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aham Maslow心理学词汇表
作者: 网络转载 / 12149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0月31日
标签: Abraham Maslow 词汇表 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H-dy"cT1d)?:J+by5_0

(~sGxh8LS SX qI0

/Rw5y5nK4}0

,S X,M[o6m0

5PO0h iG W0Aggridant:优势成员:
F f'}5]"X6f\3h0在生物学上指人类或其他物种占优势的成员,较好的观察者与选择者,在所属种类的社会中倾向与处与主导或者领导者地位.

0w0HH(J~m0心理学空间oXT`pr

Apollonian Mystic 日神式的神秘人物:心理学空间 R%t+^ ?m+TU`
指通过深思冥想而体验到超越和神圣的人.

m#GUsr8u0vu`/E L0心理学空间h*v c$s0n4mv*V7{Lj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 权力主义人格:心理学空间f;N%z'|~4Mfy G
指这样一种人,他具有"丛林观",认为善意仁慈等都是能被人利用的软弱的表现.

ROO]9|Bl q0@0

0o-r1D^b0@(Z'ci0Basic needs  基本需求:
^5z@&Hu|5Q/`0指与生俱来的人类本能的低级心理需要,自下而上的层次顺序为获得安全和保护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尊敬和咨询的需要.

b*CK*u7],A n hy0

C|hMo {8Pr0Being cogition (B-cognition) 存在性认识:心理学空间N1F-[E#D8S(e$q%X
通过沉思得到的清晰的认知,尤其是指关于人或者事物的超越性神性以及永恒方面的认知,自我实现的人在高峰体验状态中经常产生这种认识,但并不是只有自实习那的人才产生这种认识.心理学空间 ` TgM0j

心理学空间|/NyGi8z

Being humon (B-humor) 存在性幽默:心理学空间C0oj[_Nq
富有哲理的或者是启发性的幽默,它反映了高度的成熟与高层次的动机,如林肯.

%F*XCK9EePf0心理学空间I!vy5sB,^ J_8gh

Cognitive Pathologies 认知病态:
l @/VX8NnQ$C0人在认识和理解周围世界时在需要上的病态或者焦虑,包括无法容忍模糊不清,对于精确性的难以抑制的需要,过度的理智化,程式化,以及假愚等心理学空间M3VE0HuS"{9Oe

心理学空间C8J8XI(Y/qO

Counter Values 逆反性价值 :心理学空间b!Nhe M"l5S%\m
对存在价值,例如真善美以及人的优秀品行的恐惧害怕或者厌恶心理学空间*f9doOj Ed

心理学空间7CnWlY#CA H

Counter valuing 逆反性评价:
$O6wF#Ub0直接体验或者表达对存在价值以及能够体现存在价值的一切事物的敌意.包括带着敌视态度对存在价值进行贬低或者丑化,这是我们面对存在价值时,由于感受到了敬畏,惊讶,对比自身的渺小与匮乏,内心产生了仇恨感,进而采取的一种防卫机制.心理学空间Q:N]a9z~x/|

心理学空间f {?&S|!@s5Y5f

Deficiency cognition (D-cognition) 匮乏性认知:
}?]2s(t0E0常见的认知方式.如通过逻辑或者理性分析,孤立片面地看待人或者事物的某些细节.

X[6oYoT fh8dd0

!U D'n.BFS%o0Deficiency humor (D-humor)匮乏性幽默:心理学空间*J3sP@n'z$^
带有敌意,幸灾乐祸或者贬低等意味的幽默.例如在嘲讽他人的不幸等.它反映了当事人的不成熟以及低层次的动机心理学空间 W-p;n Dh6q7C%gx(y

1qXp.k.m6I+sR0Deficiency love (D-Love) 匮乏性爱:
M4f C@tgS/F*F)H0爱情中,把对方看成是满足自己基本需要的手段.心理学空间j~aC y'JLzT\&Y4\

9@Ex)R&v0Deficiency motivation (D-motivation) 匮乏性动机 :
V)Kr;LU3nm0与满足基本需要相关的动机.

