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妮·克萊茵:她對精神分析之貢獻
作者: 梅蘭妮‧克萊茵選集 / 8901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0月27日
来源: 盧志彬翻譯 蔡榮裕審稿 标签: 精神分析 克莱茵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5ff4GHt0梅蘭妮·克萊茵:她對精神分析之貢獻心理学空间{(@I5OX }1d Q
心理学空间 F{arM;S
梅蘭妮‧克萊茵選集心理学空间&a.X6pH(]Q
(The Selected Melanie Klein)
y._ N RqKeyw0盧志彬翻譯 蔡榮裕審稿心理学空间8s3Nk4bx!V/}V
心理学空间 xn*S$K [ P(^.Ca
引言
&ZB y.m$b_Zt6Gj0梅蘭妮·克萊茵:她對精神分析之貢獻心理学空间ub ]y`5pd6E[#v0t

fTGX1Q!L9Z/H0佛洛依德開啟了精神分析學。他的創見成為臨床工作者與理論學家的參考點,他們或選擇以此為依歸,或選擇反其道而行。梅蘭妮.克萊茵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開始其精神分析之工作,並且直到1960年過世為止,她都不停地實踐及發展自己的理論。在開始的前十年,她急於強調自己是佛洛依德思想直接且忠誠的擁護者。但漸漸地她有些重要的不同見解,且在之後的十幾年裏,她對精神分析之貢獻,雖仍不離佛洛依德思考架構之範疇,卻已逐漸形成自己獨立自主之思考系統。心理学空间3a E5{!h{8U Xc
心理学空间-V@H8x+l%h|
若要詳述克萊茵與佛洛依德理論,何處相同,何處相異,將會過於沈悶,但更重要的是,一個簡短的論述將會產生誤導。克萊茵為精神分析所創造開發之領域是值得喝采的,而其是否成為精神分析之正統,並無損其價值。她的努力是嶄新的。她是位傑出的臨床工作者,她的想法為人類心靈思考途徑提供一個重要的新出路,雖然其呈現仍有些問題。然而,就像先前所提及的一樣,她的思想,並非自創,而是與佛洛依德理論有著重要且密不可分的關連性。心理学空间:w7Jb1A_*u
心理学空间EOb1k&H%@V
梅蘭妮·克萊茵於1910年和她的先生及三個小孩移居布達佩斯。在那兒,她發現了精神分析學。也許在1912年,她開始接受山度爾.費倫濟(S.Ferenczi)對精神分析之訓練,並且成為匈牙利精神分析學會之一員。1921年,她遷居柏林並在那兒繼續其精神分析之工作。自1924年年初直到1925年夏天,卡爾.亞伯拉罕(K.Abraham)成為她的精神分析師。亞伯拉罕對克萊茵工作之重要性,總是被其本身及其評論者所強調,而在布達佩斯與費倫濟學習的這段時間則甚少被提及。顯而易見的,費倫濟與亞伯拉罕對克萊茵意識層面之影響確有其偏差存在,但若考慮其對潛意識之影響時,就不是那麼確定了。當克萊茵在布達佩斯那段重要的時間裡,當地的精神分析學會是以費倫濟為首,一個有活力,有創造力,動力性的小團體,且山度爾.費倫濟是一位較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學者。相對於布達佩斯,柏林雖是最積極於精神分析之城市,但卻較競爭,且在意識上更接近以佛洛依德思想為主的維也納。卡爾.亞伯拉罕的工作是重要的,其興趣特別在最早的嬰兒發展階段,然而其理念從未真正脫離其所崇敬的佛洛依德。費倫濟熱愛思考,喜歡辯論,腦中充滿了各種想法,卡爾.亞伯拉罕則懷抱著一種對佛洛依德曖昧的忠誠來處理事務,且將自己的新洞見執著地與佛洛依德做聯結。梅蘭妮.克萊茵在理智與意識上,無疑地自覺受惠於卡爾.亞伯拉罕的鼓勵與思想最多。然而在精神層面上,費倫濟的自由心靈與布達佩斯的智慧衝激,皆一再地對克萊茵的潛意識造成迴響。但最終克萊茵移居英國,在那兒她受到最熱切的歡迎,她的工作變得更自由且更連貫,此階段是較布達佩斯或柏林來得更重要的時期。
