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的婚姻選擇與成就追求
作者: 王浩威 / 7385次阅读 时间: 2011年2月22日
来源: 《心理學家閱讀陳水扁》 标签: 王浩威 陳水扁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陳水扁婚姻選擇與成就追求心理学空间tDRs2N!S P?,o8n

)X(@ u }gT0

` Y}l!Y0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eR.Kv8]0
8i]O/?q4^ E V8V0一、是誰連累了誰?
z'o,? e]pX T0心理学空间2n*Tb/~/F0~
陳水扁在《關不住的聲音裡》,洋洋灑灑地五十封信,寫給不同的人,從家人親屬到政壇各路人物,最後一封是給自己「前總統陳水扁」的。他提出八大自問,第七個直接表示:「您沒能約束太太,通過不了家庭這一關,造成對台灣、對民進黨、對同志、對支持者這麼大的傷害、傷心、失望和絕望,您應該負起最大的責任(頁284)。」
:k;Z0A/KY X0
]%b u#uO0在整個陳水扁弊案爆發後,人們好奇的問題之一是:陳水扁和吳淑珍之間的關係如何?他們從認識到執政到貪污,兩人是如何互動的?陳水扁自己提出「沒能約束太太」的說法,但,吳淑珍也曾經在全家初步被偵察而遭起訴之際(二○○九年六月四日),要求陳水扁母親陳李慎帶入看守所一封信,痛罵扁不斷以絕食、行使緘默權等手段抵制司法,「只顧自己做烈士,連累家人;只顧自己的政治利益,更害得孩子們被起訴、境管」,而要求陳水扁一定要配合檢方。心理学空间-gzfc'Q }

I(k,RG1l0這時吳淑珍似乎又是無辜的,純然是阿扁政治狂熱下的單純受害者。心理学空间N"qw9LQ+u

y.P c6p0B)X6Gk s0然而,媒體也好,一般支持民眾也好,連民進黨的核心人物也好,似乎沒有人對吳淑珍這封信有任何反應。大致而言,是較接近陳水扁「沒能約束太太」的說法。
6[)eD%g,U(U~:j:y&O0
uz4wVd0因扁案而辭職的民進黨立委林濁水,他所努力書寫的《歷史劇場》(二○○九,印刻)一書是目前為止最詳細的深入回顧和反省的著作之一。他以相當的篇幅描述了他認為的扁珍關係,提出要不是吳淑珍當年主導,陳水扁也不會走上政壇,「此後夫妻一人掌權,一人無比貪婪地斂財,再回頭讓他花錢鞏固權力。從言情故事看『阿扁和阿珍姻緣』,說扁成也吳淑珍,敗也吳淑珍也算貼切。」「貪錢是珍的本性,並非扁的本性……扁家一系,兄弟妹妹平淡過日,未涉貪腐,相對的,吳家及在阿珍面前爭寵的趙家俱皆在貪婪路上競飆車速。」他最後同樣提出疑惑:「怪異的是吳、趙如一家人,皆既富且貴,且俱和陳家這種平凡百姓幾不相往來。使人懷疑是珍嫁到扁家,還是扁嫁到珍家?」(頁49-50)
V"D}3E |)H3h+ds5M0心理学空间7^%WZ ?n)_-^
「是珍嫁到扁家,還是扁嫁到珍家?」這問題點出了一個問題:扁珍的關係是如何有足夠的相互吸引力?他們的婚姻權力結構是如何,狀態如何影響後來的互動?而兩人又是怎樣的性格,而有這樣不尋常的組合?心理学空间Am)x!_8~6Gd

9P!V(vf.ZIB-t1z;f.l0二、消失的弟弟 
9q6^y{hf/Y(mE0
!m#ICw8D0關於陳水扁的家族成員,相對於吳淑珍家人的高曝光率,出事被拘以前,實在是少之又少。陳水扁經常自述其父親佃農出身,自己成長於貧困的環境,包括去世的父親一些無奈的軼事。陳水扁的母親李慎女士慈祥而老邁的身影,也是國人透過媒體而熟悉的。陳水扁對自己家庭的描述,也就僅止於此,而直接跳到自己從小就學的傑出表現。心理学空间{7D(UPD Hq1Ais

