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鴉與夢境》書序
作者: 王浩威 / 6080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19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Y8MN|4g n4J }*gd0心理学空间p'? p/gm M ~ @p9z
《塗鴉與夢境》
|,b.f~%v%H)Y+d0Therapeutic Consultations in Child Psychiatry
4X+B$~1vxz/q^a0
]'bIsD_0作者: Donald W. Winnicott
le(mN&WC2bc0譯者:廖婉如
/p1k;hOT2wi Bvb0書系:Psychotherapy 021心理学空间|,^2W gAo*b k]9P/x_
定價:520元心理学空间a|/L#P9a+I(^
頁數:464 頁
$G0en6yA;Y ? qk0出版日期:2007 年 12 月 14 日心理学空间V{w{Xcz
ISBN:9789866782183
u3l@;od M0
A/D b9Mdjme0
書序作者:王浩威/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心理学空间{ew#iL"R8o.M
心理学空间+i-X9W.m E'U4@T
  1971年元月,溫尼考特在睡眠中去世。當時的許多訃聞中,現在重讀,最有印象的是一位同樣也是小兒科醫師兼分析師的好友Peter Tizard所寫的︰「若說他十分瞭解兒童,我會覺得這話聽來虛假而有點施恩意味;倒不如說兒童瞭解他,他和他們是一體的。」心理学空间 gLfCCij8q;D
  我自己是住院醫師階段開始接觸到溫尼考特的著作。當時的台灣並沒有人提到客體關係理論之類的,僅有的精神分析理論還是侷限在佛洛伊德和其後的自我心理學,特別是心理防衛機轉一類的。當時所教授的心理治療,還包括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取向、行為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第一次有機會談到客體關係理論之類的,是在宋維村醫師一對一的心理治療督導時,我提到當時看到的幾篇溫尼考特的二手文獻,才發現從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回來的他,原來也閱讀過相當多的克萊恩和溫尼考特等。也在那時候,楊明敏、蔡榮裕和我,再加上稍長於我們的張凱理,還有周勵志、劉嘉逸等幾位還是訓練中的精神科住院醫師,開始了關於精神分析的非正式聚會。當時,我們還不認識在美國的林玉華(雖然她晚幾年也回來,帶給我們更多也更深入的克萊恩),更不知道過幾年就回來,在梅寧哲診所訓練的楊幹雄醫師。心理学空间3r frt8GM:M q LU
  溫尼考特是容易教人著迷的,至少對我是如此的。1989年末,開始擔任總住院醫師的我,必須做一次台大精神科全科演講。依當時的趨勢,我應該選擇更生物取向的題目,譬如我已經回顧詳盡的癲癇與精神病理之關係或僵直(Catatonia)的神經生理機制,或是更實用取向的,像自己喜歡的「治療性社區」運動這類的討論。然而,猶豫再三,還是選擇了「溫尼考特的理論和其背景」作為主題。心理学空间"ASv\X
  這樣的著迷,事隔十八年後再回頭,無疑是有許多可以談論的,包括自己很幽微的個人層面。其中一點是後來許多學者專家討論溫尼考特的影響層面也必然會提及的,就是他將社會環境納進精神分析的理論架構。
-bDI`N } bf0  今年(2007)十月,曾任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即榮格學派)會長的克許(T. Kirsch)來台灣講課。私下談話中就提到了溫尼考特與榮格學派的關係。曾經在六○年代初,擔任英國精神分析學會會長的溫尼考特,是跟當時英國最重要的榮格分析師福德罕(M. Fordham)頗有深交的。也因此在他去世後,因他而成立的塗鴉基金會,榮格派學者也經常出現。知道精神分析歷史的人都曉得,英國精神分析在當時嚴峻的氛圍下,經歷撕裂爭鬥,於是壁壘分明形成安娜佛洛伊德和克萊恩的兩大陣營,正彼此忙著以各自認為的「正統」來檢視每一個人。然而,溫尼考特仍不忌諱地和榮格學派來往,甚至和當時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視為敵寇的法國拉岡(J. Lacan),也保持一定的私交。他獨特的包容性是精神分析史上少見的,甚至是心理治療史也不容易看到的。心理学空间-PX)w7J{N#@F1Z
  這是他和榮格學派繼續交流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也就是溫尼考特比起正統精神分析學派來說,更重視社會環境和文化對個人心理的重要性。而這一點,剛好是佛洛伊德認為榮格過度強調的。
