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心理治疗
作者: 丛 中 / 6936次阅读 时间: 2010年6月22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v^C f7Z0作者:丛中心理学空间l{(If/K v }Y-J+c8cWS
单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n$O]G)I%d"xL&F0(转自《上海精神医学》2009年,第21卷,增刊,P459-463) 心理学空间F#P&wl%M&E,o#B

心理学空间5x\7t j:@


,j&aYMBtn0心理学空间.FC%eiHo5DL
“别人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把你当客体),只有我关心你飞得累不累(把你当主体)。”心理学空间Tu#i dt
心理学空间s4s/VNd3E7T|u2l dfT

7Ub$G%X7?d0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着一句历史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作为他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文艺复兴时代法国思想家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现代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索的最高目标”。心理学空间.|jn,VyIH
心理学空间%`?F2yI @-I.M
心理学,在研究感知、记忆、思维等取得丰厚科学成果的同时,也越来越强烈关注 “人是什么”、“人,如何认识自己”。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到克莱因的客体关系学说,都在向我们昭示:“认识自我乃是心理学探索的最高目标”。心理学空间AX"{L,D*`N \

8@U.F`mU3p0一、 “主体”的概念心理学空间 m`4@$V5j ?w

T2\"N{e)X:g$|!y#bP M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想:“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我去做这么多事情?”、“我这样受苦受累地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谁?我又是谁?”笛卡儿也曾经提出“我思故我在”,试图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确定自我的存在。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人们试图感受到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可以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去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内心会产生一种“一切尽在把握之中”的主体感受,以对抗自我内心的幻灭感、恐惧感、非自主感。心理学空间3XVy)Q D

Mm(~9}R(K%S\C0“主体(subject)”与“客体(object)”,是一对儿概念。“主体”是行为活动的拥有者、发出者。 “客体”是行为活动的对象。主体与客体就是表示活动者和活动对象之间特定关系的哲学范畴。两者相对比而存在,并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二者统一起来。比如:“我吃饭”。“我”是主体,“饭”是客体,两者通过“吃”这样一个行为而联系起来。心理学空间 zv8X%om
心理学空间%f.xk;I:@*Yg
在整个物质世界里,本没有什么“主体”与“客体”,只有物质,一切都是物质。人,作为一种生物,新陈代谢、生老病死,属于物质的存在和运动。但是在人的心理内部,则有了“主体”与“客体”之分: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是坐标系的原点,自我中心地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时,放眼望去,我和你,我与环境,两者相对比而存在(对外部世界的视觉感知体验),我感到“以我为主”,我能感受到我自己的愿望、心情和想法,我能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我是“主体”,他人及环境就成了“客体”。
KfC0x"s4^0心理学空间-R+^5EQO5\6t#Uz@
主体与客体,可以随时间和具体的场景的不同而相互转换。比如,为了让自己(主体)过上好日子,就要委屈自己(作为客体)去努力工作,去挣钱,挣钱的过程中,就会动用自己(主体)的脑力和体力;而挣了钱之后,再去给自己(主体)买好吃的,或者去旅游,享受生活。其实,个体,同时具有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这两种成份,只是在某个场景中,其中的一个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而已。从心理内部来说, 个体自身存在着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主-客体关系”。心理学空间(G cW2T#Q Z
心理学空间YHGr$?&B
在某种特殊心理状态下,人会忘乎所以,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让主体自我与客体在心理上瞬间融合。比如,“庄周梦蝶,蝶梦庄周”、“相看两不厌,唯有静亭山”。
$eX:g8CJ m8qy%D3I d0心理学空间3J'YP2K a8}M
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主体”,把别人或其它事物当作“客体”。当说自己是“主体”的时候,一定同时伴随着一个他人“客体”的对比存在;当我说“我是主体”的时候,你心里也会想着你是“主体”,你也可以说“我是主体!”在人际关系中,两个主体之间的人际互动,叫做“主体间性”。
@|V(d [)Zd)X5t0心理学空间xJa"q!Q5i*w6u w n
二、个体(self)概念的历史变迁:以个体为“主体”/“客体”?
D'vc w7`-`1~z'IX'}^0心理学空间7h%{AgH$Gd4H

