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尼斯•格根(Kenneth J. Gergen)《社会建构论导论》(1999)
作者: 杨莉萍 / 19140次阅读 时间: 2012年6月06日
来源: 南京大学 标签: 格根 社会建构论 心理学家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社会建构论导论》(1999)心理学空间A_QL,C2@lN
科尼斯•格根(Kenneth J. Gergen)

m\2~&A/HnHe2~0【本书精要】本书作者是社会建构论的权威人物。本书作为对社会建构论的概览具有广泛而深入的特点。在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中,科尼斯·格根讨论了社会建构论运动产生的背景,以既深刻又极具可读性的写作方式叙述了有关社会建构论的争论、主题和观点。对于那些对社会建构论有兴趣以及关注当代社会科学领域的观点与争论的学生和研究者们而言,这是一部重要读物;本书对于治疗和组织领域的专家,对于教育者以及其他致力于社会变革实践的人们,同样具有阅读价值。

Q,m usX0

K7_2PwMuP9s0R0【作者介绍】心理学空间#{|TR\

心理学空间T9|(Tw-H,nc

格根(Kenneth J. Gergen),美国斯沃斯摩尔学院心理系教授,国际知名的理论心理学家,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和领袖人物之一。科尼斯·格根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1953年~1957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获学士学位。1962年于杜克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1967年,先后于北卡罗莱纳大学、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学系、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任讲师、副教授。1967年以后,长期就职于美国斯沃斯摩尔学院心理学系,1971年获教授头衔。斯沃斯摩尔学院在美国大学文科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二,仅次于阿默斯特学院(Amherst  College)。据网上公布的资料,该校是美国录取率最低的大学(大约19%)。
_#?r5W I3O,n0心理学空间"N0R-jR}XY J%T;l

心理学空间Ig yV:?8q#a |6}

格根在学生学时代接受的是系统的实证主义的心理学训练。格根回顾这一段经历时说:“大学教育使我明白了两点:其一,上个世纪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伟大的贡献来自于自然科学;其二,我们对人类行为之所以产生的根源还知之甚少”。格根由此形成一个重要的信念:“如果我们能够获得有关人类行为的‘科学’知识,将有助于解决众多的社会问题,如减少越轨、侵犯、偏见、冲突、不道德等行为的发生——这正是心理学家的存在价值”。

Tw-?B$aoQ/U'{h*}6V0

)@j`'X6g yBv0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激励下,格根开始了他早期的职业生涯。他努力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因为他相信通过心理学实验,可以确定某些特定刺激与被试的内在心理过程之间、以及后者同被试的行为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链。他希望“通过我的参与,能够为心理学研究增添更多精致的、经过实验检验的对通则的描述(或解释)。这些描述(或解释)排除了政治、道德等观念因素污染,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与实用性,因而政治家、组织决策者、领导者甚至普通公民都可以得益于它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格根早期的研究成果从属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这一时期他对知识的性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的理解,以及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的认识,无不充溢着实证精神。

Gy qA]t\/u/V5_0

yzi+W8W-U5{PJ+Jb `0进入20世纪70年代,格根的心理学思想开始从实证范式向历史主义的转变,从那时起到80年代中期,是格根心理学思想由实证主义走向社会建构论的过渡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心理观和知识观上的历史主义,以及在方法论上比较接近释义学。格根从实证主义向历史主义的转变在《社会比较、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概念》(1970)中初见端倪,此后发表的《作为历史的社会心理学》(1973)是这一时期格根心理学思想的代表作。

!\#z-te0b0Y [:W0

/z9C6q.Ylw*v0格根对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怀疑产生于他前期对自我问题的实验研究。在《互动目标与人际反馈作为自我表征的影响因素》实验中,为了使反馈信息真正影响被试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必须让被试“感到”反馈是真实的,如果被试怀疑反馈的真实性,就不可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其实,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一种反馈是真实的,无论是否最终对被试产生了影响,所有的反馈都是事先由实验安排好的。这使格根意识到“并不是反馈者反馈了什么在起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被试对这种反馈的解释”。他对实证主义的信念从此动摇。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的后期哲学、库恩(Thomas S.  Kuhn)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及方法论的解释学对格根这一时期历史主义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心理学空间8^'EfC+U$p)~`

