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本主义理论中以人为中心治疗的进展研究
作者: 谢慧 / 23432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14日
标签: 罗杰斯 人本主义 同理心 无条件关注 以人为中心治疗 真诚一致 自我实现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2\7[TE4S!w wa0
yl6RV@3O@+dv0作者:谢慧
I2M}X6ka|t0
z$s(}s$hthb0摘 要 :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乃至于对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卡尔·罗杰斯在心理治疗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其独具特色的‘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心理咨询和治疗。心理咨询和治疗实际上是一种咨访之间人际互动的关系。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提供了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把治疗者和求助者之间的关系转换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求助者个人的人格和尊严,以求助者为中心,建立一种关怀、宽松、理解的氛围,使求助者能够自我探索、自我理解并目自我成长,帮助当事人消除自我不协调,促进自我的成长,使自我走向自我实现的道路。
#w:AuH-D^Y L0心理学空间J8j9b3m%} t
关键词: 人本主义,罗杰斯,以人为中心治疗,自我实现,无条件关注真诚一致同理心心理学空间6n0}3M \|o3WKO

|M9yXj;M0
,x^6H({L1s0“以人为本”思想在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三字经》就说“人之初,性本善”,孟子也说“人之性善如水之就下……..”。荀子却云:“人之性恶,其善伪也。”世硕认为“人性有善有恶”,告子以为“性无善无不善”……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一命题被认为是人本主义的最早宣言。苏格拉底使“认识你自己”成为希腊人的格言。古代哲人那种鲜明突出的个性,反映了人类最初的自我的自在。在中世纪,神学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的地位被神所淹没。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为标志,把人对神的崇拜转向对人自身的崇尚。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开端标志.现代心理学真正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100多年来.现代心理学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充满了生机。不断的来解释人的本质。来解决人的各种问题,并形成了心理学方面的七大主要学派:精神分析流派,人本主义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认知流派。每一分支、每一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引起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性革命体现时代精神、引领心理学发展一代风骚、起到更朝换代作用的当属三大学派.即以日尔曼式的严密思辨和严谨的推演著称的弗洛伊德及其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具有雄辩口才和反叛性格、以犀利的文风著称的华生及其创立的行为主义;以穿透人心的深遂、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哲理著称的罗杰斯及马斯洛创立的人本主义。这三大学派.引导了现代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三大势力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y6\ ~*j y&b L0
1K1\UxJ0~C G|0卡尔·罗杰斯作为现代心理学领域的第三份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最有影明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心理治疗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其独具特色的 “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心理咨询和治疗。“以人为中心”是一种咨访之间的心理治疗理论。心理咨询和治疗是一种咨访之间人际互动的关系。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提供了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把治疗者和求助者之间的关系转换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求助者个人的人格和尊严,以求助者为中心,建立一种关怀、宽松、理解的氛围,使求助者能够自我探索、自我理解并目自我成长。心理学空间-]k$R'k}Q,I

;|a~rf7W"I0一、以人为中心治疗起源
*L!laqL2V2G1T"_o M0
C#b,i[h h_9q0 人本主义心理学来源很多,但主要来自于两个领域:一是在欧洲响响广泛的存在主义哲学;一是美国心理学家,特别是卡尔.罗杰斯、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研究。
#W5ip)H,C%W0
)V1hm9qJ\0存在主义存在有几百年,他们以弗里德里希.尼采,索伦.克尔恺郭尔和让-保罗.萨特的学说为基础,之后鲁德维格.宾斯万格,梅达尔.博斯,维克多.弗兰克尔,等发展他们的理论.卡尔.罗杰斯在早期心理治疗的失败中意识到,治疗师不能决定他们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去解决.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一次阅兵时认识到,心理学对理解人类行为的作用是多么的渺不.于是建立和这个新流派去理解人类行为,成为了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的毕生工作.在寻求新的理解人类行为的过程中,卡尔.罗杰斯从治疗的个案中找到了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治疗方式。
b{ S3A}o7|C0心理学空间tS kd8eY M
二、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的发展简史