8f'A Xt4Y`w0在哲学中,主体就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导者,整个人类可以是主体,每一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人,无论是“我”、“你”、“他”,也可以被看作“主体”。在法学中,主体是法律权利及法律义务的拥有者。
}[S6m6fI1A0
!TT+YrtfBFz0在心理学中,不同的学派,其主体的概念与含义也有所不同。
3[M.Lp C@4ws;OZ]0心理学空间:m9F.B.rSN7s/l
(一)精神分析学的理论
s1grY OtS:?0
心理学空间/Qt"D T$LktU}.C
1、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是有欲望的主体、潜意识的主体。潜意识是人心理活动的最根本、最内在的主导者,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因和依据。潜意识中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即“力比多”,作为心理的能量,源于肉体,出现在潜意识中,它像是一部发动机,推动着整个人像汽车一样在人际环境中行驶。人的意识或者理智,只是在为潜意识服务,帮助实现潜意识的欲望、释放潜意识的心理能量。应该说,弗洛伊德是非常重视个体的内在主体性的。
DQ @1K9F0v%B0心理学空间 [c\-tz%`#p!E-F/t-d
2、客体关系理论:强调“客体表象”,把个体当作是“客体”来进行临床观察与研究。该理论认为,在每个人的心中,保存着对他人的记忆表象,这些记忆表象在内心经常被唤醒或激活,影响一个人的外部行为,这些存在于个体内心的、对他人的记忆表象就叫做“客体表象(object representation)”,而人对自身(self),也会形成表象,叫做“自体表象(self representation)”,把自己与他人的外在关系内化于心中所形成的关系表象,叫做“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客体关系理论,不强调生物本能的心理动力作用,而是强调了外部环境、特别是幼年的母婴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客体表象对个体现在和未来行为的影响。该理论的长处是,研究者以客观、科学的眼光来观察个体,强调心理功能的可观察性、可研究性,或者说叫做“客观存在性”,其不足却是,当把一个人当作客体或客体对象来研究的时候,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不过,现在的客体关系理论正在重新重视对“主体”的研究,试图把“客体”与“主体”在理论上及心理治疗实践方面统一起来。心理学空间 eO1?A8[|@

[+WC`/tTp[03、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欲望主体的含义,但是,他认为,主体本质上并不存在,潜意识是内化了的“他者(Others)”,甚至欲望也都是来自他人(“欲望着他者的欲望”)。婴儿通过语言学习,内化了妈妈或爸爸的话语,“妈妈”或“爸爸”作为客体表象也借此进驻到婴儿心中了,成为了他的潜意识,成为了他的主体;离开妈妈爸爸的话语,婴儿的主体就无法形成和存在,即使存在,也无法形成理性概念,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无法社会化地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拉康的理论,重视他人对个体的影响,重视潜意识的功能特征,弱化了个体作为主体的本能欲望及心理动力特征。心理学空间gb \/r%P(R B2S6Ui
心理学空间.^6T4a`IO

TW1\h7e7W#^0如果说弗洛伊德认为意识被潜意识决定着,潜意识主体来自个体内部的生物本能的话,而拉康则把人的潜意识归于外部他者,甚至归于外部的人际关系和环境,这实质上是在最大程度上剥夺了个体的主体性。
[-RN xE g(}4Y"z0心理学空间 Z$D ff`a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潜能,相信每个人都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内在潜力。在这一点上,与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有些相似。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还强调了环境对人的成长的积极/消极影响,这又与客体关系理论取向有些雷同。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比较尊重和承认个体的主体性的,特别是个体内心的、本能的主体性,但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并没有对“主体”与“客体”做细致的区分。
;T~_/u+V%P0心理学空间 ~;UcO-?Zu
心理学空间'EoU4RmZ6i)M
(三)认知-行为心理学:倾向于把人当成客体,倾向于把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当作是外在对象来认知和控制,尽管在心理治疗实践中,也会重视来访者的主体性。
$h&](gj*u#e0心理学空间v(Z5f3R\%Y
心理学空间9D DJ:H4|5d nw6o
以上的心理学理论,无论是把人当作是主体还是客体,都是把 “个体(self)”作为一个单元来对待的,而没有对心理内部的“主体”进行更为细致的区分。心理学空间*Y]9r5G4XH

