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直接深入无意识的积极想象与内视方法——兼论作为单纯觉察的意识
作者: 冯建国 / 9854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22日
标签: 积极想象 无意识 内视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uZ M'B)|(q0论直接深入无意识积极想象内视方法——兼论作为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
JN3b"|)BE g8u q0冯建国心理学空间H7[g'^)a DfA

iAK/N%{8|7v0[ 摘要 ] 对积极想象、内视等方法及其共同要素“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做了探讨;提出无意识本有智慧光明的一面,把握单纯觉察的意识,是掌握积极想象与内视等方法的关键;而心身整体的调整,才是让无意识自由涌现的根本与保障。心理学空间1?,P9wkr

$t/}n)rV0i9I01. 关于积极想象
$?p A%L-ZWB#p0心理学空间 H?1H)j+W5ml
积极想象是荣格心理学的核心方法与技术,是直接深入无意识并与之交流对话的方法与技术,也是一种对待无意识、整合意识与无意识的观念与态度。其目的,是使心灵渐趋和谐、完整的自性化过程。
R4x0o"C6`'O m0心理学空间\ t'N.xf%]+Eyy
我们把积极想象概括为:是在清醒意识的觉察中,让无意识自发涌现的艺术;也包括运用意识及其觉察,通过意象、言语、绘画、舞蹈、音乐、梦、沙盘游戏等方式对无意识之物的聚焦、赋形、让其进一步涌现及扩充的工作,乃至赋予其意义及生活化。心理学空间.T ]o%mP;OCm

f!Gz#t;e \0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试通过“梦”举一个例子,把积极想象的核心过程描述如下:是从意识进入的,一方面我们的意识是清醒的,另一方面我们又确实处在真实的“梦”境中,意识对“梦”不加任何的干扰,而是让“梦”自发、自由的表达它自己,完成它自己。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积极想象了,荣格形容为“睁着眼睛做梦”。对其理解,一方面要区别睡眠中的清明梦,尽管清明梦中意识是清醒的,但人毕竟是在睡眠中,意识是被动的、在一定程度上的清醒,不能就说是积极想象,尤其是:在此种情形下,意识也不能自由的进出无意识;另一方面,特别要注意与白日梦的区别:偶尔的白日梦,可以是无意识的自发涌现,但更多的白日梦,却是意识的幻想思维使然,其内容,并不是真正来自于无意识。
v/FTz0`;OR6S;@Q2[0
(o:c'Q(kl h|0此例子中的“梦”字,之所以要用引号特别标明,是因为一般认为梦是来自于无意识,我是在这一理解中使用此概念的。然而,由个人的经验,我知道:梦也会偶尔的来自于前意识的思维功能——如果是在此一意义上理解上面的例子,那它描述的就不是积极想象,而是类似于白日梦的意识幻想思维。这是荣格所批评的“胡思乱想”。注意这种区别,是特别重要的。
ea;jv;W5[S/k0心理学空间2~I0_g?Tn R1g:M3j
荣格是这样强调二者的区别的:这种幻想,“只是一种幻象、一种稍纵即逝的印象……是你自己的发明,只停留在纯属个人的事物的表面,是意识的期待。”而积极想象则“意味着意象有自已独立的生命,意味着象征性事件的发展有着自己的逻辑根据。当然,这只是在你的意识和理性对此不加任何于涉的条件下才有可能。积极想象开始于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起点上……如果我们全神贯注于内心的图象上,小心地不去干扰事件的自然进程,我们的无意识就会产生出一系列意象,完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心理学空间bV(vjy,vN,[
心理学空间,D^BFv N&pl
仅在意识幻想思维的意象层面工作,只是意识(也包含了前意识)层次的自我相关,虽然也常常会对心理的症状产生有效的改变,却障碍了人对无意识世界、也即我们内在的广大心灵世界的真正深入与探索交流。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治标而失本,从根本上说,失掉了心灵的完整性。为荣格心理分析和中国文化的心性观所不取。
J,RC/]NG8T?A'j b+yI0心理学空间oNro)yD,S [ z
2. 掌握积极想象操作方法之难心理学空间5q4?wC1E1E

