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自我中心主义(adolescent egocentrism)指的是青少年高涨的自我意识,它通常反映在青少年认为其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对自己感兴趣,以及认为自己是独特的和不可战胜的。戴维·埃尔金德(1976)认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主义可以细分为两种社会思维——假想观众和个人寓言。
青少年的假想观众涉及获取注意的行为,即青少年表现出被人注意、被人观看或像是在“舞台上”等自我中心主义特点。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可能会认为其他人和自己一样,也会注意到他的一缕头发乱了。一个青春期的女孩认为自己走进教室时,所有的眼睛都在注意她的面色。青少年,尤其是在青春期的早期阶段,感觉他们就像站在舞台上一样,并相信他们自己是舞台上的主角,其他人都是观众。
在埃尔金德看来,个人寓言是指青少年认为个人是独特的和不可战胜的这一自我中心主义特点。青少年的个人独特感使得他们感到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们真正的感受。例如,一个青春期的女孩认为母亲不可能感受到她所受的伤害,因为男朋友和她分手了。为了保持个人独特感,青少年可能会设计一个关于自己的、充满幻想的故事,沉浸在一个远离现实的世界里。个人寓言在青少年的日记里频繁地出现。
关系也不会怀孕,而那些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较低的青少年则不大可能这样认为(Arnett,1990)。
青少年也会经常表现出一种不可战胜感,他们会认为虽然其他人容易遭遇悲剧,诸如一次严重的车祸,但这些事是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发展学家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所产生的独特感和不可战胜感是青少年做出一些看似轻率的行为的原因。这些行为包括赛车、毒品使用、自杀以及在性交时不使用安全套(Dolcini & others,1989)。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具有高自我中心主义倾向的十一年级和十二年级女生,更有可能认为在没有使用避孕套的情况下发生性观点采择
研究者发现,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的发展过程可能会涉及观点采择的改变,开始采纳他人的观点并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感情(Lapsley & Murphy,1985)。观点采择和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之间可能具有某种联系,因为观点采择的发展导致青少年能够真切地关心他人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