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茨・海德 Fritz Heider
作者: 武汉心理咨询网 / 19211次阅读 时间: 2013年4月12日
标签: Heider POX模型 归因理论 海德 认知平衡 社会心理学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 R#S[S k Rk

弗里茨・海德 [Fritz Heider 1896.02.18-1988.01.0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逝于美国堪萨斯州劳伦斯(Lawrence)。

2y:{Htpj3R0心理学空间3k7Zn4a.e-{nkg

他是家里两个男孩中的次子,1920 年在哲学家 A.迈农指导下获得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然后受施蒂里亚省政府委托研究学徒的能力测验,并广泛游历,曾赴德国柏林大学心理研究所学习,期间曾听 M.威特海默、W.苛勒和 K.勒温的讲课。1927 年应聘于汉堡大学,成为 W.斯特恩的助手。1930 年赴美国,供职于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的史密斯学院,成为格式塔心理学家 K.考夫卡研究实验室的成员,主要从事该城的克拉克聋人学校的研究工作。同年 12 月,他和穆尔(Grace Moore)结婚,他们一共有三个儿子。他在那里工作了 17 年,研究与耳聋有关的问题。其研究成果发表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1947 年受聘于堪萨斯大学任古根海姆研究员。1960-1961 年受聘于奥斯陆大学担任富布赖特研究员,并任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和杜克大学的访问教授。1966 年从堪萨斯大学退休以后,他继续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r*bD-\o8w8_0

~Rq#t*[#~"n0海德是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的奠基人。所谓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已发生事件的原因的推论或知觉。1944 年他在《社会知觉与现象世界的因果关系》一文中指出,应重视行为因果关系的研究,后来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又发挥了这一观点,提出归因理论,但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才引起社会心理学界的重视,从而引发出许多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心理学空间&I.s*N+OCf#G

8U3Yla]0他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努力程度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命令,天气的好坏、工作的难易程度等等。海德认为归因过程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共变原则。人们通常认为一定的行为可能决定于各种原因,但人们倾向于寻找一定的结果和一定的原因在不同条件下的联系。如果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原因总是与一个结果相联系,而且没有这个原因时这个结果不发生,那么就可把这个结果归于这个原因。例如,甲队总是负于乙队,而甲队总是胜丙队,乙队一般情况下总是战胜丙队,则甲队水平是中等。一定的行为结果总是同一定水平的技能相随而生,即技能与胜负共变。他发现人们常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内部因素,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为外部因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把别人的失败归因为内部因素。

h x!_v#}c0

5be,i'TyH @pa0海德的另一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认知平衡的 P - O - X 模型,认为平衡的认知引起一种令人愉悦的满意状态;若认知不平衡则有向认知平衡转化的趋势。他强调认知结构中评价因素与情感因素一致性在维持认知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基本要素有:认知者 P(Person),与认知者相对应的个体 O(Other Person),认知对象 X(attitude object)。3 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两种:P 与 O 之间的感情关系,包括肯定(正,positive relationship)关系和否定(负,negative relationship)关系,如喜欢和不喜欢;P 与 X,O 与 X 之间人或物的所属、所有等单位关系,也包括肯定(正)关系和否定(负)关系,如接近和分离等。3 个要素 2 种关系构成认知者 P 的认知系统。海德假定了 8 种认知状态,其中有 4 种均衡状态和 4 种不均衡状态,如图示:

ZH!P#G ~0V0

K`(]2]5xP n:aQC4{R#U0海德 8 种认知状态图心理学空间6V So7n0MZ

2jZ&i:P7R$W H0

Z DNs%~2ORv01、3 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都是肯定(正)关系,如 P 与 O 之间是肯定关系;P 承认 X,O 也承认 X,P 的认知系统是均衡的。心理学空间!RL P)x {3zKb

GF ZAQ%we4{02、P 与 O 之间的关系是肯定的,而 P 与 X 是否定关系,O 与 X 的关系也是互不承认的否定关系。此时 P 的认知系统同样是均衡的。心理学空间H0|s9V\3Y3g2n$r p