/B [B7x-~4Y*P8oT0
A FU e9Wp9{"r0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最初称为非指导性治疗,又称为来访者中心理论或来访者中心心理治疗,近年来,逐渐被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或治疗的名称所代替。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为罗杰斯。以罗杰斯的心理治疗实践和训究工作,以及他先后出版的著作为依据.可以把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的形成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心理学空间kYS*UGSA.S.@pr
心理学空间#rykzuh
1. 初步提出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 40年代,以《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出版为标志,罗杰斯提出一个关键思想:只有当事人才能够充分、深刻地了解自己。要取得较好的治疗,就要依靠当事人来指导治疗过程。此时的罗杰斯体系称为“非指导性治疗”。心理学空间N]6H G7T6R2@hh
心理学空间,Gj.y*k s!p
1938年,罗杰斯协助建立了儿童指导中心,次年,出版《问题儿童的临床治疗》并开始对传统的心理指导疗法提出疑问。1942年,出版《咨询和心理疗法》,公开提倡在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中采用非指导性治疗,后来改称以人为中心疗法。心理学空间Rt!p:|c#Cr-w
心理学空间7W/S*GH6R
2. 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出版为标志,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得到了发展,并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罗杰斯体系称为“当事人为中心疗法”心理学空间3m f8RD8x K

c-f[7x:Q8]0。1951年,他出版了主要著作《来访者中心疗法: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提出了人格及其变化理论,也称“自我理论”。罗杰斯系统的阐述了这一疗法的理论和实践。其中,关于人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与机体经验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得到深入、更清楚的探讨和分析。在实践方面,也从重视当事人所说的事实内容转为同时重视隐蔽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深刻、准确地“进入”当事人的“现象世界”心理学空间8? [ D@4TK3]c$H
心理学空间 P[,`9~E j:R5RB
3. 经验阶段:第份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的出版为标志,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于自我的人”。
8Tn1Qa_5I }5dF0心理学空间rr1i/Q B)O:Ej
1959年,在《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著作中,更加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我理论”此后,罗杰斯一直致力于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理论的实践及其应用研究。1957年罗杰斯从芝加哥大学来到威斯康星大学,任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这个时候他开始有意识地探索治疗中究竟要什么条件才能使当事人改变,并力图使自己的理论受到严格的经验检验。使得他对咨询师和当事人之间“伙伴关系”越来越强调。他认为,一个人越是接近自己的经验,信任自己的经验,并由自己的内心来评估以及乐于接受自己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之后,罗杰斯希望把他的体系扩展到传统的心理治疗领域之外,使大多数人过上一种人本主义的生活。
uaq rj0S8n0
)suw,?_A'G04. 成熟阶段:第四阶段是从70年代开始,罗杰斯的影响日益扩大,其理论改变为‘以人为中心取向”。心理学空间e iL*S/gx y5^+yB*C

%q/CE#GwKI070年代初,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正式形成,他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价值和尊严。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疗法”是心理咨询和治疗学科中的一个改革。他在实践中发现了咨访关系对促成当事人改变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其中发展咨询关系、培养真诚、同感、理解和无条件的关注等,已成为大多数咨询者的共识,成了当代咨询和治疗实践的共同基础。他强烈地希望把他的体系扩展到传统的心理学咨询与治疗领域以外,使之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诸如政治、国家和民族关系、教育、管理、家庭、团体等。是当代人大多数过上一种人本主义的、存在主义的个人生活,即超出个人的社会角色的、充分发挥其机能的、整和程度高的生活。在这种帮助活动中,“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强调一种“人—人关系,而不是“帮助者”和 “被帮助者”的关系。心理学空间4i8V2K9z:X7yB{
心理学空间cY7e"\{
三、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理论的主要内容心理学空间d%A?,u b| z

