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諮商方法研究
作者: 转载 / 11845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24日
来源: 哲學諮商工作網 标签: 阿亨巴赫 黎建球 馬瑞諾夫 哲学咨询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5b zc'{o0哲學諮商方法研究心理学空间s;_7?(xaf

9g$yD8Y5_^1n&[!O~1jq0100.5.28
0x2O]:_P;wOy6z0所謂哲學諮商方法,意即使用哲學對話的方式進行對談以期處理案況,而「哲學對話」的內容大致可以分成兩個重點:
J4]x@-w`h01. 以哲學的思維做為指導原則。自古至今中外思想議題,人類智慧的結晶與發展內容。心理学空间,i{]5qrF
2. 以理性的態度進行討論。透過邏輯、事實等規則,排除個人情緒與幻想的模式。心理学空间7e&O7| dv&w ] U:_U)r
現今所有的哲學諮商方法都基於以上兩點概念,發展出各種不同的作業流程,在此做一簡單的介紹與說明。心理学空间-M3n@:jT5p-I
心理学空间"vW2_F/S&`
心理学空间kw8}cu"`\4V

 PEACE

Lou Mrainoff,馬瑞諾夫,英國倫敦大學哲學博士,美國紐約大學哲學系教授,美國哲學諮商協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Practitioners Association, APPA)會長。心理学空间 V u-@FX9F3PB
心理学空间i-H9\u2c7j
一、 Problem 問題:辨識問題之所在。案主提出的問題可能不是真正的問題,例如某人被裁員,他的問題可能不是被裁員的憤怒,而是往後生存的壓力;某人聯考名落孫山,他的問題不在沒考上的失望,而是無法面對親友的質疑或嘲笑。心理学空间Y i'SgF,NJ
二、 Emotion 情緒:檢討因這個問題所引發的情緒。
?TJ V&k]7XGa ]8p0三、 Analysis 分析:評估解決問題的數種選擇。心理学空间*m4g.a)rc6H+h ]
四、 Contemplation 沉思:從整體的方向培養一致性的哲學觀點。以不同的哲學思維與智慧審視各項選擇,找出一個整體性的觀點。心理学空间Zg4iI y6L&rA:W"C_
五、 Equilibrium 平衡:做好行動準備的態度,達到平衡的境界。心理学空间2Zu1gr(xw2w

A `%E9U jwjphz'_i0PEACE 與其說是一種方法,倒不如應該稱之為一種架構。它並沒有教導我們如何操作,只是給予許多方向與觀念,一個有經驗的哲學諮商師使用起來可能輕鬆愉快,但是對於初學者可能就不易掌握。
\-K)E:WQ?Wo0心理学空间?&k7TGR[fh.o3w

{+ZpA'W0l FIIT
g x d*SYRTim7d0彼得‧拉比 (Peter B. Raabe),德裔加拿大人,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哲學諮商博士,目前任教於佛萊塞大學。
;g?3@6i~U"Z0UW0
n.I ^9JC*^!v0|0一、 Free-Floating自由聯想:找出問題,案主表達他想成為哲學家的需要與期待,或表達他想除去某些失敗、毀滅、或無意義等的恐懼。哲學諮商師要求案主以他自己的話來描述問題,鼓勵他自由地表達,並採用蘇氏對話法幫助案主產生某些觀念與想法。心理学空间:P*``%ip/[e ev
二、 Immediate Problem Resolution當下問題的解決:剖析當前問題,確定問題的核心,在混亂的當中找出線索,將他整理成可以理解的項目,使他成為容易被處理的模式。這個階段著重在那些嚴重困擾與混亂,並造成案主龐大壓力與負面情緒的問題上,因為案主亟需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心理学空间4z%NO9{is@
三、 Teaching As An Intentional Act意向性教導:諮商師協助案主發展自我診斷的能力,深入探討事件的內幕,以理性的思考辨識矛盾、批判意見、建立思想架構。心理学空间Qo5~f HpW*a
四、 Transcendence超越:諮商師幫助案主學習如何以一種充滿活力的方式,超越現實生活中狹窄、簡易的判斷,產生一個新的、更高層次的形上思維,例如「我是誰?」、「存有」等概念。心理学空间 jOkgVB[M

