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疗法学派 (Glasser 1965)
作者: glasser / 11386次阅读 时间: 2013年9月04日
来源: hkedcity 标签: Glasser glasser 现实疗法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J#i[d lS,S k.r

现实疗法学派 (Glasser 1965)心理学空间n;zJ)f;yX$aR

心理学空间'N4h0tXmh;k'L"| F

A) 基本信念:心理学空间 l5r6{Nx_0|d

心理学空间%md#g'{.[M*Z3W

1. 人格包括理性和感性两部份,每个人均有自我独特的思想行为反应模式。心理学空间,b0O%Pq#|(_8a

G$L5y/GY%`02. 在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人学习如何去满足需求 (need),满足需求的程度或情况决定个人能否运用适当的行动。

y)}VvVO,U0

&J*lEYwj/Jd2N03. 每人都有一种健康的成长力量。每人都想心满意足,而且追救一个成功的自我认同,有能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和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学空间Z,nl%Fw1mO7r gr

(nF;N9h v fl0u04. 个人只要愿意努力,任何时间均可修改其自我认同的心理需求,以改变个人思想、情绪及行为。心理学空间+} Aq$Mb;\3ool

心理学空间.h6? n|W

5. 否定「宿命论」,而确立个人独立自主概念。心理学空间$k}I%}J:Mo

心理学空间udd8R8z

6. 个人行为旨在追求自我认同,并依据自我认同的形象 (identity image)采取相应的行动,而发展出成功﹙需救被满足﹚或失败认同﹙需救未被满足﹚。

$]%a&lk6Z"]0

UFE(G5? TUxGR ?'g07. 每个人都想有所作为并追求成功及负责的行为。

jQ5Dr'Q#c5K j#Uf0

3}.Bd Bl6z08. 每个人必须经过个人学习﹙非教导﹚,方可发展相关行为以满足个人需求,因而每个人满足需求的方式都各不相同。

2Pb Sq3bV0心理学空间N9SsSTGm

l5r Y!Yn5d%KyR0心理学空间7j9^-J [.w+W'_

B) 满足需求的(1I3R):心理学空间,nFOu2A!VHF3D

心理学空间k jdbg2W#l6W1N

「满足需求」只能在共融的社群(involvement)中,以负责任 (responsibility),正确 (right),及合符现实 (reality) 的行为获得肩。心理学空间L8Q$DjthI

心理学空间6YRYJI;H?-c

1. 共融关系 (involvement):

{hG!AC"k v/i4b3a0心理学空间"J9m nLA

每个人至少需要有一个自己所关心的,重视的伙伴;建立一个强烈的认同关系。这关系给予个人适应环境的力量和勇气,否则个人将会以不合现实的方式追求所需,因而引致不良后果,最终仍不能满足个人需求。心理学空间PFGZ F

心理学空间7`0Rn:z T g(U

2. 负责任 (responsibility)心理学空间(K3[KB0h3j3c1M|

心理学空间Tw6G xc:\i f#nY

「负责」是指个人在不妨碍或侵害他人需求时,满足自己的需求。负责任的人能爱人,也能接受他人的爱。人并非天生就懂得以负责任的行为来满足需求,这能力必须靠学习得来,多数人均能从相互关爱的经验中学习这能力。心理学空间]*@p%W5Xik @

Cw3Lwq }03. 合符现实 (reality)

:VT%m:B+C a0

0d v*Ex r_0认清个人需求时,才能以合符现实的有效行为来满足需求。以不合符现实及可行的途径是不被接受的,反而会引致种痛苦。心理学空间 j@n| n4{3J

!oP9c&CCU4S*[1Uq N|04. 正确 (right)

3{:wq9i(K0

6G6? j6_J'W4C0个人如欲获得需求的满足,必须有一套切合现实的道德标准,藉此标准纠正错误的行为,因错误行为不能达致需求的满足。

ftXL*Z4c"z OE0心理学空间-v"fG!jsj ]

心理学空间%h ng+mf#El&{

心理学空间*_&YcZ"Y%d

C) 辅导目标:

uBx|IH"y0心理学空间~ |9Y5E{`

协助学生面对现实,选择以合理的手法做合理的事,以解决个人困难,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且导向成功的认同。主要辅导目标是:心理学空间.qj NNM$Cn

