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感:为什么它让我们欲罢不能

> 快感:为什么它让我们欲罢不能

[美]保罗·布卢姆
万卷出版公司
9787547015230
36.0

 

超级品鉴家

 

 

在一开始研究食物能带来的快感时,我认为人们偏爱某些食物的原因来自生理学与进化生物学--在研究人们偏爱哪些食物时,总是从食物的味道与气味入手,分析食物带来的感官感受。我们可以推测出,我们偏爱的那些食物应该是我们身体需要的,也是适应人类进化发展的。我们对艺术与音乐的鉴赏力可能跟文化程度、性格、经历和运气有关,但是我们对食物的偏好则完全是生物学上的,跟人类进化史密不可分。

这个观点不能说完全不对,因为确实存在着一些符合这个观点的偏好。例如,人类天生就喜欢甜食,因为糖是很好的能量来源,而苦的东西则通常不讨人喜欢,因为苦味会让人联想到有毒。人类是杂食动物,只要能消化,人类几乎就什么都能吃。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饮食结构少了很多生物学上的限制。

那么,应如何解释个体对食物的不同偏好呢?有些偏好可以从基因学的角度来解释,例如,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很好地消化牛奶。还有个有趣的发现,不同的人对味道的感受能力是不同的,大概有1/4的人具有很敏感的味觉,他们是“超级品鉴家”。

你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来看看自己是不是属于这1/4。首先,用蓝色的食物给你的舌头染色,舌头上含有味蕾的菌状乳头不会被染色,仍然是粉红色的,你可以借此数一下你有多少个味蕾。然后,在一张纸上涂上丙硫氧嘧啶,尝一下,如果你觉得就是纸的味道,没有其他味道,那你就跟绝大多数人一样。如果你尝到了一种让人不舒服的苦味,那么恭喜你,你是“超级品鉴家”。

大部分的“超级品鉴家”不喜欢威士忌和黑咖啡,也不喜欢球芽甘蓝和卷心菜。他们对葡萄柚酸酸的味道以及辣椒的辣味特别敏感,但是在饮食方面,“超级品鉴家”就有点儿不那么“超级”了。我的妻子是一个“超级品鉴家”,她不喜欢啤酒和其他软饮料,但是她却喜欢吃带有苦味的蔬菜,例如花椰菜之类的。你看,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饮食偏好是多么不靠谱啊!

几年前,在红酒品鉴家的圈子中开展过一次关于舌头的生理机制的研讨会,与会者都接受了丙硫氧嘧啶的测试。结果证明,这些所谓的“红酒品鉴家”都不是“超级品鉴家”。更让人费解的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些“超级品鉴家”比一般人具有更强的味道分辨能力。事实上,由于他们对酸味与苦味异常敏感,因此不太能享受红酒的奥妙。

迄今为止,没有人能解释清楚人们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食物偏好。即使是来自同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他们有一半相同的基因,拥有一样的文化背景和成长历程,他们对食物的偏好也有可能很不一样。例如,我很讨厌奶酪,我妹妹却特别喜欢奶酪,我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因素导致了不同的饮食偏好。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喜欢吃什么,那么最好这么问他:“你是从哪里来的啊?”文化差异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韩国人喜欢吃泡菜,墨西哥人喜欢吃玉米粉薄烙饼,美国人喜欢吃果酱小圆饼。借助文化差异,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人与欧洲人不像其他地区的人一样喜欢吃昆虫、老鼠、马、狗和猫。在有些地区,甚至还有人吃人肉。文化差异与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人们饮食偏好的不同。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社会学家或者人类学家是怎么解释不同社会导致不同饮食偏好的。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Harris)提出了一个建立在最佳觅食理论基础上的着名观点:人们对食物的不同偏好有其内在逻辑,之所以不吃某些食物,是由于这些食物的价值并不在于被人食用。例说,美国人之所以不吃狗肉,是因为对美国人而言,一条活着的狗所提供的价值远远大于被当做食物的狗肉,活着的狗能作为人的伙伴、给人以保护。再如,很多地方的人不吃昆虫,是因为要捕捉到足够饱餐一顿的昆虫太耗时了,与其花这个力气,还不如选择吃其他的东西。再如,很多地方的人之所以不吃奶牛,是因为对他们而言,让奶牛产奶比让它作为食物更有价值。

