的理论引发了本研究的思路,使我试图探讨以下问题:本文所涉及的一组自恋型人格障碍病人家庭中主导的文化是什么?该文化与这种人格障碍有否关系?这种文化的哪些要素引导了家庭中的亲子互动从而影响了这种人格障碍的形成。
G tx(^(z d B0心理学空间,R9Yu$J1y
学术界的一个较为共同的看法是:遗传的素质仅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所加入的社会生活,取决于个体经历的社会化进程。而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上:宏观的社会文化层次和微观的个体生活情境层次。社会文化层次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宏观背景,个体生活情境层次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微观机制。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影响重大的是个体童年期的家庭生活,其中包括儿童在家庭内所处的地位,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抚养方式[周晓虹,2001]。而实际上,个体的家庭环境是社会文化在某些方面的缩影,并传承了社会文化。
W]}YB]1hgg0心理学空间W D`c I4{0~
持人格发展终身观的学者将认为生命其它时期的社会化过程也很重要。但笔者在本研究中将研究的视野放在家庭文化对其成员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上。因为,中国社会直到当代仍有着与西方社会不同的家庭系统。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它是一个社会单位,一个社会文化系统,它对中国人有着终身的影响。学者们在上述六个方面的观点,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心理学空间 yk3jSj

/d3I C b m0⑴  生理情感是社会化的重要基础,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因素。
R2C(@+Z5u(Z0⑵  幼年期家庭内亲子互动的方式是自我形成的关键。心理学空间!j R*UE8s
⑶  道德发展是渐进性的,是在自我满足、自我保护的前提下,随着情感发展而逐步完善,并发生利他的质的变化。
*k2X3Yd8UjI0⑷  自恋是人性中固有的成份,但随着个体社会化正常的发展,自恋可以发展为爱他人。自恋的固着与环境文化相关。心理学空间8Z*U~,tk{E un
⑸  儒家文化的有关要素导致了中国人性格上的过份理性、过份理想化、权威崇拜、依赖、幼稚、过份在意评价爱面子以致欺伪等特性。
r}"r h_5l%[D0

o9p*DMtG0

!j7bc3r8~7O J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人格障碍 儒家文化 社会化 自恋
«新书《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童俊
《童俊》
文明与进步已能去承载理想主义»
延伸阅读· · · · · ·

 童俊

中德首届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学员。1998至2000在美国TUFTS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并接受心理治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