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個案的轉移關係時的相對目的
作者: Helen Gediman / 5457次阅读 时间: 2012年1月07日
来源: 蔡榮裕 标签: 朵拉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Q-G~? f)z1w0詮釋個案的轉移關係時的相對目的(1)
WMnl|$yF.B#O0--Reported by Helen Gediman
@#_f6h~})xO5G02002.06月台灣精神醫學會通訊專欄心理学空间N;{ wI0t,IZY2Ad
蔡榮裕 台北市立療養院心理学空间7f I.io s+M

A0i D]S_TG$B0心理学空间3os2J7G*|
延續上一期(2002.05月份)通訊的內容裡,Daniel Widlocher對於使精神分析繼續存在方式,他所提出的處方是,確保存在及展示我們已知的知識,並非最重要的事,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展現,對於所確信的知識,能夠再加以建設性的質疑。本文將以對於轉移關係(transference)(2)的詮釋方式、背後理論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的處理模式裡所隱含的相互質疑的成份,來展現精神分析裡的某些爭議。然而,如前所言,展現爭議本身並非是最後的重點,而在於是否能夠從這些爭議裡,開展出何種對於人類心靈的深度了解,與更深澈的詮釋。心理学空间ifJ'l.@8O

6y:E"^3\FG*V S0心理学空间6O5kK)Dt6]
當佛洛伊德出版Dora(朵拉)這個案例(3)時,在出版前言裡強調,處理及詮釋朵拉的症狀與夢的當時,他忽略了轉移關係的存在。從他事後的補充及近代的臨床經驗顯示,忽略轉移關係的存在,以致於未能深入觀察它的運作機制,這的是項嚴重的忽略。似乎也意味著,朵拉的突然終止治療,與佛洛伊德未能注意到轉移關係裡所隱含的運作力量有關。精神分析發展一百年以來,對於分析的重點,擺在對於轉移關係的詮釋,似乎已成為較一致的方向。但是,對於什麼是轉移關係,如何詮釋它,以及何以詮釋的理由,亦隨著不同理論學派而仍有頗大的歧見(4)。心理学空间D&m[Z$B6kG

k,m,tX)?9vW0心理学空间#|-D:H O-oo^
雖然Gediman在會議記錄報告的開頭,即開宗明義地說明,在北美、歐洲、與南美對於轉移關係的詮釋目標與方法,仍具有一些甚至相矛盾的地方。但在結論裡,他則提及「根據今天的討論,我們認為對於轉移關係的詮釋,具有不同的涉入方式。這些方式被當做是分析過程裡,對於不同個案或同一個案的不同治療階段,使我們能夠探索這些替代性的觀點,及檢視這些做法的功用。」(P.482)這個結論自然是該年會在議題辯論時,頗重要的基礎論調,也讓不同的陳述者借著辯論,能夠相互了解,並相互豐富各自的理論與實務。
[tW i {L4Ne1y0
c9\}J0S0
X.Vsi{XE r0這些爭議面臨一個重要的疑問,也就是,這些不同爭議是以不同的理論與不同的技術方法為基調,或者它們是質疑Wallerstein(5)的觀察,Wallerstein認為我們分析個案的轉移關係與阻抗時的「(精神分析)方法學」本身,構成精神分析的共同基礎;而不是以「(精神分析)理論」做於精神分析的共同基礎。心理学空间8U+d(Sy`&s@5x
心理学空间 {2Y3M2kB ?2T#]
心理学空间/kx0[l.QD
由於這是一個相當龐雜的議題,我無法在此完全陳述其間的幽微處,僅在以下稍提出一些內容,做為讀者進一步探究的參考。在會議的過程裡,Fred Busch則宣稱代表北美的Ego Psychologist,認為來自歐洲與拉丁美洲的Kleinain在處理轉移關係的觀點上,尤其是針對採取逐漸深入心靈深處的方式,從表面而漸深度的詮釋,這與Ego Psychologist愈來愈靠近。但Busch則強調,對於轉移關係的詮釋,焦點在於治療的此時此刻(here-and-now)裡所發生的阻抗現象,才是分析的核心,使個案能夠因此而更能夠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而不是將焦點置於,個案當時仍無法直接陳述的潛在「缺席的內容(absent content)」。重點在於詮釋個案的轉移關係變成阻抗的現象本身,這所隱含的意義是,相信個案能夠因此而找到自己的方式,邁向了解各種潛在矛盾底下的象徵意義。
[G4e$K9f-`4I0心理学空间9P0SaZWL2e
心理学空间XTDi)`t^
Gilbert Diatkine這位來自巴黎的分析師則認為,他亦是依循從表面而漸深度的分析,不同的是,他認為只在轉移關係成為阻抗時,才會詮釋個案的轉移關係的意含。例如,他亦會分析個案的口誤裡,所隱含的背後(缺席的)內容,目的是呈現個案焦慮的深層根源,例如對於性、身體的某些部分、以及其它被潛抑的材料。Diatkine意圖使個案接觸這些潛意識的幻想後,了解這些潛意識幻想內容是造成阻抗的來源;Gediman則將Diatkine的方式歸類為,主要是分析個案出現阻抗時,內在矛盾的內容,重點在於轉移關係變成阻抗時,進一步的,轉移關係裡的潛意識幻想內容--而不是Busch所強調的「轉移關係變成阻抗」的這個現象本身--是Diatkine的分析重點。
)id;~ jtG(k-g;l0
VH[,f+E"J^+k D*n0
d]6_6Wy~\0Nick Temple是來自倫敦的Kleinian,他認為重點在於分析轉移關係裡所隱含的理想化的成份。這些理想化的成份是個案的妄想—類分裂形勢(6)裡,內在憤怒與被害意念所發展出來的防衛機制。依循這種理想化,個案可能內在裡假設,治療者能夠提供毫無條件的接受(unconditional acceptance)(7),並能夠填補個案的經驗裡所匱乏的內容。這種理想化的機制是一種轉移關係的運作,將變成對於治療的阻抗,防衛自己去探索內在狀態,尤其是具有破壞力的一面。當治療者未能分析這些負面情感,可能使個案覺得,治療者可能缺乏能力來面對個案內心裡其它最困難的部分。這將使個案變得更加防衛,使治療陷於僵局。
eDz(H*m'u#J0心理学空间'D0CGS`lu

