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介「客體關係理論的新閱讀」下篇
作者: Ogden / 5240次阅读 时间: 2012年1月07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9fn+q#]eJ


E N#G!M;_w$u1VS/t0評介「客體關係理論的新閱讀,by T. H. Ogden」下篇心理学空间iP#dC t?vV U
蔡榮裕 台北市立療養院心理学空间Ykf w;^5Gg*b
2003.01台灣精神醫學會通訊專欄心理学空间 i%aGJl/p
本土的心理治療發展
Y$P.EdRF0心理学空间1@*wHmcA4P X
延續上篇的四個命題,何以在21世紀初,談論精神分析時需要談「客體關係理論」呢?何以需要談客體關係理論的「起源」?何以談客體關係理論時,需要重新閱讀佛洛伊德的文本思考,然後再重新出發?何以奧登(Ogden)的文本是從佛洛伊德的「哀悼與憂鬱」談起?本文將針對奧登的文本加以討論。
k c zMG^m0心理学空间n w&hs r d
心理学空间 K U0Fovk7cJ
奧登承續費爾貝恩(1)的看法,認為佛洛伊德的「哀悼與憂鬱」是一篇重要的文章,首次顯示以系統化的方式,描述一個後來被稱呼為「客體關係理論」的思考方式。他亦認為可以從「哀悼與憂鬱」裡閱讀佛洛伊德在書寫該文章時的內在思考流程,而讓讀者了解這種新的思考方式的特異之處。至於「哀悼與憂鬱」這篇文章的生產背景,則與佛洛伊德於1914-15年期間,為了替精神神分析自1900年發表「夢的解析」後再建立一個穩定的理論基礎,而書寫了十二篇論文,通稱為「後設心理學(meta-psychology)」(2),「哀悼與憂鬱」是其中的一篇。
d ZD%}c+h2T+~0g/N O0心理学空间6lU:UY$w G
心理学空间R/m|$Ce3`E
奧登全文共分為五個小章節。第一個小章節,奧登先指出佛洛伊德以夢做為探索心智世界的原型,但在「哀悼與憂鬱」裡則意圖比較,當事人失去重要的外在人物時,哀悼過程的正常情感反應,與有些人傾向變成憂鬱的特質,而佛洛伊德的觀察則是,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憂鬱的當事人面對重要人物的失去時,對於自己的看法(self-regards)也會有所改變,而正常哀悼情感者則對自己的看法並未改變;也就是說,憂鬱當事人的自尊心(self-esteem)亦隨著重要人物的喪失而低落。
rFf&f9lI0
&vB6^ jmHm&rJj0心理学空间 I'\%Z&u8g,n8M
然後,他試著從佛洛伊德的文本裡,歸納佛洛伊德對於自我(ego)的看法,在「哀悼與憂鬱」裡包含了以下四種意義,而得以結合當時正浮現的「潛意識的內在客體關係」的精神分析理論。其一是,自我被當成一種由意識與潛意識成份所構成,且能夠分裂(split)的心智結構;其二是,自我裡的潛意識成分有能力獨立地生產思想與情感;其三是,自我所分裂的成分能夠與自我的其它成分建立潛意識的關係;其四是,自我的分裂成分若不是健康的就是屬於病態的。心理学空间#tNeJq/MAR8` T
心理学空间6B]/|/sgT
心理学空间sXc@#S,FQ[v
將自我進行如此地細分化,似乎也展現了奧登未直言的意圖,以自我(ego)的概念,再解譯佛洛伊德在「哀悼與憂鬱」裡,所開展出的客體關係的基礎。由於這個基礎在克萊因(M. Klein)的努力下,已發展出一套相當重要成型的概念系統,奧登在處理克萊因對於「內在世界(internal world) 」的論點時,以註解的型式表達克萊因的貢獻(p.772),在本文裡則意圖開展他自己的企圖。也許他意圖在重新閱讀佛洛伊德的文本時,重新以自我的相關術語,重構客體關係的論點,而讓自我心理學(Ego Psychology)與英國的客體關係理論的論述,能在佛洛伊德的文本裡有接軌的起點,相對地,奧登雖然在文章裡亦引用自戀概念來重讀,但那與另一重要的精神分析理論--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的角度仍有所不同。
T4lN W`X0心理学空间 \,mC3ivCk
心理学空间;ESL4Y"UN,g8x
