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欲世界,你知道吗?

> 孩子的情欲世界,你知道吗?

马赛·拉夫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孩子的吸吮和咬(1)

  有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士,怀第一胎,怀孕的过程还算顺利,但是好景不长,在孩子刚出生不久,这位初为人母的新手妈妈开始有一些疯狂、不正常的举动,她希望她的宝宝死掉算了。根据她的说法,她的宝宝是恶魔的孩子,只有除掉他才能拯救世界。如此的症状称为产后心理偏执,在没有前兆、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于宝宝出生时突然出现,而且属于比较激烈的心理偏执,通常只是短暂性的,不至于严重影响到未来。然而,产后心理偏执却可能导致很激烈而且火爆的态度,在这个案例里,新手妈妈激烈的态度全冲着自己的宝宝,因此宝宝出生后一直由精神科医师、护理人员、育婴助理等轮班照顾母子两人,绝不让他们有单独在一起的机会。

  当时虽说我们避免让他们母子单独在一起,然而,为了母子长远的关系着想,我们仍认为他们有必要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几天后这位妈妈的情况似乎好一些,我们暂时停止给她安定剂,好让她试着喂母乳。然而当宝宝在她怀里刚要吸吮母乳时,她就很生气地推开宝宝说:“这孩子存心要咬死我,他已经有牙齿了,只是一般人肉眼看不到,那是恶魔的牙齿……”

读者可能想问为什么对这样有害于宝宝的“坏”妈妈,我们还是努力要建立母子之间的喂奶?因为我们深信宝宝如果和怀他的生母有接触(通过她的味道和她的声音,他会认得她),就算是很有限的接触,对宝宝总是有好处的。因为如此的接触是建立母子之间互动的基石。母亲向孩子传递的不仅是生物方面的信息(如声音和身体的味道),同时传达着感情沟通的信息,宝宝会复制此类信息,母亲能够识别两人之间特别的暗语,乐于响应宝宝,两人就能你来我往不停地交流。这不是一方传送、另一方接收的单方面沟通,而是双向沟通,而宝宝就是通过和母亲互动交流的过程,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

  精神科医师们绝对支持母亲喂母乳,因为他们认为喂母乳是整个怀孕生子过程中最美好的结尾。如果说性爱关系造成怀胎,怀胎造成孩子,而喂母乳便造就了母亲。喂母乳绝对是母亲与宝宝之间交流互动最高峰的时期之一:喂母乳时,母亲与宝宝的身体紧紧相依,温柔的抚摸、慈爱的眼神、轻声细语,还有母乳的气味等等……这是母亲与宝宝几乎成为一体的亲密时刻。宝宝虽然已离开母体,成为独立的个体,但仍紧紧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乳仿佛是母体的延伸,一如想象中的脐带,形于外的同时仿佛也形于内,以十分巧妙的方式呈现出性别的复杂性。

母乳仿佛是母体的延伸,一如想象中的脐带,形于外的同时仿佛也形于内,以十分巧妙的方式呈现出性别的复杂性。

  宝宝是借着嘴巴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宝宝的需求属于生理的层次,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求生的冲动,而吃正是最典型的例子。为了求生存,宝宝必须吃。当宝宝肚子饿的时候会引起身体的紧迫压力,而吸吮母乳可以缓和压力。吃奶后的宝宝感到满足快乐,不只是因为满足了生理的需求,同时也因为宝宝吸吮母乳时刺激了嘴巴(嘴是第一个色欲敏感地带)。很快地,宝宝在不饿的情况下会自动重复吸吮的动作。弗洛伊德曾指出,自我求生的冲动常是性冲动的支柱。宝宝很快会辨识各种不同形态的满足。为了身体存活的需求,宝宝必须借助于他人,但如果纯粹是欲望,他可以自己满足自己。我们可以了解,自我色欲的满足,即关于性与情欲,从很小开始就属于私密的领域。