"vU6@P|PU0  當然,八○年代的我並不瞭解這時代背景。只是,在當時社會運動風起雲湧的台灣,溫尼考特理論的廣闊,讓我自己走入精神分析理論的細微迷宮時,還不至於覺得離開了人群。
n@i#P2t A0  溫尼考特吸引當時我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的態度。就如本文一開始引用Peter Tizard的追悼文字,可以看出他不只是可以接受移情和反向移情來做為治療工具(這是客體關係理論對佛洛伊德學說的一大突破),他甚至是活在其中。多少年來,對心理治療或精神分析而言,移情和反向移情這一類的告誡,固然一開始是尊重和保護個案的立場,最後卻形成一種道德訓斥,使得治療者和個案之間的距離更遙遠。對當時的我而言,我開始知道要如何才能表現的像一位心理治療專家,只是,那樣的疏遠,卻愈來愈不像當初選擇精神醫學的自己了。溫尼考特對我的吸引,在當時的潛意識裡,是有著這一股我多年以後才辨識出來的原因。
5H9g/?0VLH0  1990年後,我在花蓮工作四年。當時,宜蘭的王怡靜醫師出國一段時間,我成為宜花東半壁台灣唯一的兒童精神醫學醫師。一般的門診看成人的個案,特別門診也以青少年為主。偶有兒童個案,也沒足夠的能力做深入治療,反而是評估診斷上,開始運用溫尼考特的塗鴉技巧。當時不懂藝術治療之類的表達性治療,只有一些遊戲治療的經驗。溫尼考特總是能以最簡單的工具,最彈性的方法,就完成相當深度的評估,甚至是治療。壓舌板的遊戲就是一個例子。只是當時的醫院,已經用可拋棄的竹片取代殺菌處理、亮晶晶的金屬壓舌板了(當然,在診桌上,嬰兒小手可及範圍內,故意放一枝筆也是辦法),一張紙、一枝筆就可以的塗鴉,是幫助我與兒童交流的方法。也因為如此,當時開始研讀這一本《塗鴉與夢境》。
pl B%f Y5ydl2jrKC0  多年以後再重新閱讀,又看到當時沒有察覺的深度,特別是關於夢的運用,包括如何轉折成夢的討論等等。這也許就是溫尼考特,他的著作像文學作品一樣,永遠可以一讀再讀的。這也難怪,隨著歲月過去,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療許多理論大師輩出,甚至也發生瑪殊?汗(Masud Khan)事件而一度對他質疑,溫尼考特的作品還是永遠帶給人許多啟發的豐饒之地。心理学空间"ho't4^|NOj^

F*[N#G3n4_8M02007年十二月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殺人之門》書評 王浩威
《王浩威》
讓經驗的共享,減低災難的傷痛»

 王浩威

台灣南投人,一位經常出沒在極緻藝術殿堂和前衛怪誕廢墟的觀眾。偶而寫寫評論和文學創作,剛好是專攻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師,目前專職從事心理治療。著有《一場論述的狂歡》、《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海岸浮現》、《台灣少年紀事》、《台灣查甫人》、《憂鬱的醫生想飛》、《打開情緒 Window》、《與自己和好》等。

專長

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
心理學
社會學
個別心理治療
家族治療
社會或文化精神醫學

學歷

高雄醫學院(現為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科醫師代主任(80.10-84.6)
臺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84.10-87.9)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88.3-90.3)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90.8-93.12)

現任

財團法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90.11~)
台灣精神醫學會心理治療學術研究組召集人(92.11~)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96.12~)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心靈工作室負責人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

相關著作

一場論述的狂歡
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
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
海岸浮現台灣少年紀事
台灣查甫人
憂鬱的醫生,想飛
與自己和好
阿米巴詩選
非洲黑人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