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兩年——精神分析之旅
作者: 蔡榮裕 / 6443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9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蔡榮裕
a/j3gC'r"D H-xmL0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r]4D7mu;GHT0心理学空间;M!\K `A4JG

R B8v'N@ {t'R0剛從 倫敦回來不久,就得在順應時差之際,也盡快地框進北市療的工作速度與脈絡裡,但心中隱隱若現的失落感仍流動著。書寫或許成為某種處理的方式,因此感謝有此機會表達對週遭支持者的謝意。
6R~F1wj#`0心理学空间A4cQA5|F7`!n
在倫敦擁抱異文化裡的精神分析,其實辛苦多於享受,但苦中作樂似乎也頗有趣。我因各種因緣的支助而在倫敦的 Tavistock Clinic 待了兩年,但是對於精神分析的學習以及對於個人潛意識的了解而言,兩年其實仍只是小小的起步。要回國前不久,在 Tavistock 的圖書管裡遇到同學直子(Naoko),她來自日本福岡,也正準備要回日本,後來她先生靖彥右賀也來了圖書館,他原是福岡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已來倫敦八年了,但因借了不少錢來進修,因此得趕緊回日本努力工作來還錢。這段小插曲一直在我腦海裡盤旋著,或許就是我先前所言的失落感吧。也許就像時差,雖是身體的生物學因素在作怪,然而身體對於倫敦時間的記憶又何嘗不可能是某種懹念與失落。心理学空间k2dJQM,o
心理学空间x%l0M4Q-c
「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主治醫師」仍是我最喜歡的主要專業認同的客體,雖然兩年只是邁向精神分析研究的一小步,但收穫卻是不少,畢竟倫敦的確是精神分析研究的重要園地之一。在課堂與各式的工作坊或研討會裡親自聆聽英國精神分析師的見解,這對於重新再解讀或批判精神分析的文獻似乎有了不同於以前的感受。這得感謝不少台灣精神醫學界的前輩,如宋維村、文榮光等人的直接教誨,以及北市療葉前院長英?,目前院長胡維恆,副院長宋成銘,與各科主任如陳喬琪、林式榖、洪仁政、林亮吟、李文瑄等的支持,不然我什麼也做不了。另外,也頗感謝李宇宙醫師在我還是醫學生時,不時地在酒酣之際(那時候我們以詩為名常在夜市裡大口灌著生啤酒)聽他大談佛洛依德,當時的忠實聽眾還包括王浩威及楊明敏(目前在法國巴黎修習精神分析),我的倫敦之旅或許是當時夢想的延續吧,雖然未來的路仍漫長。而輔大林玉華教授比我早一年到 Tavistock,她的幫忙也是無量的。
2wJ-_8i$lE(U5^i0
(^:H.~~@t T1[0N/f0在倫敦時而匆忙,時而偷閒(現在仍然頗懹念那種只要打開門就可直接走到門外的草皮烤肉的心情),大概還是吞下不少知識與經驗,回想起來可能有些胡倫吞,因此也盼在台灣的未來現實裡能夠具體地慢慢消化及反芻那些經驗。如果在倫敦的胡倫吞是依循享樂原則,也許目前得埋頭地依循某些現實原則來落實我的學習。目前正考慮在北市療成立「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分析研究室」(TCPC Psycho-Analytic Studies Laboratory)作為出發的基礎,只是限於個人實力與時間的侷限,仍還在審慎處理中。
5s#PP5P8w0
7m-Dd y/Kdq{ Vk Q0倫敦兩年又一個月,我主要參加 Tavistock Clinic 的精神分析理論與運用的研究及各式各樣的長期臨床工作坊或研討會的相關課程,另也參加了 The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 的「精神分析理論」與「精神分析與電影」等系列研討會,再加上一些額外在晚上或週末固定每週參加的課程與研討會,如一年的 "Attach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課程與 Lacanian 陣營的精神分析系列週末研討會。另外,我把主軸擺在我個人接受兩年每週五次的個人分析(personal analysis),以上的種種構成了我在倫敦精神分析之旅的主要學習脈絡。
S$T+H Iw0HyO0
r!@v r[~5I0更有趣的是我的兩位小孩在倫敦郊區上小學及其他家居生活與休閒旅遊的種種經驗,也是學習的另類管道,豐富了我對精神分析在英國的生活脈絡裡的了解,也對於英國的政治民情有些許的認識,尤其是北愛爾蘭的錯綜複雜。現在還記得為了讓我的孩子進入一個比較不錯的效區迷你小學,但因為只有一個位置給老二,而老大則沒有空缺,以致於我們跟當地的教育當局呈遞上訴書,然後再去開會討會時的緊張心情。那是一個相當正式的會議,有主席、公正人士、官方律師、教育當局的人等等,還好我們勝訴而且不用花一分錢。更高興的是,當英國友人 Andrew 開車送我及家人去機場前,我太太及兩位小孩對倫敦的依依不捨,似乎也反應了我們當時的複雜心情;當小孩自車內揮手向來自巴西、南非、埃及等不同國家的鄰居小孩道別時,車內外小孩的眼淚雖然無言,但也說出不少事。另外,回國前一晚,友人 Andrew 特別拿了一瓶 15 英鎊(在倫敦算是相當貴的等級)的澳洲紅酒來訪,我早已自備了另三瓶紅酒及吉司,因此,也臨時將來自巴西,在倫敦修習電腦音樂創作博士班的 Akiles 也叫來助陣,那是我的美好回憶之一,直到凌晨近兩點才各自回家。心理学空间~R An1a

