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玩”的智慧——卢丽卿
作者: 卢丽卿 / 5507次阅读 时间: 2011年6月21日
标签: 亲子关系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i$]%k8Q'i

本文发表于《心理与健康》2008年8月,排忧解难专栏。

Ts;e\@ fy#~0

8t4G1A%p,J+S0案例:我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很喜欢我陪他玩耍。但我不是一个活跃的人,有时候觉得不太会和孩子投入的玩。加上工作很忙,在家休闲的时候很少,所以更希望他自己一个人玩,但孩子常常因此不高兴。

WOcZ9P2RE7`0心理学空间VG7_:A&b m!}bl

解答:我想很多家长都会遇到与你同样的问题。“玩耍”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并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美国著名游戏治疗大师南德乐博士总结游戏对儿童成长的诸多益处:

z2sZ1P#o~uI9Q0心理学空间9? fa*Z Z#J`

1、游戏减少来自不断要上进和学习的紧张压力。心理学空间&n/h9V5WB,[

心理学空间&\nwu#E KV}"D

2、游戏让儿童有机会运用新的智能、社交、情感和体力的技能。

/m/C8G+U;A`_Z ]0

0P }a tk7A~ ~03、游戏是一种活跃的学习方式,它具有将智力、身体和心灵连贯起来的重要功能。研究证实9岁以下的儿童,他们最佳的学习方式是透过投入的游戏而成长。

N.G9u`;?.} S0

1[ H3viCq04、游戏让儿童可以从同伴身上体会别人的观点,学习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7PYV] G%@A*[0

b%hUL6o N4_"f-~ U05、游戏能让儿童学习表达及处理每天生活中所产生的情绪,尤其是遭遇恐惧的事件,儿童可以通过模仿性质的游戏得到适当的发泄。

I#~`@3tO9Z)E0心理学空间+M&DP([qc}

游戏治疗是儿童与成人建立一种安全稳定、被接纳、被理解的关系。在陪伴孩子游戏的过程中,这种‘有人了解’的经验对儿童具有建设的功能,可以协助他们面对现实、处理负面情绪。父母陪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如运用游戏治疗的原则,将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某一段游戏的时间里,父母要放下他的事情,完全专注、投入的和孩子玩。可以尝试按照以下要点去做:心理学空间l5I,jr;e4f0tj2E)Z

R8u}7V#MNV01、有身体接触。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摔跤、打滚,玩逃跑和被捉的游戏。心理学空间[ C#AQ(R(j

心理学空间2I7j ` U T4[4l

2、一定不要压过或超过孩子。在游戏中适时扮演一个有趣的弱者,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释放笑声。心理学空间$yH3no5L;aF)MX'l

心理学空间8oNc HD6b

3、以孩子为中心,给予孩子选择权、决定权、不去指导孩子。最简单的方式是可以重复和模仿孩子的语言和行为,孩子会很喜欢这种关注。

rb E+i+Lr0

fF E9Y5VR)[04、保护和限制。当然在和孩子玩的时候,要保证孩子和自己都不受伤害。帮助孩子明白规则和限制。心理学空间0G%AD7`xAl

P*WF2m%Z5Q0因为孩子总是接受父母或老师的命令,幼儿园或者学校对于孩子的约束也是一种压力。笑声能解除孩子的压力感和紧张情绪。所以孩子喜欢那些愿意和他们一起玩耍、听他们指挥、逗他们笑的成年人。快乐的大笑之后,孩子会感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更加信任父母,增进深层的心理沟通。心理学空间3`} r?` P-foi.M

心理学空间L]\Ie5Vt$A a&B

陪孩子玩的智慧并不在于具体的内容和技巧,而是要用心的和孩子在一起,并且尊重孩子的意愿。

}} Z5m:^*I/o"Cx*`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亲子关系
«“扔掉过去”的心理分析——卢丽卿 卢丽卿
《卢丽卿》
让我们停止思考——减压的根本之道(卢丽卿)»

 卢丽卿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中国首批候选人,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精神科主治医师资格。北京大学医学部应用心理学硕士毕业,曾就职于北京三甲医院心理科,2009年起开始个人执业。

自2001年起接受精神分析专业训练, 2008年起成为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中国首批候选人。曾接受德国精神分析家躺椅式精神分析数百小时,参加中德班催眠治疗连续培训项目、国际EFT婚姻治疗培训,以及中挪心理治疗师及督导师连续培训项目等。

邮箱:psychoanalysis08@sina.com

主要工作方向:精神分析、以及针对失恋、外遇、离婚、再婚等问题的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