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十三)
作者: 陳政雄 / 6957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21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Es7Z%Y&}8L9p9RO

客體關係也好,各種諮商學派治療甚至是精神分析也好,都希望藉由自己學派的治療理念及技巧來解除個人所遭受的煩惱痛苦。所謂心病還得心藥醫,身處這個科技文明年代的人,對於心理情緒方面的困擾,已經能夠接受該尋求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的觀念。若是在以往民智未開的年代,民眾遇到個人心理情緒上的困擾、家庭遇到親子之間的衝突、夫妻遇到雙方相處上的難題時,多會尋求諸如算命或求神問卜等非正統的方法來尋求解決。而事實上在中國的文化系統內,似乎也沒有發展出心理諮商師或治療師這一種職業角色,民眾的心理諮商或治療的工作就分散在卜卦、算命、求神問事等民俗行為內;或者受到心理困擾的個人開始從事修身養性的修行功課,藉此來尋求個人煩惱的解脫。此外,在傳統的刻板印象中,也有人將「頓入空門」──出家修行,當作解決心理困擾、逃避煩惱痛苦的消極方法。自從西方的心理諮商及心理治療學科引進東方文化系統之後,諮商師及心理治療師這一個領域的從業人員越來越多,而有心學習諮商治療技巧,以幫助他人解除煩惱痛苦的非專業人士也逐漸在增加。

kk6H HKC*S0 心理学空间{` Dt9t-b? d

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種現象,或許與經濟繁榮、社會高度物質化後,追求聲色享受所帶來的苦惱與失落有關;而大家對心理情緒安適的重視,以及希求反璞歸真的心態,恐怕才是現代人對諮商治療師需求暴增的關鍵因素吧!但是,這些看似是關鍵因素的原因,也可能只是表相上的因素,實質的真相或許應該是:這一些投入諮商及治療訓練實務的人,內心深處所需求的,是個人對生命存在質疑的開解以及對生命意義的追尋。他們企圖藉由自己接受訓練成為一位治療師,以及藉由幫助他人解決其心理困擾的過程,來解答他本身對生命的困惑。事實上,這一個生命意義追尋的歷程,自有人類以來就持續進行著,迄今也未曾中斷過:例如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佛示現降生在印度迦毗羅衛國為悉達多太子,於長成後出家求道的過程;例如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及亞里斯多德師徒等人對真理的追尋;例如中國神話之夸父逐日、希臘神話中不斷推巨石上山的薛西弗斯,以及諸多中西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其神話事蹟內容所代表的意涵1;例如西方極具影響力的哲學家尼采2,為了追尋生命的意義而抑鬱寡歡,終至顛狂;還有以悉達多太子求道故事作為背景,而寫出《流浪者之歌》3一書的作者赫曼.赫塞,對人類內在精神真實體驗的探求等,都是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對生命意義提出疑問而引導人類共同尋找答案的例子。

3D.y7J1P`~X0

&y+O,Fy`%`k"u ]"g0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基本上是由一般人慣稱為「個案」的當事人與「治療師」所組合而成。對治療師而言,他必須去瞭解、洞察個案內在的心理狀態,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治療師本身是「主體」,而當事人則是被觀察理解的「客體」;然而若從當事人的立場來看,雖然他有求於治療師的專業協助,可是在他對治療師尚未有清楚的認識、不確定治療師有無能力幫他解除心理困擾之前,內心潛藏的深處其實一直都在惦量著「我的治療師是否值得信任」這一件事情,都在評估著治療師的能力,也一直考慮著是否該透露出更多自己的秘密讓治療師知道(當然,這一個心理歷程是在潛意識層面運作,很可能不為當事人所知曉的)。因此,這種情況之下的當事人就成了「主體」,而治療師反而退居成為被觀察的「客體」了。這種心理互動歷程,在諮商治療的過程中一直不斷的上演著,因此從「關係」變化的觀點來看心理治療,就是在當事人與治療師之間進行著主、客體角色更迭變換的戲碼,因而產生了一般人所認知的心理治療;然而,擔負著解除個人煩惱痛苦使命的心理治療歷程,真的只是原本不相識的兩個人之間,由陌生逐漸到互相瞭解並進而產生情感連結與投射,以及主客體角色不斷變換的過程而已嗎?