  吃奶后的宝宝感到满足快乐,不只是因为满足了生理的需求,同时也因为宝宝吸吮母乳时刺激了嘴巴(嘴是第一个色欲敏感地带)。

  奶嘴的作用

  现代的父母主动给孩子奶嘴让他们吸吮个痛快,因为他们了解到孩子和外在世界的关系与嘴脱离不了关系。取代母亲乳房的奶嘴,具有性别意向而且只以局部呈现,让孩子们自由吸吮,可以使他们感到快乐、满足。奶嘴似乎成了和母亲分离的过渡时期有效的工具,有点像是孩子日后随身带着的小娃娃或熊宝宝的前身,孩子睡觉时或伤心难过时非得有这些不可。

  至于吸吮拇指则是另一回事:如果说接受奶嘴是被动的,把拇指放在口中吸吮则是主动的。主动吸吮拇指等于是让孩子可以在自己身体上找到乐趣,不必再借助他人给予。过去有些人认为,年纪很大了还继续吸拇指是寻求自我色欲满足的表现。我们不能完全抹杀这个推测,我个人认为拇指是被当做可以给予安慰、克服恐惧的物品,在某些疲惫或忧虑的情况下不可缺少。这种轻微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动作,并不妨碍孩子的其他探索和乐趣。

  咬

  卡尔·亚布拉罕(Karl Abraham)在1924年即把口欲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早先的口欲期,即吃母乳以及吸吮期;二是虐待口欲期,约在宝宝6个月大?,刚好是开始长牙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孩子长牙后不必再只吃糊状的食物,开始要吃块状的食物了。宝宝开始咬、嚼碎,从咬碎的动作开始去征服世界。当宝宝还在吸吮母乳时,在和母亲几乎合而为一的亲密关系中他(她)仍感到有些混淆,但是一旦宝宝开始吃块状的食物,他(她)就开始明白自己是独立于母亲之外的个体,也因此理解到自己是主体,在这个世界里是独立的个人。然而这个主体仍没有性别的区分,仍不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尽管母亲面对男婴或女婴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之前我们曾提到,同样是心肝宝贝,母亲对男婴的笑容就是不同于对女婴的笑容,甚至连抱、喂食、换衣服的方式都不一样。我们也发现通常父母亲对儿子、女儿的态度有别,母亲抱儿子的时间通常比抱女儿的时间长,而父亲则相反,抱女儿的时间比抱儿子的时间长,显然在抱孩子上有性别的区分。异性相吸的理论也可以应用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从母亲的观点来看,和儿子之间有吸引的意愿,像是谈恋爱一样:“你和我不一样,但是我希望你会爱我。”对于儿子,因为是异性,母亲比较好奇、关注。对于女儿,因为是相同的性别,母亲很了解,因此母亲面对女儿时会无心透露如此的信息:“就跟我一样吧!”

  因此我们可以说认同的过程在女孩身上进行得比较顺畅,也很可能因此女孩总是比男孩早熟,比较早会走路和说话,在学校也适应得比较好,因为她们要像妈妈一样。小女孩并非母亲的复制品,但是母亲在女儿的身上有着挥之不去的影响力,小女孩的小脑袋里总会想她们多多少少有点像自己的妈妈,可能是讲话的音调、脸部的表情、站的方式或是行为表现。小女孩一直很忠诚地认同母亲的特质,而男孩比较会“背叛”自己母亲的特质(和一般人想的恰好相反):男孩会突然离开母亲,尤其是当男孩有了女朋友或是结了婚,和母亲所经历的亲密时光即黯然失色。

  被宝贝儿子咬时,妈妈常认定这是男性天生的侵略性,甚至带着色欲的表现。但如果是被女儿咬了,妈妈可能就没那么有耐心了,她认为女儿会咬妈妈,表示女儿愈长愈大,可以独立,不再依赖妈妈了。妈妈被儿子或女儿咬会有不同的反应,正好可归纳出男性英勇象征的开始,以及小女孩独立的开端,从这个观点强调男女两性扮演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小女孩要适应环境,小男孩要出去闯天下、战斗和自我防卫。这样的说法或许有点夸张,但颇能反映实际的情况。同样是被小宝宝咬,但是被男宝宝或是女宝宝咬,依性别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诠释。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通过天生的自然发展,加上父母及社会的诠释,发展出性别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