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家长要“少说多听”
作者: 刘晓祯 / 4175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01日
来源: 北京阿尼玛精神分析中心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CI2dx*J

高考是学生们人生的大事,需要多方面共同的努力和保障,家庭也是重要的一环。不少家长反映,快高考了,孩子表现非常烦躁,家长小心翼翼的和孩子说话,本意想安慰安慰他,孩子却不领情,结果又是大吵一架。这是怎么回事呢?家长应该如何调整,才能配合好孩子们高考?

%~'{$DZZ7YWT6Z0

]/M(\3~G[-FHaj@0其实,考生的心理好像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社会、学校都在往被子里灌水,杯子早已满负荷了,这时如果家长再加上“一根稻草的重量”,就算是一根那么轻的“稻草”,也会使孩子不堪重负的心灵变得“杯满水溢”,于是导致孩子各方面积累的怨气朝家长发泄出来。这并不是因为家长做错了什么,而只是因为家庭是孩子的一个相对放松的空间,孩子能够把怨气释放出来,也是件好事。心理学空间-xmX,PC0dmF1O'Q

心理学空间 F)[/_C|d!x&f

但从另一方面讲,如果家长知道如何理解孩子,如何真正的支持到他们,效果会比单纯让孩子发泄更好。这里面有很多技术,比如,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高考前家长要“少说多听”。

R I&rV-K KE+P8c%e0

/jpFy4^T%i'W0先讲个故事,据拿破仑描绘,当年吸引拿破仑王的女皇,是一个非常善于倾听的女子,当拿破仑讲述时,她并没有说什么,而只是睁大了理解的眼睛静静地倾听,脸上露出接纳的表情,正是她的倾听,迷住了拿破仑,她终于被拿破仑娶回国成为女皇。可见,倾听的力量有多么巨大!

9a*[0\'m~4`_J0

h DQm%YcB0考生的心理也和拿破仑一样需要关爱。高考如战场,考生本来已经疲累不堪,他们需要的是缓解压力,需要的是理解与体谅,可是家长由于并不懂心理学的道理,有时就会说出一些不得体的话。比如:“没事,不就是考试嘛,有什么可紧张的”,这句话考生听了,会觉得自己的心情被否定了,考生的紧张又怎么可能是这一句话能够消除的?于是考生感到家长不理解自己,有时就会因为这样的话跟家长发脾气。再比如,“你一贯学习很好,这次肯定能考上北大!”这句话可能是家长想给考生树立信心,但在考生听来,这无异于又一重压力,考生会想,“那我要是考不上北大,怎么对得起对我期望这么高的家长呢?”心理学空间 M(EE!S.?

心理学空间|7@ _Z8j(T5b

上述种种孩子的心理,可能不是普通家长能够意识到的。那怎么办呢?那家长就干脆不说,听孩子说,可以适当说一些鼓励孩子表达的话,比如“你说得挺好,接着说下去”之类。这样,尽可能让家长自己的焦虑带出来的更少,并鼓励孩子把焦虑表达出来,这样对孩子考前心理调适会有所帮助。当孩子真的表达出来时,家长不要批评、不要评价,带着接纳的态度听着就行了,不要总是想“拯救”孩子。孩子有这些倾听者,心里也会感受到爱的力量的。

E+fD_3XvO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呦!孩子又“告状”了! 刘晓祯
《刘晓祯》
我们怎样医好自己的身体与心灵?»

 刘晓祯

刘晓祯,阿尼玛心理工作室专职咨询师,心理科普与心理文学自由撰稿人。

理论取向:从临床实践中发展出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精神分析结合认知治疗、森田治疗、家庭治疗、认知领悟治疗的整合心理治疗,咨询特点为擅长共情、擅长在情感的层面做工作。独创的以荣格分析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原型及家庭系统分析”很适用于帮助在恋爱婚姻和家庭关系中陷入困境的求助者。
咨询对象:恋爱与婚姻心理咨询(尤其是婚前心理辅导)、学生青少年心理咨询、人格障碍、神经症(如强迫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神经衰弱、恐怖症等)、亲子及家庭关系咨询、人际关系问题、适应障碍、心理减压等。
咨询地点在阿尼玛心理工作室,
预约电话010-52518317、13683003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