3m7l"Q@] |)C*V\0心理学空间TM ]*y_F'\
三、“主体”的心理特征心理学空间IV.g'h/t

*r0\~v+S&[*}%[0
UJoJ3oK,zr01、整体性。主体,首先必须是人,一个整体的人。只有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只有人的活动,才构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划分。人是有肉体的社会人。所以,人的血肉之躯是心理主体性的物质载体。身体需要成为心理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人的身体与心理必须取得整体统一,才能体现出人的主体性。心理学空间3EGJZ!Cp0DO

$[!_d)SW@]3T0心理学空间&z*c vHc[v[9|
2、感性特征。主体的自我存在,是一种感性存在,它源于感觉而不是理性的思维判断。身体的疼痛感、饥饿感、生活的辛苦,特别是幸福感、无所不能感,成为主体存在的感性基础和依据。快乐与痛苦,是一种体验,是无法用思维判断来获得的。比如某抑郁症病人服药抗抑郁药两个星期之后,病人声称自己已经死了,尽管他摸一下脉搏知道自己的心脏仍然在跳动,理性上也能够判断自己还活着,可是,他在药物镇静作用的影响下,没有了抑郁,也没有了快乐,失去了所有的情绪体验和感受,所以,他会感到自己已经死了。主体感的连续性(continuity) 、一贯性(consistency) 和一致性(sameness)是整个主体心理得以建立和维持的最根本的因素。离开感性主体,整个主体将不复存在。所以,笛卡儿的那句名言应该改为“我在故我思”才对。心理学空间 @+G@4s(S0o
心理学空间/],f1pF[W&R)C,`uo_

2V({u-x0Xr03、目的性。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人的行为目的是为了满足其心理需要。心理需要包括生物需要和社会需要。人,趋利避害,为了快乐而生活。吃饭是为了解除饥饿感的痛苦;抑郁症病人想要自杀,是为了尽快结束生活的痛苦;要想让抑郁症病人减轻自杀的企图,最重要的是让他能够体会到生活的快乐;每个人努力工作,得到他人的喜欢与尊重,更是为了让自己去享受生活。当运动员看到自己(作为客体自我)取得第一名的成绩时,立刻会高兴起来(主体感受),因为他实现了主体“无所不能感”的愿望和目的(客体与主体的统一,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心理学空间/u+}&JKz kP

%AA'R8O8Q0心理学空间c-E)B zs!@Kz6~
4、能动性。心理活动,是个体对客体事物能动的反映与适应。客体关系理论强调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却轻视了孩子自身内在的心理能动性。心理活动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主体的灵活性、自主感、意志的自由和创造性。人的行为是最难以预测的。与物理世界中的事物相比,心灵的一种最大特点就是其灵活性,甚至我们几乎难以预料一个人早晨起来后会想吃什么样的早餐。自由意志地去选择自身需要的对象物,控制自己的行为与环境条件,可以让人们体会到对自体的掌控感、自主感和个人意志的自由。人们在内心需要和愿望的推动下,会创造性地想象出各种美好的事物,然后据此推动自己的行为,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去达成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要。
!z ca6Uoh!t0
IV[} g0四、与“主体”有关的病理心理学心理学空间5]A` i1b*jF$B+m6w?
心理学空间S CU-S7@"^ M)K
婴儿从出生至24个月,他的主体存在感基于各种感受,如饥饿感、冷热、疼痛、躯体运动等各种身体感受,这是个体最早的存在感,构成了个体心理内部最早的主体感,成为其后的客体自我心理发展的基础。两岁之内,由于这时婴儿还不完全具备清晰地区分自体与他人的能力,所以,婴儿无法把自己当作客体来认识。心理学空间vf6Io7KLE)y h