虽然哈里斯的这个观点的细节部分还有待商榷,但是他认为“食物偏好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原因”的这一观点很有可能是对的。站在心理学家的立场上,能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影响食物偏好的文化因素与心理因素之间找不到联结点。也就是说,哈里斯的理论没法解释个体对食物的偏好。

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在加拿大长大,哈里斯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说明为什么加拿大人不吃老鼠,但是没法说明我个人为什么不吃老鼠。理性思考可能会决定文化上的选择,但是理性思考没法决定个人的偏好。就算有人告诉我老鼠肉很有营养、很健康、很好吃,但是如果我面前摆着一盘烤老鼠肉,那么我还是会感到恶心。与此相反,尽管有一大堆现实的和道德的原因说明吃奶牛不好,可是我还是喜欢美味的牛排。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个体间不同的差异与偏好呢?一个比较可靠的研究途径是,观察个人的人生经历。人类与其他很多动物一样,都有一种特殊的本能,保证人们远离有毒和有害的食物。如果你吃到了一种你从来没吃过的食物,它让你上吐下泻,那么你以后就不会再去吃它了,你的身体也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那种食物会让你不舒服,要避开它。我在心理学导论课上提到过食物这个话题,当时我问学生们有没有对什么食物感到恶心,总有一些学生会说他们不愿意吃某些食物,因为在第一次吃这些食物时就得病了。有个学生告诉我,她不吃寿司,因为在她第一次吃寿司后就感冒了。我是不能把大茴香酒和啤酒混起来喝的,因为在我第一次喝了之后就大病了一场。从那以后,每当我闻到那种味道就觉得恶心。

 

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去观察别人。也许,人类可以跟幼鼠一样,通过观察父母喂我们的食物以及他们吃这些食物时的反应来推测哪些食物是可以吃的,哪些是可口的,哪些是不能吃的。父母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对孩子倾注了满腔爱意,而且总是为孩子考虑。因此,孩子通过父母来学习区分食物似乎是一个挺靠谱的方法。

然而,人类毕竟不是老鼠,这种观察别人的情况在人类身上要复杂得多。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在饮食偏好上的影响其实很小,反倒是在兄弟姐妹与夫妻间,这种影响会大一点儿,而且兄弟姐妹间的影响与夫妻间的影响差不多。这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因为夫妻间并没有血缘关系,但这种影响力却和有血缘的兄弟姐妹一样,甚至超过了有直系血缘的父母。

要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就要将食物偏好纳入到文化层面来考虑。孩子们学习选择食物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文化层面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要搞明白哪些食物有营养,哪些可以食用,更是孩子们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孩子们需要通过学习选择食物而融入到社会中。根据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JudithHarris)等人的观点,社会化的过程更多是受到同龄人的影响:一个孩子之所以会与他的父母有不同的饮食偏好,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同龄人给予的影响大于父母。基于这个原因,就能解释为什么父母与子女在穿衣风格以及音乐欣赏等方面也会有不同偏好。这个把食物偏好纳入文化层面来考虑的观点很好地解释了在饮食偏好的形成过程中,为什么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会小于兄弟姐妹,甚至是夫妻。

对婴儿来说,除了服从大人之外,别无选择。不过尽管如此,婴儿还是有着自己的判断。有个很有意思的实验,研究者让一群12个月大的美国籍婴儿看两个成人吃一种奇怪的食物,然后,这两个成人分别对孩子们讲述吃东西后的感觉,一个人说英语,另一个说法语。当婴儿们被问到想吃哪个成人吃的食物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说英语的那个成人。原因在于,对孩子们来说,说英语能让他们感觉更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