7Q/_[pX2R0掌握这样一种直接深入并面对无意识,让无意识自发、自由的表现它自己的方法,似易实难。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一般的认识规律都是用已知来理解未知(或对象)的,即使是感觉和知觉,也很难摆脱经验及思维的参与主宰,从人们把“观察”定义为“思维的知觉”,我们可以体会到这种力量。这也是冯·弗朗兹说的,面对无意识之物,人们很难停止其“疯狂的思考”。这样,无意识就不能自然涌现。
E;y.x2CKA$o!^0心理学空间r:|dc7t
当意识自我占据了心灵的舞台,无意识便退居台后了;在睡眠中,意识自我退居台后,无意识便会通过梦等方式,走出来“自由”的表达它自己——二者之间,有一种非彼即此的不相容现象。心理学空间_ c2` } e#{c5D5|7I.t
心理学空间 x1F.Gk0Rvs(\
所以,当我们沉沉昏睡过去,不知道梦时,梦却时常在幽闭的无意识世界中寂然独舞;当我们醒来,知道了梦时,梦便丧失了它鲜活的无意识生命,而成为意识中的记忆影象。甚至在梦中醒来,念头一动的刹那,就象被意识打碎的花瓶,梦象破碎了,再也无法复原——常常,我们知道做了很重要的梦,但就是记不住梦象的内容!心理学空间RXl S(j

2JQ$D+L)wp9z(l6z'm0之所以如此,应该是精神活动与大脑生理解剖结构、工作机制及其演化的不同所起的作用。清醒的意识活动,主要是基于新皮质的大脑皮层活动;而基于遗传的集体无意识原型,更多是大脑皮下中枢,甚至是更底层的神经及其他系统的活动,常常在睡眠中大脑新皮质被抑制的情况下,通过梦等意象的象征,来表达它自己。心理学空间$PZ+HcL]
心理学空间,ya$L2Ty2H&K/?AU"X
而清明梦与那些偶尔来自无意识的白日梦则提示我们:在特殊的情况下,意识与无意识也会彼此相容而同在、共舞——意识不会失掉它的觉察与自我,同时,无意识之物也能自发、自由的表达它自己。
JY/e0a[FR/p5A0心理学空间J7_bZ*ynU7sR'\
而积极想象,正是这样一种通过意识自我的不断努力,超越了意识与无意识两者“你死我活”的对立不相容,而达到的彼此和谐同在的微妙平衡方法。这也是心灵对自己的直接认知、把握能力的质变与超越。所以,言之为“艺术”。正因为此,积极想象也可以表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与内容。
2x0j#bp EE0
U3_5i;@ ec']"YP9h$[03. 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
2w$e-X6iUR0心理学空间8_$E,~ Z{A"a lp
我们常常在两种不同的含义上使用“意识”这一概念。一种是通常的意义consciousness,它指的就是我们清醒意识下的心理活动,它包含了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和意识的心理内容,心理内容具体可以用知、情、意、行等方面概括。在上面的文字中,我们多指这一含义。“意识”的另一含义是指不包含任何具体心理内容的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在心理学中,“注意”这一概念,如果指向的是自我内心的心理活动,便最接近awareness的含义了。在“自我意识”这一概念的许多含义中,也包含了awareness的内容。
G;j;j-f)w;[X3{Fu0
7{+H2ZU2EPL0运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自我的心理意识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上面对意识的两种内涵的区分,并不仅仅是一种思维观念或理论的人为划分,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实。不包含任何具体心理内容的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是我们心理现象中一种独立存在的心理机能。其实,许多研究者,也特别强调意识的这一含义,如威廉·卡尔文就说,“我们或者可以把“意识”重新定义为“单纯的‘觉察’(awareness),或是定义为选择性注意的‘探照灯’”。心理学空间1VHya&R6A
心理学空间Dj.\ d0xUZ:TM+uP
通常,人们常常忽视二者的区别,不加分辩,混而为一的使用“意识”这一概念。但是,明确区分这两者,分清楚“心理活动的内容”及我们“内心对这些心理内容的觉察”,尤其是把握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对理解并掌握积极想象方法,却有着核心性的重要意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我认为,这不仅是掌握积极想象的钥匙,也是直接深入无意识的钥匙与津梁。对于探索无意识而言,其重要性,甚至远远超过了梦。心理学空间|R,m+Q \,y%C_0BM
心理学空间6[@R#G5x!A
现象学的研究清醒的意识活动、白日梦、清明梦及一般的梦,乃至于现象学的研究催眠、静坐、冥想、瑜珈等方法,我们发现:贯穿在这所有心理活动中的共同心理要素,就是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它就象威廉·卡尔文所说的“探照灯”,不仅照亮意识活动的内容,也能照亮内心深处的无意识世界。梦便是理解此结论的最好例子。
cU:D,p!hup'S7J0心理学空间&QMX!B)zy_
在一般的梦中,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是存在的。除了通过现象学的方法直接体悟外,也可以通过以下的一些研究,间接说明。
a E)GR @Cr0心理学空间 T&z6?9PL
其一,对睡眠的研究发现,快速眼动阶段一般是正在做梦的时候。为什么快速眼动会与梦同时出现呢?刘文英根据传统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梦中眼球运动的“内视机制”,我们赞同他的结论。并且我们认为:内视的核心,就是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的作用。心理学空间"J*R2T@%o O,n]