/zz8i g)b5v0 心理学空间H6{*e:l.dPK

依之前文章的內容可以瞭解,佛教的生命觀認為因果的酬償與善惡因緣有關,因此「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相遇,並非是機率的偶然,而其實是一種因緣際會的必然。就如同某一個小孩,會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會在成長過程中遭受到如何的對待,從佛教的觀點而言,其實都不是偶發的事件,而是在這一個小孩子出生前,就已經寫好了人生這一齣戲的腳本。親子雙方都是「潛意識地」依著劇本的情節來演出,即便偶而會有天外飛來一筆的脫稿內容,但大多數都離不開原來早已架構好的劇情範圍。同樣的,日常生活中的朋友關係、職場老闆與部屬的關係,或者是每天行色匆匆中偶然相遇的陌生人,其實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淺與我們自己有著那麼一點過去世的因緣。只是因果甚深極甚深,唯 佛與佛才能具足了知,無聞凡夫的我們只能想像一二,而無法如實瞭解。既然是如此,一位「個案(當事人)」來找一位素未謀面的「治療師」以尋求心理諮商治療時,他們彼此之間會是因著什麼樣的宿世因緣,才成就這麼一段「邂逅」的關係呢?這恐怕會是一件相當耐人尋味的事情吧!心理学空间u9i bJ7t

心理学空间Bx9B&VzF4Z'r9{7o

上文提到過,心理治療是「個案」這個有煩惱痛苦的當事人與「治療師」這一位有能力解決煩惱痛苦的專業人員,彼此之間主客體角色不斷互換的過程。然而,不管是有痛苦煩惱的人或能解決痛苦煩惱的人,「人」之所以能成為主體或客體,並不單單只是因為具有物質性的身體,而是因為同時也具有與這一個身體並存,並且可以產生功能作用的心識,才能成就雙方成為主、客體而可以彼此溝通互動。因此,如果從心理動力的觀點而言,現代心理學所探討的諮商心理治療的歷程,其實更應該說是有煩惱痛苦的當事者,他的「能了知治療師心理活動痕跡的心理能力」與「能被治療師的心理能力了知的心理活動痕跡」,以及能解決煩惱痛苦的治療師,他的「能了別個案心理活動痕跡的心理能力」及其「能被個案了知的心理活動痕跡」等,這一些複雜的心理互動過程,才構成了我們所謂的諮商或心理治療。而若是從唯識的觀點來看,心理諮商或治療其實是個案與治療師彼此之間,各自的八識心王與其所相應的心所法的互動過程4;或者可以更深細的說,是彼此各自的如來藏所執藏的種子,遇緣現行後所產生的種種互動之總和5心理学空间9F6M F1b;j

心理学空间3R8Q%i5D i4h6KF

因此,從唯識的觀點來看,一位個案與他的諮商師或治療師之間,之所以會有機會相遇而成就諮商治療關係,並不是隨機發生的事情,其實是有宿世的善惡因緣這一因素在運作。因此當治療關係逐漸加深,彼此之間的業緣牽動得更多時,兩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也會逐漸顯現而變得強烈。這種現象看在西方心理學者眼中,會將其理解為是一種情感轉移的「移情現象」,並認為是個案將其生命歷程中與重要他者的外在關係,「潛意識地」帶進了諮商治療情境中,進而投射到治療師身上所產生的效應。因此,西方心理學派的治療師認為移情現象不是針對治療師本人而發生,而是因為治療師的存在,以及治療師本身的某些特質與個案生活中的重要他者之間的相似性,才導致其潛藏情感的投射;然而如果以唯識的觀點來看移情現象中的愛恨情仇,治療師其實並不那麼無辜,治療師根本就擺脫不了責任的。在移情關係中,治療師可能不必然要承擔百分之百的責任,但移情現象中所投射及反映出現的關係,與其說是個案生命歷程中與其他的重要他者之間所發生過的情事,毋寧更應該說是在過去的某個時空當中,個案與治療師之間所曾經歷過的生命歷程,在經過生命不斷的輪迴流轉,來到了這一個時空,又因緣際會有了這一個相遇的時節,才又在治療的過程中逐漸呈現出來。心理学空间 O8W D0f"^,c

