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讲 症候形成的过程


由一般人的眼光看来,症候是疾病的本质,治愈就是意味着症候的消除。
在医学里,症候和疾病有严加区别的必要,症候的消灭,并不等于疾病的治
愈,但是症候消灭之后,剩下的形成新症候的能力,就是疾病的唯一可以捉
摸的成分。因此,我们暂时可采取一般人的观点,以为我们若知道了症候的
基础,就等于了解了疾病的性质。
症候——这里所讨论的自然是精神的(或心因性的)症候及精神病——
对于整个生命的种种活动是有害的,或至少是无益的;病人常感觉症候的可
厌而深以为苦。症候加害于病人的,主要在于消耗病人所必需的精神能力,
而且病人要抵抗症候,又不能不消耗许多能力。症候的范围如很扩大,则病
人在这两方面努力的结果,就会大大削弱精神的能力,以致不能处理自己生
活上重要的工作。大概地说,这个结果主要依消耗的能力的分最而定,所以
你们可知“病”在本质上是一个实用的概念。但是假使你们用理论的眼光来
看,而不问这个程度大小的问题,那就可以说我们都不免有神经病,因为症
候形成所需要的条件都是常态人所共有的。
就神经病的症候而言,我们已知道它们是矛盾的结果,而矛盾的产生,
则在病人追求里比多的一种新满足的时候。这两种互相抵抗的能力重新会合
于症候之中,同时因为在症候形成中可以妥协互让,而收互相调解之效。症
候之所以有如此抵抗的能力,便由于此;至于得以维持而不灭则有赖于两力
的相抗。我们还知道这两个互相矛盾的成分,有一种是未满足的里比多,这
个里比多既为“现实”所阻遏,乃不得不另求满足的出路。假使“现实”是
毫不容情的,那么尽管里比多要采用另一对象以代替那力所不及的对象,结
果也不得不退回,而寻求满足于一种以前已经克服过的组织或一个从前已被
遗弃了的对象。里比多于是退回到以前发展中曾经停滞过的那些执着之处。
倒错的过程和神经病的过程显有区别。假使这些退化作用不引起自我方
面的制止,结果便没有神经病的形成;里比多仍然可以得到一种实在的,虽
不是常态的满足。然而,如果自我不仅仅控制意识,而且兼要统御运动的神
经支配和心理冲动的实现,假使它不赞许这些退化,结果便不免发生矛盾。
里比多既横被阻遏,便不得不另求发泄能力的出路,以顺从唯乐原则的要求;
总而言之,它必须避开自我。而现在在退回的发展路上越过的执着点——这
些执着点,自我以前曾借压抑作用加以防止——正可供逃避之用。里比多既
退回而重新投入这些被压抑的“位置”,于是摆脱了自我及自我法则的支配;
但同时也遗弃了前所得之于自我指导下的一切训练。假使里比多眼前得到满
足,便易于控制;假使它受外部剥夺和内部剥夺的双重压迫,便倔强难御,
而迷恋于已往幸福的日子了。这就是它的主要的,不变的性质。此时里比多
所依附的观念属于潜意识系统,因而也有此系统所特有的历程——即压缩作
用和移置作用。因此,其形成的条件酷似梦的形成时所有的条件。里比多在
潜意识中所依附的观念( 即所谓“ 里比多的代表” “ libidorepresentatives”)
不得不与前意识的自我的力量互相争衡,正好象隐梦那
样,当它最初由思想本身形成于潜意识中,以满足潜意识的幻想的欲望时,
就有一种(前)意识的活动加以检察,只许它在显梦402 之内造成一种和解
的方式。自我既如此抗拒里比多,后者乃不得不采用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
好使两方面的抗力都有相当的发泄。
因此,症候乃得以形成,作为潜意识的里比多的欲望的多重化装的满足,
也作为两种完全相反意义的巧妙选择的混合。只是就最后一点而言,梦的形
成和症候的形成就有所不同;成梦时所有前意识的目的,仅在于保全睡眠,
不许侵扰睡眠的刺激冲人意识;可是它对于潜意识的欲望冲动决不采取严厉
禁止的态度。其所以比较缓和,是因为人在睡眠时的危险性较小,睡眠的条
件本身即足以使欲望不能成为现实。