hVj1Y,yQv0其二,在瑜珈修习方法中,有一种观察清晰梦的方法;在密宗修行中,也有梦成就法门。这两种方法的核心,也都运用了单纯觉察意识awareness的功能,通过一定的方法,不断觉察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进而,甚至能觉察自己的入睡过程及梦的开始与梦的内容,乃至,在梦中做主,梦醒一如……
yk0@l#Z@"g0心理学空间eXw#Fp,H%{5|
第三,在传统东方文化中,对此有更丰富而具体详尽的说明,我们在“内视、止观与‘为无为’”一节中,将进一步说明。心理学空间(F:v+jXi

P.\#?`$S-^0第四,参考佛学对心意识及八识的研究,一方面,唯有第六识“意识”,能联结、深入、贯通所有其他识,如陈兵先生总结道:“意识最重要的功能,是不仅了别所了别的一切,而且了别能了别的心识自身,不仅了别显见的心理活动,还能了别隐秘的内在、深层心识;不仅能了别心的相状,而且能了别心性;不仅能了别一切生灭变化的“有为法”而形成知识,而且能了别第四禅、真如、涅槃等无为法而获得超越性智慧,是修行得定、发慧、如实知见自心乃至获得解脱自在的根本。”另一方面,佛学包含了极其丰富、缜密、精微、系统而庞杂的有关心性及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理性思辩和现象学的体验研究所能理解的范围。对此,我们只好存而不论。感兴趣者,可以初步参考陈兵先生的《佛教心理学》。
_ZHf!a+AI0心理学空间`WCV(F A9j*A
所以说,正因为唯有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既出现在意识(consciousness)活动中,又可以出现在无意识活动中,它便有资格,有可能成为联结两者的纽带,沟通二者的津梁,甚至成为整合二者的金钥匙。心理学空间D*ZL m|8Z S8~jC
心理学空间4R.PIu r0s;J
通过现象学的研究,我们发现:积极想象与中国传统的内视、止观、为无为等方法中,都贯穿着对awareness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心理学空间\7Tz+QC
心理学空间%w8_;Y}&Z q1S U
4. 内视、止观与“为无为”:通向心灵的方法与艺术心理学空间0a/Sf e'Pon c s

m1GN$Uk$d0掌握积极想象操作之难就难在: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的停止consciousness的意识内容活动;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保持清醒意识(awareness)的觉察功能不失。这样去观注无意识之物,无意识才会在意识(awareness)中慢慢展现它自己;意识(consciousness)才能渐渐深入的与无意识对话,二者的直接沟通与整合才会开始。心理学空间@g'`P {