pf YyW1RG6Y-s0這些技術與理論的差異裡,可能涉及的命題是,如果治療者未觸及那些負面情感,個案有門路深入自己內心深處的暴怒與破壞力嗎?或者個案的自我(ego)是否具有足夠的強度,使那些內在裡處於分裂狀態的敵意得以整合嗎?這些命題是Gediman從ego psychology裡所推衍出來的疑問,因此,他推論前述這些技術的有效性,得依賴個案的自我強度而定;他更進一步推論,Busch與Diatkine所涉及的是,那些擁有較完整自我(intact ego)的個案,而Temple的建議則是較針對那些自我強度較不佳且較干擾的個案。Gediman的這些推論,也不見得會被當事者所同意,但他則是稱許這種辯論方式所帶來的效益,期待能夠在技術與理論上,因此使個案能夠更自由地接觸及探索內在的種種心理與矛頁。心理学空间(X @B;az8AA7t1y3z _'?

3W U1?TGL4v+W0
[4Vn k o/Z&uJ`0另外,De Leon de Bernardi則是從前述三人的論述裡,再比較她的論點與他的相同與相異處。她認為,雖然對於何者構成轉移關係的內容,仍有一些爭論,但也強調,更重要的是,要能夠辯識過去事件對於目前的影響,以及辯識思想與情感兩者的重要地位,以便我們能夠了解我們的假設,是否真實如個案的樣子。並且將這些不同的理論與技術,在不同個案的治療過程加以檢驗,或者在相同個案的不同治療階段,加以觀察與檢視它們的作用。
by#B8NC0
'G+\AkBkz&FL0心理学空间#d/RB9J{\.s b9?

q,t?D,T+mr01. 本文乃是評述H. Gediman對於2001於法國Nice舉行的第42屆年會時一場研討會的內容Contrasting Aims in Transference Interpretation的討論過程的報告刊於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2002, Vol.83, part2, pp.478-482.
9paG9M#|'^Cn02. 對於transference的中譯,仍是一個待爭議處理的議題,曾有移情、轉移、轉移關係、傳會等不同中譯名稱。由於精神分析對於治療關係的觀點,而萃取出這個術語,雖然台灣精神醫學界早已引介佛洛伊德的概念於日常實務裡,但盼本文引介國際精神分析界裡的爭議,有助於我們對於這個仍是陌生的心靈之一隅,需要的是更多的爭辯,來豐富精神分析對於人的了解,也同時豐富我們個人對於自己的了解。我在此傾向於使用「轉移關係」,並非意味著這是唯一的中譯方式。心理学空间:f5Q@{1h3f5A:r!?j
3. Freud, 1905, Fragment of an analysis of a case of hysteria, S.E. 7, pp.7-122, Hogarth Press。心理学空间.v@3V6Cq2Lwk\G/l
4. 有興趣者可參考Aaron Esman ed. < Essential Papers on Transference >, 1990,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該書收集了佛洛伊德及其以降的一些關於轉移關係的原始論文,只是編輯者對於其間的複雜論述以及其相互間的關係,仍無法加以透徹說明。
lV V,A|L$Q05. 請參考Wallerstein, R.A., On Psychoanalysis or Many? Int. J. Psychoanal.,1988, 69: 5-21,以及Wallerstein, R.A., Psychoanalysis: the Common Ground. Int. J. Psychoanal., 1990, 71: 3-20。心理学空间ZFq [4j [K-P$|
6. 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這是Melanie Klein的重要觀察與論點之一,意指嬰兒發展過程的早期,由於死亡本能的驅動,以及投射機制的運作,而在幻想世界裡發展出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它的意含與細節請參考M. Klein, 1946, 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 reprinted in < Envy and Gratitude >, Karnac Books, 1993, pp.1-24。另感謝幕後的無名英雄的評審助力與國科會的方案計劃,使得由林玉華、楊明敏與蔡榮裕三人所組成的Melaine Klein作品翻譯團隊,所提出的Klein四本經典著作,以及P. King & R. Steiner ed.的< The Freud-Klein Controversies 1941-45 > (Routledge, 1991),總共五本著作通過了九十一年度的「國科會經典譯注計劃」的方案,將於未來三年內譯畢結集出版。
Q Mp z!jm*X,p07. 對於所謂「無條件的接受」,在Carl Roger的論點裡佔有重要地位,認為治療者要做到這種狀態,而使個案感受到與生命早期照顧者有所不同的態度。Kleinian的論點則是強調,個案的這種潛意識期待裡,所隱含的理想化、但同時又具破壞力的雙重面貌;目標並非治療者努力使個案滿足這種需求,而是使個案在治療過程裡,逐步地,了解此種需求,以及這些需求背後的象徵意義,並透過這些了解而逐漸地接受自己的狀態。

]4DW+`*` q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朵拉
«精神分析的新面向(1)--By Daniel Widlocher 蔡榮裕
《蔡榮裕》
再從認識論看精神分析的方法學»

 蔡榮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英國倫敦Tavistock Clinic精神分析研究、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
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監事
專長:精神分析、心理治療與精神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