4Yrv bo0心理学空间a2qE vp\8y)U a!Vz"E

Deficiency needs (D-needs) 匮乏性需要: 见基本需要心理学空间g5iIe9Zu8z"}

Gr%s3dYd#W;b)i_k0Deficiency psychology (D-psychology) 匮乏心理学:
0K1?)x8}L[0心理学的一分支,主要研究在基本需要和普通意识领域内的认知,体验以及动机.心理学空间 ?Qfm4U#x

心理学空间8wNL"T2Wc

Desacrilization非神圣化:心理学空间U-d;U8Q7i
在我们文化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它表现为对积极的情绪例如温和,友好,崇高感,出身入迷,以及人类行为中任何神秘体验和美好感受加以否认或者压抑

0d"pu2o:~;e0

n'BE"]*IY5`-N%b0Dionysian Mystic 酒神式神秘人物:心理学空间2DCo}3SoU
指通过达到如痴如狂的状态来体验超越与神圣的人。心理学空间t!VF,x)|1__ V8u w

"_1CW'dt\0Xc\0Eupsychia 优心态文化:心理学空间 H8xrpbC,])Hw)J
正式的定义为一千个自我实现的人在一个孤岛上所形成的文化。在广义上是指在人性许可的范围内,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完美的社会,这种社会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而且还能够为每个成员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心理学空间*} W'\fl.Q8s3Gqj }

aP||7O5e l0Eupsychian 优心态:心理学空间w%E.l j|V
朝着优心态文化发展的状态。也就是可达到的健康心理发展。它指的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改良,而不仅仅是乌托邦。也指能够使人更加健康的社会或者组织条件。还可以指教师,治疗家或管理者为推动,鼓励这种运动而采取的行动。心理学空间n[cf oa

#|6Rh)fGmF @,^0Eupsychian Managerment 优心态管理:
Hf k.U,h2e o%}'{P"@0正式的定义为由一百个自我实现的人合作所建立的企业管理制度。这一百个人把积蓄集中起来,投资到这个企业,所有每个人都有同等的发言权。广义上是指一种开明的管理。在一个组织内,每个人的成长和创造力的发挥与这个组织的产品或者服务质量以至整个组织的健康发展都密切相关。心理学空间/^ M9e$tD~

心理学空间8l:u]Oa

Existential Gratitude 存在主义感激:
_,D|*B!Xh)a0当人与人之间有了爱和同情之时所产生的适当的,健康的感激之情。包括与此相应的话语和心理上的感动。

)U!F M%\%t yZ z0

(~V XX-s7O0Existential guilt 存在主义内疚:
"R&C t"LeE@_0当我们在生活中违背了我们的高层次的本性或者存在价值(如正义,真理)时所产生的适当的健康的内疚感。也可以称为天生负罪感。

$]1H4Zt-~ u?#dYo0

'j |0q&t B8de0Existential Psychology 存在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空间upr$x|ziY{
这种心理学强调个性和经验,致力与研究解决人类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人类自身面对的一些困境。例如:对生活意义的探索。

;D6Oe1s&c&\0心理学空间a#L@ zX(ss

Existential 存在主义治疗:心理学空间D zHbqzlOa%M*~
指专门针对那些价值观紊乱或者处于超越性病态的人的心理治疗心理学空间 C Cm|gQ6D

心理学空间)Kpe^ |x

Fourth Force 第四种力量:见超个人心理学

k#v"i$_6M#QA kH0心理学空间4b;^tf.cz

Growth Needs 成长需要;见超越性需要

5K vY-`H;Ly0心理学空间e Ds"zf/x

Hierarchy of needs 需要层次:心理学空间l}&a~e? L{/b
指与生俱来的包括基本需要与超越性需要的各种生理,心理需要的层次排列。每当较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级的新需要就会出现。

fbl8M9n2Q0心理学空间1g/b t;LFRFX0g

Holistic 整体论的:
Zm#e+_X)e ]0指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是从零碎的分离的细节入手进行研究的方法。与原子式的和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刚好相反。

S v)T7Y#gh"r0心理学空间@/g Txb tS8H

Humanistic Psychology 人本心理学:心理学空间| Z(g l9k zF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是由马斯洛 罗洛梅 ,卡尔罗杰斯和其他人建立起来的具有广泛基础的心理学。它超越了弗洛伊德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心理学空间(CA;mVSD

tl9e E#AqG0Instinctoid Needs 类本能需要:
)H8_)B)C N-\%E+Zh0天生的心理需要,包括“基本需要”和“超越性需要”,尽管这些本质上较弱,但是使我们可能并追求生活中的某些价值,如“真”或“美”。只有满足类本能需要才能获得身心的完全健康。