{s%t$lL.fj9oc,t_p0所以,個案與其重要的他者之間的愛恨情仇,表面上看似乎是個案心理困擾或心理疾病的根源,然而從唯識的觀點來理解,個案這一生與某些人之間的關係好壞,其實只是無量劫以來,不斷熏習累積的煩惱與習氣之呈現。個案真正該解決的,並不是「與重要他者關係好壞」這一個表層現象,而應該是久遠以來所積集的習氣煩惱。這種煩惱習氣,你要把它說成是潛意識心靈地下室內深藏的污穢積垢也好,或者將其描述為心靈深處的陰影或黑暗力量也好,心理學家所企圖要表達的,其實已經稍微碰觸到這種污垢或陰影的根深柢固與難以清除的特性,因此常常需要歷經很漫長的治療歷程,才能夠產生些微的治療效果。只是這種煩惱習氣之難以對治,遠遠地超過心理學家所能理解的。因此,從唯識的觀點來看,每個人自無量劫以來所積集堆累的習氣,確實需要經過漫長的熏習歷程來對治,而這一點並非現代的心理學所能觸及,因此以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而企圖解決人類心靈深處的煩惱痛苦,是很難以見效的;但是從真實佛法、從生命實相的觀點所發展出來的修行(修正自己不良的身口意三行)方法,則是從煩惱習氣的根本著手對治,是更具有事半功倍效果的改變歷程。因此,這一套對治煩惱習氣的修行法門,應該是更值得忙碌的現代人來接觸與學習的。心理学空间t+VZpF4L]U;k

心理学空间,zYZ x|wA,XY

談到心理治療的學派,最為心理治療師所嚮往學習的,應該就是精神分析了。精神分析心理治療6發端於1895年,當時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兩人共同發表了《Studies in Hysteria》這一本著作,之後精神分析就在相關人士的支持及推廣之下逐漸在精神心理學界、文學藝術學界及教育哲學界等場域嶄露頭角並發揚光大。弗洛伊德認為性驅力、對性的壓抑以及伊底帕斯情結等,是讓一個人出現心理症狀及疾病的原因;而弗洛伊德之後繼者中,對其性驅力理論提出修正的分析師如克萊恩7,則提出了迥異於弗洛伊德觀點的看法,而以潛意識幻想(Unconscious phantasy)8為立論基礎,並主張母嬰之關係好壞是日後個體會不會出現心理困擾的關鍵因素。克萊恩認為,出生後的嬰兒並非是一張白紙,而是充滿了複雜且衝突的潛意識幻想。潛意識幻想不同於弗洛伊德所提出來的白日夢或意識的渴望,是一種與生即具有、並且會對「母親」這一客體產生渴望、忌羨與怨恨等情愫。因此,即使嬰兒的意識心在其出生後,因為尚處在學習的階段,而偏向較簡單的思惟,但嬰兒投射到「客體」的情感內容卻是極為複雜的9心理学空间5c]8Ew qZ

/Z peTX0當然,與外在環境訊息接觸有限,意識思惟、了別能力又很粗略,幾乎是低能的嬰兒,之所以能「投射」出這麼複雜的心理運作內容,依精神分析師的認知,自然是與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潛意識有關;但事實上,從生命實相的觀點而言,則應該要說是與唯識所探究的意根末那識有關才正確。意根末那識是如何讓這一些複雜的心思運作表現出來,嬰兒腦袋瓜中這一些複雜的心思,究竟又是從何而來(是天生形成或後天累積),自然也都是唯識所要探究的深奧智慧的內容,這一些內涵其實都不是包括我在內的無聞凡夫們所能肆意窺探的。從心理學的觀點而言,不管是古典的或修正後的精神分析,對潛意識的看法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都認為潛意識具有讓一個人產生煩惱及痛苦的特質,這一認知與唯識對第七識末那的理解大體上並沒有違背;然而精神分析認為潛意識具有攻擊性及破壞性這一點,從唯識的觀點來探究的話,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待續)心理学空间dHV$L/hb.c

