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中国婚恋行为中的关键词
作者: 阳志平 / 4218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月14日
来源: http://www.yangzhiping.com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Y$au!k#?;v0配:中国婚恋行为中的关键词

Q ko!I'_ i%[0fl ?e0 心理学空间-?M"I O:r

需要特别补充的是,我的研究中反反复复提及的西方、美国,主要是针对美国心理学家做的类似研究的被试的特征来说的,西方、美国也是一个极其多元化的概念,不是简单地用随手的1000多字的笔记能说清楚的事情。

BvH"f}aN's6Q0

%@L n y:Hh1RO0”配”这个词对于中国的婚恋行为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词。它的地位甚至超过”装”。”装”更多停留在”外人”阶段,当婚恋的双方变成”自己人”之后,开始”过日子”了,”装”更多退居幕后,”装”更多是对不属于”自己人”范畴的领导、同事来”装”了。心理学空间` }|,hJ/ffB#?)B1@

心理学空间gG1Oj X e#b/H

”配”却始终贯彻了整个人生婚恋行为始终。无论在哪一个阶段,”配”都深深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婚恋行为。心理学空间$N Mp"ADe%d!O

)oP/z}W0T8s7` B0”配”为什么如此重要?

&].@sX(T!Un7?0 心理学空间6a,`o5J9SD}#j m??

与西方相比较,不是说”配”对于西方人的婚恋不重要,而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它的影响更有力、更有打击面。为什么呢?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婚恋对象的寻找范围是很小的,所以,人们格外珍惜这个小范围内的群体。相反,如果西方人觉得恋人不”配”,相对来说,可以比较轻易地放弃,继而去寻找更”配”的,很少牵涉到第三方。但是,中国人的婚恋对象的寻找不是一个基于”陌生人”或者”公共空间”的寻找,而是基于”熟人”或者”差序格局”的小圈子来寻找。因此,在中国人的婚恋对象的寻找历程中,往往会牵涉到”第三者”,”配”就变得格外重要。反差较大的婚姻,也就是中国人眼中的”不配”的婚姻,在西方相对来说,更容易被主流文化认同,但是在中国,则可能较难被”认同”。

%M K{;^+L G0 心理学空间 g gQt_ C+N

当然,西方的某些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也指出了,”相似性”对于婚姻的影响很大。但是,中国人眼中的”配”与西方的”相似性”的含义不太一样,它也同样表现出很多中国特色,比如,西方评价”相似性”的时候,往往只牵涉到个体,很少牵涉到个体之外的其他人,但是中国人评价”配”或者”不配”这样类似于西方”相似性”概念的时候,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不是个体本身的特质,而是个体所在”差序格局”的位置、个体是不是”有面子”。心理学空间 vz/N9~!l.cp5S

HV[6sNP6y'n1y0当初觉得配,现在觉得不配;当初觉得配,现在还觉得不配;当初觉得不配,现在觉得配;当初觉得不配;现在还是觉得不配。这同样反映出中国人的婚姻是一个动态的人际交互过程。

2~'I!{ Dp0

#E2U0[ mX&g0那么,究竟”配”的是中国人的什么东西呢?”配”在婚恋的不同阶段是如何演化的?”配”的观念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地理根源来自于哪呢?”配”如何影响到婚恋双方在婚恋不同阶段的身份认同、社会网络、理财方式等等呢?这就要牵涉到我的婚恋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了——角色策略了。

^C}b'rY0 心理学空间Th8ph/Q#u

初步将自己的理论模式命名为——角色策略理论,在没有更好的名称之前。心理学空间cU/Ru7d,W'V

o1q'Bln8w Uu007 October 2006心理学空间sQ$M`"Q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装:中国婚恋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本土心理学概念 阳志平
《阳志平》
农村进城青年的婚恋行为»

 阳志平


阳志平,安人公司研发负责人,从事心理健康与认知科技产品研发。

主页:http://www.yangzhiping.com/
微信公共帐号:心智工具箱 / mind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