心理学空间wv2F^,h*_ZG

20世纪80年代以后,格根思想从历史主义逐步走向社会建构论。格根《作为历史的社会心理学》发表以后受到强烈批评,这些批评的回应促进了他历史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并直接导致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的产生。新的视野最先体现在《走向社会知识的改变》(1982)一书中,《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1985)是格根社会建构论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此后,《饱和的自我》(1991)和《现实与关系》(1994),都是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重要著作。在《社会建构论导论》(1999)中,格根的社会建构论思想已趋成熟。

Q:C [v`U([U}0

cb _7_'h5M0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心理学界围绕格根的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始终争论不休。《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九十年代发表的20多篇有关后现代心理学的文章中,格根思想是最重要的议题之一。《Theory  &  Psychology》杂志2001第3期、2002年第5期先后两次发行社会建构论专刊,都是围绕格根的心理学思想展开争论,由此可见格根在国外心理学界的影响。国内心理学界对格根了解不多,仅限于在少数评介西方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文章中引用了他的某些观点。可以说,格根心理学思想转变和发展的心路历程,为我们探寻心理学后现代视野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提供了一份真实而生动的个案资料。心理学空间"d q~ B \u_;k \;T

心理学空间7Hz^%g*N

格根的主要著作有《走向社会知识的改变》(1982)、《饱和的自我》(1991)、《现实与关系》(1994)、《社会建构论导论》(1999)、《关系的责任》(1999)、《语境中的社会建构》(2001)等。

(YGipA0心理学空间2B#cM:e&J,^

【作品内容概述】

3Al?i)aR Z&Ig ^0心理学空间1x9E0P$|$DS)Z+k

《社会建构论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是从当代全球范围内冲突与变革的文化背景切入,然后展开讨论的。这一背景是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产生的根源。在格根看来,“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与西方历史上由中世纪的黑暗向启蒙运动的发展具有同样深远意义的文化信念的转变。对许多人而言,这场转变是灾难性的,表现为我们生活中的核心信念的毁灭,包括我们关于真理和道德的意义、个体自我的价值、以及对于更理想的未来的希望。民主、宗教、教育以及国家的观念受到严重威胁。相反,对另外一些人而言,这场转变意义深远。在他们看来,传统的西方信念——如真理、理性、自我——具有很严重的局限性。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它们日愈显得狭隘,越来越缺乏生命力。不仅如此,宏大制度——关于科学的、宗教的、政治的,以及为上述利益而设计的教育制度,不仅在其目标方面存在明显短缺,而且充当了侵略、环境恶化和武装战争的温床。”

-bc*az;Q5CBNy0心理学空间H,n["GlN.bv} gf

《导论》全书分为九章,内容包括两个大的方面。首先是对现代文化的整体解构。《导论》不是一本局限于心理学领域的著作,正如该书封底对它的推介所言,这是一本跨学科的力作。它综合吸收了当代哲学与社会理论、知识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最新成果,其中特别反映出当代语言哲学、批判哲学对作者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作者站在后现代文化立场上对现代文化的核心信念的逐一解构,实际上是当代社会正在发生着的剧烈的文化变革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重大转向的缩影。心理学空间 [2YJ-J)pog#{V

7?FwE#VBv+?0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体现在它对现代文化解构的广度和深度上。尽管整本书都贯穿着批判精神,解构还是相对较集中于第1章“传统的困境”。首先是对现代自我观的批判。作者对主客观世界划分的难题、现代文化的知识观、以及人的自我认识等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解析。格根指出,二元世界的划分并未得到有效的证明,因为人与之打交道的只能是自己认识中的世界,所谓“客观世界”即使有,对人而言,也没有意义。“事实上,世界是物质的,仅仅是因为我们认为它如此。”与此同时,二元划分所带来的问题比它所能解决的还要多。最典型的就是在处理两个世界关系问题上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和冲突。对于经验主义,人们要问,“如果所有认识都是心灵(对外在世界)的反映,我们怎么能肯定,是什么在外面创造了我们的印象?”理性主义也不比经验主义强。理性主义认为一切来源于观念,人们要问它的是,“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同样没有答案。格根因此发出质问:主客划分及其二者关系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接受这样一个武断的结论?格根继而建议,“如果我们抛弃二元论,问题就会滚蛋,至少可以用一种更好处理的方式对其加以修正。”

