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咖啡馆运动 :哲学咨询与“思想管理”
作者: 欧阳谦 / 8493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26日
来源: 长江商学院 标签: 哲学咨询 管理咨询 朝阳产业 现代人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F }| E i

哲学咖啡馆运动 :哲学咨询与“思想管理”
d q:m$e/KF0作者: 欧阳谦心理学空间2~ tqOCua!h\

S6Hn B0r'z0在当今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中,咨询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朝阳产业。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高效率往往使得我们难以应对,从而导致我们患上各式各样的思想焦虑症。每个人有自己解不开的心结,每个企业有自己躲不开的阵痛。心理咨询在西方社会遍地开花,说明了现代人的精神健康问题有多么的严重;而管理咨询在工商活动中的全面推广,表明了公司企业身处的市场有多么的复杂。其实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管理咨询,它们提供的无非都是如何调试思想的服务。换句话说,它们是对个人和团体提供明晰有效的思想管理(既有价值观念层面也有技术操作层面的思想管理)。既然咨询业不过是提供思想服务,而咨询师不过是充当了思想顾问的角色,那么本意就是“爱智慧”和“与智慧交朋友”的哲学是不是可以在咨询业中有所作为呢?还真是有人想到了这一点,并将其付诸实践。1981年德国人G.阿亨巴赫(Gerd Achenbach)在科隆创办了一家“哲学实践”(Philosophical Practices)机构,作为领军人物率先举起了“哲学咨询”(Philosophical Counseling)的旗帜。由于哲学咨询特有的思想魅力和解套效应,使得“哲学咨询”很快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起来,近些年来也在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作为一种新生的咨询业态,“哲学咨询”与其他咨询业态相比,当然有它自己独特的思想服务的功能定位。哲学咨询的目标不是提供答案,而只是提供思路。换言之,哲学咨询师像是一个“助产士”,其作用就是帮助产妇顺利地生下自己的孩子。通过思想的对话和讨论,借助某些哲学理论或哲学方法,可以发现我们的思想盲区,清除我们的成见死结,由此而找到更为合适的发展路径。心理学空间`1~'b OkJ