你们要知道里比多在遇到矛盾时,其所以仍能脱逃,就因为有执着点的
存在。里比多既退回到这些执着点之上,于是巧妙地避开压抑作用,在保持
着妥协的情况下,便可获得一种发泄——或满足。它用这种回环曲折的方法,
通过潜意识和过去的执着点,最终成功地获得一种实在的满足,虽然这种满
足极有限制,几不可辨。关于这一层,还有两点要注意。第一,你们要注意
一方面里比多和潜意识,他方面自我、意识和现实,究竟有如何密切的关系,
虽然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原初本不存在;第二,凡我已讲过的以及将来还
要讲的这个问题,都仅指疲病而言。
里比多究竟在哪里找到它所需要的执着点以冲破压抑作用呢?是在婴几
时的性的活动和经验里,以及在儿童期内被遗弃的部分倾向和对象里。里比
多便在这些地方求得发泄。儿童期的意义是双重的;第一,天赋的本能倾向
那时才初次呈现;第二,他种本能因经验着外界的影响和偶然的事件,才初
次引起活动。由我看来,这双重的区分是很有理由的。我们原不否认内心倾
向可以表示于外;然而由分析的观察的结果,使我们不得不假定儿童期内纯
粹偶然的经验也能引起里比多的执着。在这点上,我可看不出有何种理论的
困难。天赋的倾向当然是前代祖先的经验的遗产;它们也是某一时期中所习
得的;假使没有这种习得性,那便没有所谓遗传了。习得的特性,本可传递
于后代,怎么能想象一到后代就会忽然消失呢?但是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
的经验和成人生活的经验,却完全忽视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
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
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致病。由鲁氏等人对于发展机制的研
究看来,一针刺人一个正在分裂的胚胎细胞团,便可使发展受到重大的扰乱;
反之,幼虫或成长的动物若受同样的伤害,则可完全无恙。
成人里比多的执着,前已指出,是神经病的体质的成因,现在可再分为
两种成分:即天赋的倾向和儿童期内习得的倾向。因为学生们都喜欢表格式
的记载,所以这些关系,可列表如下:
神经病的原因=
偶然的(创伤里比多执着所
性的)经验
儿童期的经验
产生的倾向
性的组织
(祖先的经验)
+
遗传的性的构造,由于其特别侧重点不同,有时为这种部分冲动,有时
为那种部分冲动,有时只有一种,有时则混合成数种,因此,表现为许多不
同的倾向。性的组织和儿童的经验合而成为另一种“ 互补系列”
(cornplemelltal series),与前所述的由成人的倾向和偶然经验而形成的
非常相似。在每一系列中,都各有相似的极端例子,而各成分之间也各有相
类似的程度和关系。此时应当问这两种里比多退化中的较显著的一种(即指
回复到较早期的性的组织)是否为遗传的构造成分所控制;但是这个问题的
答案最好暂时搁起,等讨论了多种神经病形式后再说。
现在可专门注意这个事实:即分析的研究表明神经病人的里比多是附丽
于他们的幼时性经验之上的。由此看来,这些经验在成人的生活和疾病中占
一很重要的地位;这个重要性,即就分析的治疗工作而言,也没有降低。但
是由另一观点看来,我们也不难知道这一层难免有被误解的危险,这个误解
会使我们完全由神经病情境的观点来观察生命。假使我们一想到里比多是在
离开新地位后才退回到婴几经验的,则婴儿经验的重要性便终至于减弱了。
而且由此或可得出相反的结论,以为里比多的经验在其发生时本不重要,它
的重要性只是因后来的退化作用才获得的。你们要记得我们从前讲伊谛普斯
情结时,也曾讨论过类似的非此即彼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点也不算难。退化作用大大增加了儿童经验的里比多——因