;hN2^:R{5S]0

_m:_8Hw0现代自我观认为,人是理性的行动者。格根认为,人的理性是以人能够真实地反映外在世界,同时又能够对这种反映准确地自我认知为基础的。除了主观如何反映客观,始终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之外,对人的自我认知同样存在诸多疑问:人根据什么能识别自己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如果心灵是反映世界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如何能够“反观自身”?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之间并不存在对应关系,即便我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有高度的敏感,我们又怎么知道这种生理状态适用于那一种精神状态?怎能确定脉率的增长标示着生气而非爱,希望而不是绝望?如何把生理状态与心理世界联系起来?人以什么为客观标准,判断或检验对自己的某种心理状态的判断或识别是否正确?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科研究中使用相同的心理学语汇(如幸福、伤心、愤怒或需要等),却无法保证我们用同一个概念所表达的是同一种心理状态。格根进一步质疑:“我们看不到别人的内心,怎么保证自己所说的‘担心’不被他叫做‘恐惧’?我们称为‘幸福’的状态不被他人称为‘激动’?人无法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心理活动也不可能摆在桌面上观察或比较,当我们试图用概念表达某种内心状态的时候,我们其实无法判断这些概念的使用是对、是错,以及是否准确。”因此,现代文化对人的理性的信任是盲目的,缺乏基础的。

B_8Z9zfw&e"I'GZ%I0心理学空间J6Xt'kGV_Qh

在人的理性被解构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真理观和道德观的坍塌。既然人的理性是不可靠的,知识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主客观的统一。那么,就不存在谁的反映或哪一种反映更准确、更客观、更真的问题,也就无法比较那一种认识更道德的问题。现代文化所谓的真理和道德只是某一种观念的建构,却打着真理和道德是幌子,谋取霸权。作者对由此带来的文化帝国主义、知识与新的极权、集体被侵蚀、人与人之间的工具关系、人对自然的役使等问题,做了全面深入的揭示。心理学空间9fVbY:s^)mz

心理学空间3\9}v(ob)Z+s/M2W4Ea

紧接着,格根引进当代符号学和语言哲学对语词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警觉以及德里达的话语解构主义,深入批判了语词、知识的表征性及意识形态的价值中立的欺骗性。到此为止,现代文化的主客思维模式以及自我观、知识观、真理观、道德观、语言观等现代文化核心信念,无一幸免地遭逐一解构,直至将现代文化整个推入绝望的深谷。

3[ T"VKq0心理学空间3S"~&vgQ\

批判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端。批判的目的不是要让人们绝望,而是找到新的希望。在第2章,作者试图保留现代文化合理的一面,消除其潜在的危险,实现对现代文化的重构。其结果是在现代文化的废墟上,建构新的后现代的文化大厦,以“真与善的社会建构”取代现代文化的真理观和道德观。心理学空间 H G] P{/Y

1i;{F!Q:vM0R y0格根首先引用了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提出的语言游戏说,以此说明当代文化对语言性质的认识从图画到游戏的转变。新的文化观念趋向于认为,在语词与世界之间并不存在某种具有优势或特权的关系。对同一事实,存在多种描述是完全可能的。原则上没有理由宣告其中任何描述比之其他更符合自然真理。然而,这同样使我们陷于困境:如果语言不能以世界本来的面目来描述或解释,如果语词不能符合或图示世界,科学发现是什么?我们又如何相互沟通?

&X&ZQ-cQg o8m-[q0

-xFK[ qdf0维特根斯坦在其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哲学研究》中对此提供了“另一种观点”。其中用“游戏隐喻”取代了语言的“图画隐喻”。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词就像棋类游戏中的棋子。它的意义取决于游戏者的约定。游戏者不同,游戏不同,或游戏的规则不同,“棋子”的含义就会不同。小小的木制棋子在游戏之外什么都不是,但在一盘棋赛中,甚至最小的棋子都可以推翻王后或国王。维特根斯坦认为,正如棋子的意义取决于游戏过程,语词的意义同样在于它在语言中的使用,是社会互动过程的产物,是出自不同生活形态的建构。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不是生活的镜射,而是发展着的生活过程本身。真理则只在某种生活形态内部才具有合法性。

