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心理科学进展200303
作者:常鑫/殷红海
展望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展望理论相对于预期效用理论更准确地描绘了决策人在风险下的决策行为,为将来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 键 词】行为经济学/直观推断法/展望理论/Kahneman
Behavioral Economics/Prospect Theory/Daniel Kahneman/Heuristics.
【正 文】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2年10月9日宣布,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两位美国著名学者。其中一位就是来自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注:另外一位则来自于乔治梅森大学,实验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 Smith)。史密斯奠定了实验经济学的基础,为经济学家们提供了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人类行为倾向的有效途径。)。Kahneman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而其对经济学的贡献正在于将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引入经济学研究中,并开拓了行为经济学这一崭新的研究方向。他的研究特别侧重于人们在风险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本文将主要介绍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并着重介绍Kahneman在这一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早在半个世纪前,Edwards[2]就将决策的制定引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勾画了未来研究的蓝图。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直到Kahneman和Tversky发表他们在判断和决策课题上的研究成果才取得巨大的突破。在介绍Kahneman的贡献之前,我们将首先介绍经济学和心理学在关于决策制定的理论假设方面的一些本质的区别。
1 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决策制定
传统的经济学通常假定市场行为是由物质动机驱动的,并且人们所做出的经济决策是理性的并且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必然结果。这里的理性意味着决策者对所有可得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面对众多选择作出最优的决策。决策同时也是前瞻性的,也就是说,决策是建立在对将来的所有可能的后果进行慎密的权衡的基础上的。换言之,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行为是由外在激励决定的。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却认为,决策者个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有意识地,理性地识别并解释一些可得的信息。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被意识觉察的因素系统地影响人类的行为。总体而言,人类的行为是由内在的动机决定的。
经济学家通常假定决策者的偏好是固定不变的。在给定偏好的基础上,决策者通常首先会对可能发生事件的概率分布做出估计,然后对其决策产生的后果做出预期,最后,决策者将遵循统计学的基本原则对所有可得信息做出分析处理,并做出最终的抉择。具体而言,标准的经济学原理植根于范?纽曼与摩根斯坦于1944年奠定的预期效用最大化原理(expected utility maximization)[11],该原理假定,每个决策者都有一个实值的效用函数,效用函数以决策者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为自变量。自变量共有1个可能的取值(x[,1],x[,2],……x[,I])。假设现有行为a和行为b供决策者选择。行为a将会使自变量x[,i]以p[,i]的概率实现,而行为b使x[,i]的发生概率为q[,i]。决策者选择a而放弃b当且仅当选择a所导致的效用函数期望值大于b所带来的期望值。正规的数学表达如下:
Σ[,i]p[,i]u(x[,i])>Σ[,i]q[,i]u(x[,i]) (1)
因此,给定市场外部条件所规定的可选择行为的范围,决策的过程被简化为一个期望的形成和最大化的过程。决策者也就被假定有能力正确地估计相关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并能合理地选择行为以将其效用函数的期望值最大化。与经济学的理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认知心理学认为决策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可以显著地影响决策的制定。这些因素包括感知(perception)、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es)和态度(attitudes)。感知类似于信仰,对事物的解释遵循因人而异的规则。内在动机主要来自于决策者的内心情感,而态度则意味着与决策人周边环境相联系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另外,过去所作出的决策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在决策者心目中形成的记忆也对当前决策的制定有极其关键的影响。人类的行为最终是这些复杂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是具有适应性的。
经济学和心理学在理念上的分歧导致二者在研究方法上也是各执一端。经济学的研究通常将外部条件抽象化,并专注于金钱的激励机制和重复性的试验,而心理学家则尝试去捕捉在具体环境中,决策个体的内在动机和精神活动。Kahneman以及其他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和实验,收集了许多关于个体行为的研究成果,严肃地质疑了经济学中对决策者理性的基本假设。许多研究表明,特别是在复杂的决策环境中,决策的制定显著地偏离了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行为假设。例如,现实世界中的决策者并不是一成不变地遵循概率法则,有时决策的制定也违反了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基本原理。下面具体介绍Kahneman的关于在风险下判断和决策的研究成果。
2 风险下的判断:直观推断法及其偏差
Kahneman和Tversky的研究成果向人们展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可以系统性地偏离传统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全文请参考他们在1971[13],1972[14],1974[15]和1982[16]年发表的系列文章)。在二人早期研究中,他们的基本主张即为:人们通常而言,不具备运用经济学和概率论的知识,全面地分析问题和作出判断的能力。因此,人们的决策通常依赖于一些思维定式作出直观推断(heuristics),而这些直观推断通常是存在系统性误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