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本文发表于《心理与健康》2008年8月,排忧解难专栏。
案例:我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很喜欢我陪他玩耍。但我不是一个活跃的人,有时候觉得不太会和孩子投入的玩。加上工作很忙,在家休闲的时候很少,所以更希望他自己一个人玩,但孩子常常因此不高兴。
解答:我想很多家长都会遇到与你同样的问题。“玩耍”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并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美国著名游戏治疗大师南德乐博士总结游戏对儿童成长的诸多益处:
1、游戏减少来自不断要上进和学习的紧张压力。
2、游戏让儿童有机会运用新的智能、社交、情感和体力的技能。
3、游戏是一种活跃的学习方式,它具有将智力、身体和心灵连贯起来的重要功能。研究证实9岁以下的儿童,他们最佳的学习方式是透过投入的游戏而成长。
4、游戏让儿童可以从同伴身上体会别人的观点,学习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情绪,尤其是遭遇恐惧的事件,儿童可以通过模仿性质的游戏得到适当的发泄。
5、游戏能让儿童学习表达及处理每天生活中所产生的游戏治疗是儿童与成人建立一种安全稳定、被接纳、被理解的关系。在陪伴孩子游戏的过程中,这种‘有人了解’的经验对儿童具有建设的功能,可以协助他们面对现实、处理负面情绪。父母陪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如运用游戏治疗的原则,将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某一段游戏的时间里,父母要放下他的事情,完全专注、投入的和孩子玩。可以尝试按照以下要点去做:
1、有身体接触。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摔跤、打滚,玩逃跑和被捉的游戏。
2、一定不要压过或超过孩子。在游戏中适时扮演一个有趣的弱者,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释放笑声。
3、以孩子为中心,给予孩子选择权、决定权、不去指导孩子。最简单的方式是可以重复和模仿孩子的语言和行为,孩子会很喜欢这种关注。
4、保护和限制。当然在和孩子玩的时候,要保证孩子和自己都不受伤害。帮助孩子明白规则和限制。
因为孩子总是接受父母或老师的命令,幼儿园或者学校对于孩子的约束也是一种压力。笑声能解除孩子的压力感和紧张情绪。所以孩子喜欢那些愿意和他们一起玩耍、听他们指挥、逗他们笑的成年人。快乐的大笑之后,孩子会感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更加信任父母,增进深层的心理沟通。
陪孩子玩的智慧并不在于具体的内容和技巧,而是要用心的和孩子在一起,并且尊重孩子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