`/r2g1atbi0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和方法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这种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们有了解自己问题的能力并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资源;人们对咨询师的需要是理解、真诚、支待、接受、关心和积极的评价。因此,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的价值取向是:心理治疗应把重点放在求助者身上,帮助求助者自我探索,发现自身的问题及挖掘自身的潜能,助人自助,让求助者不断获得自我概念,形成健康的人格,咨询师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设身处地地为求助者着想。
E5P)Dl:d0
*lsB v4j/I01.对人的基本看法。
O r|O0K9z0
ybr!i0QgT*? ?X0罗杰斯对人有份个假定:首先他假定人身上有一种最基本的、统御人的生命活动的驱动力量他把它称为“实现趋向”,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凡是有助于自我实现的都是有价值的。这一点可以概括为:人性规定了价值。罗杰斯对人的第二个假定为人性指导价值。并认为有机体本身具有一种“肌体智慧”,能够估价什么是符合实现趋向的,什么是阻碍实现趋向的。他的第三个假定是人是值得依赖的,个人性和社会性是统一的。此外,罗杰斯还认为人都有其对现实的独特的主观认识,在咨询中要为求助者保存其主观世界的存在;人基本上是诚实的、可信赖的,人有能力指导自己,调整和控制自己的行动,从而达到良好的主观选择与适应;人拥有机体评价的过程,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把个体的经验与自我实现有机地协调配合,使人不断迈向自我实现。
oHC o,r~(e4X,MH0
"o1}q Q!` P(t h02.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心理学空间P1tg$P{3x
心理学空间p [`~?tT(M#v
所谓自我或自我概念是指个人经验中一切有关自己的知觉、认识和感受。这些经验是围绕如下问题而形成的,即:“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或“我能干什么?”等。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自己的特点和能力,自己与他人以及环境的关系。自我概念是在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概念是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的基础。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求助者对其体验的总体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自我概念并不总是与一个人自己的体验或机体真实的自我相同。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心理学空间J U"~N:X

A7k)h4b"Y0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认为,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是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在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个体从自己的感受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与从他人那里获得的间接经验(往往是对自己的评价性经验)往往不完全一致。]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实质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问的和谐,或者通过价值的条件化内化他人的价值观念,形成自我观念,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心理治疗的关键是治疗者对来访者的尊重,理解他们的经验,相信其自我导向的潜力,促使其自我改变。
%Q+]!fcc;Q7_L0心理学空间N._ d.^*U5C4K,l&qx/K
3.促进人格改变的基本条件。
S Wy;\k Z6C%~J0
;CN E#e n9KJf/ra0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认为促进人格改变有三基本条件,也是咨询师在咨询中应具备的基本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立良好的咨访互动关系创造适宜的氛围:心理学空间9J{+A7P(Qg%M(g&lz

r@9xjZ v(G H0一是真诚一致: 就是指在治疗关系中,咨询员本人是一个表里一致的人。咨询员越是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越是不戴专业面具或个人面具,来访者就越有可能发生建设性的改变和成长。真诚是以人为中心咨询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真诚。不仅意味着诚实,还要让求助者有安全和信赖的感觉,能够自然公开地讨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问题。心理学空间+V RBZ'x{T.a
心理学空间EA&^*i6N9k U
二是无条件积极关注: 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指个体在任何条件下,即便表现出弱点和错误的时候,都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关注。无条件积极关注是心理咨询者对求助者的态度,也是心理治疗的前提。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治疗者对求助者的各种言行都采取宽容和接纳的态度,包括当事人的谎言、遮饰或不知觉中的不真实的叙述,通过倾听和非批判性的语言来表达尊重。尊重求助者是独特的个体,尊重求助者的个体价值和自我决定,一切为了求助者的利益。自我不协调就是因为有条件积极关注的结果,使得当事人将价值条件条件纳入自我概念中自己的直接经验、自己内在的真实感受,就被淡漠、疏远和遮蔽,他的直接经验就被歪曲或否认,或者自我概念中的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不一致。改变这种状况的必要条件是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在治疗关系中,咨询员对当事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意味着无条件地接受和尊重当事人的所有感受和任何表达,对其不加以批评或纠正。只有这样,当事人自己才能接受自己的真实经验,并将其整合到新的和谐的自我概念之中。
I_Y&HF b0心理学空间*[2u'@:g;lm z)u
三是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咨询员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事人的一切经验,包括欲望、恐惧、冲突等。去感同身受这些经验,好像你自己也在经历这些体验。咨询员要进入到当事人的主观世界,去感受并理解当事人,既感人之所感,又知人之所感,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痛苦,并将自己的这些感受有效地表达出来。同理心是以人为中心咨询和治疗的关键点。同理心对于治疗关系的建立,对于促进求助者的自我探讨都起着核心的影响作用。同理心指咨询师放下自己的主观态度,有效的聆听,设身处地的为求助者着想,体验其内心世界,并把这种感受反馈给求助者,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心理学空间O? I q&z
心理学空间7m4^P}[,^
四、以人为中心的贡献和影响心理学空间CW cg^!@k6je