iR E)X#dro0
V8B"a+G:i^/t*w+_S0当婴儿发育到24个月的时候,通过照镜子,他认识了自己的颜面及表情,他突然明白了:“啊,这就那个每天哭着喊着要吃奶的人(我)啊!”这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镜像阶段”。通过照镜子,婴儿开始能够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客观对象(客体)来认识,自我的视觉表象存入内心,成为心中的自我(客体)表象。这时,一方面,两岁以内所形成的主体感仍然存在着,同时,自体的客体表象也进驻内心,主体对客体自我进行着认知、监督和管理。这在心理内部既形成了主体与客体自我的划分,也同时达成了主体与客体的整合与统一。心理学空间P#Et z}3u3a k$_0w

BQ@*?J"zGO0心理学空间#_4SF%jm5Z2f~5v
从社会文明进化的角度看,两千多年的人类文明史,充分发扬了人的理性主体,在智慧之光的照耀下,人们越来越知道如何去适应环境,包括采用科学的手段去改变环境;人在认识和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在认识和改造着自己,这时,个体则越来越成为了被改造的对象(客体),甚至失去了其主体地位。但是,这些作为主体的感性成份并没有消失,而是被掩埋在了内心深处。
`TL}4l+PA0
1r0c/h?$oN0心理学空间zzM+`(~4v^
人,在接受现代文明、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不得不接受各种社会价值观念,变得越来越像“他人”,越来越不像原本的自己,越来越无法直率地展现出自己的原本人性,迷失了主体性。比如,在心理咨询工作中,高三学生前来咨询,他说自己如何地难以入眠,是因为他担心无法在考试中得到好的成绩,内心是特别希望自己的成绩能够超过其他同学。为了能够考出好的成绩,就要求自己每天必须有好的睡眠,就要坚决同失眠做斗争,结果导致了失眠的长期存在。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总是抱怨他的失眠等症状,却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问他:你为什么要考一个好的成绩、进入名牌大学?他的回答却是:这样才能对得起家长、老师、同学对我的期望,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脸见人。实际上,他只对考试分数感兴趣,而对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却没有多少兴趣和热情,这表现为一拿起书来就头疼,根本无法读进去。当他把自己变成工具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和心理需要时,结果该学生丧失了他的主体地位,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热情与快乐,陷入疾病状态之中。主体性的丧失成为很多精神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0Iufxk'G1Xw0
$tJp.W+@P/~0
/l6L_7I$S0主体与客体的平衡、整合与统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与割裂,是很多精神障碍的形成原因。比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癔症的情感暴发、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冲动行为等,往往是客体自我的心理功能减弱的表现;而自恋型人格障碍、抑郁症、厌食症、神经症等,往往是个体丢失了其主体时的临床表现。心理学空间|.H0{X VRk
心理学空间;m6ub?0c"M,@
心理学空间 N*L o(^!f-Z.w(xP/x
当心理学成为科学的时候,就是要把人当作是一个客体来研究,这是对人类主体的极大的不尊敬,甚至失去了人性。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指出,当婴儿得到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和接纳的时候,其主体性得到社会他人充分尊重和肯定的时候,其心理就会发育得比较健康。反之,就会让人格变得扭曲,形成“假性自我”,甚至出现精神障碍。
e&oqf:PA7g4|3T U)|%v0心理学空间 ff T'n&lLr/QKj
五、主体心理治疗:以来访者为主体!心理学空间q yCo#b N+Vb6W
心理学空间/WP,[m+k)J3V"@ N
科学是手段,人是目的。科学,服务于人,造福于人。借助科学手段,人们可以实现飞天的梦想。心理学作为科学,也应该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人们去实现那些“心想事成”、“梦想成真”的主体内在愿望。主体心理治疗就是运用主体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以来访者为主体,在心理治疗中充分体现和发挥来访者的主体作用,尊重来访者的心理需要,帮助来访者以现实有效的手段达成愿望、满足心理需求,解除心理困扰,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提高来访者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eSk3QskO0
:~;Q:I-I/? y4s0
Ic h_)u4s)yK0以来访者为主体的心理治疗,在会谈操作中,主要有如下体现。
rwwL0mF0心理学空间!Q8[.[iI e;~2U$I2H