B[I{t Y}U0心理学空间&u`x#LgY(p7Y(p
1925年7月,克萊茵在其好友愛莉克斯.史崔屈的先生安排之下,前往倫敦的精神分析機構演講。當年聖誕節,亞伯拉罕在數月病魔纏身之後過世。克萊茵亦因此在1926年年初決定永久地定居英國。心理学空间 EI+RBU D1n
心理学空间9v^ MHP-i
在英國的精神分析者,他們的思考途徑與克萊茵相近;她毋需再努力地適應外界環境。英國實證精神的傳統著重直接而仔細的觀察,一個開放的心靈,不再有過於崇高的哲學思想包袱,這些不僅對初學者而言是必備的,而且也正符合了克萊茵的求知精神。另外,雖然兒童精神分析在歐陸已逐漸萌芽成長,但是在倫敦,也許因為三百年來英國文化的影響,再加上浪漫派詩人及十九世紀小說家特別強調,兒童時期對人的世界觀有決定性之作用,所以英國學界對兒童精神分析特別有興趣。渥茲渥斯(Wordsworth),而非佛洛依德,首先提倡〝兒童時期乃奠定成人人格基礎〞的理論。二十世紀初,英國正是對母親'兒童關係最強調的時期,直到今天,大不列顛的精神分析仍受其主宰。而克萊茵則是開始工作,就是一位與小孩同在的母親。心理学空间f*rD-}O
心理学空间 L N5D3M jB6X$m0zq
改變中的精神分析背景心理学空间%p)@ D$c]Y:aZk!s^

7G3s$lE9d!~-XE01、理論與治療'自由聯想與重構。性,潛意識與精神現實
i-Orsdk bD0心理学空间m @4U [5aj
二十世紀初,精神分析雖未被普遍接受,但已是一成形之思想體系。此理論考慮了兒童早期對人格形成之重要性。在臨床治療上,佛洛依德及其門徒則是以自由聯想的方式,來引導個案進入潛意識,並對他們想像中的煙塵往事加以詮釋與重構。心理学空间l3mA4[b-u h

d%?&f{ q] Vz0隨著時間的演進,佛洛依德以自由聯想作為精神分析之基本原則。個案述說每件事情,然而來到腦中那些瑣碎的、不愉快的事情,才是通往潛意識的聯想之門,也是通往影響溝通的潛意識決定因子。以這樣的方式,每個人的動作或肢體語言被擠壓成話語。舉例來說,當某個人一再地將自己鎖在門外,或遭受著不明原因的頸部疼痛時,自由聯想可幫助他想起某些已忘記的重要想法,或幫助他發現究竟是哪一個患有頸部疼痛的人正在影響他。當詮釋夢時,雖然其象徵意義是重要的,但是經由個案之自由聯想後,可更容易暸解其涵義。一位個案夢到兩輛車子相撞:在詳述其夢境時,他的第一個聯想是前天去過的超級市場;當他離開那裡時,曾看到一輛車子,與他的車子相似,但比他的車子更好,這使他感到忌妒,甚至希望它會撞毀。另一位個案雖有類似之夢境,但她則是先想到她多麼地厭惡汽車旅行,她總是暈車,而那時她正受著妊娠嘔吐症之苦,且非常害怕生產----如此暴力的夢境啊----。不同個案,他們的類似夢境影像也許有些相同的象徵意義,但是經由個案的自由聯想,來發覺其各自的特殊背景,可以更接近夢境所代表的特殊象徵意義,及其包含的特別慾望。這也就是為甚麼夢的詮釋只能在精神分析的情境下進行。車子撞毀的夢境直接暗示一個〝原初場景〞(primal scene)(幻想交媾中的父母)'然而這樣的說法並無特別幫助。對於了解這些夢境的多層意義,必須經由自由聯想來重構潛藏在個案潛意識中,迄今從未被發掘的煙塵往事,才能真正有所助益。大致上說來,二十世紀初的前二十年,佛洛依德的工作雖是雜亂分呈,但可分為兩個主要面向:嬰兒時期性慾對人格形成之重要性,及潛意識之存在,其運作方式與意識的運作頗不相同。