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与外面的世界
作者: 温尼科特 / 14927次阅读 时间: 2012年1月17日
来源: 南方出版社 2011-11 标签: Winnicott WINNICOTT winnicott 儿童精神分析 亲密关系 温尼科特
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与外面的世界 作 者:温尼科特
出 版:南方出版社 2011-11
书 号:9787550105997
原 价:¥29.80元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z@y#^k-u,k

序言

7s'^4v!y4K3W-yQ$Z`0前言 信赖你的本能心理学空间p ]}Y.H0D T

@C+Fht X,u[/g0我想我需要写一篇序文。这本书写母亲与宝宝、写父母与子女,最后则写到孩子与学校及大千世界的关系。我的写法跟着成长中的孩子一起转变,从育儿阶段的亲密关系,变成长大后比较独立超然的关系。我希望写法上的转变,可以符合这些关系的亲疏远近变化。心理学空间(V|K1LB|0q[JF3r

o0n6d.|5V6\H7q#k,z0最初几章,我虽然直接跟母亲说些贴心话,但我绝不是要年轻的母亲一定得从书本中学习如何照顾小孩,她对自己的状况已经很了解了。她需要保护,也需要信息,还需要医学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身体照顾。她需要熟识且信得过的医生和护士,还需要丈夫的关爱及满足的性经验。不过,她并不需要别人在事前就告诉她,当母亲的滋味。
J/xAS:s v1F0
'lloL c"J7Od:e0我认为,做母亲最好是浑然天成,完全依赖自己。这是我的主要见解。浑然天成与后天的学习是有差别的,我努力区分这些差别,以免糟蹋自然发生的好事。
)O!u ZG x0
C]yI^r(A#r"]0但是我想,直接告诉父母还是可以的,因为人人都想知道,襁褓初期究竟是怎么回事,而且这种写法总比用抽象概念写母亲与宝宝来得生动有趣。
0T F{7K7X`T0人人都想知道也应该知道,生命之初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可以说,假如儿童长大以后也为人父母,却不晓得也不感激自己的母亲一开始为他们的付出,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有问题。 我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认为孩子应该感激父母对他们的孕育,甚至感谢父母合作建立家庭、管理家事。我关心的是,生产前及生产后的最初几周,甚至几个月内,母亲跟小宝宝之间的关系。我想请大家注意的是,平凡的好母亲在丈夫的协助下,仅仅是为她的小婴儿全然付出,就对个人和社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心理学空间 _$u!BNk h

/z%X([+?0E0慈母的贡献不正是因为太伟大了,反而受到低估吗?如果我们承认这项贡献,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觉得自己还是个人,也看重这个世界,那么每个神智健全的人、快乐的人,都亏欠一个女人一份天大的恩情,因为在襁褓之初,我们甚至对依赖都还毫无概念的时候,就已经绝对的依赖母亲了。
:~9Y&U3c3w H0mWo8M7wO0
&y:_ UH)\#L M7cEz{0我得再次强调,我们对母亲角色会如此肯定,既不是因为感激,也不是赞美,而是想要减少内心的恐惧。如果社会不能及时充分认可,每个人发育之初依赖母亲的这项事实,内心的恐惧就会产生阻碍,彻底妨碍我们的健康。如果我们对母亲的角色没有真正的认知,就会对依赖产生模糊的恐惧。这项恐惧有时会变成对所有女人的恐惧,或是对一个特定女人的恐惧,有时则会化为一种比较不容易辨认的形式,但总是涵盖了对支配的恐惧。心理学空间PL~u Llw

_9w%Qw({T {H*q"p:C+_0可惜,对支配的恐惧并不会带领众人避开被支配;相反的,这份恐惧将他们带往某个特定的或选择性的支配。没错,假如我们研究独裁者的心理,就会发现,除了其他因素之外,在他个人的奋斗里,他努力想控制潜意识里那个令他恐惧的女人的支配,想要借由接管她、代理她来控制她,并反过来要求她完全的臣服与“爱”。 许多研究社会史的学者都认为,对女人的恐惧,正是造成人类群体看似不合逻辑行为的一个强大因素,但人们却很少对此追根究底。然而,当我们真的对每个人的过往追根究底,我们才晓得,对女人的这种恐惧,原来是不敢承认依赖的事实,也就是不敢承认襁褓之初对母亲的最初依赖。因此,我们有极好的社会理由,去研究婴儿与母亲的最初关系。 目前,母亲在新生儿最初的生活中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常常遭到否定。不仅如此,他们还说,最初几个月,小婴儿需要的只是身体的照护技巧,一个优秀的护士就可以做得跟母亲一样好。我们甚至发现,有人告诉母亲,她们必须为孩子善尽母职,这其实是对母亲最极端的否定,否定母亲天生就会“善尽母职”。大力鼓吹整齐清洁、提供卫生指示、提倡身体健康,这一类的事情总是一再介入母亲与宝宝之间,母亲们是不太可能一起站出来对这些干扰提出抗议的。总要有人替刚刚生下第一个或第二个小孩、而且必然还处在依赖状态的年轻母亲代言,这也是我写下这本书的原因,我希望支持她们信赖自己天生的本能,同时也向那些在父母与代理父母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的人致敬。