I$k Mj5NS3}6DdVc01、 尊重和接纳来访者的各种体验、感受和心理需要,注重治疗关系中治疗师与来访者的主体间性。
$E/na:w*u~ \0
0s$@)c9oH%D0
(j+? ?6{v`s0治疗师可以创造轻松自由的氛围,让来访者自由表达他的想法和感受。治疗师尊重来访者的各种幻想、欲望及心理需要,对来访者无条件地接纳、理解和积极关注。这样的一种治疗态度,能够促进来访者展现其主体性。
m^p8Zig0心理学空间%Rk O#tJ4F'T%C4X^)~(G

7qG%f8L{\:e;L?0当我们强调以来访者为主体时,并不意味着治疗师就在治疗会谈中会丧失自己的主体性。以来访者为主体,治疗师则同时发挥着主体和“主导”的作用。如果把来访者比作是在水面上航行的船,那么治疗师就是隐蔽在水下面、小心托着这条船,悄悄引导这条船前进的“舵手”。所以,治疗师在会谈中并没有丧失其主体性,只是这种主导作用比较隐蔽罢了。心理学空间-B}N&X+kq~

^4DB#T!Q0
5|6b G/K1r!Z0在心理治疗会谈中,治疗师与来访者,会经常地交换主体与客体的位置,比如治疗师的共情,主要是体会来访者作为主体的感受,其实这时治疗师本人首先站在了主体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治疗师才能拥有自己的感受,才能去体会来访者的各种感受,与来访者共情。心理学空间mNx)L#~'o4Lz
心理学空间q _zA2b"F
心理学空间B9G?!?{;zs4i%n
治疗师运用共情、情感反映技术及适当的自我暴露技术的同时,要注意对来访者的讲述进行积极回馈,以激发来访者的谈话兴趣与热情;当治疗师要对来访者进行反馈的时候,治疗师可以谈自己作为主体的感受,让来访者理解和信任治疗师,向治疗师认同,从以治疗师为主体的角度,客观地看待来访者自己,让来访者把自己当客体来看待,检查自己存在的认知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回到主体位置上,去调控他自己的认知和行为。
#f.H W)r7bc,w0
uw9rH)G W"g)Mn*]0心理学空间,K7w j j$Sm Y3T
治疗师还可以利用沉默、自由联想以及梦的分析、催眠等技术,让来访者逐渐能够谈出他的个人欲望、幻想和感受,以减少其心理防御及阻抗,帮助来访者恢复其主体地位。心理学空间g~;a2Qbo.h0E1i6o9M
心理学空间qF5Ih6^?.?
心理学空间^G g2_ ]"w3K4Q
2、 对于心理创伤的处理,要注重发掘被压抑的、未达成的愿望,促进其主体心理功能的发展。心理学空间5['@Kcz k/So,}(},q
心理学空间a!x5i,ai-GK B5@
在心理创伤的治疗中,治疗师不仅要尊重来访者的各种痛苦体验,更要帮助来访者去寻找创伤的内心根源。比如,当来访者失恋时,治疗师要帮助来访者去发现内心那个被压抑的“永不分离”的愿望,这个愿望可能是来访者幼年经历的分离事件所遗留的痕迹,来访者压抑了他与妈妈依恋的愿望。在创伤处理的后期阶段,治疗师要与来访者更多地讨论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母亲般的温暖”,这样才能促进其心理功能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与来访者一起生活在创伤的痛苦中,紧紧抓住恋人不放手。心理学空间,Q"lAmz _