{5}/uuW6Kg4z7y(O0

;Ml.I t,e&V(E0以此为线索,格根概述了社会建构论这一新出现的“等高线(emerging contours)”的基本观点。这是本书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表现为社会建构论的四个核心假设。包括:(1)“我们用于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术语并不是‘存在’所需要或要求的。”这显然是一个否定假设。“首先,我们必须假设我们学到的关于世界和我们自己的知识——地球引力将我们保留在地球上;人不能像鸟那样飞;病毒会杀人;惩罚会减少错误的行为——可以是另外一种样子。没有任何的‘存在’要求这种特殊的描述。我们完全可以用我们的语言建构另外一种不一样的世界。在其中没有引力和病毒,人和鸟是平等的,惩罚被崇拜。”(2)“我们用以描述、解释或表征的模型导源于关系。”这一假设同前一假设都基于新的语言观,是在前一个否定假设基础上的新的建构。“按照此观点,语言和其他形式的表征因其在关系中使用的方式获得意义。被我们认为是关于世界或自我的真理的东西不是个体心灵的产物。个体心灵并不产生意义,创造语言,或探索世界的本质。意义产生于人们之间相互的协作,——一致,协商与证实。从这种观点看,关系比所有知识都更重要。”(3)“在描述、解释或表征的同时,我们也在塑造着自己的未来。”格根认为,自我、真理、道德、教育等等,依赖于一个连续不断的意义生产过程。“在这种意义上说,历史并不是预定的。——既不是一个人的过去决定他的未来,也不允许文化历史放逐它的潜能。”我们能够把握自己未来的命运,而这依赖于我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意义的不断重构。(4)“反思我们理解事物的方式,对于我们未来的幸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因为此,社会建构论首先是一场反思,是对现代文化承诺的怀疑,是对一切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物的坚持不懈的思考。格根指出,“如果我们想共同建构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我们必须作好准备,怀疑一切被我们作为真的、对的、必然的、本质的接受东西。这种批判性反思并不必然是反对传统的序幕。而只是将其作为历史的、文化的负载重新认识。同时重新认识其它传统在其文化内部的合法性。”心理学空间 l2uyW)RwHN Wv

心理学空间1W/xSK2ms4A8EXS?

在第1、2章的一破一立之后,进入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三个重点研究领域,包括话语研究、研究方法研究和自我研究。它们是反思的进一步深入,指向现存的对有关现实、学科研究和个体自我的信念。心理学空间-]t#g&aEv7]

心理学空间*V.xo$bqo k:y

社会建构论的话语研究有三种不同的分析维度。第一种维度,表现为静态的结构分析,重点揭露大量术语和定义背后隐藏着的东西。比如,我们不假思索地使用“精神疾病”、“精神障碍”、“同性恋”等概念,是什么样的社会过程在背后支持着这些术语的使用?该类研究视语言为结构物,特别注重对隐喻和叙事的研究,认为是它们影响着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观念。第二种维度,介于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之间,探索各种各样的人和具体事物是如何通过这些术语的使用(即修辞)所构造(framing)的过程。比如学校测验、医学检验和心理测验如何以它们的术语建构我们?我们如何经历各种各样的痛苦、快乐的感觉?强调的重点在于语言的结构或惯例被用于建构世界并因此产生特定的社会影响的方式。我们通常觉得自己的表达是自然的、自由的,这种分析却告诉我们,在我们开始说话的一刹那,我们已经被预先存在的结构“言说”了。最后,第三种维度,表现为一种动态研究,关注语词在更大系统中的运作。比如,对世界的建构如何同时构成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些研究中,既可以看到话语自身如何随着历史、文化情境的改变而变化,也可以看到话语如何以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方式,如,我们的行为应该像男人或像女人,像年轻人或像老人——构成我们的生活。从中可以发现,语词如何通过自身植根于其中的行为、物质状态、社会制度获得它们的重要意义。

@e'?0q|:W:h0心理学空间 G kW gO

什么是研究?为什么研究?怎样做研究?接下来的一章关涉及研究方法问题。格根引导我们近距离审视了人文科学中经验主义研究传统,然后从社会建构论立场出发,对经验主义的研究原则逐一进行了反思和批评。该章的后半部分探索了当代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的新的研究形式,包括与生活世界相联系的叙事研究、合作研究、行动研究等,这些质性研究正是社会建构论所倡导的。

qQ%x"@O0

[Dgd(u j8|0自我是社会建构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格根本人长期致力于探索的一个领域。他由早期的实证研究转向历史主义立场,就与他对自我问题的研究有关。在该书的第5章,作者首先谈到需要一种生成性的理论,“如果我们希望改变行为范式,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话语——事件被描述、解释的方式。”“以建构为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处理事情的方式、新的隐喻和叙事、新的描述和解释。”接着作者揭示了现代个人主义自我话语的一系列弊端——个体心灵的孤寂,自恋者、以他人为工具、关系的功利性,对一切人开战,权利的控制、系统的盲目性等问题。从中“我们发现个体自我的假设有严重的缺陷。将个体自我作为社会的基本原子,直接导致独立、不信任、自恋和竞争,关系被衰减为非本质的人造物,自由被威胁。我们发现问题被愚钝地简化。对所有这些而言,我们期待一个能够带来希望的转变。我们需要一种能够使社会生活变得温暖——能够带给人类未来以希望的新的自我概念。”

