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模型
作者: 网路转载 / 15515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21日
标签: 道德发展模型 柯尔伯格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道德发展阶段模型
` H"r#kU `0 柯尔伯格在80年代初对其理论作全面的总结时,提出了他的最新的、最全面的、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修正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其具体内容如下:
lg1t k B J0心理学空间7[;YK#bp K

WG,y+sj8x bK0水平 A:前因循水平心理学空间U"A.Y vsd)}

It#Z,QV4z0阶段1 惩罚与服从阶段心理学空间 p'{~R^*d
心理学空间.m+[Q2E1i ~K
内容
l uW X!R z$G!@0
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避免惩罚,不造成物质损害。
(1)所谓对的,就是不违反规则,为服从而服从,不对人和物造成损害。
+{2W8USc;hi0(2) 做得对的理由是避免惩罚和权威的强力。
社会观点
6gf0g-yO@3p,}"}-S0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自我中心的观点。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不考虑他人利益或认识他们与行为者的利益之间的区别,更不能把这两种观点联系起来,依据物质后果而不是依据他人的心理兴趣裁判其行动,把自己的观点与权威观点相混淆。心理学空间V-oL[,vd"Mf!s
心理学空间)M y2z@]6q[ DO!U
阶段2 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
/_L [5Ps9L0
心理学空间8Z {9t6G_ }L-t T4~z
内容心理学空间 Sru ]a(r
所谓对的,就是能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按具体交换原则作公平的交易。
(1)  所谓对的,就是遵守会给某人即时利益的规划。一切能满足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行动就是对的,并且也赞允别人这样做。对的也就是公平的,即一种平等的交换、交易和协定。心理学空间}Ow(X;A{l7pEO.O L
(2)做得好的理由是在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或利益的社会观点情况下,还应必须认可别人也有自己的利益。

b2{'g x%}l8N)p0社会观点心理学空间H mE0Nz~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具体的个人主义观点。他能把自己的权威和别人的利益及观点加以区别。他(她)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各种利益,且充满着冲突,所以,所谓对的是相对的(具体的个人意义上的)。个人通过工具主义交换服务,通过对他人和他人的善意的工具主义需要,或通过对每个人的等量公平给予,来把彼此之间相互冲突的个人利益相整合或相联系起来。心理学空间u~qB*k

2ELY-x%kR5ly!H0 心理学空间 jB8v'v%G.]?]

心理学空间)}f0b"FRC

水平 B:因循水平
.q4@%`:i6ch]0
#NC-C0oiDp/EC S0阶段3 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心理学空间k Yn/Q&P;R_ HG? U
心理学空间| Z.PM1n
内容
-|{kv0n[0所谓对的,就是应该扮演一个好角色,关心别人,珍惜别人的感情,与伙伴保持忠诚和信赖,激励遵守规则和期望。

0x W8]N#K[r0
(1)所谓对的,就是遵从亲人的期望,或一般人对某人作为儿子、姐妹、朋友等的角色期望表示遵从。“为善”是至关重要的,意指有良好的动机,关心别人,维护相互关系,维持相互信任、忠诚、尊敬和感恩之情。
1h JL%K&^(Sh0心理学空间BY U,YseW$M0t
(2)做得对的理由,就是要按自己和别人的标准社会观点“为善”,如果一个人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关心别人,那就希望自己也有善的行为(金科玉律)。
心理学空间!^+J,F9`%A

社会观点心理学空间*i q6TAb|9d\
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与其他人发生关系时的个人观点。他意识到人所享有的情感、协议和期望高于他个人的利益。他能用“具体的金科玉律”所阐发的观点,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但是,他仍不具有普遍化的“制度”概念。心理学空间:^Q `R"nhB

Rq+L#L |a6Y0阶段4 社会制度和良心维持阶段

/|"]$?2UjD^0心理学空间+[ `;r n^Y1P4I

内容心理学空间 UfIt\!s JA9G
所谓对的,就是对社会尽职尽责,恪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或群体的福利。

T F0P/_\hQ0
(1)所谓对的,就是要履行个人所承诺的义务,严格守法,除非它们呈现与其他,已规定了的社会责任及权利相冲突的极端情况。所谓对的,也指对社会、群体或机构有所贡献。心理学空间RKov.mL
(2)做得对的理由乃在于致力于使机构作为一个整社会观点体运行,自尊或良心则指履行个人既定的义务,或考虑这种后果:“假如每人都这样做,会怎么样?”
心理学空间0G y&S?2T:h T8`0G @

社会观点心理学空间1Mz BE!yN#O
本阶段的人已把社会观点与人际协调或动机相区别。这种人采纳了一种制度观点,并据以确定角色和规则。他或她是依据自身在制度中的地位来确定个人关系的。