NKk~A+["i K1Y0回归“苏格拉底式的对话”
%D V:K@p(B0心理学空间3f^3LhF
对于欧美国家从事哲学咨询的人员来说,恢复古老哲学的实践品格,回归“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拾起“心灵治疗”(therapy of the soul)的哲学传统,无疑是当代哲学咨询的发展方向。其实“哲学咨询”有着悠久的传统。在古代希腊和中国先秦时期,哲学家解释宇宙也好,定位人生也好,都是为了安抚人心和稳固社会。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十分鲜明的应对生活的实践特性。像苏格拉底和孔子等思想家都应该是“哲学咨询”的祖师爷,因为他们的哲学是浸泡在日常问题的“活水”之中的。在柏拉图的笔下,苏格拉底喜欢在公共场所与别人进行对话和辩论,目的是鼓励大家思考问题,检讨那些自以为是的成见。孔子孟子不仅通过对话来教授学生,而且也在周游列国以推广其治国主张。古罗马时代的哲学家塞涅卡(Seneca)认为哲学就是帮助人们去面对贫穷,面对财富,面对死亡,做思想的开导和咨询工作。在晚期希腊哲学中,哲学始终就是“幸福生活指南”的代名词。哲学原本就与人的精神生活紧密相关,可是今天却成为了象牙塔里面的学术之物。
c(? [ee'z&`0心理学空间klv8Rsg6z@/U4RJ
回归“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就是要让哲学回归日常生活,使哲学真正成为明辨是非的思想活动。遥想当年,苏格拉底将哲学活动与人生幸福等同起来,并将明辨和诘问贯穿在思想活动之中。他提出了“认识你自己”和“关切你自己”的思想口号,信守“生活不经过审视就不值得过下去”的人生箴言,与周围的人展开了启发式的哲学辩论。这种辩论往往从探讨事物的定义开始,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美”等。许多人往往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尤其是那些自作聪明的有权有势的人。例如,当苏格拉底问一个军队将领“什么是勇敢”的时候,这个将领认为勇敢就是在战场上坚守阵地敢于冲锋。可是当苏格拉底再追问下去时,这个将领只好承认自己对什么是勇敢其实只是一知半解。勇敢表现在我们的各种行为之中,我们需要抓住的是勇敢的基本特征。“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是要追求一种普遍性的知识,即给出事物的本质定义。人们习惯于用自己的有限经验去描述事物的本质,当然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关照好自己的灵魂,或者说弄清楚自己思想中的种种观念,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思想保障。幸福(心很安顿而不再困惑)的源头不在感官的愉悦,而在思想的通达。固执和妄想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这也正是哲学的攻克目标。
o3Kd+T/k1tV1n0
,wW&fZ#_ rbn0当代哲学咨询的基本形式就在于运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为了与心理咨询等流行的思想服务业态区别开来,哲学咨询自始至终都强调它的“对话”(Dialogue)形式而不主张采取“诊断”(Diagnosis)的形式。首先不能把来访者(visitor)当作病人看待,寻求哲学咨询的来访者神智清醒只是心事重重,需要得到某些提示和开导;其次哲学咨询师不能居高临下地教诲来访者,不是给来访者上哲学课,不是直接向来访者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协助来访者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这种对话可以是一对一式的,即哲学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对话和讨论,也可以是主题沙龙和小组讨论会式的(人数以10到20人为宜),即在哲学咨询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些具体或抽象的问题进行思想的交流和辩论。如在法国就有遍布许多城市的200多家“哲学咖啡馆”, 法国人似乎有泡在咖啡馆议论世事的习惯,因此还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哲学咖啡馆运动”(The Philosophy Café Movement)。“哲学咖啡馆”其实就是定期在某家咖啡馆举办的哲学沙龙,参与者没有身份限制(通常有大学生、学者、作家、家庭主妇、的士司机等),讨论的主题完全由参与者共同选定,内容可大可小或具体或抽象(如自由正义幸福问题,如性爱婚姻职业问题)。这种哲学讨论类似一种“观念的碰撞”(conceptual fisticuffs),或者是我们所说的“头脑风暴”,它可以让参与者从一种“收敛式的思维”转换到一种“发散式的思维”,其效应无疑是积极性的和建设性的。
DG'\7^0E%g Q M0
s!u mQf+W0哲学咨询与“思想管理”心理学空间5`#`M4d2t+A:m3d_,q

;UI;?G3Pa0d0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管理化的社会。凡是身处社会中的任何东西似乎都可以纳入到管理的范围之内。那么我们的思想是不是也需要管理呢?事实上,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团体的许多问题往往都出在思想上面。一个观念,一个信念,一个转念,一个闪念,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佛教里的禅宗所讲究的“参禅”,就是主张一种“思维修”,也就是强调“静虑”,强调“调心之法”。在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大多以为是“境碍心,事碍理”,而完全不知道是“心碍境,理碍事”。人心是天底下最不可思议的东西,不然也就不会有宗教的存在了。有时,我们的心如同明镜;有时,我们的心又如同墙壁。在《宗镜录》里有一个精彩的明示:真所谓“心能作佛,心作众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心异则千差竞起,心平则法界坦然,心凡则三毒萦缠,心圣则六通自在。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
O~jZ5Z9C)Bo(|5g)I0心理学空间Rp1gD2X
当公司企业遇到市场波动、人员涣散、团队不力的时候,企业的思想管理问题就会浮现出来。企业管理是一门最深奥的学问。无论是其中的生产管理,还是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和人事管理,无一不耗费企业的大量精力。然而在这些管理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加难以驾驭的“思想管理”。应该说企业文化建设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如何在企业团体中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创新的人和氛围?除了必要的物质刺激和制度措施之外,关键还有企业的价值导向和发展目标。在哲学咨询中出现的“公司哲学家”就相当于一个管理顾问的角色。他的任务是从思想管理的角度对企业进行诊断和分析,采用小组形式展开“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当然与通常的企业管理顾问相比,公司哲学家不会提供生产销售等技术解决方案,而是关注如何提升企业文化,建立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的伦理原则。通过小组形式的对话,让员工参与讨论企业的发展,讨论赚钱的方法目的、讨论职业生涯的意义价值等。 心理学空间]N/W5|zwGz#I)[I3K