'D R8Z4QJT3j#uJ0心理学空间 A9rn\Zy:]

如前所述,社会建构论认为,知识来自于关系,而不是植根于个体心灵。事实上,社会建构论强调关系而不是个体,联系而不是独立,沟通而不是对抗。格根不仅详尽梳理了关系话语在符号互动论、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文化心理学及现象学中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对“自我是一种关系的存在”这一社会建构论的核心命题做了非常系统的阐述。在现代心理学中,个体心理是意义产生和解释的核心,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心理话语是一种“表演(performance)”。人生活于社会,与他人处于一定的角色关系中,社会为每一种角色准备好了“剧本”,人的心理实际是对剧本的表演,这种表演“是关系的培植物。”因此,个体拥有怎样的记忆,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以及选择怎样的行为,取决于社会角色关系。

oTv{I2H0

%? U u^M0社会建构论要求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它不仅是一种理论观点或研究立场,它要求实践性,以社会现实的变革为最终目的。接下来的第6章,格根从社会建构论对人的自我问题的思考转向能够减少冲突和敌意的更有希望的话语形式,这便是“对话的潜能”。“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不是如何建立一个温暖、安逸的共同体,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或者和谐的世界秩序,而是,面对强烈的矛盾趋势,我们如何使这些已经出现的矛盾不至于产生侵略、压迫、或种族屠杀——实际上,一切意义的终结?……21世纪的主要的挑战是我们如何设法在地球上共同生活。”格根将这种责任赋予“对话”。对话改变了意义来自于个体的头脑的观点,将意义的产生置于我们一起做(互动)的过程之中,是关系主义观点的延续。心理学空间|bT S|

5IY1p8RGJ^#`!v2u0第7章主要探讨社会建构论在心理治疗、组织管理、教育及学术交流等领域的实践。其中每一种实践,都贯穿着关系和话语建构的理念。比如建构主义的治疗实践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特点。首先,治疗者与委托者的关系发生了转变,不再是专家对病人的治疗,而是将治疗作为双方共同的建构过程。其次,关注委托人建构意义的特殊方式,而不是心理问题的事实。第三,因为意义不是单个人独立创造的,意义产生于关系,所以,对内部心理状态的关注让位于对个体参与其中的关系网的探索。第四,建构主义认识到在治疗关系中没有价值中立,每一步干涉都会偏爱某种意义建构的形式,贬损其它方式。所以,与传统治疗的价值中立不同,建构主义的心理治疗从不否认治疗是一项价值敏感的事业。心理学空间.g/B+N%`r_%iv

Xsyg^0《导论》一书开始于对现代性话语的理论批判,在系统阐述了社会建构论的理论与实践之后,最终回到了社会现实,回到了社会建构论思想赖以形成的当代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后现代文化的背景。当代社会技术的发展、信息的饱和、文化价值的多元、权力与利益的争夺等,既是社会建构论的培养基,又为社会建构论的存在价值提供了注脚。心理学空间~GRE*W

心理学空间@ T6K;C_fr"j

社会建构论自产生的那天起,就伴随着强烈的争论。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其中多数是站在现代文化立场上,对批评者自己建构出来的社会建构论的批判。问题相对集中在社会建构论的反实在论倾向、怀疑与相对主义倾向以及自身内在的矛盾性等。该书最后一章是格根代表社会建构论对这些批评所做的反击和回应。心理学空间6f d1mN3q%K

【简要评价】心理学空间2H'r4c5L.^ `V#[/d

心理学空间 Ic$Tw"tU-p | b

现代心理学能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是早期生理心理和心理物理学家借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精神或心理现象的结果。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心理学一直采用自然科学研究模式,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建立在现代主客思维基础上的世界观、科学观、人性观和心理观。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种新的建立在对现代心理学的全面批判基础上的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心理学逐渐兴起。其正式形成以格根1985年发表“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为标志。格根本人则一直是社会建构论的代言人。《导论》一书是目前为止,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最权威的读物。据权威统计,近几年,“社会建构”、“建构主义”在国外心理学著作和论文标题、摘要中出现的频度正急剧增长。社会建构论作为继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之后又一种新的方法论取向,代表着未来一个时期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趋向。对此,无论是格根本人,还是这本《导论》,都功不可没。

f&XmP)i J3| T0心理学空间_d I-?$K$_iI;?