第二小章節是文章的最長部分,此章節裡進一步談論前一章節所衍生的自我的成分,來解讀現有的某些術語,例如:當否認重要人物的失去時,將已喪失的外在客體(external object)解讀為被拋棄的客體(abandoned object),而此外在客體於內在世界裡被內在客體所自大地取代,他將此內在客體解讀為「認同某客體的自我(3)」。因此,為了回應此種失去所帶來的苦痛,自我的分裂所形成的內在客體關係裡,則是自我裡某個被分裂的成分充當批判的代理者(the critical agency),而生氣地對待自我裡另一個被分裂的成分,此時這個被分裂的成分被解讀為「認同某客體的自我」。
c%w8Mq f0心理学空间h~q3G!|
心理学空间#pCLG \&p3W"~
之後,他再引入佛洛伊德在1914年所發展的自戀的概念,認為「論自戀」(4)這篇文章替佛洛伊德在「哀悼與憂鬱」裡所發展的憂鬱的客體關係理論,提供了發展的理論脈絡。奧登進而將憂鬱定義為自戀的疾病,也就是說,生命早期的自戀發展障礙,構成了憂鬱出現的必要條件。簡言之,憂鬱者由於嬰孩與兒童期未能成功地,從自戀式的客體愛(narcissistic object-love)過渡到成熟的客體愛(mature object-love),因而無法經驗自己與他人是有所不同的獨立個體,而潛意識地將外在客體當做是自己的延伸。奧登意圖由此自戀概念的運用,而讓客體關係理論的建構,具有生命早期發展的軸承。而他將「潛意識內在客體關係的世界」解讀為「被佛洛伊德當做是,一種防衛地退化至早期建立客體關係的型式,以回應心理的苦痛---憂鬱者的苦痛是失去(客體)的苦痛」(5),這種說法除了承續與呼應佛洛伊德的原先論點外,似乎亦有借此陳述,而將自我心理學所強調的防衛機制的觀點,有切入點得以加入論述客體關係的陣營。心理学空间^(E3u)\5f

.{+G.M4i2Tw$`;s0心理学空间K5y p'uJ/a
延續之前的論點,奧登將探究的領域界定為「潛意識內在客體關係的精神分析理論」,他在第三小節裡則引用了虐待(sadism)的概念,來描述憂鬱者的客體關係裡,所交織的愛慾與恨意,並由此來了解,何以某些病態內在客體關係能夠持續存在的緣由。他亦引用費爾貝恩(6)的觀察,說明這些現象在被虐待小孩的反應裡亦常被觀察到,相對於完全缺乏客體關係,更常是出現恨中帶愛與愛中帶恨的客體關係。
)k\Z2L:W'~$VC&RY0心理学空间sBA:`#MAm+N"F

wS9lI,J,]:Q0在第四小節,他論述「哀悼與憂鬱」裡所呈現的狂躁的防衛機制(7),在表象症狀上,這是與憂鬱相反的展現,但是這兩種相反現象的內在客體關係,他則引用了比翁(8)的規避(evasion)概念(9)說明佛洛伊德所描述的某些現象,例如:正常的哀悼者能夠象徵化那些失落後的苦痛,而狂躁者則只是將失落的苦痛置於一邊,進而潛意識地產生某種勝利感。進而說明狂躁與憂鬱所隱含的精神病(10)特質,例如當事人自大地以幻想的潛意識內在客體關係,來取代真實的外在客體關係,以及以全能感取代無助感,以勝利感取代絕望感,以輕蔑取代愛等反應。奧登亦以自我的多重分裂(multiple splitting)結合全能(omnipotent)的想像,來說明前述的現象,雖然在此處,他仍只是強調地提出前述的自我概念,但並未更深入地由此再加以深入闡釋。
'w)}%T%f/UY0心理学空间oJ7Os'O@n-E
心理学空间7Z0?'\(FW:Z$E TL `
第五小節裡,奧登則指出佛洛伊德在「哀悼與憂鬱」裡對於「情感兩歧(ambivalence)」概念擴展的重要性。他認為佛洛伊德引介情感兩歧概念來指涉個體掙扎於,期望能夠繼續生存,與期望讓自己槁木死灰彷彿努力欲與死者共存。也就是說,佛洛伊德在自己的客體關係概念裡加入這個因素,以說明潛意識內在客體關係裡,包括了活力的特性,亦包括了死寂與死亡的特質。這個概念則被後續的溫尼科特(11)與格林(12)所接續發展,並成為晚近精神分析理論發展的核心之一,強調個案的內在客體世界的活力與死寂,在治療關係裡的流露而為治療者與個案所共同經驗的活力與死寂,而這又涉及了對於轉移關係(transference)與反轉移關係(counter-transference)的重要感受。奧登亦曾另為文(13)強調這點對於分析流程的重要性。由此他再推論,目前的許多精神分析思考,「如果我們知道如何聽,我們就能在佛洛伊德的『哀悼與憂鬱』裡聽到。」(p.780)
-h0ew$Q_:W t#jX0
3}a2^)Sr0心理学空间 { QGH qWJC
縱觀奧登解讀「哀悼與憂鬱」時,除了前述觀點外,他在引用佛洛伊德的主文時,雖然意在進一步解讀,客體關係理論的概念在文本裡的起源,似乎亦頗偏重於指出,佛洛伊德的文本裡所出現的有關「自我(ego)」的概念。也許另有期待在當代的客體關係論述裡,強調「自我」的概念,而使得客體關係理論的文字論述,得以與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裡的自我、原我、與超我的概念結合,讓客體關係理論的論述內容,得以有運作的代理者(agency),得以說明客體關係的內在運作機制與流程。但他的文本裡只是間接呈現了這個可能性,而未進一步深入,亦少涉及對於原我與超我機制的說明。