.W9x1S;xt'J$i M\0FIIT 的處理模式,是從基礎的現實問題開始,發展出一套哲學思維,最後達到形上的境界,這種方法有助於案主建立他自己的思想架構,對於未來生活中的其他事項,都有能力面對及處理。心理学空间"M(q6j)n+f%E(Q |*T}
心理学空间+i J[7hD[

:Ibav0z4P0l Beyond Method
_ ~.||/Q-^9| Q-@Eve0德國哲學家阿肯巴哈(Gerd B. Achenbach 阿亨巴赫) 於1981所創,認為哲學諮商不應該有任何的方法,諮商師與案主的關係就像父子之間觀念上的溝通。心理学空间t&{'D,N'?9od-J P?

+{] y(|R)o [0心理学空间%Z!D#t"L]
一、 阿肯巴哈諮商四原則心理学空间 ~kg+w;GL3i"\zm
1. 哲學諮商者必須了解沒有兩個個體是相同的,永遠不應以相同方式對待所有案主,但應使自己適應他們的不同需求,要隨機制宜。
L+o@0KO ?02. 他應該嘗試去理解他的案主,並協助他們願意去理解自己。心理学空间 l5P$xfW X D
3. 他永遠不應該企圖改變他的案主,且應避免所有的預設目的和意向。心理学空间y GE8\$C.gz
4. 他應嘗試去幫助案主「擴大」或放大視域
CKtzi"FY$l9Y*ew0
!p5w9W0?YxdI,G j0二、 阿肯巴哈諮商特質
/\ gS!R"A`K nu01. 並無固定的流程或規則,強調因人、因地制宜,每次會談並無預設任何立場或目標,會談時注重氣氛的和諧與知識的交流,藉此提升案主觀念並擴大視界。
r3g"wy$L'u02. 由於會談沒有方法及目標,故不易進行學習與評估,然「原則」屬於抽象設定,對於實務操作指導有限,對於想要遵循阿肯巴哈諮商法來進行實際操作時,將產生甚多困擾。 
4RN0R3_{-`3l A4x`5y8t0
QQ [7zae0三、 阿肯巴哈原則重新詮釋
y _+Yi$j01. 理性對談
U9`#fQ$B02. 內容以哲學思想為主,並可參考其他領域之可用知識心理学空间*} d.EI|6L*o.L$k,br
3. 協助案主進行深度思考,以便找尋根源與意義
5]1t6Z3s#YNN0
7@pBLu;n0四、 阿肯巴哈諮商作業流程心理学空间iFR+k?-EC$k8z'w
1. 瞭解案情、洞察內容:提問法。
"I,ub [.VHp02. 哲學性探究:日常生活與哲學的交流。心理学空间av;L9s#B8`
3. 哲學對談:意義的追尋,蘇格拉底對話法。心理学空间+v&}7V_]Z
4. 省思:哲學與案件的對流作用。心理学空间7SV(Ob u&s g*Y

