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感觉自己最倒霉?
作者: 迟毓凯 / 5442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28日
来源: 世纪心理沙龙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ChW)Y%tm N-a%TW%b9V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人,整天祥林嫂一般抱怨:我怎么这样倒霉?生活为什么对我不公平?为什么别人都活得光鲜亮丽而我不行?……仿佛他(她)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同时,我们很少看到另外一类人,整天欢呼雀跃:我怎么这样幸福?为什么上天如此眷顾我?……这样的人即使看到了,我们也觉得似乎是神经兮兮的一个人。其实,不用说别人,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度,都会有一些不如人的感慨,这是人生常态,要不然,生活的抱怨也不会如此之多。那么,为什么大家都感觉自己那么不幸呢?心理学空间Z\O+Wa'i[]

qxRBJb%Ob^0在心理学上,存在一个知觉显著性(perceptual salience)的概念,意思是那些成为人们注意焦点的信息常常被认为是更为重要的信息,换言之,你关注到什么什么就重要。心理学家(Taylor等,1975)为此曾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要求两名男生进行一段对话,其他人进行观察。实际上,这两个对话者是实验的同谋,对话的内容也是事先安排好的。在每一轮的实验中,都有6名真正的被试,他们坐在指定的位子上,围绕着两人对话。安排如下图所示:

]y.kg@w%@0

'_Sb:Q8G+C+k#? M0

\A$wTr0y UU5}*T0 心理学空间L,~+gr1^/Nt!G

其中的两人分别坐在两名对话者的两侧,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名对话者;如,观察者A+B(ObserverA+B);另外四名观察者分别坐在两名对话者的后方,他们可以看到其中的一名对话者的背面以及另一名对话者的正脸,如,观察者A或观察者B(ObserverA或ObserverB)。

AU4@;y?m0 心理学空间`4ti&g&o Lo/j

对话结束之后,研究者要这些观察者说出,在对话过程中谁是最具有影响力的,虽然这6名观察者看到的是同一场对话,但答案却不相同,谁最有影响力呢,他们看得最清楚的人最有影响力。具体地说,观察者A认为角色A更有影响力,在谈话中处于主导地位;而观察者B认为角色B更有影响力,在谈话中处于主导地位;至于A、B都看到的观察者A+B,则认为两个人的影响力差不多。因此,如知觉显著性概念所预期的,我们注意到的信息,是最为重要的信息。

!o'v4DUK8d1ng:yE0

6edhp$B oTTg0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什么信息了呢?作为一个个体,当然你最清楚自己的环境遭遇,你最明白自己所面临的艰难困苦,但你看不到别人的,尤其是难以了解别人的不幸遭遇,因为在公开的场合,谁不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露出来呀。因此,结果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是世界上那个最倒霉的人。心理学空间0W0eFN!QW+m$A

^ s)UsC)e1zr(t0另外,这种现象我们也可以用心理学上“当事人/旁观者差异”(Actor/Observer difference)概念得到进一步的解释,这种观念认为,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人们习惯于做性格归因,即别人遭遇困难是因为他(她)人品差;而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则更注重情境因素,即自己遭遇不幸则是因为老天不公。这样,别人倒霉是罪有应得,而自己倒霉则是天妒英才,我们就更感觉自己委屈了。心理学空间g&ID%U1zYM,z^vo

`fR'y$|&IqXc0其实,千人千般苦,别人不晓得。我们觉得自己痛苦其实是没有看仔细别人的挫折,你比下面的人更痛苦吗?

W7G c|CJ Z'^*o0

x~u5y5j/E/dD0有这么个人,也许你知道他。在1832年,当时他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他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下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他再一次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以为自己的生活有了:“可能我可以成功了!”第二年,即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里憔悴,数月卧床不起。在1836年他还得过神经衰弱症。1838年他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仪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没有成功。直到17年后的1860年,历经更多的磨难和失败之后,这个人当选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是阿伯拉罕.林肯。可是他的噩运并没有结束,1865年,他被暗杀了。心理学空间$Hu'l!n$\%ca