d X,q"d6O;]0心理学空间$bBj.bhQs

~7zo-az][u0註:心理学空间&dW2}q KH@
1. Fairbairn, W.R.D. 1952, Psychoanalytic Studies of the Personality. London: Routledge。此種由費爾貝恩的觀點著手開始論述客體關係,而不是從克萊因的論點著手,從精神分析史的角度來看,這仍是一個值得困或與再探究的議題。心理学空间*Ea.c)zPe(g
2. 但最後只有五篇文章被正式發表,包括:「欲力及其衍生物(Instincts and their vicissitudes, 1915.)」、「潛抑(Repression, 1915.)」、「潛意識(The unconscious, 1915)」、「哀悼與憂鬱(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1917.)」、「夢理論的後設心理學補充(A meta-psychological supplement to the theory of dreams, 1917.)」請參考英文標準版(S.E.)第14冊,頁103-260。至於何以另七篇文章未正式出版,在精神分析史裡則是一段待解的公案。
v'YGa6E4[*\4|6H2Uu03. the ego-identified-with-the-object。如何適當中譯這個字仍有可以議論的空間。
f O![P:b,K04. Freud, S. 1914, On narcissism: an introduction, S.E.14, P.67-102。心理学空间`2F$VL_o%{ jK
5. p.775,括號內的字是我加的。
w7?m g3zx*@ e@,x_06. Fairbairn, 1944, Endopsychic structure considered in terms of object relationships. In Psychoanalytic Studies of the Personality. Routledge, 1981, pp.82-136。
Z2^kI.xaH;E07. mania,請讀者勿用目前的DSM診斷系統的概念來理解。
'e,O(qe!v/k%iY u y08. Bion, W.R. 1962,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Basic Books。
[m5zF8f(h#],F09. 意指逃避苦痛,而不是與苦痛共存,並試著象徵化那些苦痛(例如:在夢中),而在內在世界裡進行著真正的心理學的工作。Ogden描述克萊因的貢獻,主要是出現於第772與779頁的兩個註解裡,但在文本裡則是直接引用Bion的概念,或許也展現了他對於兩者的態度。
!K9x j\0D A010. psychotic,請讀者亦勿只用DSM系統的概念來解讀,而需回到精神分析文本裡傳遞的說法,廣義而言,乃意指脫離現實的反應。心理学空间7ZkL3th ZjF[1v
11. Winnicott, D.W. 1971, The place where we live. In Playing and Reality. Basic books, pp.104-110。
LK+U2{3HV012. Green, A. 1983, The dead mother. In Private Madness. Int. Univ. Press, 1980, pp.178-206。
#IE N b+J[0B013. Ogden, T.H. 1995, Analysing forms of aliveness and deadness of the transference-countertransfernce. Int. J. Psychoanal., 76:695-709。心理学空间6l2cl+u`S\GU*S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評介「客體關係理論的新閱讀」上篇 蔡榮裕
《蔡榮裕》
評介「論夢、精神運作與通徹」(1)上篇»
查看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