心理学空间 |@&oHmfO6dZ?

a. 减少当事人不负责任和自我破坏的行为心理学空间-F(Om X4]

,N*?S W.pcPT0b. 协助学生发展一成功认同的自我形象心理学空间i$s8T$T]&x:W

心理学空间 F _{u9Vr'p1^ML

心理学空间 X$l zo:p~!_

心理学空间|t i&D"S

D) 辅导过程:心理学空间;MxZ%qR

心理学空间y"E Z6A7pfH

1. 先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交往

!cM@7Q!J5n0心理学空间%cTawg1|-_F/S

2. 然后协助他澄清和界定生活目标心理学空间%g|uWa&p@

'U3\ZP LW:~03. 进一步协助他看清楚当中的障碍,及发掘达至目标的不同途径心理学空间q @w'P a

E \Ug z'_|!C04. 制定计划后,付诸行动心理学空间0PvK#u$B%aA

心理学空间m X3N3\(pTiB

5.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应在自己负责任的行为中,经历成功,因而有机会令学生获得成功认同,而学懂『自治自律』。

9|8~oi)S7~W0

P/cdQ+F-|;S:x0

.oEI/\p1[M+f0

8_(gs5x n3mU0E) 实施「现实治疗」的重点是﹙现实十诫﹚:

#j6t*Y5t!H0心理学空间d4`-U]!ex+G&]

1. 帮助学生看清楚阻碍他们达到成功的限制,而及按自己的能力寻找合适的途径。心理学空间H%}q5i+B2e t;t

`N ^9]^ix!n02. 帮助学生看到可达成目标的多种途径。心理学空间TfT/G8Wi j

心理学空间CNo`,z7_wN

3. 目标和方法须由学生自己决定。

@!e/iT1V)Al0心理学空间P:H(\{E5Oz

4. 如未能达标,须修改行为或目标。心理学空间;t1DA\^(Kz]

心理学空间K6I'b0Lk(S$R"rC

5. 强调现在不重视过去。心理学空间g"aw]:K\*E4t0D

心理学空间B(e2| [0B!hV&[

6. 强调行为而非情绪。

e,lLsAI@!HJeM0心理学空间Js9i9Yb.QAw0DP_

7. 强调正确的价值判断

sx]:Xl4O$z1R]0心理学空间e#FB;zt$A

8. 强调个人的理性思考

+I+\X pRz0

h!p'x\"R'`09. 强调完成责任而非处罚心理学空间r Qk7c Lsw%W

心理学空间!?$B]-]4zN6wxy

10.强调永不放弃心理学空间6~8|b[2v#J

;d)a"r#W AO ]0F) 辅导技巧:

,wu,k {&^}0

hg v/eIcOVD0(K)ind (F)irm (C)onsistent心理学空间A{ z1Ulf{

心理学空间X3iL:GQ]4[QMx

现实疗法是透过辅导员与学生的交谈,对学生行为作评价,帮助学生发挥潜能以实现个人目标以满足需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成功认同以及完成计划,需要运用一些特定技巧。心理学空间Z}|2CQ7x7r

fEA9~CE01. 共融关系 (involvement)

/K/W:N7F(t0R"P}0心理学空间/UB1WN*k(fX

与学生建立共融关系决定辅导成败的关键。现实疗法强调辅导员以真诚的关心帮助学生面对困难,寻求解决的途径,满足基本需求。心理学空间g s4V GKy

_T+h*y?-l2mW02. 设定时限 (set limits):心理学空间`3P-f&t&N-XH

c`4@5Q`3\QK N0辅导员必须清楚界定所能给予学生的时间与关怀极限。没有界线的给予,会令学生过份依赖及使学生无法真正负起责任。

\,JvW6P g:l u5be0

H3s6|&h p:j03. 当面质疑 (confrontation):心理学空间"P'mP\o~

9lj%@0B`'|Bp'p0辅导员要以坚决的立场,帮助学生面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及承担其后果。这是一种尖锐而敏感的技巧,要建基于良好的共融关系,才不致令学认为这是辅导员给予的一种处罚。如学生说:「我没有时间做…..」,辅导员则问:「没有时间时不代表你不须完成你说过要做的事!你现在打算怎样完成你仍未完成的事?」