Q4f b:dU*u-`0为什么荣格提出要用绘画等方法表达无意识的意象来进行积极想象?为什么荣格作为一个成年人,要去玩小孩子搭城堡、玩泥巴的游戏?为什么他一段时间内要持续不断的雕石头、建塔楼?因为当荣格这样做时,他发现他离内心的孩子越来越近了,无意识能越来越自由的表达它自己了。这现象的背后有意识与无意识相互作用的规律,因为意识(consciousness)的心猿意马无法自动的停下来,无意识就不能自由的表达,所以只好找一个木桩把心猿意马拴上捆住,这样使它们慢慢的静止、停止下来,才能在若有若无的纯粹觉察意识(awareness)中,让无意识慢慢的现前,越来越自发、自由的表达它自己。心理学空间5f:F,X-Kmot

F] dgud0|&l0古人早就发现这一意识与无意识相互转化的奥秘。如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观心,均包含了这一道理。后来儒家的静坐,道家内丹修炼通过内视“回光返照”、“凝神入气穴”,佛家的修“止观”,讲的更是清楚明白。简而言之,或许可以用“人心死,道心活”这样一句古人的话来概括。
.C/e8|1Z?[0心理学空间v1v3Qx[MQKR#['\Y
在老子《道德经》中,无为是其核心的方法与态度。如老子第三章讲“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第四十章“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七章“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第四十八章“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第五十二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第五十六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等等。
Y \TO#Bn RUYv0
;A z)@r3g5Lg,r!^0先贤在论及对《老子》的理解时,曾讲:老子是以修身言治天下的;反之,亦是通过天下之治,反喻修身。如果我们在后一层意义上理解《老子》,倒是可以窥见意识与无意识转化的奥妙。其中“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做,吾以观其复。”一句最能反映老子方法论的核心与精髓。正如老子所说“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易经·彖》有:“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王弼注曰:“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凡动息则静,静非对动者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运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故动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见也。若其以有为心,则异类未获具存矣。”《周易正义》曰:“本,静也,言天地寂然不动,是以本为心者也。”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王弼注曰:“方,事也。冬至,阴之复也。夏至,阳之复也。故为复,则至于寂然大静。先王则天地而行者也,动复则静,行复则止,事复则无事也。”所以可以说,老子的观“复”,就是“则天地而行”,观身心的静默寂然,于静默寂然中,观无中生有,一阳来复。静极生动,否极泰来,阴极阳生的阴阳转化规律,是古人发现的天人转化规律。意识与无意识的的关系也是这样。这一点,在《庄子》中,通过心斋与坐忘,说得直接明白。
z3HB`]?$[o0心理学空间)\4L^.T/@Q
《庄子》是讲究精神内守的,在《刻意》篇有“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在宥》篇进一步讲守一之术云“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心斋”则见于《人间世》孔子和颜回的对话,颜回有一次要到卫国去游说,孔子认为他一身的功夫还没有做到纯一不乱的境界,如果贸然去谏,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于是颜回便向孔子请教方法,孔子告诉他“心斋”之法说:“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的关键是一个虚字,所谓“虚”,即指心虚,要无思无虑,保持一种空明的心境、内心安谧虚静的状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按庄子的认识,通过逐步遗忘、摒弃一切干扰,就能达到“朝彻”、“见独”,“坐忘”;乃致通往与“道为一”,逍遥而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自由天地。所以在《大宗师》中,颜回告诉孔子说他的功夫大有进步,已忘了仁义,孔子认为还不够。过了几天,他告诉孔子说他已忘了礼乐,孔子仍然没有加以赞许。再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告诉孔子说他已“坐忘”了。“仲尼蹴然”,请他解释,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所谓“坐忘”就是“静坐而心亡”,是“心斋”进一步的发展而“同于大通”的结果。此“去知”“心亡”,是“得道”者的境界;而绝对不是人的意识昏迷沉睡的停止状态,要不然就同于人的睡眠或植物人的精神状态了。
(y,b$w-b;in+n0
R0U;zU(H,J8w?M0此内守,心斋,坐忘中的方法,后来也称其为“内视”或“内观”。如《云笈七签》卷十七《太上老君内观经》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不起乱想,周身及物,闭目思寻,外观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忧患永消,是非不识;人不能长生是不内观于心,若内观不遗,则生道常存。”《洞玄灵宝定观经》说:“内观心起,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注称:“慧心内照,名曰内观”。我们也可以结合孔子的《易传》来理解其进一步的内涵。心理学空间iG*f0fE:O!L