"af9}k5s_0心理学空间&?v t ~ Y&t,Vst
3、 对于心理冲突,治疗师更注重来访者的心理需要和内驱力。
/Cs!QKY W"z0
~ \y ~Dd|3@;Z(k0心理冲突的两个方面,其中一方面往往是代表着理性和社会他人对客体自我的要求,另一方面代表着来访者的个人内心需要和愿望,属于主体自我的内容。来访者经常会站在社会他人的立场上,克制自己的内心需要、压抑自己的愿望,结果导致心理冲突更加剧烈而长期存在,让来访者饱受其苦。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首先要站在来访者主体自我的一边,使用对质和澄清等技术,帮助来访者认识和接纳自己的心理需要和愿望,然后再鼓励来访者以现实有效的手段来达成他的愿望。
4_u})X*V v.C0心理学空间FBg5{k,iZhy

&z#pm0D&D K0例如,当高中生一方面说“我想要好好学习”,同时又说“拿起书就感到头痛”时,治疗师要采用对质和澄清的技术,帮助来访者觉察其内心的真实愿望和需要。治疗师可以问来访者:“如果你的愿望实现了,学习成绩提高了,你能得到哪些好处?”、“这样的生活,你感到快乐吗?”、“你最想要什么呢?”、“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成绩,还是要得到别人喜欢呢?”、“假如有一双鞋,穿上可以比任何人跑得快,但就是你的脚会疼得厉害,你穿不穿呢?”、“如果你的愿望是想得到同学的关注和喜欢,除了提高学习成绩,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来实现这个愿望吗?”
|K;L b(fc"I0
C;Cy|i"DN v9n0
;exu:a*{Qi|M(R04、 尊重来访者的个人意志自由,鼓励启发来访者积极行动。心理学空间BaE2y!hV Ly*s

&f s r^?i0当来访者明确了自己真正的目的和愿望之后,治疗师要尊重来访者的个人意志自由,鼓励来访者积极行动,去努力实现他的愿望。如果治疗师要提出一些建议,必须首先相信来访者是主体,相信来访者拥有自我完善的内在潜力。在这样的工作信念支持下,治疗师不要着急出去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应该首先去启发来访者,让来访者自己去动脑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这样能比较有利于来访者发挥主动性。心理学空间!J0cIC6aq:y3j

.V:C'{1G[t0心理学空间 K DN/{QeUa
比如,当妻子发现丈夫有婚外恋后,治疗师就可以与太太讨论,问太太的愿望是想和丈夫分手呢,还是想努力重归于好。当明确了来访者的愿望之后,治疗师再跟来访者讨论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实现这个愿望。首先要发挥来访者的能动性,鼓励来访者创造性地想办法解决问题,与来访者一起分析这些解决方案的利弊得失;治疗师也可以给来访者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备选答案,让来访者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发挥个人意志的自由,去自主地选择她喜欢的解决方法。如果来访者不做出任何选择,我们可以说“你现在的决定是暂时不做出决定”。治疗师要尊重来访者的任何选择,这样可以让来访者充分体会到生活的自主感和掌控感。在治疗中,治疗师要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来访者的心理需要和愿望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来访者更有内在动力去克服困难、积极行动、解决问题。心理需要和愿望是来访者行动的出发点,也是其行为的最终目的,也是来访者整个行为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内驱力)。心理学空间 XK'hxQyUN

3GcDpfQ(b0
`w9`"`cw7I R0
9l9Zt0g @ K0总之,主体心理治疗,就是在心理治疗会谈中,以来访者为主体,充分尊重来访者的主体性,充分发挥来访者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帮助来访者以现实有效的手段达成他的愿望,满足其心理需要。促进来访者主体心理功能的形成,促进其心理内部主体与客体的整合与统一,进而促进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主体间互动关系。通过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这些心理互动,心理治疗才能比较人性化地进行,并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心理学空间F8c/Z%{&l)~w

%l/Vp#C,A]@0心理学空间o3e_W1]A
(全文完)
7g3EPp)\]0H,S0心理学空间-|h"KJ!]9qJ)U dE
2009-11-22
Q0q6[Q$W]0 心理学空间Z|+t*Ps7jo/D4QW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没有了 丛中
《丛中》
激活宝宝的心理空间»

 丛中

丛中

丛中,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副主任,精神医学博士,先后师从我国著名精神病学家许又新教授、沈渔村院士.现主要从事神经症。




微信号:丛中精神分析/firstb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