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题目: 关于精神分析与哲学
主讲:法国巴黎天主教学院教授,精神分析家 洛朗·科纳日(Laurent Cornaz)先生
主办: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四川大学心理研究所
霍大同 李安(Antoinne)萧晓曦 记录整理:周华 陶杏华
翻译:精神分析与哲学第一讲
洛朗·科纳日:首先,我非常高兴与大家在一起,差不多是一个偶然的历史造成做一个很好的事情,希望引用一些问题(我们要工作的问题)开始。那么我与其说是从智力上考虑,还不如从历史上说是怎么样诞生的。一个偶然的事件对我来说是一个深刻的事情,是一些朋友邀请我到这里,在此之前,我对中国无感性认识。
当时,我被邀参加四月份的精神分析讨论会,我看了一本中国的书,引用鲁迅的句子,对他来说有意识,鲁迅讲弗洛伊德,从一个距离很远的角度讲精神分析有两个问题:一是太快,二是太硬。我认为鲁迅对弗洛伊德的批评在欧洲是很流行的,另一方面,鲁迅对精神分析的判断,判断维度与中国哲学的传统联在一起,与欧洲的批评不同,我并不知道更多,想到此,就准备了一发言回答鲁迅的评论。对我来说,对精神分析的反对,拉康已有一个回答。
当时,我没有在大会上讲的更重要的一句话,是因为对于鲁迅他自己的思维方式角度,我无法回答,对我来说,就没在会上讲鲁迅,讲了另一个问题,西方哲学给精神分析带来什么,精神分析给中国和中国对西方带来了什么?
在你们中间你们对精神分析感兴趣,同时做过精神分析,这对我来说是个感兴趣的问题。
Why?中国哲学源远流长,同时很多变化,又复杂,在此背景,你们为什么要寻找一个答案,而这答案在中国之外,也许这个问题使我们一起工作,来回答它。
首先,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民族性或文化性精神分析,因此,也许精神分析可以允许不同民族、文化同时提出新的问题,这问题不是从外部灌输进,正因如此,我很高兴受到四川大学的邀请一起来展开此问题的讨论。在四月份的没有展开,在此意义上不是我一人讲,你们有问题,本身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一方面,我独特立场提问,而你们从你们的角度提问,促成这件事情。在此意义上,对我来说,就回到四月份的情境,我本准备讲鲁迅,但说不定又撇开,讲了另外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