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庸实践思维初探
2008-8-27 18:16:00
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庸实践思维初探[1]
白鲁恂(Lucian Pye)曾经说过一句有关中国人的至理名言,值得用来做本文之开场白。他说,中国人没有「做什么」(what)的问题,只有「怎么做」(how to)的问题(Pye, 1968)。言下之意是,中国人都知道应该以道德作为做人处事之准则,礼义廉耻也背得滚瓜烂熟,但是遇到具体情境到底要如何根据这些大准则去做,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也是经常让人踌躇不决的地方。但是,也正是在这里,才牵涉到儒家思想的精华--自我修养的问题。本研究正是想就借助儒家中庸的思想,对这个「怎么做」的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研。我的论点主要是认为,中布实践思维是中国人在处理日常生活人、事、物时,所惯用的思维方式。它后面有一套独特的世界观,包括如何感知人、事、物,什么是重要的、值得做的,凭什么原则来判断及衡量等,在支持这一惯性思维。所以探研中庸实践思维,就是在探索中国人的世界观。从这一世界观出发,来看中国人的行动,才能看到其深层的心理意义。
一、前言
白鲁恂(Lucian Pye)曾经说过一句有关中国人的至理名言,值得用来做本文之开场白。他说,中国人没有「做什么」(what)的问题,只有「怎么做」(how to)的问题(Pye, 1968)。言下之意是,中国人都知道应该以道德作为做人处事之准则,礼义廉耻也背得滚瓜烂熟,但是遇到具体情境到底要如何根据这些大准则去做,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也是经常让人踌躇不决的地方。但是,也正是在这里,才牵涉到儒家思想的精华--自我修养的问题。本研究正是想就借助儒家中庸的思想,对这个「怎么做」的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研。我的论点主要是认为,中布实践思维是中国人在处理日常生活人、事、物时,所惯用的思维方式。它后面有一套独特的世界观,包括如何感知人、事、物,什么是重要的、值得做的,凭什么原则来判断及衡量等,在支持这一惯性思维。所以探研中庸实践思维,就是在探索中国人的世界观。从这一世界观出发,来看中国人的行动,才能看到其深层的心理意义。
二、中庸实践思维探研的理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