@CS3_D7Dm0陳水扁的父親陳松根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而排行其下的,也是最年幼的弟弟名為陳水盛,與阿扁名字的第二個字同為「水」。兩個人皆有兩個兒子。陳水盛的兒子為陳天福和陳進財,曾經一度也如同吳淑珍哥哥吳景茂一樣,因為陳水扁日益強大的政治影響力,而介入了利害關係。心理学空间_I@!x1U,N X
心理学空间:z7}8Hi)H4@"Et'O
二○○○年當時是無黨籍身分的林瑞圖,曾指控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唆使這兩位堂兄弟,代表他與馬來西亞彩券集團陳國平接洽台北市公益彩券經營權一事。官司過程,陳水扁否認兩堂兄弟的供詞,而法院亦認定兩堂兄弟出示的陳水扁親筆委託書係偽造,使得兩家從此結仇。其中陳天福為躲避法律起訴,移居上海,繼續攻擊陳水扁,包括:二○○四年在網路上拍賣自稱擁有四分之一產權的陳家祖厝,二○○五年五月出版《阿福真言》,二○○九年成立「中華民國共產黨」促進兩岸統一等,同時也繼續接受媒體採訪放話。也因為如此,外界才稍稍了解其父親相關的資訊。
pU*@.~/Of'V SZ0
;Jc6i\L0二○○五年五月,陳天福因為出版《阿福真言》的緣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當年四位堂兄弟小時候同住一室的往事,不經意提及陳水扁弟弟陳文狩的名字。
C|pY;aU \(T$T0
eAKy1^Aq(R0次月,TVBS週刊三九九期蔡漢勳寫〈扁弟陳文狩,認命過日子〉,文中以李登輝同父異母的弟弟李炳楠來和扁弟陳文狩相提並論,是「總統周遭親友能見度水漲船高」時,少見的「隱形人」。蔡文中提到「這位總統的親弟弟」在各次選舉中,「像母親陳李慎或阿扁妹妹一樣地拋頭露臉」,「若非阿扁在參選台北市長以前出版《陳水扁震撼》(筆者按:一九九四年由大村出版,作者陶五柳)一書,收錄了他和弟弟青少年時期的合照,外界可能都會忘掉有這麼一位『皇親國戚』級的弟弟存在。」這篇文章雖鋪陳頗多,但除了提及扁弟曾在官田鄉圖書館、隆田酒廠、和台南科學園區某公司短暫工作之外,並沒有太多具體資料。心理学空间%T7xv!i)nnq.~II+`

^,m[a!ZO)U cY0蔡文發表時(六月二十一日),正值陳致中的婚禮(六月二十二日)大張旗鼓之際,陳文狩並未參加,正如他當年未參加陳幸妤的婚禮。當時有極少媒體提及,只不過,這都是二○○九年以後才被注意到。
X;p+vF6^6Xw0
!KRm` LZU X0阿扁於二○○八年十一月十二日被收押看守所以後,先於次年元月出版《台灣的十字架》,後半冊係自傳,仍未提及其弟。二月五日,當台南縣議員郭秀珠與扁弟陳文狩共同探監時,媒體才普遍注意到這位「隱形」的「皇親國戚」。
Q8|Ow]Z_8c3c;P0心理学空间M Jk_&P
正當媒體熱烈「發現」時,十分巧合的,阿扁也主動披露有關弟弟陳文狩的故事。因為前一本書引起熱烈討論,阿扁立即進行的第二本書《關不住的聲音》在確定於四月出版後,先行披露了其中部分文章,在媒體又造成熱烈的效果。這次媒體焦點則放在陳水扁「大爆女兒的情史八卦,也大爆弟弟陳文狩的精神健康」。這兩點都引起媒體大肆撻伐,認為阿扁在博取同情。
(HMy#NJ]}K0心理学空间1uj"vN&G
《關不住的聲音》是五十篇書信體文章組成的一本書,其中第十七封阿扁寫給母親陳李慎女士的信,提到弟弟陳文狩。在正式收在凱達格蘭基金會出版的書籍裡,被媒體大肆引用的一段文字卻消失不見了。在第90頁第四段提及弟弟處,「當然媽媽最放心不下文狩的精神健康,他現在好多了。過去您來台北不超過一個禮拜,就要急著趕回台南,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最近您可以離開一、兩個月到高雄去看病、養病。其實我們都有責任,疏忽了文狩。」然後就直接接到「所幸後來作了一些處理,服藥控制,又上班了五年以上,朝九晚五過規律的生活。目前有了很好的改善,可以幫媽媽量血壓、買菜,帶媽媽去看醫生。」然而發布給記者的資料,以及貼在網站上的(例如:www.tccmgu.ning.com/forum/topics/di-17feng-xin-gei-mu-qin-chen),中間則有以下一段:「他書讀得不是最好,念到高農,在家裡壓力一定很大,難免有自卑,高不成低不就。加上到馬祖當兵時,被送到三總做髖骨手術後變成長短腳,對他打擊很大,自卑自閉,導致精神疾病,沒有馬上強制就醫。」
(nC L%Q(d%a~:Z8s*i0心理学空间4bR4QN_*J{ J
究竟這一段話有何特別敏感之處,以至於說了以後又否認了?甚至,進一步的讓人聯想到,這個弟弟陳文狩,為何陳水扁在過去從沒有公開提到?陳水扁可以經常讓眾人知道(陳秀琴和陳秀金)兩個師專畢業而擔任老師的妹妹,為何不提到這位小他九歲的幼弟,直到在媒體前出現才大書特書?甚至又沉默他的部分描述呢?心理学空间Fi6B\a@?I