心理学空间9I%IXqHf

3、P 与 O 之间的关系是否定的,P 与 X 的关系是肯定的(承认 X),而 O 与 X 的关系是否定的(不承认 X),此时,P 的认知在总体上是均衡的。

y9u bvc0

\a$m`#Kfv04、P 与 O 之间的关系是否定的,P 与 X 的关系是否定的(否认 X),而 O 与 X 的关系是肯定的(承认 X),此种情况下 P 的认知是均衡的。心理学空间H)tk+A#e~$Q

心理学空间 n'Nz'Sn

5、P 与 O 之间的关系是否定的,P 与认知对象 X 的关系是否定的,O 与 X 的关系是否定的,此时对于 P 而言,认知系统不平衡。

a5z1[X/h0

` h,WNNEd t:ULnOe{06、P 与 O 之间的关系是否定的,P 与 X 的关系是肯定的,O 与 X 的关系是肯定的,此时 P 的认知系统处于不均衡状态。心理学空间)to^G0J8p wR

5y*o0vgURMB07、P 与 O 的关系是肯定的,P 与认知对象 X 是肯定的,O 否定 X,此时 P 处于认知不均衡状态。

`2F'o8b;H'b@D7I_9|/s1S0心理学空间,m&A7HMug:m,I Im _8N |

8、P 与 O 之间的关系是肯定的,P 对 X 是否定的,O 对 X 是肯定的,则 P 的认知状态不均衡。心理学空间0PgSY~w"oQ;W

心理学空间_ n(B|dJ

在海德的 P - O - X 模式中,只要 3 个要素之间有 3 个正关系,或者 2 个负关系、1 个正关系,P 的认知系统就处于均衡状态;凡是 3 个要素间有 3 个负关系,或者 2 个正关系、1 个负关系,P 的认知状态不均衡。克服认知不均衡的办法为:心理学空间 SW yb"\W/D{(]h

心理学空间)~4@/Lj@2A.x

1、改变 P 对 O 的感情关系;

M;F(y@a Ow0心理学空间n!E!Pk8Kr

2、改变 P 对 X 之间的单位关系。

/c%vCC7aGYe A0心理学空间Tmgl@:Ka

海德于 1959 年获得美国社会问题心理研究学会颁发的勒温纪念奖。1965 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m1xT*x/O0心理学空间] U.rt0JI6LV

Heider - Simmel demonstration 海德-西梅尔 演示示范

1`p-\1~w+T2i)`bG/x%b0心理学空间3CuGwid R$F!u0a

最早用实验法研究归因问题的是海德和西梅尔(Mary-Ann Simmel,1944)。他们用动画片的方式模拟了人在家中的情况。图中长方形表示房子,开口的地方是门口。大三角、小三角和小圆代表人。当动画片放映时,各种不同的情景出现。实验中要求被试指出,大三角、小三角和小圆各代表什么人,解释这些人的各种行为。大多数被试发展出了完整的故事,他们认为红色小圆圈和小蓝色三角正在相爱,但遭到大三角形的破坏,于是小蓝色三角形不断反击,带着他的爱人 - 红色小圆圈跑到房间里,然后他们拥抱在一起,一直过得很幸福

0D;C2qiSs\0心理学空间6nn T:_EO1`)N*L.J _

)|(JLFk,|_8G#K0动画Flash演示:Heider - Simmel demonstration心理学空间;U nZ.^ug'y

心理学空间#nX{@``
心理学空间u'yB\pO{

心理学空间:b"fQZ0w

主要著作:

O8^.J6e,` Y0

+yy9me-L+D0人际关系心理学:1958

VY N'Dk)l.F(@z"{R"T)l})z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Heider POX模型 归因理论 海德 认知平衡 社会心理学
«没有了 海德 Fritz Heider
《海德 Fritz Heider》
没有了»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