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攻击行为实验“波比娃娃”
作者: 班杜拉 / 61463次阅读 时间: 2012年10月03日
来源: 天津师范学院 标签: 班杜拉 波比娃娃 攻击行为 心理学实验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gK%[%W?$ZH

班杜拉攻击行为实验“波比娃娃

aD)h lqF%fGJ0

3L9O@~RV:U0攻击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式,是目前美国和世界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它也是心理学史上一个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多年以来,在行为科学家之中,一直处于这项研究最前列的是社会心理学家。他们研究的重心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心理学家的目标之一是给攻击行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看起来这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给出一个这样的定义是很困难的。比如,你觉得下面哪些行为是攻击行为:一场拳击赛?猫咬死一只老鼠?士兵向敌人开枪?在地下室安放捕鼠夹?斗牛?我们还可以举出一系列这样的可能是或可能不是攻击行为的例子。因此,如果你请教 10 位不同的社会心理学家,你可能会得到攻击行为的 10 种不同定义。

p!H m#L%L `TO c0心理学空间[s(hs!WnC#f?3[

很多研究者不再纠缠于给攻击行为下定义,而是转向考察人类攻击性的来源这一更重要的方面。他们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人们会做出攻击行为。纵观心理学的历史,人们已经提出很多理论假设来解释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一些理论认为,人在生理上有一种预设的攻击性程序。比如,长期形成的暴力冲动不断积累,最后终于爆发。另一些理论强调情境因素,比如多次受挫,是引起攻击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攻击行为是习得的,这种理论被人们广泛接受。心理学空间/D9^b0D7na}"]GM#K

心理学空间p a9o^?_&R

心理学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非常有影响的实验,它阐述了儿童是怎样习得攻击行为的。这项研究是阿尔卡特·班杜拉和他的助手多萝西娅·罗斯以及希拉·罗斯于 1961 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的。班杜拉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心理学派的奠基人之一。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这种学习发生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之中,比如,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等重要人物强化某一行为而忽视或者惩罚其他行为。班杜拉认为除直接的鼓励和惩罚之外,行为的塑造还有一种重要的方式,既可以通过简单的地观察、模仿其他人的行为而形成。

v |C8z&o0

f+P4t ?g bWm0y0你可以从本项研究的题目看出,班杜拉、多萝西娅·罗斯以及希拉·罗斯已经证明了榜样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这项广为人之的研究在心理学界被称为“波比娃娃”研究,稍后我们将展开对它的讨论。文章在开头的参考文献中提到,早期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很容易模仿作为榜样的成人的行为。在这项新研究中,班杜拉想探讨孩子是否会将这种模仿学习泛化到榜样不出现的情境中去。

DU Uul f%FXm1R8u0心理学空间^'|P`{%w7_

理论假设心理学空间2d;D,j2Vfs!I#N

心理学空间v(hZPr

研究者计划让儿童分别观察两名成人,一名表现出攻击行为,另一名不表现出攻击行为,随后在没有榜样出现的新情境中对儿童进行测试,以了解儿童在多大程度上模仿他们观察到的成人攻击行为。依照这种实验操作,班杜拉和他的助手们作出了四种预测:心理学空间NY.~)C9G#MI1?a

心理学空间,Wm1E k4J;P2`

1. 观察到攻击行为的被试不论榜样是否在场,都会模仿成人作出类似的攻击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明显不同于观察到非攻击行为或根本没有榜样的被试。

:I:Y,`8] Y6g'HZ0心理学空间5X4e;Z(E1u

2. 对于观察到非攻击行为的儿童,他们的攻击性不仅比观察到攻击行为的儿童更低,而且也明显低于无榜样的控制组儿童。换句话说,非攻击性榜样能起到抑制攻击行为的作用。

%ePG|J`Bk0心理学空间/d |/G+_4{['MVH

3. 因为儿童倾向于认同父母或与自己同性别的其他成人,被试“模仿同性榜样的行为远远超过异性榜样的行为”。心理学空间1`2wXRc M8s9X5hI&\V;h

心理学空间i3^KQR"TP.w&w7g

4. “由于在社会上,攻击行为主要是一种极典型的男性行为,所以男孩比女孩更倾向于模仿攻击行为,尤其是在给被试呈现男性榜样时差异更明显”

`HVrZ,|^8m;TVX0

r2}X id&k K ^5J0ap0

Sm$VK n-N3A0心理学空间 LU&nL8r

心理学空间BU2TOh0d3gS

方法

J1AvuB9K0心理学空间Zr2?*y:{ O B

这篇文章条理清晰地概括了实验中所用的方法,并作了适当的省略和简化,具体步骤如下:

d,KI"m W?0心理学空间.S A8k-? E?/`

被试心理学空间8imO c-n;E!f%m B

HbA&Y,j&w0研究者得到了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从而获得研究中所需要的被试。参加这项研究的被试由 36 名男孩和 36 名女孩组成,他们的年龄在 3 ~ 6 之间,平均年龄为 4 岁零 4 个月。

