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里的8个骗子

> 大脑里的8个骗子

(澳)法恩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8-10

  选择性记忆

  记忆是自尊最珍贵的盟友之一。我们通常对有利于自己的事物经久不忘,对于不利于己的事物却漫不经心。假设我们参加了某项人格测验,测验的结果显示我们具有某些特定的行为倾向,那么我们会偏向于记住负面行为多一些,例如“你喜欢取笑他人的长相”和“你经常欺骗父母”;还是正面行为多一些,比如“你乐于协助邻居”和“你能够保守秘密”?我们也许会认为,由于出乎意料的负面行为与原有的正面的自我印象大相径庭,因而负面行为将较易记住。但研究人员得到的测试结果并非如此。相反地,正面的自我印象仍然深深地烙印在受试者的记忆之中。这是因为受试者的大脑在忙着记忆正面行为之余,根本拒绝分配同样多的脑力来记忆负面行为。由此看来,测试出的负面信息想要进入记忆之门,简直难于登天。

  记忆不只过滤输入大脑的信息,它还控制了大脑输出的信息。大脑有一个庞大的个人事件资料库,其中的内容牵涉到我们对自我的认同和认识,心理学家则发现我们的自我概念时刻都在变化。如果现有的自我概念不符合我们的需要,那么我们的大脑会另外寻找合适的替代者。记忆则扮演起助理的角色,在我们的个人事件资料库里,搜寻适合当下情境的个人回忆。

  普林斯顿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尝试借助颇具吸引力的全新自我概念来触动受试者的大脑,以观察自我概念的变化过程。这两位研究人员指示参加实验的学生在两篇虚构的科学论文中择其一阅读。第一篇论文宣称外向的个性有助于学习,第二篇论文认为内向学生的学业成就更高。阅读这两篇论文的受试者人数相当,猜猜实验的结果如何?我们拥有一颗爱慕虚荣的大脑,而且是一颗在普林斯顿大学上课的大脑。然后,某人对我们展示一个闪闪发亮、魅力四射的自我概念,并告诉我们拥有这种个性是通向成功的捷径。这种个性也许与我们并不相称,但只要稍加调整,就可以让它看来与我们十分般配,我们何乐而不为?实验的结果显示,不论受试者认为哪种个性是成功的关键,他们总会倾向于认同自己恰好具备那种个性。

  换言之,爱慕虚荣的大脑和记忆携手合作,进而滋生出最引以为豪的自我概念。当我们被告知,外向活泼的人多半比害羞内敛的人容易成功时,大脑即刻搜索我们擅于经营人际关系的记忆片断,并且轻松迅速地在意识里将其唤起。正如我们之前所见,记忆也在前门把关。当我们已被告知某种个性对我们迈向成功之途有帮助后,我们只需获得一点他人的认同,即可搜寻出更多的回忆,证明自己的确拥有这种杰出人格。