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效应
作者: 刘晓祯 / 5096次阅读 时间: 2010年10月05日
来源: 北京阿尼玛精神分析中心 标签: 它山之石效应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Xl&b*@h0如果说很多西方人倾向于通过思考了解自己的情绪体验,那么很大部分中国人则是通过了解“规矩”并服从教化来定位自己。规矩,就是“应该”怎样做。遵守规矩抑或反抗规矩的人都是在对“别人”的观点和感受做出自己的反应。如果不遵守规矩,中国人会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如果遵守规矩,那么“别人会赞扬、肯定我”。相应的,中国人总是在体验着别人的感受,尤其是“别人对我”的感受。心理学空间D*U3j)e mrE

心理学空间C Oooe%h+_F

“它山之石”效应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是中国人心理结构的表现。“它山之石”效应指的是中国人喜欢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通过学习别人的做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国人并不注重深入了解自己的心灵结构,而是注重怎样学习别人的榜样。因此,表现在文化市场上,中国人看的心理类畅销书,大多不是分析心理结构的,而是通过故事、案例告诉读者“别人、榜样是如何做的,你也应该这么做。”心理学空间g$c}ucSk'AQ

心理学空间 Ew4ywX#m

因此,中国人最感兴趣的领域离不开“人际关系”,离不开人际关系中互相的“看”。中国人对人际领域的学习不是为了发现真理,而是为了指导做人处事。心理学空间 O bCz%g%M{"X D?L

心理学空间5^ p/Bi0l;vsc&z~~d

如果说西方人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那么中国人的名言之一就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rLp ]/F a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它山之石效应
«运用现象学的语词治疗有严重思考障碍的患者 刘晓祯
《刘晓祯》
谈精神分析中的共情»

 刘晓祯

刘晓祯,阿尼玛心理工作室专职咨询师,心理科普与心理文学自由撰稿人。

理论取向:从临床实践中发展出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精神分析结合认知治疗、森田治疗、家庭治疗、认知领悟治疗的整合心理治疗,咨询特点为擅长共情、擅长在情感的层面做工作。独创的以荣格分析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原型及家庭系统分析”很适用于帮助在恋爱婚姻和家庭关系中陷入困境的求助者。
咨询对象:恋爱与婚姻心理咨询(尤其是婚前心理辅导)、学生青少年心理咨询、人格障碍、神经症(如强迫症、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神经衰弱、恐怖症等)、亲子及家庭关系咨询、人际关系问题、适应障碍、心理减压等。
咨询地点在阿尼玛心理工作室,
预约电话010-52518317、13683003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