這兩個發現與佛洛依德理論中的伊底帕斯情結,及閹割情結同時呈現出來。這些思想讓我們有機會可以對人類性慾的心裡層面加以組織與表達。佛洛依德亦以這兩個情結作為精神官能症之核心問題,並以此為暸解精神分析之鑰。直到1920年代,‘潛意識’這個辭彙仍無精確的含意,到了今天,在一些非精神分析的場合裡,它會被拿來形容每件未呈現於意識中的事,或作為精神分析所探究的客體,或被認為是一種心智運作的過程,或是形容被潛抑而脫離意識層次的材料所形成的一個體系。嚴格說來,佛洛依德對潛意識的概念,認為存在著由所謂‘ 原初潛抑’(primal repression)所造成的,永遠深不可測的假設區域。而且另外有一個區域(以精神分析的臨床情境作為其試驗場),其形成是來自於限制嬰兒與兒童早期的慾望:此乃稱之為‘正當潛抑’(repression‘proper’)。正當潛抑會使違法或不被接受的慾望自意識中消失,而另存於潛意識中,此機轉即所謂的‘原初過程(primal pross)’。這些慾望會被遺忘,結果是早年的點點滴滴將不復記憶。
}'u#e1N~%k,eo0心理学空间E;K*itn
在佛洛依德的理論中,這些原本來自於慾望的性能量會將性的意念推回意識之中。如果它們自潛意識裏浮現,因為這些意念是被禁止的,所以它們將會以某種扭曲的形式呈現。它們不會以直接的慾望形式再現,而會以隱藏的,偽裝的,被置換的慾望表現於精神官能症的症狀之中,或在文字與言談間,無意中流洩,或出現在夢裡'這些可以「被詮釋」,而最初欲望的來由可以被重構,如此,它們將更易於被意識所接受。心理学空间_0WBw0r8UH

*Q`aGR.l d)h _0伊底帕斯情節與閹割情節的觀念,包括了觀察到人類嬰兒與生俱來即帶有性驅力,這些驅力只在最後'但並非絕對'才會被性器官的衝動所主宰。當兒童發展至某階段,它會想取代父親的地位,以陽物崇拜且想與父親競爭的方式,它想成為母親的一切,擁有任何母親需要的東西來令她滿足,之後則可完全佔有她,但是這種兒童與母親的原初關係,在文化上是不被接受的。
r(]+Q7{8t6Th8{C(}0心理学空间x0E*Su_Y]s_
這些被禁止的慾望與和它們相關的幻想,構成了所謂‘精神現實’的核心。這個觀念取代了佛洛依德原先的看法,他認為兒童時期的某些真正的誘惑行為導致日後的精神官能症。精神現實以潛意識的過程完全取代了外在現實(這兩者之間完全沒有連結)。精神現實並非相等於一般認為的內在世界或心理產物;它是一個堅硬核心,是一個重金屬塊,感覺上真實得有如草與樹,就如同每個人會有父親母親,會成為男生或女生一般自然。跟其他的現實一樣,精神現實隨著時間過去及它自己的努力,可被修正到某種程度。歷史現實可以被新見解與新經驗所改變,但也可能不被改變,精神現實亦是如此。心理学空间#X0H fiO8F

"wHo6X `K:j$tg Q02 自我,客體,生命,死亡與焦慮
aGg#i"lC+}4c A$dI1u0
~'R/H A4~s0佛洛依德經由嘗試瞭解一些不可解釋的事件,症狀,夢,或歇斯底里(非器質性)疾病,來發展精神分析理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數年,他的工作被發揚光大。不再是以潛意識的原始流程所顯出的症狀為主流,而是由決定人格發展心理層面的人類關係,開始趨於領導地位。在維也納,人們對於履行潛抑機轉與防衛機轉的內在代理機構,興趣漸增。最後,自我心理學乃應運而生,而當這些分析師流亡到北美時,此學派則大大被推廣。在柏林,亞伯拉罕強調受照顧的嬰兒及廁所訓練階段的兒童,他們的口慾期與肛門期的經驗非常重要。而在布達佩斯,斐倫齊則結束對戰爭精神官能症之研究,轉而將興趣投注於探討分析師'個案的當刻關係,並努力找出使治療更有效的主動方式。在倫敦,人們對兒童與人類環境以及人生之正常發展興趣勃勃,因之這些傾向就被稱呼為客體關係分析。這個時期先於(或者,嚴格得說,應是在其之下)伊底帕斯情結,而自己獲得理論與臨床上的重視。