{4g.w)Tu-OF/{0孔子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周易本义》注释说:“无思无为,言其无心也。寂然者,感之体。感通者,寂之用。”孔氏颖达曰:“既无思无为,故寂然不动。有感必应,万事皆通,是‘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周易折中》云:“‘遂通天下之故’,即上文‘遂知来物’、‘遂成天地之文’。而此谓之‘至神’者,以其皆感通于寂然不动之中,其知来物非出于思,其成文定象非出于为也。神不在精变之外,其即精变之自然而然与?”这种“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意识与无意识相互转化的规律,被佛家明确总结为“定能生慧”,其理论方法众多,又以止观为胜。心理学空间cuY(fEIg/O
心理学空间6A A7@W(o)K
在佛家,禅定(止)必须与观(慧)合修,谓“止观双运”。“止,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一聚焦点,令心湛寂不动,如止水无波。佛学认为在止的寂定专一心态下,才能有很强的、堪以洞烛心灵秘奥的照察力。”《高僧传》卷十一所论:“缘法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而“经过止观训练而达到禅定心,可排除内外一切干扰,高度凝集智慧力,观照自心,明察秋毫,冷眼旁观心理活动,照烛暗昧隐密的心识深层景观。”“观,指用如实知见的智慧观察、思索、参究、观照,主要指观心。在定心中以智慧向内观心、究心,是佛教如实知自心、获得菩提觉智的捷径。”“而且,佛教之修观、观心,与近代心理学的内省法有质的不同,是运用佛教特有的智慧、哲学观,体究心的行相、体性,有理性分析及超理性的参究、默照、顿悟等多种方法。”“解行相应、止观双运的独特研究方法,使佛教徒得以几乎不受历史条件限制地洞察心灵秘奥,贡献出许多关于心灵的宝贵智慧成果。⑸”对以上不同概念的运用理解,“曰止观。曰定慧。曰寂照。曰明静。皆同出而异名也。”如果,进一步甄别其不同,“照昏者谓之明。驻动者谓之静。明与静止观之体也。在因谓之止观。在果谓之智定。因谓之行果谓之成。”;此“昏”,指的是止观静坐中的“昏沉”,相当于一种睡眠状态;此“动”,是指止观静坐中的“散漫”,相当于意识心理内容即心猿意马的活动。心理学空间#lKBu tNs`#y
心理学空间#v@ u%yV#u
儒家的修齐治平,是以修身开始的,《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修身的根本,“在正其心”,是达到中庸,是止于至善、至诚。所谓中庸,《中庸》定义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何止于至善?《大学》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庸》讲“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对于儒家这一平实的理路,后人把其概括为“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时。”这的确是抓住了《中庸》所讲君子“正其心”而“时中”,故“道不远人”而“不可须臾离也”的“至诚”根本。心理学空间iq%n yRVV

u.a-r)~ B D0先秦后期的大儒荀子,在其《荀子·解蔽篇》明确提出人要虚一而静,明心见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一。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一而静。作之,则将须道者之虚则人,将事道者之一则尽,尽将思道者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睪睪广广,孰知其德?涫涫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心理学空间?nG1C4Fk
心理学空间} kc g-S0@'y$[\
有宋以来,金元时期,下至明清,三教逐渐合一。三教的心性之学亦日趋明晰、具体。其中,在国内影响并不大,经卫理贤译为德文,却为西方学人所广泛了解的《太乙金华宗旨》,其入手方法内视,通过“回光返照”,“回光守中”,“凝神入气穴”,来调神炼气,返还先天(无意识),简洁明了具体,易把握、好操作。其核心方法与理念,是与传统一脉相承的。也正是通过阅读此文,为荣格打破了心灵探索的孤独,而旁证了自己的无意识探索之旅,乃至提出积极想象,而建立了荣格心理学的核心方法。而内视的观念,由前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实在是出于三教之初的圣人之言之意。
n \\ g#A"u't-c c0
qWcQaL:T0而贯穿、融和在这所有心理现象中的共同要素,我认为,就是单纯觉察的意识awareness。没有它的自觉,无为就是本能、盲动,与山石草木何异?没有它的自觉,心斋、坐忘就是昏沉、死寂的睡眠,与愚夫愚妇何异?没有它的自觉,无思无虑,寂然不动就是枯木顽空,不会感而遂通,觉察灵机。没有它的自觉,就止而无观、定而无照,失却了止观双运、定而生慧。没有它的自觉,就没有办法做到虚一而静,也不会时中至和,而近道弘毅。没有它的自觉,甚至也会被无意识淹没而失掉自我,走入荣格所担心的精神病状态。
Do)?^3Vr$N2d0心理学空间 ylf-RSgk
5. 无意识中的大智慧心理学空间D!i5f+J!Ly5P [0H KiUW