`+ilsZ i`}G#x0  以人为中心疗法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天生具有潜能,趋向自我实现,引入了当事人一词而摒弃了病人一词,以维护求助者的尊严、平等、及表达的对求助者的尊重心理学空间"kArum
心理学空间s2E9z9bF,[sK[
以人为中心疗法应该是罗杰斯的贡献,他提出了一个人具有善良和良好发展的天然本性,并依此提出一个优良的支持性和人际关系环境可以发展出一个人的健康人格的观点,他最成功的技术发明被称为“非指导性治疗技术“,这是一个具有和谐同理心的治疗方式,以至于在这一技术观点出现后,之后的各种其它疗法都对于他所提出的建议十分重视。这一观点建立在当来访者和咨询师分享咨询会谈过程的内容和进程时,一种和谐关系、支持性的安全环境将导致来访者人格认识自己并获得进步,从而获得心理障碍的解除并重新形成自己的健康人格。心理学空间8D7qp8P y

:y3g#O,R)u_3[0以人为中心疗法对当事人的自我指导能力和自我负责的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咨询师本人的人格和态度来使当事人进行改变的咨询思想有着积极的意义。
k i qFJENO'w(d;t0在罗杰斯发展出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以后,以人为中心疗法又分化出人格中心疗法学派,从自我概念和现实经验相互和谐的概念来进行咨询。当今很多咨询治疗都多少采用和借鉴来访者中心疗法来进行治疗。心理学空间1BA~Ll+PB+v;j

S5I#p]GCb&pc0五、局限性心理学空间wdwQ,n.sPl aH

p(l+DL v'g0以人为中心疗法及其心理学家因为受到不少批评。整个体系透露出一股强烈的轻理性气息。他认为人过着“跟着感觉走”的生活,人对生活价值的选择和评价,既不依据他们认为这种选择正确,也不需要逻辑的合理性,而主要依靠人的直觉性质的感受,这些不应该成为要求人以及人的健康生活的基本标尺。心理学空间 Din NF*|-}9I$h
心理学空间Ng M0u{#G#_*R
这个体系的个人取向缺乏对他人的责任感,也缺乏清楚明确的目标和目的。罗杰斯鼓吹了人性至上(但没有鼓吹个人至上)。忽视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先天潜能的制约和影响。咨询师显得过于消极,有时甚至易受当事人操纵。
@ AZW8rf0心理学空间T3cQ[*i's$r%\
该体系排斥任何诊断或评估,不对障碍进行任何分类,也忽视具体策略和技术的运用。
dgd)R.Nt ?0心理学空间Z&q/J9g@ FD
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_+N Q:h W\

0x1l;n6wizH0B~01. Jerry. M. Burger (美) 陈会昌译 人格心理学(第6版) 2004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心理学空间w0|)B.O#nT0{+?7]o*a
2. 江光荣, 心理咨询的务实与理论 2005 高等教育出版社心理学空间 j+bo+P1R;E,{b
3. 江光荣, 人性的迷失与复归 1999 湖北教育出版社
(Ik-F e)x"@04. 吴水胜,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述介 哲学动态,2000 , 9.心理学空间$ke.X@?@/a@:u
5. 龙晓东, 评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的理论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1996 。心理学空间d N3B/pNc5g)M kG3C
6. 张晓兵 “以人为本”的历史回溯与现实思考唐淑云,心理学空间3i |#ws'm5} Fy&e k \w
7. 车文博 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新探 中青网
Okw;t,_D?S08. 贺佩蓉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综述 安康师专学报第17卷第6期 2005年 2月心理学空间[+kj#ZX RpT4g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罗杰斯 人本主义 同理心 无条件关注 以人为中心治疗 真诚一致 自我实现
«看卡尔罗杰斯如何共情 06 罗杰斯 | Carl R. Rogers
《06 罗杰斯 | Carl R. Rogers》
1985 - Conversation Hour with Carl Rogers.»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