心理学空间hr7n|4y,WSr

參考文獻心理学空间9T"m]])@Ngu#Ywc9f

  1. 「這樣的一種神話生命觀似乎與人生有著某種程度上的契合,我們在閱讀神話的同時除了將它視為文學作品、遠古傳說之外,似乎也看見了一面鏡子,在映照著自己的人生與生命。」《從夸父追日與薛西弗斯的神話看其象徵的生命意義》一文。
  2.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語: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是德國著名的哲學家,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出了廣泛的批判和討論。他的寫作風格獨特,經常使用格言和悖論的技巧。尼采對於後代哲學的發展影響極大,尤其是在存在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上。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采是一名文字學家。24歲時尼采成為了巴塞爾大學的古典哲學教授,但在1879年由於健康問題而辭職,之後一直飽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潰,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在母親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3.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36617
  4. 上文所說的心理能力包括了八識心王的見分及五遍行、五別境心所法的功能;心理活動的痕跡則函蓋了其他包括善心所、煩惱心所等在內的種種心所法。
  5. 這裡所涉及的種子,包括了治療者與被治療者各自的第八識中所執持的種子:其一是可以讓五蘊、十二處及十八界等出生及運作的「本性住種」,其二是因於不斷的熏習所形成的個性、特質及諸種習氣之「習所成種」,其三是兩人各自在過去世所造作過的「善惡染淨業之業種」,其四則是兩人之間在過去世所結下的「善惡因緣之業種」等。簡單的說,就是雙方的八識心田內的諸種子現行後,所出生的五陰十八界彼此在溝通互動,這過程當然也包括了雙方互動後,對彼此的諸種種子回熏後所產生的影響。
  6. 精神分析是奧地利精神醫學家弗洛伊德在19世紀末開創的一種特殊心理治療方法。其特點是通過分析來瞭解患者潛意識的慾望與動機、認識與挫折、衝突與應激的反應方式,體會病理與癥狀的心理意義,並經指示與解釋,讓患者獲得對問題之領悟;經過長期的治療,善用患者與治療者之間產生的轉移關係,來改善患者對人的關係,調整心理結構,消除內心之情感癥結,以促進人格的成熟及適應能力。」
  7. 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 1882-1960)在當今的精神分析學界普遍被視為客體關係理論與兒童精神分析的創始者,她的理論一方面保留弗洛依德提出的本能驅力,另一方面大力擴展客體及客體關係概念,而她對客體關係的創新看法,尤其是兒童在前伊底帕斯時期的心理衝突(對客體的投射與內射)及母親在兒童人格養成的重要性,則漸漸脫離正統弗洛依德精神分析。」
  8. Unconscious phantasy Klein termed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 of instinct unconscious phantasy (deliberately spelled with 'ph' to distinguish it from the word 'fantasy'). Phantasy is a given of psychic life which moves outward towards the world. These image-potentials are given a priori with the drives and eventually allow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complex states of mental life. Unconscious phantasy in the infant’s emerging mental life is modified by the environment as the infant has contact with reality」(筆者意譯:克萊恩將本能的心理面向稱之為潛意識幻想,並特意的使用ph作為該字的字頭以與fantasy作區隔。潛意識幻想本質上是一種向外在世界延伸的精神現象,這一些具有形成種種心像潛能的幻想,是先驗性的具有驅力的特質,而且可以讓個體發展出更複雜的心理、精神生活。嬰兒的潛意識幻想會在其心智生活的發展過程中,因為接觸到周遭現實環境後而有所修正。)心理学空间6WR Q&Bn;|