5He3D$b0QA!HwU0回台北後欣聞「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已近正式成立的階段,實是相當可喜的現象,也多虧眾多前輩們的努力推動,儘管我個人經驗的有所侷限,加上對行政工作的缺乏興趣,但也樂於以文字書寫提供於「通訊」作為貢獻及分享的管道。由於截稿日期已近,因此,在此先簡略報告我在倫敦的學習概況。心理学空间(R&lw}et

J$W'r y,s }}0在 Tavistock Clinic,我參與的固定課程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則包括三大細項,如「精神分析理論」、「精神分析的運用」與「嬰兒觀察」,這些均是每週固定參與的課程,課程進行的方式是預先告訴一些文獻,參與者先閱讀,課堂上以圍成圓圈的方式而坐,老師提綱要,然後學員發問或討論。「精神分析理論」主要從佛洛依德談起,這花了一年(我也同時選修了另一位精神分析師所帶領的佛洛依德研討會,也是一年的課程,兩者取材各有特色)。第二年則包括討論 Abraham、Klein、Bion 及 Post-Kleinian 的理論為主,穿插觸及 J.Bowlby、Winnicott 與 Kohut 的一些概念。整體而言,Tavistock Clinic 主要以 Kleinian 為主要的思考取向。
;uA%D6j`@/j0心理学空间ew cj2jb
關於「精神分析的運用」,則以每個學期為單位(一年分三個學期),主題包括對戲劇、電影、大眾文化……的分析。至於「嬰兒觀察」則是每週一次,每次 50 分鐘實地在嬰兒家中觀察嬰兒,只觀察不做任何的直接接觸介入嬰兒與母親的互動,然後寫報告,再於三人小組加上指導者的小團體裡每週討論觀察的結果。這是頗精神分析取向(或許說頗 Kleinian 取向更準確些)的過程,與其他學派研究嬰兒發展的方法頗不同,有機會再多談,或者可與輔大心復系林玉華教授討論。但我只觀察那嬰兒從出生第 10 天起直到一歲多,因為我原先想以暫停觀察,留待第三年才繼續,並以此為由讓自己以較便宜的學費且「合法」的簽證理由再多留一年(其實主要是想延長我個人的 personal analysis),但遺憾因為工作與經濟上的種種現實因素而須返台。
8~cN k-f:KG$r$y3BGu0
0zk F;oOWT0我在 Tavistock Clinic 參與的第二大類課程則是一些臨床案例討論會,我參加了包括青少年飲食障礙、精神病(psychosis)、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前的評估、精神分析取向家庭治療、精神分析取向團體心理治療等等研討會,這些皆是每週一次的討論會,由當地的治療師就他們的個案加以紀錄而提出於研討會中討論。由於皆是得付費才能參與的研討會,因此大家似乎皆相當珍惜那些時段。也因此認識了一些來自不同國家的治療師,例如有位來自巴塞隆納的治療師,當我提及想與家人去她的故鄉過聖誕節,她竟然很快答應並表示可以免費讓出她們在市區的公寓,而她與先生及小孩則去效區度假。我們抱著不確定的心情去住了一週,他們不但安排接送機還又開車載我們去郊區的家享受午茶,到現在還有些不相信這種事,但它是真的發生了。心理学空间/VO C0J A e(@
心理学空间U6]Y)E'j
至於在 The Institute of Psycho-Analysis 的精神分析理論研討會,每週由一位英國當代精神分析師裡各門派的代表人物談他們的理論,之後再以 10-12 人為單位分組討論,成員及領導者是固定在同一個小組,我參與的小組領導者工作於英國近來以處理 perversion 個案而聞名的 Portman Clinic,他是英國獨立學派取向的精神分析師。因此在理念與技術上頗有別於我在 Tavistock Clinic 的 Kleinian 取向(他們少稱為自己是「客體關係理論」取向),亦有別於我的分析師的 Kleinian 取向。
b#HFdz)k t0心理学空间q8O8d*CA-h'P J
以上的報告提及了我個人的某些收穫,但也點出了我自己的侷限,例如理論的侷限,其實我個人在理論上更喜歡 Bion 的精神分析見解與哲思。收穫值得欣喜,而侷限是個遺憾,然似乎也是另類值得發展注意的空間。但這些皆是外在的內容,因為我覺得最有收穫的是我的 personal analysis,每週五次,躺椅式,進行了兩年,雖然以英國人的習慣而言,那只是短期的分析治療,因為精神分析之路對於英國的保守傳統而言,他們服膺佛洛依德的看法,認為那是漫長的路途。我個人的經驗也讓我相信這種說法,但那已花掉不少我在台灣累積的身外之物-錢,而這也是在倫敦待兩年即回台灣的重要現實因素。
1[nBW a Ks1g0
5v0d8ElT&e0先談至此,有機會再多談一些或許更有趣的學習與生活經驗。心理学空间Xk \-i&?$hJ7J4IxS[

心理学空间;G7y6Xt E7P(Fw ~F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没有了 蔡榮裕
《蔡榮裕》
長久沈默之後——精神分析短箋(一)»

 蔡榮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英國倫敦Tavistock Clinic精神分析研究、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
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監事
專長:精神分析、心理治療與精神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