&n\7?.\h'lQ [-_,`0心理学空间nQtCd6c;V5k

水平B/C:过渡水平 这一水平属于后因循水平,但尚未具有原则性特征心理学空间$P,w;W5WN] Sd

心理学空间9Y(Rt s0}3q'^8En

转型性内容
7ts"\(g9og.J;q8J0在这一过渡过程中,选择是个人的和主观的,且以情绪为基础。良心被视为是任意专断且相对性的,视为诸如“责任”和“道德上是对的”等观念。心理学空间W} Qs"|E Y/Xt+K
心理学空间%x q2i:{"o;L\'W.e'D5^]
转型性社会观点心理学空间%^w*j1lc
在这一阶段中的人采纳的社会观点已超脱了他所处的社会,把自身看成一个个别的决策者,而不受任何普遍化的社会义务或契约所束缚。这种人能按特定社会规定来承担和选择契约,但不具备这类选择的原则。

Q2z3d `m`o0心理学空间P(EJL!^C Pq!F

水平C:后因循与原则水平
sYM}6@o wM0
道德决定是由那种按公平和福利运作来设计的社会中,全部组成或创造这个社会的成员同意的那些权利、价值或原则中产生出来的
I+g#]t$g/~*I0心理学空间VmI-L w,JP
阶段5 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功利阶段
xQO&hL C B0
心理学空间6P+WY1_%sR
内容心理学空间 {yf3`y6[o,p@
所谓对的,就是维护基本权利、价值和合法的社会契约,甚至它们与所属群体的具体规则和法律相冲突时也如此。

qfG5sw9kA0
(1)所谓对的,就是认识到这种事实:人人都持有各自不同的价值和观点,而大多数价值和规则却相对于他所属的群体。但是这些“相对的”规则只有是公平的才应该遵守,因为它们是一种社会契约。而某些非相对的价值和权利,诸如生命和自由,则应在任一社会中都必须遵守,而且不管大众的意见怎样。
LFb:s3{~b0(2)做得对的理由,一般说来,是认为有义务遵守法律,因为人们缔结这种社会契约的目的乃在于用法律来发展全人类的福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家庭、友谊、信任及工作义务也是自由协商的,在尊重别人权利的前提下形成的义务或契约。个人对法律和责任的考虑,是以对人类整体功利——“为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理性批判为基础的。
社会观点
j)Ep1o1{f0这一阶段的人采纳了一种超前的社会观——这是一种理性的个体意识到价值和权利优于社会依附和契约的观点。他通过正规的协商、契约、公平的机制和正当的过程来整合各种观点。他或她既考虑道德观点,又考虑法律观点,认识到它们的冲突,发现整合它们困难。
%[(Gq%[0~9Ka'\0
)g{aQD;[R0阶段6 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 心理学空间@rO)Os1n m/WzK

.Ldb&h"? L.j.nY0内容
#O'H*b}%g(V;W0 这一阶段的人被假设为一种全人类都应当遵从的普遍伦理原则所指导。
(1)至于什么是对的,阶段6的人受人类普遍伦理原则所指导。特定的法律或社会协议之所以通常有效,是因为它们建立在这种原则之上。当法律违反这些原则时,阶段6的人仍会按这些原则行事。这些原则仍是普遍的正义原则:人权平等和尊重个人作为人类的尊严。这些不仅权是公认的价值,而且也是用来作出独特决定的原则。
gG4Wq&q+E8Q9}a0(2)做得对的理由是:作为一位理性者,他已证明了原则的有效性,因而立志为之献身。
社会观点
nnfx^O#]j0
这一阶段的人形成了一种用于社会治理或伦理依据的观点。这种观点是任何懂得道德本质或懂得尊重人是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这一基本道德前提的理性者所采纳的观点。心理学空间!S6Spk%@4g Z:E
心理学空间7b`(O-pO-d"[
上述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是经过柯尔伯格及其同事在美国进行30年的追踪研究和在世界各地进行的跨文化研究的结果所证明的。不过,柯尔伯格第三次修订的标准问题道德判断测量量表只能测量前5个阶段,并不能测量作为普遍伦理原则取向的第6阶段。也就是说,该模型的1至5阶段是经过实证证明的,阶段6没有经过实证证明,只能以哲学和伦理学来证明。正如他自己所指出的:“……也许阶段6所具有的心理学实证的意味较小,而只是为道德发展的方向作具体的说明,那就是:伦理道德的发展乃是继续前进的。”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道德发展模型 柯尔伯格
«柯尔伯格生平及其思想来源 30 科尔伯格 | Lawrence Kohlberg
《30 科尔伯格 | Lawrence Kohlberg》
The Six Stages of Moral Jud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