    「對弗洛伊德來說,原欲和攻擊沒有結構的現象,其形式不止受限於驅力得到滿足與否,也受限於身體的發展階段;但是對Klein而言,『本能』天生就依附在客體上,它是『原始幻想』的先兆(Klein用Phantasy而非Fantasy,來區分潛意識的幻想與白日夢或意識中的渴望)。因此心智生活的基本單元應是與客體有關的潛意識幻想,而非如弗洛伊德所言,為了釋放本能的欲望才創造出客體來。精神分析學界持續有的爭議是:到底嬰兒所擁有的知識中,有多少成份是天生的,又有多少是來自後天的發展過程。對Klein來說,破壞性及潛意識幻想都是天生的,也是初級的(原始的);但是對弗洛伊德來說,潛意識幻想來自挫折經驗,因此是次級的。Klein認為嬰兒的心智裡有許多對客體的複雜影像,例如在『妒羨與感恩』(Envy and Gratitude,1957)一書中,她說:『嬰兒在潛意識裡天生能覺察到母親的存在,這使嬰兒有了「本能知識」,這些知識是嬰兒與母親維持早期關係的基礎,因此Klein認為在心智生活開始之初,潛意識就有了特定的內涵,她稱之為潛意識幻想』」(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踐,林玉華、樊雪梅譯,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頁39)
  9. 從個體的潛意識所投射出來的幻想內容,是精神分析師所樂於談論的,這一些投射內容的複雜性可以從精神分析對許多心理現象所作的「詮釋」而一窺其面貌。然而,精神分析雖然提出了許多令人驚豔的理論觀點、論述及詮釋,但是這些說法之間的差異性卻導致不同學派之間無法達成共識。這些理論論述都具有相當豐富的意象,將心理動力的可能做了極度的推演。只是這些豐富的心理動力內容,卻因為難以提出科學實證之資料,來證明其所提出來的詮釋,確實是人類深層心理的共同現象,因此至今仍然遭遇到相當多的非難。雖然弗洛伊德的某些觀點有可能是目前的科學認知所無法解釋的,但弗洛伊德的很多觀點,則已被許多學者證明其立論基礎及推論之錯誤,因此才會不斷地遭到後繼者修正或否定。由於這一先天上立論基礎錯誤的前提,因此才導致弗洛伊德之後的學者相繼提出了批判,而形成了「後弗洛伊德」時代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景象。2005年,在「後現代精神分析」的大本營法國,甚至還出版了一本書──《弗洛伊德批判——精神分析黑皮書》,這應該是近年來對精神分析批判之集大成者。而在科學界越來越注重實證證據的這個年代,無法實證的理論及學派勢必會逐漸被潮流所淘汰。對比於精神分析,探討有情眾生的隱微心識與生命實相的佛法,則隨著科學家對自然界的研究越加深入之後,所歸結出來的結論則是逐漸的證實:佛教經典內的現象敘述及所揭櫫之法義,是真實的義理,而非憑空想像的言語或神話。也因於對這一現象的瞭解,筆者才起念撰寫這一系列文章以揭櫫佛法的實證性,讓有緣人能得以早日接觸並修學真實佛法。但平心而論,弗洛伊德其實還算是一位有世間智慧的學者,能夠在人類的複雜心靈活動中觀察到「潛意識」這一個隱微的心識,也「系統性」的整理了「潛意識」這一個隱微心識的功能作用並發表於其鉅著中。只可惜他沒有因緣修學真實佛法、無法建立正確知見、無法如理作意,導致他的許多創見都只能遺憾地成為臆測及想像。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只有一種或多種精神分析?——談唯識學與諮商治療(十二) 陳政雄
《陳政雄》
【網交甜心】醫師影評»

 陳政雄

台北市立療養院住院醫師
台北市立療養院主治醫師
美國密西根大學附設醫院自閉症特別門診進修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精神科主治醫師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身心障礙鑑定學障組委員
財團法人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