e[4\SC1gMw0三教为什么要内求?研究三教的教理,他们都讲,心性的修养本质上是内通而外达的;我们心性的本体智慧是源于天,本于道,同于自然的;认识、体悟、明了、返还真我(无意识)的过程,也就是明通造化、返本还原、天人合一、得道自然的过程。
"lsB@ z"I.j0心理学空间 AY C-}r%S
《中庸》开篇即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随后定义“中庸”,明君子“时中”之意:君子能“慎独”“时中”而“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便已经达到了与天地参的率性合道境界了。随后,更特别立一“诚”字,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进一步讲,成己与成物,乃“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孟子》则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又讲“万物皆备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eE zez+SoSv0
Q] u0L-gF;xR%qUr0道家与佛家更有丰富、系统而庞杂的理论论及这一内容。因篇幅所限,暂不详述。不过,我们从许多耳熟能详的概念,如心,心性,原神,真人,佛,真如,心即是佛,借假修真,等等,大约可以窥见人心中所蕴涵的无上奥妙。心理学空间M&?$BKe D
心理学空间W i3kI;Y
荣格经由积极想象的探索,不仅仅发现了无意识中的众多原型,而且他发现,无意识中蕴涵了生命本身的大智慧,他们不仅仅通过象智慧老人等原型表现出来,也通过人格的核心“自性”原型而完整的成为人自己。心理学空间@v%g5rO}
心理学空间l[MB"T.p)L1u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弗洛伊德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无意识理论,因为人是来自于动物,所以兽性便自然的成了无意识的本性。选择猴子为自己的祖先,进而认同兽性为人的本性,是弗氏及其追随者的自由。然而,生为中国人,站在中国固有文化的立场上,我们必须强调的是:中国文化并不否认人心中的兽性,但是人的本性却是禀受于父母而来源于天地的,“天地和气,命之曰人”,人为万物之灵,与天地并列三才。正因为此,古往今来的圣贤才能认祖归宗、返本还原,而以性命为旨圭、以天地自然之道为精神家园。因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是道的一气流行,所以时时处处在在,无不体现道的妙用,所以古人才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大以天地日月为师,小以正心诚意为始。《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君子能“时中”,而“至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又说,“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又说“万物皆备与我矣”,“尽其心”“知其性”而“知天”。这背后所反映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自然观,我们心性的本体是中正仁义、聪明睿智、博大光明、覆载万物、化育万物的,正是《中庸》所谓“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者也。特别是,这一观念,并不是建立在哲人的理性思辩基础之上,而是从自我心性修养的内证而来,是有着真实不虚的身心自然基础的。所以中国文化,才能建立“尊德性而道问学,至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君子之学。三教百家才能源远流长,不断发展。
v M"` eRIR iz0心理学空间?0pN7^4k
我们从近代学者熊十力先生为其女儿仲光题的一首扇面小诗中,亦可见其端藐:“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还自乐。”此“良知”是孟子所讲,人之“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如果我们能常常自我觉察自己“不虑而知”的第一念,是容易体会到内心的“良知”的。近代大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使我惊奇不已的,是天空的星辰和内心的道德律。”或可做一注脚。当然,即使如此,对于真正明了我们自己的心性,这一大密藏,这一天地之心,自然之道,也仅仅是知其端藐而矣。心理学空间KX"O,Zv(v6w+zgz
心理学空间7Z!aDr$~&N
6. 净心、修养道德决定着无意识的涌现心理学空间"hv|7d8_!`9jF7e
心理学空间Nm ?Ds!E
以上的论述,关涉广泛,虽然稍显繁杂,方法却不难掌握。然而,真正的困难是:即使能很好的把握了积极想象和内视的方法,如果你的意识-前意识系统没有准备好,无意识也很难自发、自由的涌现。心理学空间q7G&O3{t/h{"_j ?