此也增加了致病力;这句话固然是正确的,但仅以此为决定因素,也可以引
起误会。他种观点也得加以论列。第一,由观,察的结果,可以深信幼时的
经验有其特殊的重要性,这在儿童期中已很明显。其实,儿童也出现神经病;
就儿童的神经病而言,时间上的倒置成分必然大大减少或竟完全不存在,因
为神经病的发生是紧跟在创伤性的经验之后的。研究婴儿的神经病,可保证
我们没有误解成人的神经病的危险,正好象儿童的梦可使我们用来了解成人
的梦一样。儿童的神经病是常见的,较我们平常所推想的更加常见。我们常
常忽视儿童的神经病,认为是恶劣行为或顽皮的表示,在幼儿园中常用成权
压服;然而回想起来,这种神经病常易识别。它们所表示的方式常为焦虑性
癔病;其意义以后当可知晓。当神经病发生于年纪较大的时候,分析的结果
总是表明这种病为幼时神经病的直接继续,只是幼时可能表现为具体而隐微
的方式;但是前已讲过,就有些实例而言,儿童的神经过敏性也可终身持续
不变。就少数的例子而言,我们固然可在神经病的状况之下分析一个儿童,
但更多的是我们不得不以成年得病的人而推想儿童所可有的神经病,只是在
推想时须特别慎重,才可避免错误。
第二,假使儿童期没有什么可以吸引里比多的东西,那么里比多为什么
常退回到儿童期呢?这一层是很费解的。发展的某些阶段上的执着点,只是
当我们假定它附有一定分量的里比多时,才有相当的意义。最后,我还可以
说,婴儿的及后来的经验的强度与病原上的重要性之间有一种互补的关系,
与前所研究的其他两个系列之间的关系互相类似。有些例子,起病的原因全
在儿童期内的性的经验;这些印象无疑有一种创伤性的效果,只须有一般的
性的组织及不成熟的发展作为补助,便足以引起疾病。另有些例子,起病的
原因全在后来发生的矛盾,而分析之所以侧重儿童期的印象似乎仅仅为退化
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有两种极端的例子,——即“停滞的发展”
(inhibited development)和“退化作用”(regression)——而在二者之
间又有各种程度不同的混合。
有些人以为教育若及时干涉儿童的性的发展,便可防止神经病;他们对
于上述各事是有相当兴趣的。老实说,一个人要是只注意婴儿的性的经验,
或以为只要性的发展被延缓,儿童不为这种经验所动摇,就算尽了预防神经
病的能享了。但是我们知道导致神经病的条件远较此为复杂,而且我们若仅
注意一个因素,则必不易收效。严格的督察在儿童期内是没有效果的,因为
先夭的因素,实在无法控制。而且要控制,也没有象教育专家所想象的那么
容易;而且因此引起的两种新危险是不容忽视的。也许控制得太严密了;儿
童过分地压抑自己的性欲,结果是害多利少,而且无力抗拒青春期内才产生
的性的迫切要求。因此,儿童期内预防神经病的工作是否有利,或一种改变
了的对现实的态度是否较易收效,都是大可怀疑的。
现在请回头来讨论症候。症候可使病人产生现实中所缺乏的满足;满足
的方法则为使里比多退回到过去的生活,因为它和退化是不可分地联系着
的,也就是退回到对象选择或性组织的较早阶段。我们前已知道,神经病人
常摆脱不了过去生活的某一时期;现在才知道这个过去的时期正是他的里比
多得到满足和感到快乐的时期。他回顾已往的生活史,不断地追求这一个时
期,甚至于仅凭记忆或想象的帮助,以求回复到吃奶的时期。症候在一定程
度上重复产生了那种早期婴孩的满足方式,虽然这种方式由于矛盾面带来的
检察作用,不得不有所化装,或虽然也时常转化为一种痛苦的感觉,并含有
致病经验的成分。随症候而来的满足,病人不但不知其为满足,反而深以为
苦,唯恐避之不及。这种转化起源于精神矛盾,症候即形成于这种矛盾的压
力之下;于是从前视为满足的,现在却不得不引起他的反抗或恐怖了。关于
这种感情变化的简单而有意味的例子,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一个孩子本来