t7y+JO$R wfd3?Q/{s w0五、 困擾心理学空间,KE,Qj*k |lfp*U
1. 隨心所欲的諮商,難以評估效果。沒有成果的要求,也沒有結局的評審。心理学空间|8M_.p~!tI#Y9P
2. 諮商師必須具備豐富的哲學知識與人生歷練,甚至優秀的生活常識,才能應付包羅萬象的需求。
zA7b%dM QV&V03. 沒有固定流程,方法難以傳承。必須仰賴中國傳統的「師徒制」,才有可能將此一方法加以推廣。心理学空间P3@ oS]&@/?e1}"`R
4. 案主若無足夠的相關知識,無法進行諮商。需要「良好的」案主,諮商才有良好的結局。心理学空间%iMM fQ
心理学空间U)lQW$P^9~
六、 綜觀心理学空间P:Q:wq? K
1. 優點心理学空间0n*u o*yp ~!|U c
(1) 彈性的諮商過程,能應付多元的案例
#H XGH:BN/s`x^0(2) 諮商師生活歷練的能力,有助於諮商的成果。
&q3b p/vQ[+\5A k0(3) 無拘束的諮商方式,過程較為融洽。心理学空间zKv&ID?5br
2. 缺點心理学空间bA4gh\5X8|
(1) 諮商效果決定於諮商師本身的個人特質。心理学空间3C B9t4J"]V SM8b
(2) 哲學的使用反不如生活歷練來得重要。心理学空间[iM:W X4xm ` _
(3) 感覺諮商過程雜亂無章。
C^6}u hgG0(4) 難以學習。
y1~ Q0`"G:DU0
j CyP,s9Z/m?Eg5g0
Z4MQNdP0l CISA心理学空间W O3P#YR2o d
由輔仁大學校長黎建球教授於2005所提出。這種方法不但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帶向身心靈成熟的方法,現僅就其條件及態度加以說明。心理学空间;s#lJj,A
心理学空间 ySe$p} F/\
一、 Consciousness覺察心理学空间w/QHf#x/`fs
1. 自我覺察:從自我情緒的產生,到感覺的反應,透過理性的自我分析、判斷,來達到自我覺察的可能性。心理学空间 L1Vl!P;a*A1n
2. 覺察他人:人是社會性的動物,總是難免會在同儕團體中產生適應或相處的問題。在自我的價值觀與他人的價值觀產生了摩擦或是碰撞時,更是會令自我產生了極大的不適應與矛盾。問題的產生正點出了案主們所共同缺乏的「他人覺察能力」。
4O$g$Ol3Z.| |V03. 關係覺察:所謂關係,是由我作為起點,我是關係的開始,但關係的延續並非僅是靠自我即可達成。有時關係的深淺、質量都必須透過不斷的嘗試、經驗的累積,甚至時空的考驗,才能確認彼此關係的網絡及對待方式。主觀的認定並非「關係覺察」的正確方式,所謂「主體際」的概念必須深化到彼此的理性思維中,才可能產生「質精量足」的關係。
@3wR&Tn"im(B{g B0心理学空间HYL"T-|u2`s*K Z
二、 Insight洞見
^"}\gu,GTd.h01. 層次性說法:將問題往更加深層探索、挖掘的能力。心理学空间ra!q4` U'I,[5VHi`
2. 問題模式說法:以問題模式說法出現時,是案主心中已經預設了問題的產生必然有其原因,而原因可能產生在週遭其他人的身上,所以,案主是帶著自我的價值來尋找哲學諮商師,而哲學諮商師並非價值中立,而是要引領案主去探索自己與其他人的價值是否經得起檢證,而非僅是一味地相信自己沒有錯而錯都在他人身上。心理学空间 j5\"eZ4TV
心理学空间|C L`2~T8pmv
三、 Spiritual Moving靈動心理学空间 Mf9m;}v&?j
所謂靈動(Spiritual moving)的能力,指的正是活潑化、轉念的動力。而這種轉機或所謂樞紐的能力,是必須透過各種反詰、可能性的探測。心理学空间8p z,a1u(C-RMG
1. 自我檢視的過程:在問題處理過後,卻鮮少有人會再度去面對問題,作自我檢視的工作,在靈動反詰能力的誘導前,必須要求案主先做自我檢視的練習。心理学空间,N)s%W#g7WSW0T.K
2. 靈動翻轉的過程:必須透過能量的蘊蓄、時間的積累而產生的動能。而這種動能是一種不會固著於現狀,願意跳脫、躍昇的潛能,透過不斷的訓練、強化而能達到轉化為實現的現實性。
G.a}#]Hj%x03. 自我反詰的過程:必須透過自我不斷反詰的詢問、思索、探究自身,如此才能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源頭產生,即所謂的不斷地形塑(躍昇)出自我統一的完美人格
$d.r!nyV/eY S0
F!k A.y~0四、 Ascend超升心理学空间4uA&RU&Rs3K
超越現存現有的狀態與界限,達到完美的境界。心理学空间1o~et2S_
1. 超越自我
M\R4l{P02. 超越人際
1kI*z'~m03. 超越現實
3u}7|3N h!G!m-y04. 超越世界
oP y+z$R,?)l*^05. 達到絕對
Q:bXM"@D o%W0 心理学空间[P2KO8NGd$xP$Uh

1m;QG7[0D[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阿亨巴赫 黎建球 馬瑞諾夫 哲学咨询
«哲学咖啡馆运动 :哲学咨询与“思想管理”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哲学咨询在北美的生存状态略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