h5^GU0In1m0

;R1GX_Q*j'c8c*n0

p1^J n o H`0内容简介心理学空间eG2dh(D[Myf @9aW
《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与外面的世界》是儿童心理学大师唐纳德•W.温尼科特的经典作品之一,曾被制作成广播节目在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多次系列联播,《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与外面的世界》在欧美已成为父母必备的亲子教育指南。
E1d#j uup+h }0在《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与外面的世界》,温尼科特教授探讨了童年时代的基本人际关系,他从母亲与婴儿间的爱谈起,并认为这是人格健全的关键。他以轻松简单的口吻,揭示哺乳、哭泣、游戏、独立和害羞等日常行为中所蕴涵的心理机制。他特别强调父母天赋心智与性格对孩子的重大影响,并告诉我们:本着自己的天性去实现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才是最好的亲子教育模式。心理学空间I{aHLO J
温尼科特教授的文字随处充满了关怀和洞见,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他对父母们发自内心的支持与肯定。《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与外面的世界》可以帮助你在自然快乐地做自己的同时,引领孩子同样地去“做自己”,这样就一定能实现属于你和孩子的天性律动。心理学空间&o,wm[*_.HId3] r,k
心理学空间9^x#]2yu
目录
5fsJS(K/l$Plf]%a0心理学空间"Q(j:[#R(~ mT qb
001 前言 信赖你的本能心理学空间x'yXw)il v(d4?
005 第一篇 母亲与小孩
s k$QH6^2e0006 第一章 一个男人看母爱心理学空间}d/}cw[+~ e
010 第二章 第一时间认识小宝宝心理学空间^F3M s]$ye&zl
016 第三章 宝宝与生俱来的本能
NhI,U9p9T?{%T1}0021 第四章 建立美好关系的哺乳
]zDrj;{%{rX0026 第五章 食物都吃到哪儿去了?
X(_ Hd K ])R0031 第六章 消化过程的终点心理学空间(E3w8PO(ku,Yg+~d
036 第七章 宝宝喜欢这样喂奶
$pcK6j5fam0041 第八章 乳房哺乳这件事
w0VF-Al0049 第九章 宝宝为何哭泣?
:_l1n+xB0060 第十章 一步一步认识这个世界心理学空间;iMF6ydJ.kO AaI
066 第十一章 把宝宝看作有想法的人
~Ff-?v^~C6I[k0072 第十二章 断奶:渐进的幻灭过程
^2j7j&](Q2O0077 第十三章 再谈把宝宝看作有想法的人
,i ^ [Ja9hP(F0085 第十四章 宝宝天生的道德感
NT_Tl6f0090 第十五章 成长中的动乱
7mv?3P)\{t"l0095 第十六章 幼儿和世界的丰富联系
8s5]Y-@&cZ8_0心理学空间oMv:HgwB]5m
102 第二篇 家庭与小孩
K:mH+lKT6q0103 第十七章 父亲该做什么?
AG9]0}1M8Hi m'J0109 第十八章 宝宝的标准VS.你的标准
U_c@h$E]0115 第十九章 孩子是带着他的世界观而来的
\,]mSM8c%Fox*n U|0122 第二十章 独生子女的优缺点心理学空间*es{~!OC X5u!o
127 第二十一章 双胞胎的喜与忧心理学空间3J!W X*]{E4d,K}6D
133 第二十二章 孩子为什么爱玩游戏?
0B_P IBKe0ZW~0138 第二十三章 宝宝与性心理学空间 D,r"a4M@3EP1i-vm
151 第二十四章 偷窃与撒谎心理学空间i$n!z oc4x/d-H9i-^
156 第二十五章 宝宝由过渡物构建世界
#N/pB2zp l/PO0心理学空间u;{)_x\sO
162 第三篇 外部世界与小孩
vS JuYe8Ct0163 第二十六章 五岁以下幼儿的需求
j+H%dIV0172 第二十七章 母亲、老师和小孩的需求心理学空间1b.x7kC&v
181 第二十八章 影响与受影响是一种爱的关系
_6N"@ I)q4? c0187 第二十九章 教育需要分类诊断心理学空间9p4K-?[b5V
193 第三十章 小孩害羞与神经质的成因
sjx:j/f{ Ad.C0198 第三十一章 学校的性教育心理学空间_+m/hW)_9v,~
203 第三十二章 青少年犯罪的缘由
l~y$|%J}v@!b0208 第三十三章 宝宝攻击性的根源心理学空间m!W'D&G@:w7J
 心理学空间JmV.^6`X3[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Winnicott WINNICOTT winnicott 儿童精神分析 亲密关系 温尼科特
«温尼科特Donald W.Winnicott简介 温尼科特/溫尼考特
《温尼科特/溫尼考特》
客体的使用(The Use of Object)»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