/gO(x(@8L5CEr0打通思想路径的方法
5m l2yh\%?9j [,Q9H0
#~"l Y t_ PEs-GP0由于现代人精神健康问题的日趋繁多,自称能够打通思想路径的各种心理咨询方法就大行其道起来。按美国精神病学的统计资料,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概出现有163种精神病症,到了90年代差不多每2个美国人中间就有1个精神病患者,有这么多人都需要接受精神病症的治疗。这种统计当然有夸大的成分,但还是反映了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健康问题。其实在打通思想路径方面,许多心理咨询理论都在借用哲学的洞见和思路,如存在主义心理咨询、人本主义心理咨询、行为主义心理咨询、女权主义心理咨询等。我们所说的“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一词是由两个希腊词组合而成的,其原意本来与医学无关。其中的“心理”(Psukhe)是指灵魂和呼吸,“治疗”(therapeuein)则代表关注和照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就是照料灵魂的意思。哲学的缘起本来就是为了照料我们的灵魂,也就是为了安抚和满足我们的心灵。可是由于哲学方法自身的局限(技术含量低和不易操作),在一个看重可操作性的社会中自然不受待见,因此让心理咨询得以独霸天下。从当代哲学咨询的发展过程来看,它是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不起作用的地方生长出来的。尽管我们有时候很难在哲学咨询与心理咨询之间划出一条黑白分明的界限,但哲学咨询毕竟还是有其传统的思想资源和独特的思想方法。
vk!~.O5SBA)U0心理学空间O9j&oD;O.R^;L
应该是在当代心理咨询的刺激和启发之下,哲学家们开始复兴和发扬哲学固有的思想慰藉功能,力求让哲学成为一种思想的艺术。G.阿亨巴赫被舆论称为“自苏格拉底以来创办哲学咨询实体的第一人”,是因为他要让哲学“返本开新”,用“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来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健康问题。他提出了一种“超越方法的方法”,即主张哲学咨询就是一种自由的对话。遵循固有的方法是科学的事情,哲学则是要不断地打破常规,以寻求思想观念方面的突破。来访者是想寻求理解和被理解,因此咨询师的作用就是帮助来访者转换观念。为了便于哲学咨询的具体操作,美国哲学咨询师马里诺夫(Lou Marinoff,前美国哲学咨询协会主席,代表作品有《柏拉图灵丹—日常问题的哲学应用》)提出了他的简称为“平静法”(PEACE)的哲学咨询方法。这5个大写字母是由代表5个步骤的词语的第一个字母组成起来的:它们分别是“问题”(Problem)、“情绪”(Emotion)、“分析”(Analysis)、“反思”(Contemplation)和“平衡”(Equilibrium)。第一步是让来访者找出自己所面对的“问题”,先作一番观察而不忙于下结论;第二步是让来访者了解和检讨由问题引发出来的“情绪”;第三步是分析并举出各种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用类推的方法找出一些替代方案;第四步是采取一种哲学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境遇,即进入理性的和全面的哲学思考状态,通过哲学的慰藉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第五步是达到一种思想上的境界,让思想尽量地放松和通达,即用一种“平衡”的态度来面对问题。同马里诺夫的做法一样,加拿大哲学咨询师P.拉比(Peter Raabe)将他的哲学咨询方法简称为“FITT”:其中字母“F”代表Free-floating,字母“I”代表Immediate problems solution,字母“T”代表Teaching as an intentional act,第2个字母“T”代表Transcendence。首先是摆脱成见和固执,让思想能够自由地漂浮,让问题得到充分和全面的检视;其次是帮助来访者找到最贴近问题的解决方案;下来是咨询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哲学观点以供来访者参考;再就是帮助来访者去超越过去现在的种种束缚。心理学空间T,[!_)kg#J
心理学空间/Lm n1a{3iV P
哲学咨询师需要的不是“药箱”而是装有各种思想方法的“工具箱”(toolbox)。在这种工具箱里面,至少需要配备如下的思想工具:观念的分析(conceptual analysis),批判的思维(critical thinking),思想的实验(thought experiment)以及哲学观点的运用(using ideas from philosophers)。心理学空间#g)C2s?1n

4M o*bA0in j0
.PJlg p!M%{4ce0(本文由欧阳谦专为本刊写作,作者系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wg%S$l)b1c1I6nk6S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哲学咨询 管理咨询 朝阳产业 现代人
«《存在-人本主义治疗》导言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哲學諮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