"P^c2K&g/Ch0

tc4fG3u`0Intrinsic guilt 内在性内疚 同存在性内疚心理学空间6@Px Q&SLW^

l Qp Wr6nF0Intrinsic value 内在性价值:
Q SOqZ4\D yE'V0那些出与本能的人类价值,我们需要满足它们,才能促进全面发展并且防止疾病。剥夺内在价值会导致超越性精神疾病。内在价值也是超越需要的对象。心理学空间 C*i!ls|f\

心理学空间,_RM0}s R5D

Jonah complex 约拿情结:心理学空间8V(cC3z0sZ3l {gY
一种从《圣经》人物约拿引申出的情绪状态,它反映了一种“对自身伟大之处的恐惧”。并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在日常生活中,约拿情结可能表现为缺少上进心,或称“伪愚”。

?"Qq:Lyp8J&l0心理学空间)PG F`4}$g

Jungle outlook 丛林观:心理学空间 [b%[ [o a
具有权利主义倾向的人所持的人生观,认为人不是羊就是狼,既不是受害者,便是潜在的掠夺者。持有丛林观的人常常无法对直系血亲以外的任何人产生感情。

yDr7QY"~]w!QT(d0

%Y$^9RKH&c#Cok L;N0Love Needs 爱的需要:
;P{h.c"t&a0感觉到被他人如朋友或家人爱的基本。心理学空间7doHOc k

8z;{cY _6Ixy0C0Metamoticvation 超越性动机状态: 
)M'VulL'ZFs0指一种渴求存在价值,如真理,正义完满的动机状态。这是自我实现者的主要动机状态。

O:zL c}/V0

5dpP'G5K9qb0Metagrumble 超越性牢骚:心理学空间 d HQx&A
当我们感到被剥夺了存在性价值或超越性需要时所产生的抱怨(如在工作中没能发挥创造性时所产生的抱怨)

0S0L/\3n:C^i0

x(UM3A5iXJ0Metamotives 超越性动机:
S5@ ]j4h+Nr0人类在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后受到存在性价值的激发而产生的动机。心理学空间T4F"k9g~7S

心理学空间GI Mu_9pv Y`X6^E

Mettanneeds 超越性需要:心理学空间qs~0] FC(hJ
我们天生的除基本需要的满足后受到存在性价值的需要,虽然不强烈,但如果失去,就会导致超越性精神疾病(meta-pathologies)或灵魂病态。

tx9iac'T}+~T0

,P:n C3b'w)dk0Metapay 超越性报酬:
[^ {6K;tk9^*C$R0满足高层次需要的报酬,例如能够实现创造性和自主性的工作。

`!p`$Je `B t"J }r'\0心理学空间;E&n'Q9b9rV.TZ

Nadir Experience 失落体验:
/v#oTs}(u"|ftI0指一种孤独的体验,来自精神上的退步,失落或悲剧感,还可能因面临死亡或现实中的绝境而产生,这种体验可能使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彻底崩溃或改变。心理学空间2G,|.F$u5}:rC ld

心理学空间"_nodq4I$N,Wu

Non Peaker 反高峰体验者:心理学空间-l4Yj1_6y[ S
指因惧怕进而抑制,拒绝其高峰体验的人。他们通常通过否定,压抑或是忘记的方式而使这种体验从意识和记忆中消失。这些人往往过于理性,实际,唯物,或执迷不悟,有强迫心理。

3N!M;Iu2H C0心理学空间 Cb:mF$W#Bn4Q+L

Normative psychology 规范心理学:
+alMEea(Z E A%^0关于人们怎样从认知和感情两方面发挥能效的心理学。

;q6w5a?8p$f/d E4C0心理学空间0aK[uP ^u3z

Peak-Experience 高峰体验:
;[s"~%oKi0通常指一种短暂的狂喜,入迷,出神,极大的幸福感和愉快。在这种短暂的时刻里,我们能感受到敬畏,崇拜和奇妙的心情。体验到此时此时以及真实而统一地存在的感觉,同时也体会到超越与神圣。这种体验多发生在自我实现者身上。

1_s!s+I;\0心理学空间F!eQ9a)_)Z~,ow+O W

Plateau-Experience 高原体验:心理学空间|e dNv)R
指对与感受到的敬畏与神气作出平静的,稳重的反应,与高峰体验相比,它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相反,它更多地含有理性与认知的成分,也更多地是处于意志的行为。例如,一个母亲静静地坐着,照看她的小宝宝在地上玩耍。心理学空间Fg_&wE9F pm