;bLB5iBaaT.K/G,r0

K,R Xfg2AG,]0心理学空间(Tz~I wY R

#y@v!Sn$l&d04. 当面示范 (modelling):

6p.U3FX-T:i(W&bo*j'MT0

?*GN0a7e+@0辅导员的行为示范足以影响学生的行为。生活技能(generic skills) 是可从观察中学到。而示范者的地位与声望对学生的影响成正比。

*S6jw(f9^,[s6O0

W&u^I&AVx:{ `05. 保持幽默 (humour):

!H&a z&}0Y9D0

y4DX(y$It5uk%wx0幽默是辅导过程中必要的技巧。有能力对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一笑,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在辅导过程中,辅导员的幽默感可使关系轻松自在,也能使学生学习以健康的方式来面对自己的缺失。心理学空间@-vhao

#i#r^"S T8l| Y06. 指出矛盾 (paradox):

I;AR2Bm-P XZ0

r]PN?0辅导员可刻意制造矛盾处境让学生自行指出矛盾之处。例如当学生抱怨自己没时间完成所承诺的事:辅导员可以矛盾法询问:「你试以一天作例子,说出你是怎样忙碌?怎样没时间?」或是说:「若给你一小时,要你尽情忙碌,你会做甚么?」。待学生回答后可追问:「你可否不做刚才你所说的事,而先做你所承诺的事?为甚么?」矛盾法的询问技巧注重于「行为」而非「感觉」。

,VZc;J]+}S!q4{ t0

/s.c q0m Yq0

0\;c|f,|0心理学空间)x%p2y)u3~5R T\m

G) 现实疗法的限制心理学空间 Ua)x(rp7` _6^ L

R*?B M9\F01. 只强调「现在」,忽略过去经历及其他背景因素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心理学空间.db\~6E W gk

心理学空间2`T k)C9d

2. 忽略「潜意识」心理动力,因而未能针对学生的内在动机。心理学空间;Ty%L'u:v-y)W

v8H.Cwy0o03. 只能应用于拥有中高度智力的人,因为在辅导过程中学生须自行完成责任。年龄太小或智力较低的学生,难以达成社会所认同的正确价值判断。心理学空间M^+kur,gG6}9o

心理学空间 @-d(l h%]%a

4. 表面简单,但易学难精,运用是否成功视符辅导员的个人经验及创造力心理学空间[p+i"\\k1\S

心理学空间G0Pfh&O"c.k N

5. 辅导员扮演较主动角色,易以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及判断学生。

4BVcLI;e0心理学空间ydP p @5O(qH^

6. 辅导员不能过度介入学生生活以让其承担「责任」,但这亦令辅导员较难与学生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

[*Cj w'pW0心理学空间^+nC7W:TI~

7. 否认「个人责任以外因素」亦会导致失败。心理学空间e%hJK'j#O?5IZ)_\

心理学空间(Jtn8P.S%k

a8OyY1T%N0

;A*EOg&g2eCi0参考数据:心理学空间.sHx4@{$LNZ(\

心理学空间X"@2B&R c"~'H Wj

1. (Reality Therapy)

Q s}(q\ ^9U6FQ0心理学空间\BYyA2l:^.h)s |9e

http://indigo.ie/~irti/whatis.com心理学空间5F0V0`Y|

-t T:rm Ni"jT+|02. Glasser W (1965) Reality Therapy, Harper Collins: NY心理学空间PwY8E g%{0Js-E

UTh9D|L2p)Li03. Glasser W (1969) School Without Failure, Harper Collins: NY心理学空间M{6a,@$B,E ~ yR?

CQKj9H [IqGF7I04. Glasser W (1998) Choice Theory: A New Psychology of Personal Freedom, HarperCollins: NY心理学空间T'^ q8e2^$D7F

心理学空间O5F x? {|G

7]K9k9nG!U vx(d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Glasser glasser 现实疗法
«选择自由 现实疗法 Glasser格拉瑟
《现实疗法 Glasser格拉瑟》
第六节 现实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