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厘米"交往线",文明还是禁锢?
作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7716次阅读 时间: 2011年2月06日
来源: 科普文章 标签: 公共场所 男女交往 青春期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7q8e1B;h-z

50厘米"交往线",文明还是禁锢?
+R N\4OlcK0日期: 2011/01/31
IWMtJ!y8y0新闻事件:
|$\7c+fX*?*wb{0  据华商报2011年1月25日报道,四川成都盐道街中学对初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为初高中学生的异性交往设定文明交往的距离。学校规定异性同学的交往距离一般为0.8米至1米,低于50厘米算亲密交往。对异性之间在公共场所交往距离小于50厘米的,老师会对学生提出批评,情节严重的还要处分。此规定一经媒体报道,立刻引起了人们对青春期男女交往问题的热议。
H^ dvbil0

心理解读:
u!c9RH bU0  青春期的异性亲密交往在中国通常被界定为“早恋”,这个词带有家长和老师的否定感情色彩,甚至像防火防盗一样防着早恋。这就使得有关青春期异性交往的问题成为了当下家长和学校教育的头等难题,50厘米的异性交往距离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尽管这一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此死板、粗暴和条框化的规定,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呢?如果缺乏对青春期少男少女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理解,很有可能会弄巧成拙。心理学空间5g~k9d#n9M;O:jd7S#i

]A(s5QimsI0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英俊少年哪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青春期是个体从儿童世界迈入成年世界的过渡时期,是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充满了各种矛盾、冲突和变化。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一时期个体面临的心理冲突主要是“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并且为成年早期阶段的亲密对孤独的心理冲突做好准备。在自我意识上,青少年的独立性逐渐增强,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和教师的说教和安排,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在人际交往上,随着生理的成熟和发展,青少年产生了最初朦胧的性意识,开始关注异性群体,并且逐渐在和异性交往的过程中由对异性群体的好感转为对个别异性的依恋。这些微妙的心理变化是个体身心发展必经的阶段,只要加以合理的教育和指引,就能顺利过渡。心理学空间7to WS?
   
Q O EsY l0  事实上,西方国家并没有“早恋”这个说法,青少年对异性产生的好感和爱慕也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证明孩子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阶段,有着丰富的情感。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往往在孩子求学期间打压、禁止孩子跟异性交往,而等孩子进入社会后又恨不得他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找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伴侣结婚,这是非常矛盾的。如果孩子们不能在青春期学会与异性相处和沟通的技巧,对他们今后的社会交往和婚恋观念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心理学空间Z4s x ?4TJq
心理学空间R ei;i`vwu
  因此,家长和老师切忌粗暴干涉青春期孩子与异性的健康交往,应当鼓励他们和异性建立正常的友谊。同时应该进适当的性、恋爱和婚姻教育,帮助孩子建立科学、健康的婚恋观念。当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时,家长和老师也不应该如临大敌,惊慌失措,要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帮助和心理疏导。心理学空间Y G#U~3r4n{8o%m jA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公共场所 男女交往 青春期
«W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 nowadays? 社会心理评论
《社会心理评论》
心理咨询——在遗憾中圆满的艺术»
2011-02-07 10:28:01 nosenose

呵呵


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了?这就是传说中的螺旋上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