{'W$yq.x{0心理学空间 ^ m!SG y/{ ^
佛洛依德的工作接受來自臨床經驗,理論需求,以及同儕間使用不同精神分析理論來面質後,他遭受不小的衝擊,因而不停轉變。在此,我將選擇一些相關於克萊茵思想之新理論。佛洛依德在其「超越享樂原則之外」(In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1919)一書中,將先前佔優勢的性驅力歸於生命驅力之中,而此性驅力(不要與容格的觀點相混淆)也包含了自體保存的衝動在內。他提出一個看法,引發極大的爭論,他認為相對於生命驅力,死亡驅力是一種將人類推回惰性狀態、無生命狀態的強大力量。臨床上,此理論可應證於受虐狂,充滿潛意識的罪惡感,彷彿強迫性地欲重演某些經驗,而不願復原的樣子。
J'wU4\ZQ4o0心理学空间ep:]"S m,Mu4I$X
1923年,佛洛依德出版了自我與原我(The Ego and the Id)(SE,XIX)一書,在此他提出了新的後設心理學。雖然二十世紀以後,佛洛依德一直使用著潛意識、前意識與意識來做為心智的區隔,但至此,他以原我,自我,超我來取代原有的心智版圖。所有思緒都含有潛意識的部份與源頭'原我是完全潛意識的,而且承繼了潛意識早期系統的所有特質。1926年,奧圖瑞克(Otto Rank)認為出生創傷的本質與程度,影響往後一生的發展,再加上以克萊茵為主力的精神分析之趨勢,佛洛依德終於被迫修定了他對焦慮之情緒狀態的見解。較早時佛洛依德認為,當一個性意念被壓抑時,它會轉化為潛意識,然而情緒卻被轉化成焦慮。現在他則認為,雖然這個情況確實發生至某種程度(尤其是對真正的精神官能症(actual neuroses)而言),然而絕大部份的個案,他們的焦慮情緒會先出現,並警告他們注意伴隨某些性慾望與性意念而來的危險。
X W}(V|1Z0
:\xUceg H6Wa0佛洛依德許多觀念一再修正,但都未曾改變他較早的想法:這些新想法比較像是加於舊石頭上的新堆積'影響著原有的核心,並改變它的組成,但卻不會消滅它。
pa:k.Z4mM5q0
q |9gJOY1zwW"|F0佛洛依德的新觀念:人性的區隔及其令人厭煩的狀態
cBGNg1zc R.P0
6c {jM8UfO01920年代,佛洛依德認為嬰兒剛出生時,是處於原我,自我,與超我未分化的狀態。而自我與超我是以原我的形象刻畫而成'雖然並非絕對或永遠如此。原我(如同潛意識的早期系統)是人類驅力與慾望的意念表象儲藏之所。自我是心智結構中的整合部份。而超我則是自我的保護者與批評者。雖然超我來自於原我,但它的形成是內化了特別的外在告誡、禁止,以及世俗的成規'亦即世人認為你應該或不應該這麼做。佛洛依德在文章中寫到:心理学空间4hup8M}_D)w
心理学空间(p C,?9jV7CK m["|_
因此,兒童的超我是建構於父母親的超我模式,而非來自父母親本身;超我的內容一致,使得它成為傳統的傳承工具,而所有超越時間的價值觀也將藉此方式,代代延續下去。(SE,XXII,p.67)心理学空间;l/K E{6k G

X x:E^5`T ~0原我,自我,與超我的觀念是後設心理學的描述'在現象學上,這些區分可能沒辦法感受到。(往後,我們經由克萊茵觀察到幼兒近似之意識,前意識,與潛意識,可再次瞭解到它們之間之難以區分。)佛洛依德認為原我與自我的區分是人類特有的現象,而且也可能是造成人類會罹患精神官能症的三個因素之一。心理学空间J{(N*On~