S:J*U4`'r2Y0

(@ \+P~J8Z0实验条件心理学空间!q2]Eg;oYZ

心理学空间%e4oW@ Ie*Y7y

24 名儿童被安排在控制组,他们将不接触任何榜样;其余的 48 名被试先被分成两组:一组接触攻击性榜样,另一组接受非攻击性榜样,另一半接触异性榜样。这样最终得到 8 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你可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某些儿童原先就比其他人更有攻击性怎么办?班杜拉通过事先获得每个被试的攻击性评定等级来克服这种潜在的问题。一名实验者和一名教师对这些儿童的身体攻击、语言攻击和对物体的攻击行为进行评定。这些评定结果使实验者可以依据平均攻击水平对个组被试进行匹配。

W D:kR0ZQ/OzS0心理学空间,ER2R;Y RKJi

实验程序

+i3ZT*?W0

khG jI PS*z,|0每个儿童分别接触不同的实验程序。首先,实验者把一名儿童带入一间活动室。在路上,实验者假装意外地遇到成人榜样,并邀请他过来“参加一个游戏”。儿童坐在房间的一角,面前的桌子上有很多有趣的东西。有土豆印章,和一些贴纸,这些贴纸颜色非常鲜艳,还印有动物和花卉,儿童可以把它们贴在一块贴板上。随后,成人榜样被带到房间另一角落的一张桌子前,桌子上有一套儿童拼图玩具,一根木槌和一个 1.5 米高的充气波比娃娃。实验者解释说这些玩具是给成人榜样玩的,然后便离开房间。

qXs^7vRq6Y0

:n[:^v|-d&MPV0无论在攻击情境还是在非攻击情境中,榜样一开始都先装配拼图玩具。 1 分钟后,攻击性榜样便开始用暴力击打波比娃娃。对于在攻击条件下的所有被试,榜样攻击行为的顺序是完全一致的:心理学空间 t(B;Sq0W

x4q-BrG6j1O,_r0“ 榜样把波比娃娃放在地上,然后坐在它身上,并且反复击打它的鼻子。随后榜样把波比娃娃竖起来,捡起木槌击打它的头部,然后猛地把它抛向空中,并在房间里踢来踢去。这一攻击行为按以上顺序重复 3 次,中间伴有攻击性语言,比如‘打他的鼻子…',打倒他…,把他扔起来…,踢他…‘和两句没有攻击性的话:‘他还没受够',‘他真是个顽强的家伙'。

0@ ar:k AM5h S@0

X|M7zsE0这样的情况持续将近 10 分钟,然后实验者回到房间里,向榜样告别后,把孩子带到另一间活动室。心理学空间8k0i.w)Qk'WG)~

心理学空间 A`!}cm

在无攻击行为的情境中,榜样只是认真的玩 10 分钟拼图玩具,完全不理波比娃娃。班杜拉和他的同事们努力确保除要研究的因素――攻击性榜样对非攻击性榜样以及以及榜样性别――以外的所有实验因素对每一名被试都是一样的。心理学空间6b&L5T!y2k1C

!T6D6H(G&h6_!T\P0愤怒或挫折感的激发

s}?C]1ed0

*S&A-U!a Jz5~010 分钟的游戏以后,在各种情境中的所有被试都被带到另一个房间,那里有非常吸引人的玩具,如救火车模型﹑喷气式飞机﹑包括多套衣服和玩具车在内的一套娃娃,等等。研究者相信,为了测试被试的攻击性反应,使儿童变得愤怒或有挫折感会令这些行为更可能发生。为了实现这种目的,他们先让被试玩这些有吸引力的玩具,不久以后告诉他这些玩具是为其他儿童准备的。并告诉被试,他可以到另一间房间里去玩别的玩具。

pq"k#E ^0v I\0心理学空间8zpi0Eb6vCR(r

检测对攻击行为的模仿心理学空间&ODq]Hd GU&H

心理学空间S-qS\Z

在最后的实验房间内,有各种攻击性和非攻击性的玩具。攻击性玩具包括波比娃娃(当然会有)﹑一个木槌﹑两支掷镖枪和一个上面有人脸的绳球。非攻击性玩具包括一套茶具﹑各种蜡笔和纸﹑一个球﹑两个娃娃﹑小汽车和小卡车,以及塑料动物。允许每个被试在这个房间里玩 20 分钟,在这期间,评定者在单向玻璃后依据多条指标对每个被试行为的攻击性进行评定。

sD!IV(Eg5|Hx0

3hzKk~].H&a|0攻击行为的评定指标心理学空间j/[z4L |e1D

心理学空间 ep@ T#A'zwo"}(J

总共评定了被试行为中的八种不同反应。为清楚起见,在此我们只概述四种最鲜明的反应。首先,研究者记录所有对榜样的攻击行为的模仿,包括坐在波比娃娃身上,击打它的鼻子,用木槌击打它,用脚踢它,把它抛向空中。第二,评定被试对攻击性语言的模仿,记录他重复“打他,打倒他”等的次数。第三,记录被试用木槌进行的其他攻击行为(也就是用木槌击打娃娃以外的其他东西)。第四,用列表的方式列出成人榜样未做出而被试自发做出的身体或语言的攻击行为。