很喜欢吮吸母亲的胸乳,但几年之后,常对乳汁表示强烈的厌恶,经过训练
也不易消失;假使乳汁或他种含有乳汁的液体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膜,这种厌
恶竟可成为恐怖。这层薄膜可能使他记起从前所曾酷爱的母亲的胸乳;同时
断乳时的创伤性经验也可有了影响。
还有一层也使我们对于症候作为满足里比多的一种方法觉得奇怪而不可
理解。我们日常所可视为满足的,没有一事见于症候症候大都不依赖对象,
因此与外界的现实失去接触。我们知道这是丢了唯实原则而返回唯乐原则的
结果;但这也就是返回到一种扩大的自淫病,也就是一种最早期的满足性本
能的方法。它们不去改变外界的情境,只在体内求得一种改变;这就是说,
以内部的行动代替外部的行动,以适应代替活动——从物种史的观点看来,
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退化作用。假使我们将它和由症候形成的分析研究所发
现的一个新因素合并讨论,这一点就可能更加清楚了。再者,我们记得在症
候形成中和梦的形成一样,有同样的潜意识历程在起作用,即压缩作用和移
置作用。症候正与梦相同,也代表一种幼稚的满足;但是或因为极端的压缩,
这个满足可化为一个单独的感觉或冲动;或则因为多重的移置,这个满足可
由整个里比多情结变为一小段细节。因此,我们不容易在症候中看出里比多
的满足,就不足深怪了,虽然我们常可证实这个满足的存在。
前已说过,我们还得研究一个新的因素:这个因素确实令人惊奇。你们
知道症候分析的结果,已使我们了解到里比多所执着的以及症候所由形成的
幼儿经验。所可怪的就是这些婴孩经验未必尽属可信。其实就大多数实例而
言,它们都是不可靠的;有时且与历史的事实绝对相反。你们要知道此事较
诸其他一切事实,更易使我们怀疑这种结果所由产生的分析,或怀疑整个神
经病的分析和了解所赖以建t 的病人本身,除此之外,还有一事令人大惑不
解。假使因分析而发现的婴儿经验都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就感到有了稳固的
基础;假使它们都是病人的虚构和幻想,那么我们就得去掉这种不可靠的立
足点而另寻出路。然而事实上两者都不是;因为我们所知道的是在分析中回
忆而得的儿童的经验,有时确属虚构,有时也信实可靠;就大多数的例子而
言,都是真伪相混的。所以症候所代表的经验有时是千真万确,我们相信它
对于里比多的执着大有影响;有时其所代表的只是病人的幻念,我们自然不
能以这种幻念为起病的原因。这里要求有一妥善的办法确也不易。也许可在
下面类似的事实里求得第一个线索。我们在分析前,在意识中所常保存着的
关于儿童期内的模糊的记忆,也同样可以伪造,或者至少址真伪相混;其中
错误之点随时可以看得出来,所以我们至少可以川信,对这个意外失望负责
任的多少要归病人,而不是分析。
我们若略加思索,便不难知道这个问题的令人怪异之点究竟是什么。其
实,这就是对于现实的轻视,对于现实和幻念的区别的疏忽:病人用捏造的
故事,浪费我们的时间,实在使我们生气。由我们看来,幻念和现实之间的
距离,不啻夭渊之别;我们各给以不同的价值。病人的思想正常时,偶然也
采取同样的态度。当他提出一些材料,引导我们到达所希望的情境(即建筑
于儿童期的经验之上而为症候的基础)时,我们所研究的,究竟是现实或是
幻念,那就非常可疑了。要解决这一层,只有根据后来的某种迹象才有可能,
而且我们那时还要设法使病人知道真正的结果,哪些是幻念,哪些是现实。
这个工作很不容易完成。因为假使我们开头就告诉他,说他现在所想到的就
是他曾用以掩盖儿童期经验的幻念,正好象每一民族都将远占已经忘掉的历
史杂以种种神话,他对于本问题的兴趣或许从此突然锐减,——他也想寻求
事实而轻视所谓想像——结果就不免使我们大失所望了。但是假使我们姑且