心理学空间qmd-BuGW

Pratyeka Buddha 缘觉:心理学空间3h!QU/_\S;B&U*S2J&v"N
佛教用语,指只为自身的开悟而不关心众生的修行者。与菩萨相对

7^%Wtn%M0心理学空间,p|0`%rJr @ d0b

Proctological View 直肠病世界观:
7_Q F(B,F%B&l0指那些玩世不恭的人或处与绝望中的人世界观,他们总是轻视别人,贬低别人,或是寻求别人行为中的最恶劣的动机。这是患有超越性精神疾病的表现。心理学空间zE` Is8R

R4?K| o @0Pseudo-stupidity 伪愚:
\h_:nW/W0一种认知方面的病态,它是约拿情结的一种表现。其特征上是对自身智力的一种抵制或否定。心理学空间&C!}-e V:EI?8W

心理学空间8k+^^)f DK

Reality freshening 现实鲜活化:心理学空间%q&b xt`f u8?
有意识地重新唤起对存在价值的体验,如对美,真理,公正的体验,是对与想当然态度的一种必要的有效防止法。参见重现神圣。

I%c0S^Z&t0

[l,}#NY"U:S0Re-sacrilization 再神圣化:
|2f$z&Q0G/\D0试图从永恒的角度来衡量人或物,在日常生活中重现奇异和神圣之感。参见重现现实。心理学空间5Ia W6hA)m

心理学空间zd1Pl-ERg2Xic

Rhapsodic communication 狂想式传达:心理学空间i%\l;M*I%s*C
诗意的语言,如使用隐喻或神话式的象征。这种传达方式常出现与高峰体验时期,并超越了纯粹理性的逻辑的表达的限制。

$jVf]6X5})k)J0心理学空间K?haT

Rubricize 标签化:心理学空间Z] b [ s7x{P
将某人或某物定型化或者归人某一类,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例如:将某人归类为一个侍者或一个警察而非独特的个人。周期性的“重现现实”可有助与我们克服标签化的倾向。

,k1L rq!d)r!S0心理学空间y&Mo)Cowe

Safety needs 安全需要:
)F G5a)fd}6J JtZ0先天的一种对身体安全感的心理需求,它是一种基本需求。心理学空间-D5[F o(\

.P+y(A,H5f6g$Zw$nA0Self 自我(或译人格核心):心理学空间6~as`W#cq
人格的生物基础核心。心理学空间cx2VM r6wC"X*S

心理学空间 v,t/}0H!s

Self-actualization 自我实现:
%KzlE9U Y0个人成长的顶峰期,这时,我们已摆脱由基本需求和匮乏性动机带来的忧患。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不是终点,而是完成充分发展的一种动力和渴望。同时,也是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程度上发掘自身潜在的天赋,能力和趋势的一个过程。虽然我们都有这个动力,但我们也有对与成长的恐惧。

TI? uF(q+yx0

:dn*bJ\L(z0Self-Actualized person 自我实现者:
8b4jR/@qQF9u0一个精神上健康,成熟,正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个体,他的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因而为超越性需要所驱动,成为存在价值的积极追求者,这种类型的人有特征,包括创造力,睿智,情感的自发性,对某种职业的热忱等。

,j^ k j9VN7@0心理学空间5W2J|:d3[Oz!sm

Self-Esteem Needs 自尊需要:心理学空间/]g7F%F9V J:OD
先天的对自尊和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它是一种基本需求。

$C{S7t_T,v0心理学空间*O6]Q2r2|{ b1F Q

Synergic 协同性的:
5Ve*_F)A O*A ^pQI0具有协同作用的特制。也是个人和组织,社会的需要,目标互相促进的一种程度。比如,一个具有协同性的社会是美德能得到回报的社会。一个美满的婚姻也是协同性的。

0G?/\6w.LIP#N0心理学空间1|b`w"NQ

Synergy 协同作用:心理学空间 {'o'a2P#AlJ0y[
由人类学露丝本尼迪克特在1941年提出并由马斯洛详细阐述的概念。可以用来概括不同的文化。在高协同的文化中,对某个人有益的,同时也对大家有益,反之亦然。比如,一种广泛心理学空间^7Eu B.Z`*L0a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Abraham Maslow 词汇表 心理学
«马斯洛 《人类动机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10 马斯洛 | Abraham H. Maslow
《10 马斯洛 | Abraham H. Maslow》
HUMANISTIC SCIENCE AND TRANSCENDENT EXPERIENCES»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