*G4Mw*r#}e%\-r f6q v&Ul0因为心不净,你就没有办法停止内心“疯狂的思考”。古人讲的心猿意马,威廉·詹姆斯讲的意识流,都描述了心理意识内容有它自己的念念不断的自发力量,很难静止下来。这也正是学人请问临济法师的烦恼,“沿流不止问如何?”又有前人的一首静坐禅诗“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净还来千百回”,也生动形象的描述了这一现象。因为意识(consciousness)这个“主人”在,无意识就没办法“当家作主”,真实、自然的表达它自己。心理学空间,I9I:O5M| k$OL
心理学空间"EO7jh$sp&c"H!]%]
即使意识的内容暂时安静了,不活跃了,无意识也不会很快出来。其原因之一是因为,意识(consciousness)自我中沉积的许多力量,如各种价值观念、爱恶情结等力量,根本就排斥它们不接纳的相应无意识内容。即使在梦中,它们一旦被触动、激发,也会打断无意识的自由表现。从很多中断的梦境中,我们能发现这一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作用规律。
KY*h8{~.JD0jW0
%H,}e c[r0我们看荣格自传中一个经典的有关积极想象的个案,就容易明白这一道理:天空中,上帝的大粪块从他的宝座上掉下来,把地上金光闪闪的大教堂砸了个粉碎。开始时,无意识的力量蠢蠢欲动,但是因为意识心理没有准备好,虽然荣格感到恐惧,感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但是无意识却没有办法出来表现它自己。直到荣格经过3天3夜的艰苦思想斗争,清理了意识-前意识系统的矛盾,想清楚了,坦然面对了,心理平和平静了,这一无意识的力量才自发的涌现出来,才会表现为上面的意象。所以说,只要意识-前意识系统真正准备好了,无意识就会自发、自由的涌现。
)f5^F!?nZ0心理学空间6Y~V*S:~]gu
而这一准备,就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心身整体调整与转化。心理学空间Tk z wX
心理学空间{(n,b B?U1P g{H
所以从根本上说,积极想象与内视,绝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或技术而已,它们也包含了我们心性修养的整体,也是一种对待自我与无意识及万事万物的观念与态度。在荣格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看来,这就是身心合德,身心合道,天人合一的自性化过程。在此,我们是在“天人万物的根本规律谓之道”,“调整心意识符合道的规律谓之德”这一含义上理解“道”“德”的内涵的。由持续的接受分析,由不断的学习自省,由修齐治平所折射的自我内在心理问题的多层次、全方位调整,才能使心理系统及身心系统不断达到更高的和谐与有序,才能使意识(consciousness)由安静到清净到自然而然,使无意识自发自由的涌现。
v"[%u$V$uJ0心理学空间5E2[TMO-OE
不明此理,难以把握心性的根本与整体,不仅没有办法真正学好用好积极想象,甚至可能误入歧途。只是单纯的满足对方法技术的掌握,而不做身心与心性的整体修养与全方位调整,便会舍本逐末,欲速而不达。这些,都是我们要特别用心对待的。
E:a} C}l&B+FuZ0
Wt$G4P1|6EV;P;R0心理学空间y V0DSQO"^Cj

,F4K#}zvC RCRy(X0参考文献心理学空间"Ey6YQ!fV(|TK$m
心理学空间 z0i zZb
陈兵.佛教心理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4]!O:V? X]'Q2x^bDv0心理学空间^D3Et+F2xO"D"\`
荣格.刘国彬,杨德友译.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心理学空间`4G li)L

F7I*J8hI$M@0申荷永.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三联出版社.2004.心理学空间 Bry}}"S Q

yCZVvz/e0......
$Cd1^wU0......心理学空间!B!Q]2R;g
  心理学空间3K`q!Qp3M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积极想象 无意识 内视
«荟萃既济: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心理分析模型
《心理分析模型》
黑塞与心理分析(张敏 申荷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