让他相信我们所研究的,是他早年时的真确事件,到分析完成时再说,那么
我们就要冒后来发生错误的危险,同时他又会讥笑我们容易受骗氏他必须经
过一个长时期才能了解这个提法,即幻念和现实都可受同等待遇,而且在开
始时,被研究的儿童期经验究竟属于这一类或那一类,都是无关紧要的。然
而这显然又是对于他的幻念所应有的唯一的正确态度。其实幻念也是实在的
一种。病人创造出这些幻念,那确是一个事实,就神经病而言,这个事实的
重要性几乎不亚于他所确实经验过的其他事实。这些幻念代表与物质的现实
相反的心理的现实。我们渐渐知道了心理的现实,在神经病的领域里,乃是
唯一主要的因素。
神经病人在儿童期内所常发生的事件有几种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我以
为值得特别注意。关于这些,我想举下列各事以为例:(一)对于父母性交
的窥视,(二)为成人所引诱,(三)对于阉割的恐怖。你要以为这些事件
决不见干事实,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较年长的亲属们都能证明此事,毫
不怀疑。譬如一个小孩子当开始玩弄自己的生殖器还不知必须隐蔽这种动作
的时候,他的父母或保姆会恫吓他,说要割掉他的生殖器或砍断他的犯罪的
手。做父母的被询问时往往承认此事,因为他们以为这种恫吓是义所当为的;
有许多人对于这种恫吓还可在意识里引起清楚的回忆,如果此事发生于较后
的儿童期中时则尤其如此。假使提出恫吓的人是母亲或其他女人,她便往往
将执行惩罚的人说成是父亲或医生。从前法兰克福有一儿科医生霍夫曼,曾
著《斯特鲁韦尔彼得》(Stru-welpeter)一书,驰名于时,这本书所以驰名
乃因作者对于儿童的性的及其他情结都有彻底的了解。在此书内,你们会看
见作者提出以割大姆指为吮指头的惩罚,其实这便是用来替代阉割的观念
的。由对于神经病人的分析看来,阉割的恫吓似很常见,然而事实上未必如
此。我们不得不以为,儿童因受成人的暗示,知道自淫的满足为社会所不许,
又因看见女性生殖器的构造而受其影响,于是乃用这种知识作为编造上述恫
吓的基础。同样可能的是,一个小孩子虽不曾有什么了解和记忆,但也可能
亲眼看见过父母或其他10 成人的性交;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后来能了解那时所
受的印象而引起相当的反应。但是假使他详述性交的动作,但实际则从未看
过,或者假使他描写这种行动常由后面着力,那么他这种幻念必毫无疑问地
由观察动物如狗的交惜而起,而且其动机在于儿童在青春期内的未曾满足的
窥视欲。至于幻想他在娘胎中观察父母的性交,那简直是极尽幻想的能事了。
关于引诱的幻念则更有特殊的兴趣,因为这往往不是幻念,而是事实的
回忆;但幸而它之成为事实没有象从分析的结果原来所想象的那么常见。受
同年龄或较大的孩子的引诱较多于受成人的引诱;假使女子在叙述自己孩提
时此事的经过,常说父亲为引诱者,其引起幻念的性质和产生幻念的动机,
都不复可疑了。假使在儿童期内未受引诱,他便常用幻念以俺蔽那时的自淫
活动;他因千淫而深感惭愧,乃在幻念中以为那时确有一个心爱的对象。然
而你们也不要以为儿童受近亲引诱的事,纯属虚构。人多数分析家,在所治
疗的病例中,都确有此事,不必置疑;只是这些事件实际上本属于较后的儿
童期;而在幻念中则移到较早的儿童期而已。
凡此种种似乎只可引起这个印象:就是,这种儿童期内的经验乃是神经
病不可或缺的条件。假使它们确曾见于事实,那岂不是很好吗?然而假使在
实际上,不曾有过这些经验,那么它们必起源于暗示而为意匠经营的产物。
结果反正是一样的;在这些经验内占较重要地位的,无论是幻念或现实,我
们现在也未能在结果中找到任何不同之处。这里又是前所讨论过的那些互补
系的一种;不过是最奇异的一种。这些幻念的必要性和提供给它们的材料究