(De$~8|Jw2fe U;^(e0這種「沒說」(unspoken)和「拒認」(denial/disavowal),從精神分析的觀點而言,是比所有話語都更接近潛意識或內心的真實(intra-psychic reality)的。佛洛伊德將「拒認」視為主體的一種防禦模式:主體拒絕承認一個創傷性知覺的現實性。他說,面對小女孩沒有陰莖這件事,兒童「……拒認這個欠缺,而且無論如何都認定確實看到一個器官。」(Freud, 1923)心理学空间.D5_:B+O;ydC8}3M
心理学空间g x8h1b'ZSOR9b k
三、沒說和拒認的心理学空间m(Pot9[R

xa `pA |N-Vy0陳水扁的「沒說」和「拒認」,其實是還有更多的例證,恐怕在未來,隨著日後文史的整理,才會有更多出土。譬如眾所皆知,陳水扁是因為擔任美麗島事件的辯護律師,才開始涉足政治的。然而,美麗島事件以前,陳水扁的政治態度如何?政治立場又是如何?
:R@]'L Wi&f+E1@"}8C I0
8B9R0Hx5G,aF\"hV4{W8y5v0陳水扁經常提及他大學第一年考上台大商學系,但卻一直有困惑。直到該年年底,台灣舉行第一次中央民代增額補選,他在正氣橋下的南松山市場旁聽到,當時擔任台北市議員的黃信介先生的政見演說:「他的政見讓我很驚訝,怎麼有人膽子這麼大,敢罵政府,還罵得頭頭是道?我真是打從心底佩服他。就在那一夜,我做下了決定。也沒和父母商量,我決定要走向法政之路。」(《台灣之子》,一九九九,晨星,頁54)

z*etBb1y)o)H@&s \0心理学空间;X$Nu%t,_ yH(g

?-d,y({7`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王浩威 陳水扁
«与申荷永老师谈三修——王皓威等对话申荷永 王浩威
《王浩威》
王浩威 :看不見的世代變遷,流動的身份認同»

 王浩威

台灣南投人,一位經常出沒在極緻藝術殿堂和前衛怪誕廢墟的觀眾。偶而寫寫評論和文學創作,剛好是專攻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師,目前專職從事心理治療。著有《一場論述的狂歡》、《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海岸浮現》、《台灣少年紀事》、《台灣查甫人》、《憂鬱的醫生想飛》、《打開情緒 Window》、《與自己和好》等。

專長

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
心理學
社會學
個別心理治療
家族治療
社會或文化精神醫學

學歷

高雄醫學院(現為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科醫師代主任(80.10-84.6)
臺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84.10-87.9)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88.3-90.3)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90.8-93.12)

現任

財團法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90.11~)
台灣精神醫學會心理治療學術研究組召集人(92.11~)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96.12~)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心靈工作室負責人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

相關著作

一場論述的狂歡
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
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
海岸浮現台灣少年紀事
台灣查甫人
憂鬱的醫生,想飛
與自己和好
阿米巴詩選
非洲黑人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