心理学空间 {&dC0i u'L3x_1A;I

心理学上还有一个真实的更夸张而具有戏剧性的案例:

sE$d(i2J0

5qy0l7iVt r^y`0那是一个14岁的男孩。8岁那年的11月,他的母亲突然去世。9岁那年的11月,他从梯子上掉下来,摔断了胳膊。10岁那年的11月,他骑自行车时发生车祸,造成头骨断裂,还伴有严重的脑震荡。11岁那年的11月,他从天窗跌了下来,造成臀部骨折。12岁那年的11月,他从滑板上摔下来,导致手腕骨骨折。13岁那年的11月,他被汽车撞伤,造成骨盆断裂……心理学空间7`fQ9`$vF4f

心理学空间 b"`o8|$k"g-?%H

看了这两个案例,你还觉得自己最倒霉吗?

1P3diY0bSjJ o0

-~8p_ir^W}5a0最后,我们再回忆一下《多拉A梦》中的大雄同志:心理学空间i%~H+` p3\K

-}O._%t,u0据不完全统计,大雄在《哆啦A梦》全集中一共被胖虎揍173次,被老师骂60次,被妈妈骂了327次,被狗咬23次,掉进水沟14次……

!MM7Lo|%K'[N:e&S0 心理学空间Wg#`#iD7f"yx

你心情好多了吧,大雄那么倒霉,还这么乐观地活着,向大雄同志学习吧。心理学空间8lO|C1bd

0? kw9T y X#Pk0注:两个案例来源于李笑来著《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

X3Jp Hc!_3b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状元经验是一种“伪”经验[超常发挥1] 迟毓凯
《迟毓凯》
从赚钱快乐到花钱快乐——企业家慈善行为的心理分析»

 迟毓凯

迟毓凯,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迟毓凯博士联系方式:
地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编:510631
网站:www.xlxcn.net
电邮:chiyukai@126.com
微博:weibo.com/chiyukai
博客:chiyukai.blog.163.com/


1992.9-1996.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本科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指导教师:周国韬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教师心理
1999.9-2002.7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莫雷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阅读心理
2002.7-2003.12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讲师
2003.12-2005.1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合作教授:徐光兴
研究方向:道德心理,社会认知,学校心理学
2005.12-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副教授

文章著述:
1998年:
迟毓凯:同伴交往指导-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吉林教育》1998.1
迟毓凯:金庸笔下的“离魂症” ——《心理世界》1998.5
迟毓凯:精加工策略漫谈——《职业技术教育》1998.14
迟毓凯,李大维: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吉林教育科学》1998.12
周国韬、张明、迟毓凯:《教师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999年:
刘晓明,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中国教育学刊》1999.1
陈宏,迟毓凯编著:七彩迷宫-情绪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迟毓凯编著:心海明镜-障碍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000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中的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0.4
2001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研究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1
韩迎春,迟毓凯等:Fan效应与情境模型研究——《心理学动态》2001.2
迟毓凯参编:《心理学》(撰11、12、13、14共4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02年:
迟毓凯,莫雷:情境模型与语篇理解研究——《心理科学》2002.3
迟毓凯,莫雷:金西文本表征理论述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迟毓凯参编:《教育心理学》(撰第十八章:教师心理)(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编
迟毓凯参编:《学校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刘晓明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迟毓凯:鲁利亚神经心理学研究述评,载《心理学名家名著》(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03年:
迟毓凯,周国韬: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迟毓凯参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撰第七章: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004年: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非线索更新——《心理学报》,2004.3
迟毓凯,莫雷等: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心理科学》,2004.4
迟毓凯,莫雷等:时间因素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1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表述结构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4.2
管延华,迟毓凯:文本表征中的图式与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4.2
迟毓凯: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尴尬——《新世纪教育论坛》,2004.4
迟毓凯:从叛逆者到大英雄——孙悟空个性心理分析,载《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袁立新,迟毓凯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状况调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005年
迟毓凯,莫雷等:角色目标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1
王穗苹,迟毓凯等:不同性质语篇背景信息激活与抑制——《心理科学》,2005.2
迟毓凯,莫雷: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迟毓凯副主编:《教育心理学》(撰第17、18、19、20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会议论文:
《角色目标对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九届心理学会议,2001.11 广州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ity on updating of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without clue.——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8 Beijing, China.
《孤单与拥挤:内隐的旁观者效应研究》——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十届心理学会议,2005.10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