竟从哪里来的呢,无疑源出于本能;然而同样的幻念总是由于同样的内容构
成的,这又如何解释呢?对于这一层,我却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由你们
看来,或者似乎是太荒唐了。我相信这些原始的幻念(primal phantasies,
这是我用以称这些幻念及其他一些幻念的一个名词)乃是物种所有的。凡是
个体到了自己的经验不敷应用的时候,即利用古人所曾有过的幻念。由我看
来,凡是今天在分析时所诉述出来的幻念,如儿童期内的引诱,见父母性交
而引起的性的兴奋,及阉割的恐吓——或阉割本身——在人类史前的时期都
是事实;而且儿童在幻念中只算是用史前实有的经验来补充个体实有的经
验。我们于是再三引起怀疑:神经病的心理学比起无论哪一种学科,都更可
供给我们以关于人类发展的最初模型的知识。
我们既讲到这些事实,便不得不更详细地讨论所谓“幻念形成”这种心
理活动的起源和意义。你们知道,幻念在心理生活中的地位虽尚无人明白了
解,但是大概他说,也很重要。关于这一层,我可细述如下。你们要知道人
类的自我因受外界需要的训练乃逐渐赏识现实的价值,从而追求唯实原则,
而且知道要这样做,便不得不暂时或永久放弃种种求乐欲望的对象和目标—
—不仅是关于性的。但是摒弃快乐常很困难;要做到这一层,势必不得不求
有所补偿。因此,他乃逐渐产生一种心理活动,在这种活动里,凡属已被遗
弃的快乐的渊源和满足的途径,都容许继续存在,脱离现实的要求或脱离所
谓“考验现实”的活动。每一渴望都立即变成了满足的观念;在幻念中求得
欲望的满足当然可以引起快乐,虽也明知这并不是现实。因此人类仍能在幻
念中继续享受着不受外界束缚的自由,这个在实际上早已舍弃了的自由。他
于是更迭地忽为求乐的动物,忽又为理性的人类;因为得之于现实的微乎其
微的满足是不能救饥解渴的。丰唐说过,“有所作为就会有连带而来的产物”。
幻想的精神领域的创造完全与这样二种情况相类似:就是在农业、交通、工
业的兴旺发达而使地貌迅速失去原始形态的地区,可以构成一种“保留地带”
和“自然花园”。这些保留地带的目的在于保持,任何地方因必要而不幸牺
牲了的旧有的事物,这些事物,不管是无用的或有害的都可以任意生长繁殖。
幻念的精神领域也是从唯实原则手里夺回的保留区。
我们所曾见过的幻念的最为人所熟悉的产物叫做昼梦,它是野心、夸大
和性爱欲望的想像的满足。实际上越是需要谦逊,幻想上却越发骄傲自满。
山此可见想象的幸福的实质乃是回到一种不受现实约束的满足。我们知道这
些昼梦是夜梦的核心和模型;夜梦基本上也不过是昼梦,即通过夜卫的心理
活动肆行弯曲、而又通过夜里的本能兴奋放任自由而成为可能的。我们又已
知道昼梦不一定是意识的,潜意识的昼梦也属常见;因此,这种潜意识的昼
梦兼为夜梦和神经病症候的根源。
幻念在症候形成上的重要,你们读下文便可明白。我们已说过里比多因
遭受了剥夺,乃复返于前曾离开过,仍仍有少许能力附丽于其上的阵地。我
们对于这句话并没有撤消或修改之意,只想在中间插入一个连锁的枢纽,里
比多究竟如何能回到这些执着点上面的呢?其实里比多所丢掉的对象和渠道
并不曾完全丢掉;这些对象或其副产物都仍逗留在幻念中,而多少保存着原
有的强度。里比多只须退回到幻念里面,即可寻路回到被压抑的执着点之上。
这些幻念原为自我所宽容;它们和自我尽管相反,可是二者之间井没有矛盾,
自我也因此得到发展,这本来依靠着某种条件的保持不变——这是一种数量
性的条件,现在却因里比多回到幻念里面而被扰乱了。幻念因有能力附加进
来,于是乃奋往直前力求变成现实;那时,幻念和自我的矛盾就变得不可避
免了。这些幻念从前虽是前意识的或意识的,现在却不免一方面受自我的压
抑,他方面又受潜意识的吸引。里比多乃由潜意炽的幻念而深入到潜意识内
幻念的根源——即又回复到里比多原来的执着点之上了。
里比多返回到幻念之上乃是症候形成的途径的一个中间阶段,我们应给