现代心理学由于滞后于时代精神的发展以及自身的方法论痼疾,逐渐陷入生存危机。社会建构论实际上是现代心理学应对危机所做的选择。作为一种新的学科研究方法论,社会建构论受当代文化变革与时代精神的导引,在全面批判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超越主客思维,将一切观念、理论、心理视同社会的建构,不再纠缠于是非、真假、对错,而致力于理解每一种观念或心理如何被建构起来的过程。社会建构论对于心理学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它无意于取代任何现有的理论和方法,相反,为每一种研究提供辩护,敞开大门。毫无疑问,这些对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I:{@&F8M+B P"zS*Lx ^0

(杨莉萍)

yzB"NUD s4H#h0 心理学空间v XN][;P*xQ;Bk

Gergen , K. J.,(1996) Social  Psychology as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Emerging Vision. In McGarty, C. and  Haslam, A. (Eds.) The Message of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on Mind in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心理学空间!Bej2R K

 

Df{ iI0Gergen , K. J.,(1996) Social  Psychology as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Emerging Vision. In McGarty, C. and  Haslam, A. (Eds.) The Message of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on Mind in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

]:v;kF:R0 心理学空间PK'{`3|!Nv Z

 心理学空间[~!]\Qd&O

 

IM7[ho5l{^0Morse ,S. & Gergen , K. J.,(1970)  Social comparison, self-consistency, and the concept of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16, pp.148-156.心理学空间t*Q]}BF0B-[

 

u!` CM?I`0Kenneth J. Gergen , (l973) Social  psychology as hist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26,  No.2, pp. 309-320.心理学空间 PoB C5h

 

rPP9X6ro2o d!z.O+u y0Gergen ,K.J. (l965) Interactions  goals and personalistic feedback as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esentations of  self.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1, pp.4l3-424.心理学空间}4O@rq

 心理学空间,rTC&]7p1CW-P3v$h

Gergen , K. J.,(1996) Social  Psychology as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Emerging Vision. In McGarty, C. and  Haslam, A. (Eds.) The Message of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on Mind in  Society. Oxford: Blackwell.心理学空间B;Jf5Gr

 

,Z!JZ+G;w3@4}+}0Kenneth J. Gergen , (l982) Toward  transformation in social knowledg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Second  edition (1991) London: Sage.心理学空间 asK5cDL Y

 心理学空间[si yU i@Ur1E

Kenneth J.Gergen,,(1985)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Movement in Modern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40(3), pp266..275.心理学空间N'a M H4ze H's E1a_IZ

 心理学空间x\s"rzcv

Kenneth J. Gergen , (l99l) The  saturated self. New York: Basic Books.

BRj/_g9~2R-mG0 

v.\:ZPsl-F!y;c(N#C QRQ0Kenneth J. Gergen , (l994) Reality  and relationships, soundings in social construc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Q5w0Q*]*KG z(QY0 心理学空间UT ['OSj9[1d'_V

Kenneth J. Gergen ,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pp.4.

az6Z(|J0 

E obZf7T1P)@~0Kenneth J. Gergen ,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pp.9.心理学空间;P{ Da gK*[

 心理学空间;Q r_*Rb

Kenneth J. Gergen ,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pp.9.

w#]Mj E*f#b4u#N0 

~&A:x3ttGn T0Kenneth J. Gergen ,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pp.11.

X-g$F&|4QAt0 心理学空间/MS3q,n%KLkE yG

Kenneth J. Gergen ,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pp.12.

{`piW@+xi6T0 心理学空间,w[sJU2v"Y

Kenneth J. Gergen ,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pp.47~50.心理学空间2Np JV3}-i)P/e"gD

 

Z.Rw9xi ]-X;x0Kenneth J. Gergen ,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pp.115.心理学空间6L(X+k9V:|v]

 

$ca1xmJJ9[ B H0Kenneth J. Gergen ,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pp.116.心理学空间4~a B$OUu

 

8|)SXzr0Kenneth J. Gergen ,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pp.116. pp.122.心理学空间T L`^Z1`

 

8U9ZFv0^5K0Kenneth J. Gergen ,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pp.116. pp.133.心理学空间5o `%p3^*[o

 

Lf%Q_%e$`0[21]Kenneth J. Gergen ,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1999. pp.116. pp.149.心理学空间:Y'b4SQg}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格根 社会建构论 心理学家
«没有了 肯尼斯·J·格根 Kenneth J.Gergen
《肯尼斯·J·格根 Kenneth J.Gergen》
语境中的社会建构»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