] h0tGr;[)Q0佛洛依德對人類心靈的獨特發展,提出某些重要的先決條件。心理学空间2T1C5mZ~MJm4M6A
心理学空间"?]"K/C3P`7c
人類嬰兒出生時尚未成熟。它的本能是脆弱的'它似乎只有壹點點的能力去躲避危險,或為自己的需要,從外在獲得一些滿足。因此,即使是與人類最接近的哺乳類相較,人類嬰兒都要顯得更加無助,且更需要別人來滿足它的生命需求。當嬰兒的照顧者(經常'但更重要且更原型上'為母親)滿足了它的需要,那麼它會覺得與照顧者是一體的,而不會感受到分離。然而,當嬰兒覺得需要未被滿足時,它就會感受到照顧者(或是她的乳房)與它是分離的,照顧者因此成為它第一個明顯的心理客體。當嬰兒覺得照顧者可能離它而去時,將會有兩種心理狀況發生。第一種狀況是,當失去了滿足自身需要的方法後,嬰兒會感到焦慮。焦慮是提醒它可能會有危險的一種情緒狀態。嬰兒並非直接經驗到這種危險,而是以它先前真正經歷到的危險模式來瞭解感受(例如出生過程的分離'創傷')。第二種狀況是,嬰兒為自己創造了母親,使得原本需來自照顧者給與的滿足,似乎就存在它的內心裡面(舉例來說,嬰兒會幻覺'被餵養的很飽' );因此,在嬰兒的內心裡面,會有一個區域分離出來'這個區域部份會形成自我(自我是'精神層次'中,將心力灌注於被拋棄的客體後之沉澱物)。心理学空间r&CG&?Yf

p[?:F!]0未成熟的出生嬰兒會感受到無助的危險與焦慮的訊號。自我即是在這樣無助與焦慮的基礎上形成的。嬰兒的無助不僅與內心習習相關,與外在世界也是關係緊密。內在的需求與慾望雖是問題的煽動者,但它們本身也會感知到危險。因此,正在建構中的自我,必須由兩個方面來對抗各種危險:它發展出一些方法來逃避外在的危險,並隔絕來自內心世界原我的騷動'這些方法就稱為自我防衛(ego's defences)。
&Tx G:]-dg?j8i/N9D1q0心理学空间 Ysltpr#cvnf&\W
人類性慾特質的發展分為兩階段,佛洛依德認為此情況乃是導致人類易罹患精神官能症之重要因素。其他哺乳類的性發展,是無間斷的直到成熟為止;而人類嬰兒時期的情形,則多已不復記憶。性發展的第一階段是嬰兒時期如發疹般即瞬的性發育('稱為多形的乖張期'(polymorphously perverse)),之後跟著一段時期,性「被遺忘」了,只是潛伏著,接著性發展的第二階段到來,即是青春期與青少年期對性的狂熱。這種性發展的兩階段狀態,意謂著當嬰兒期過渡到青春期時,嬰兒的性活動被潛抑了,這個斷層即標示了潛意識的存在。再一次,我們看到了每個人心靈裡有一個特別區域,它是人類所特有的,而且在精神官能症中,有著誇大的展現。經由精神官能症之誇大呈現,我們才得以瞭解人類之正常心靈。
jhb[/fI0
x8I.~ @ ]0佛洛依德的工作強調這些制約人類的心靈區域。他思考著這些不同的心靈區域如何在心智生活中建構起來。人類只有一個心靈,但某些東西將它區隔開來。對佛洛依德來說,這人性中令人厭煩的狀態(藉文藝復興時期詩人法爾克葛菲爾(Fulke Greville)的詩句來說),產生了創造力,也同時產生了精神官能症,亦即使我們在某種律法下誕生,但卻須受制於他法。人類出生時即帶著某些東西而來,但心靈版圖的區分會隨其所處的世界,別人的要求,幻想與他人的慾望,而有不同的建構方式'也就是隨人類的文化,法律與禁令而有不同的心靈版圖。
*U#w y"p5o K0 心理学空间 o+Bl#dY6[\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精神分析 克莱茵
«梅兰妮·克莱茵 by 莊琬君 梅兰妮·克萊茵
《梅兰妮·克萊茵》
淺談「憂鬱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