它一个特殊的名称。荣格曾创造了一个很适用的名词“ 内向”
(introversion),但是他滥用此词于其他事物。我们却坚持这个主张:里
比多若偏离开实在的满足,而过分地积储于前本无害的幻念之上,这种历程
便称为内向。一个内向的人虽还不是神经病人,但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况之
下;他的正在移转的能力一旦受到扰乱,便足以引起症候的发展;除非他能
为被抑制的里比多另求他种出路。神经病满足的虚幻性以及对于幻念和现实
的区别的疏忽,就是因为里比多停留于这个内向阶段之上而决定的。
你们知道我已在最后的几句话里,引进了一个新的元素于病因的线索之
内——这就是一个关于数量的元素;这个元素,我们也必须常常加以注意,
关于病因的一个纯粹的质的分析是不充分的;或者换句话说,关于这些历程
的一个纯粹的动的概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经济的观点。我们要知道两种相
反的力纵使早已具有实质性的条件,也不必发生矛盾,除非二者都有相当的
强度。又先夭的成分所以能引起人的疾病,也因为其部分本能有一种较其他
更占势力的缘故;我们甚至可以说,人们的倾向就质说是大家相同的,只是
因量而异。这个量的成分,就抵御神经病的能力而言,也很重要;一个人所
以不息神经病,就要看他所有米发泄的而能自由保存的能力量究竟能有多
少,而且究竟能有多么大的部分从性的方面升华而移用于非性的目标之上。
心理活动的最后的目的,就质说,可视为一种趋乐避菩的努力,由经济的观
点看来,则表现为将心理器官中所现存的激动量或刺激量加以分配,不使它
们积储起来而引起痛苦。
关于神经病症候的形成,我已经讲过这么多了。但是我还要告诉你们,
今天所说的话都只是就癔病的症候而言。强迫性神经病的症候则有很大的差
异,虽在本质上大致相同。在癔病里,自我对于本能满足的要求已表示反抗,
这种反抗在强迫性神经病中更为显著,在症候上占一重要的地位。至于其他
神经病,则差异的范围更大,不过关于那些神经病症候形成的机制,我们还
没有加以彻底的研究。
在本讲结束之前,我还想请你们注意大家同感兴趣的一种幻念生活。幻
念也有可返回现实的一条路,那便是——艺术,艺术家也有一种反求于内的
倾向,和神经病人们距不远。他也为人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他渴望荣誉,
权势,财富,名誉,和妇人的爱;但他缺乏求得这些满足的手段。因此,他
和有欲望而不能满足的任何人一样,脱离现实,转移他所有的一切兴趣和里
比多,构成幻念生活中的欲望。这种幻念本容易引起神经病;其所以不病,
一定是因为有许多因素集合起来抵拒病魔的来侵;其实,艺术家也常因患神
经病而使自己的才能受到部分的阻抑。也许他们的禀赋有一种强大的升华力
及在产生矛盾的压抑中有一种弹性。艺术家所发现的返回现实的经过略如下
述:过幻念生活的人不仅限于艺术家;幻念的世界是人类所同容许的,无论
哪一个有愿未遂的人都在幻念中去求安慰。然而没有艺术修养的人们,得自
幻念的满足非常有限;他们的压抑作用是残酷无情的,所以除可成为意识的
昼梦之外,不许享受任何幻念的快乐。至于真正的艺术家则不然。第一,他
知道如何润饰他的昼梦,使失去个人的色彩,而为他人共同欣赏;他又知道
如何加以充分的修改,使不道德的根源不易被人探悉。第二,他又有一种神
秘的才能,能处理特殊的材料,直到忠实地表示出幻想的观念;他又知道如
何以强烈的快乐附丽在幻念之上,至少可暂时使压抑作用受到控制而无所施
其技。他若能将这些事情——完成,那么他就可使他人共同享受潜意识的快
乐,从而引起他们的感戴和赞赏;那时他便——通过自己的幻念——而赢得
从前只能从幻念才能得到的东西:如荣誉,权势和妇人的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