%\%Z7Q'hxM|4^l2G^0心理学空间;cw&Py9]

结果心理学空间 p1^|ryOxSLc

心理学空间K2^0x| EeIU+q

观察者把研究发现概括为表 3 。如果你仔细查看此表,就会发现这些结果支持了班杜拉和他的助手们在实验前提出的四种假设中的三种。

$CE4}H Jf9s'j6ZJz0

3|u6v?)ftgt6pH0若被试看到榜样的攻击行为,他们也就倾向于模仿这种行为,男性被试每人平均有 38.2 次,女性被试平均有 12.7 次模仿了榜样的身体攻击行为。此外,男性被试平均 17 次﹑女性被试平均 15.7 次模仿了榜样的言语攻击行为。这些特定的身体和言语攻击行为,在无攻击行为榜样组和控制控制组几乎没有发现。心理学空间 m u y%Ir$N} F

 表3 儿童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攻击反映的平均数

榜样类型

GS1z%c.G4J0
 
攻击性
非攻击性
攻击性
非攻击性
控制组
攻击类型
男性
男性
女性
女性
 
模仿身体攻击
 
 
 
 
 
男孩
25.8
1.5
12.4
0.2
1.2
女孩
7.2
0.0
55
2.5
2.0
模仿语言攻击
 
 
 
 
 
男孩
12.7
0.0
43
1.1
1.7
女孩
2.0
0.0
13.7
0.3
0.7
用木槌攻击
 
 
 
 
 
男孩
28.8
6.7
15.5
18.7
13.5
女孩
18.7
0.5
17.2
0.5
13.1
自发攻击行为
 
 
 
 
 
男孩
36.7
22.3
16.2
26.1
24.6
女孩
8.4
1.4
21.3
7.2
6.1
心理学空间w:PQ-S)C3NN

回想一下,班杜拉和他的助手曾预测,无攻击行为的榜样能对儿童的攻击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为了支持这种假设,结果应该显示被试在无攻击条件下攻击行为的平均数明显低于没有榜样的控制组。在表 3 中,如果你对比一下非攻击性榜样组的数字和控制组的数字,你会发现结果是混杂的。比如,在用木槌攻击行为中,观察无攻击 行为的男性榜样的男孩和女孩榜样的男孩表现出的攻击明显低于控制组;而观察无攻击行为女性榜样的男孩表现出的攻击行为却远远高于控制组。作者承认,这种矛盾性结果不能说明无攻击榜样能对攻击行为产生抑制作用。

W.M a/qf(bP0心理学空间"O;D3m9b9z*zw d

实验假设中提到的性别差异却受到实验结果的明显支持。很显然,男孩受有攻击性行为的男性榜样的影响明显超过同样条件下的女性榜样。观察男性榜样的攻击行为后,男孩平均每人共表现出 104 次攻击行为,而观察女性榜样后,平均只有 48.4 次。另一方面,女孩的行为虽然不太一致,但观察女性榜样的攻击行为后,平均出现 57.7 次攻击行为,而观察男性榜样后,只有 36.3 次表现出这种行为。作者指出,在同性别模仿下,女孩更多地模仿语言攻击,而男孩更多地模仿身体攻击。

!zRdEa"l^ e0心理学空间1BA&^0rss

最后,几乎在所有条件下,男孩比女孩都更明显地表现出身体攻击的倾向。如果把表 3.2 中的所有攻击行为的数据相加,男孩共表现出 270 次暴力行为,女孩则只有 128.3 次。心理学空间,Q:e.JVv#NV

!W svH2|2YD;@m_0讨论心理学空间;C2n P0|$]

o8jX6Bb o0班杜拉和他的助手们宣称,他们已经证明特定行为――在这里指暴力行为――是怎样通过观察和模仿而习得,即使其中不给榜样或观察者以任何强化物。他们的结论是:成人的行为向儿童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这种形式的暴力行为是允许的,这样便削弱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抑制。他们指出,当儿童以后遇到挫折时,他们可能更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心理学空间Qt6YK;Y\+]8L Iy

SDYV,fJwR0研究者同时探讨了为什么攻击性的男性榜样对男孩的影响明显大于女性榜样对女孩的影响。他们解释说,在美国的文化中,也是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文化中,攻击行为被看成是典型的男性行为,而不是女性行为。换句话说,它是一种男性化的行为。所以,攻击性的男性榜样行带有更大的社会认可度;因此,可能对观察者的影响更大。

!xw\Ai"HY#``2{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班杜拉 波比娃娃 攻击行为 心理学实验
«班杜拉的Bobo Doll 实验 04 班杜拉 | Albert Bandura
《04 班杜拉 | Albert Bandura》
三元交互因果关系中的人类动因»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